首页 / 正文

卷之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仓大臣稽察会同四译馆事务加一级随带加六级军功加三级纪录五次臣花沙纳经筵讲官文渊阁提举阁事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镶白旗满洲都统稽察内七仓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左翼幼官学宁寿宫圆明园等处精捷营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造办处事务随带加十八级臣阿灵阿副总裁官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随带加六级纪录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讳旻宁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第二子也。母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光天佑圣睿皇后喜塔腊氏。原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追封承恩公和尔经额之女。性秉徽柔。德昭敬慎。事仁宗睿皇帝克勤内治。懋着坤仪。毓圣储祥。以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八月初十日寅时诞上于撷芳殿中所。上生有圣德。神智内充。天表挺奇。宸仪协度。颀身隆准。玉理珠衡。自六龄就傅。聪明天亶。目下十行。维时编修秦承业、检讨万承风、先后侍学。经史融贯。奎藻日新。迨学问已成。犹复时敏修来。与礼部右侍郎汪廷珍、暨翰林院侍读学士徐颋、朝夕讲论。圣业益精。幼神武。智勇天锡。乾隆辛亥秋。侍高宗纯皇帝行围威逊格尔。引弓获鹿。喜动天颜。黄褶翠翎。宠赉优渥。御制诗。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盖高宗以十二岁时木兰从狝。初围得熊。上则初围得鹿。年甫十龄也。诗又云。家法永遵绵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则期勖之意深矣。嘉庆元年丙辰冬十一月乙丑。赐成大婚礼。是为孝穆成皇后。越甲申。仁宗奉高宗幸中所。进膳。上捧觞上寿。鞠<?月卺>承欢。两朝恩眷。日加隆焉。四年己未四月初十日。仁宗遵密建家法。亲书上名。缄藏鐍匣。默体先志。慎简元良。由是寿皇展拜、则命随行。裕陵敷土、则命恭代。隐然以神器攸归。面稽列圣。寅承对越。胥寓深心。上天性纯孝。晨昏问视。养志无违。自丁巳春。当孝淑睿皇后大事。悲深罔极。擗踊逾恒。仁宗俯鉴肫诚。每值忌辰及清明中元冬至、必命躬亲行礼。用遂孝思。上孺慕衔哀。屡形章句。数十年如一日焉。自密定储贰后。仁宗保爱弥至。屏窥测。杜猜疑。用意深远。见于毓庆宫题咏者不啻再三。而长夏延凉。则有瀛台读书之命。仲春肄武。则有南苑习围之命。以及经筵听讲。紫阁程材。乃武乃文。心传若揭。至于郊坛之祈报。陵庙之荐享。时复主鬯代行。灵承景福。十三年戊辰正月孝穆成皇后升遐。特命座罩用金黄色。等威区别。垂为令典。是年十二月。复赐成大婚礼。是为孝慎成皇后。旧制举行狝典。皇子扈跸木兰。癸酉九月。因阴雨减围。上奉命先期还京。而逆匪犯阙之变作。上丕扬圣武。立平大难。偕皇三子绵恺、飞章行在。奏言、本月十五日午刻。子臣等在书房。闻各处太监关门。总管常永贵等获贼二名。将近未刻。以为无事。商同至储秀宫给子臣皇母请安。闻有贼越墙从内右门西边入。子臣实出无奈。大胆差人至所内、取进撒袋鸟枪腰刀。惟时外兵未进。不料五六贼在养心门对面南墙外膳房房上、从西大墙欲向北窜。子臣手足失措。大胆在宫内放枪。将一贼打坠。又有两三贼仍在墙上。一贼手执白旗。似有指挥。子臣复将执旗贼打坠。余者方不敢上墙。子臣复至储秀宫奏明。请子臣皇母放心。切嘱子臣三弟、不许稍离左右。子臣至西长街西厂一带防查。绵志、奕绍、成亲王、仪亲王、内务府大臣、先后带领官兵进内。子臣嘱令将内膳房摉捕。复得贼二人。并派谙达侍卫在储秀宫东长街、以防不然。子臣皇母、同贵妃等位、及子臣等、并九公主、仰赖皇父威福。均皆平安。伏祈圣心宽慰。时仁宗旋跸白涧行宫。中途得奏。批答云。欣慰览之。即有恩旨。遂封上为智亲王。增俸银万二千两。号所御枪曰威烈。谕内阁曰。旻宁系内廷皇子。一闻有警。自用枪击毙二贼。余始纷纷潜匿。实属有胆有识。乃旻宁奏称大胆无奈。词语谨饬。殊觉过当。朕垂泪览之。可嘉之处。笔不能宣。宫庭内地。奉有祖考神御。皇后现亦在宫。旻宁身先捍卫。获保安全。实属忠孝兼备。朕于在廷臣工。有功必赏。今皇子能如此忠勇自效。岂容稍靳恩施。此大公之内。内外诸臣。当共知感知奋也。上既戡乱禁中。功在社稷。而圣德渊冲。不自满假。谢恩奏言、事在仓促。又无御贼之人。势不由己。幸叨天祖皇父皇母鸿福。却贼无事。子臣年幼无知。于事后愈思愈恐。所有恩纶奖谕之处。子臣有何谋何勇。实不敢当。若论忠孝二字。臣子之所当然。至矣哉。有大能谦。不矜不伐。圣人之功。超迈前古。圣人之量。亦夐越寻常矣。上宅心澹定。珍奇玩好之物。略不关怀。定省余闲。日与诗书相砥砺。仁宗课以词翰。或呈进歌颂。或赓和天章。日衍月增。积成巨帙。养正书屋诗文集四十卷。麟麟炳炳。极宇宙之大观。养正书屋者。仁宗受玺初元。御书赐上园居之额也。勉以育德。示以圣功。帝王之学备焉。上祗奉训诲。身体力行。着主敬存诚勤学改过四箴以自励。临御后。移璇题于寝殿。前言敬绎。顾諟弗忘。盖圣学钦承。用志终身之慕如此。二十三年戊寅。仁宗东巡盛京。展谒三陵。命上随侍行礼。瞻仰太祖太宗所贻法物。俾知缔造维艰。守成匪易。复御制大礼庆成记。首述高宗密建隆恩。即继以承先猷而启后嗣。殆微示付托得人、克绳祖武之意。迨至庚辰七月。山庄颁诏。率土归心。天人翕从。符应昭着。用以寅绍丕基。锡天下臣庶无疆之福焉。惟上躬神圣之姿。仁孝智勇。深以学问。而高宗以宸章宠锡肇其机。仁宗以蒙养诒谋端其本。故能诞膺多祜。圣圣相承。文德武功。深仁厚泽。锡庆垂裕。于万斯年。谨就两朝实录。暨圣制诗文诸集。条次御极以前事实。敬胪卷端。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秋。七月。乙卯朔。  

○己卯。仁宗睿皇帝宾天。时驾幸滦阳。上与瑞亲王绵忻、随扈行在。先一日戊寅。圣躬不豫。上侍疾烟波致爽殿。吁天虔祷。问视弥谨。是日。仁宗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和世泰、公启鐍匣。宣示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朱谕一纸。戌刻。仁宗崩。上稽颡大恸。擗踊无算。恭视小殓毕。扈从诸臣、遵奉朱笔遗旨。请上即正尊位。上号恸仆地。良久方起。  

○庚辰。上翦发成服。亲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俱成服。各按位次。齐集举哀。上哀恸深至。自己卯戌时及今晡。哭不停声。竟日水浆不入口。群臣伏地环跪。恳上节哀。上悲恸不能自已。左右皆弗忍仰视。  

○上以依清旷东直房为倚庐。席地寝苫。每日朝夕。诣几筵前。上香二次。供膳三次。自是日至启奠以前有常礼。哭必尽哀。  

○谕军机大臣等、皇考大行皇帝临御天下二十五年。深仁厚泽。普洽寰区。今巡幸滦阳。遽焉龙驭上宾。朕抢地呼天。攀号莫及。梓宫为万世閟藏之器。此间并无合制良材。朕心益觉难安。京城原有豫为储备者。着留京王大臣、内务府大臣、即派委妥员。设法运送前来。饬令昼夜行走。能早一刻。务赶紧一刻。即将帮盖底拆开。用毡包裹。俟到此间。再行合成。均无不可。总以迅速为要。万勿刻迟。再朕三弟、五弟、俱应速来叩谒几筵。着令其乘车前来。但青车恐不能妥速。着留京王大臣即备妥速车辆。豫备乘坐。以便刻期起程。将此由六百里加紧谕令知之。  

○又谕、皇考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朕抢地呼天。攀号莫及。即日恭奉梓宫回京。沿途芦殿并桥梁道路。着方受畴即速豫为筹备。该督受皇考深恩。务尽心妥办。万不可草率迟误。是为至要。  

○命肃亲王永锡、惇郡王绵恺、大学士托津、戴均元、吏部尚书英和、户部尚书卢荫溥、工部尚书苏楞额、户部左侍郎文孚、右侍郎禧恩、内务府大臣和世泰、恭理丧仪。永锡、英和、苏楞额、仍在京办理一应事宜。俱无庸前赴行在。  

○命礼部左侍郎那清安、右侍郎汤金钊、工部左侍郎穆彰阿、右侍郎陆以庄、管理太常寺事兵部右侍郎哈凝阿、内阁学士色克精额、太常寺卿明志、光禄寺卿齐布森、少卿张鳞、速来热河襄办丧事。  

○命内务府大臣和世泰、带领首领太监人等驰驿前赴圆明园。  

○是日。军机大臣等传知在京王公百官、于得信日一体成服。宫内如之。  

○辛巳。谕内阁、朕缵承大统。母后应尊为皇太后。所有应行典礼。该衙门敬谨查例具奏。  

○又谕、着派吉伦泰带领太监二名。驰驿回京至圆明园。着苏楞额、阿克当阿、传知总管太监。奏明皇太后、令吉伦泰面叩请安。  

○又谕、朕弟惇郡王绵恺、着晋封为惇亲王。绵愉、着封为惠郡王。  

○又谕、惇亲王功课甚<??闲>。王以衔不必在上书房行走。着回本衙门专办部务。徐颋着充惇亲王侍读。  

○又谕、给事中喻士藩奏、请禁粮船私设教师。行凶滋扰一摺。据称本年六月浙江帮船、有在通州康家沟聚众殴毙一人打伤二人之案。着交漕运总督查明此案起衅情节。曾否拏获正凶。按律办理。至船中防贼器械。除违禁之鸟枪等项外。其余亦不能概行查禁。但不得设立教师名目。传徒多人。滋生事端。着漕运总督妥议章程。奏定通饬帮船。俾知遵守。寻奏、正凶余兆德等俱已拏获。防夜器具。准用木棍等类。粮船开行后。责成押运道厅及领运备弁。随时访查究办。报闻。  

○谕军机大臣等、仪亲王、成亲王、皆朕之伯。恭闻皇考大行皇帝大事。必皆逾情悲感。但俱已年高。勉加节抑。不必远道来迎。均即在京祗候。恭接梓宫。再朕初承大统。苫块之际。知虑烦瞀。仪亲王、成亲王、有应行陈善纳诲之处。当启牖朕衷。毋有所隐。将此谕令知之。  

○留京王大臣等奏、本日卯刻突闻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惨恸悲切。得旨、兴言及此。五内如焚。又奏、皇上至孝性成。受大行皇帝付托之重。跪求节哀。批、才疏德薄。哀惧日增。圣恩深厚。甚惧有辜付托之重。惟赖尔王大臣辅弼藐躬。勉求治道。同心同德。仰承遗训。朕之至愿也。又奏、保摄圣躬。上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下答天下臣民之望。批、曷敢当此。又奏、查得内务府有乾隆年间备用楠木梓宫一分。向系拆散收贮。便于包裹。行走可期迅速。并将梓宫外椁包妥。于本日午刻自京起程。批、办理甚好。又奏、梓宫内应用各件。俱已检齐。恭赍赴园与惇郡王五阿哥同看。批、想必恸绝矣。  

○留京办事大臣英和奏、上年奉宸苑岁修时。巳将观德殿大殿及围房均经黏修。现在尚为整齐。得旨、如有应修处所。及时修理。寻奏、宫门殿座。敬谨油画见新。地面墙垣。一律修饰。报闻。  

○兵部议奏、广东三水等县内河添设巡船官兵。前经户部酌议裁撤。今据两广总督阮元奏、该县地方河道。港汊纷歧。若概行裁撤。恐有疏虞。应如所请、将原议添设巡船九只弁兵一百三十员名。裁去巡船五只兵丁七十名。余仍酌留。以资防守。又南海县黄鼎司属之上下滘五处河道。俱属紧要。必须设卡。添兵协防。请将该五卡原派营弁五员兵丁八十名。裁减兵丁四十名。仍留四十名。以备巡缉之用。从之。  

○直隶总督方受畴奏请节哀。得旨、此是朕大不孝之时。孺子之慕。何益之有。深恐孤负遗命。日惧一日。尔封疆大臣务宜追感恩仁。以辅藐躬。又奏、沿途芦殿桥梁道路。敬谨督办。务期诸臻妥协。批、不可作为空谈。  

○壬午。谕内阁、内务府大臣向系六人。现在共有七人。那彦宝时有出差事务。着无庸兼内务府大臣。  

○又谕、延丰奏、盐课奏销恳恩展限一摺。淮北商力素称疲乏。近值豫皖各省口岸被淹。纲引益形积滞。着照该盐政所请。将己卯纲淮北纲食引盐、并带运乙丙纲引盐课钱粮。展至辛巳年二月奏销。其庚辰辛巳两纲带运乙丙纲引钱粮。并展至壬午年二月奏销。至壬午纲奏销。仍归原限。以符定例。  

○命惇亲王绵恺、管雍和宫事。仍借用中正殿印信。瑞亲王绵忻、管武英殿御书处繙书房事。  

○以镶红旗汉军都统孟住、兼内大臣。赏总管内务府大臣和世泰、都统衔。仍在紫禁城内骑马。  

○癸未。奉皇太后懿旨。我大行皇帝仰承神器。仰育寰区。至圣至仁。忧勤惕厉。于兹二十有五年矣。本年举行秋狝大典。驻跸避暑山庄。突于二十五日戌刻龙驭上宾。惊闻之下。悲恸抢呼。攀号莫及。泣思大行皇帝御极以来。兢兢业业。无日不以天下国家为念。今哀遘升遐。嗣位尤为重大。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现随行在。自当上膺付托。抚驭黎元。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以顺天下臣民之望。上奉懿旨。怆感靡极。恭摺覆奏。本月二十五日皇父圣躬不豫。至戌刻大渐。子臣震惊哀恸。五中摧裂。昏迷失据。维时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恭启鐍匣。有皇父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朱谕一纸。该大臣等合词请遵大行皇帝成命。以宗社为重。继承大统。子臣逊让。至再至三。该大臣等固请不已。本日恭奉懿旨。命子臣即正尊位。皇父皇母恩慈深厚。子臣伏地叩头。感悚不能言喻。惟是子臣德薄才疏。神器至重。实深愧惧。惟有勉力图治。以期仰副恩命。谨将鐍匣所藏皇父朱谕、恭呈懿览。谨缮摺覆奏。恭谢慈恩。伏祈圣母皇太后懿鉴。  

○上复恭摺请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朕奉到皇太后懿旨。谨具摺覆奏。另摺请安。恭奉大行皇帝朱笔一纸。特封交留京王大臣、随摺恭呈。皇太后慈览后、仍奏请皇太后发交留京王大臣祗领。即行固封寄至热河恭缴。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大学士明亮等奏、本月二十七日、惊闻大行皇帝龙驭上宾。呼抢悲号。不知所措。伏思本月十八日。道旁跪送銮舆。仰见圣体康强。一如平昔。得旨、在京扈跸者、公同瞻仰。猝然不幸。遭此大故。实朕之大不幸大不孝也。又奏、圣躬仰承付托。至大至重。批、大行皇父遗旨。顾命大臣推戴。万不得已。深惧才疏德薄。恐辜付托之重。惟赖尔诸大臣。上感在天仁德。下以匡朕之不逮。以保我大清亿万年之基业。又奏、皇上大孝性成。仰求节哀。以上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下顺薄海臣民之望。批、言及上慰在天之灵。则朕悚惧无地矣。  

○命给假在籍前上书房行走翰林院侍讲秦承业来京。  

○命巴里坤领队大臣果齐斯欢回京。以头等侍卫伊丰额、为巴里坤领队大臣。  

猜你喜欢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班固
  列传十五·薛居正
  卷十·龙衮
  自序·陈康祺
  卷二百六十八·杨士奇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中兴小纪卷十九·熊克
  二百四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中·袁枢
  史记集解卷七十·裴骃
  一九八 拾遗壬·周作人
  卷一百二十三·杨士奇
  汉纪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前133)·司马光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七·佚名
  第十五章 定桂讨贼军之成立与陆荣廷政权之覆灭·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袁嘉谷

    粤东六榕寺牡丹重花,名流咸集,觞咏流传。人数十,诗数百,一时之盛事,千载之韵事也。仿月泉吟社之例,比春明芷榜之开。糊名易书,寄邮属选。触我技痒,谬评甲乙,拔其尤者得十八魁。殿军之作,后劲有焉。余珠见遗,徒呼负负。非不能效宋

  • 御选元诗卷二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四五言古诗十二贡性之题画琳馆依珠树青山走游龙水流疑动石云低不碍松将寻采芝侣于此谢尘踪题画鹭鸶秋堤栁疎疎秋塘荷叶枯水浅防露石水清还见鱼饮啄各自适乐哉此舂鉏题画众峰涵夕隂羣水澹秋

  •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欧阳修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高宗

  • 卷九十八·志第五十一·礼一·脱脱

        ◎礼一   ○吉礼一   五代之衰乱甚矣,其礼文仪注往往多草创,不能备一代之典。宋太祖兴兵间,受周禅,收揽权纲,一以法度振起故弊。即位之明年,因太常博士聂崇义上《重集三礼图》,诏太子詹事尹拙集儒学之士

  • 卷三十·唐·蒋一葵

    【裴度】 〔字中立。元和末为宰相,历事四朝,以全德始终。李义山称为圣相。微时寓洛,尝策蹇天津桥,有二老人倚柱而立,语云:“适忧蔡州未平,须待此人为将。”其仆携书囊从后闻之,归述其事,度曰:“见我龙钟,相

  • 五三○ 军机大臣奏黏签呈览徐述夔等诗本并拟写谕旨进呈片·佚名

    五三○ 军机大臣奏黏签呈览徐述夔等诗本并拟写谕旨进呈片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蒙发下刘墉奏呈泰州已故举人徐述夔诗一本、丹徒生员殷宝山诗二本,臣等详加阅看。除原黏签外,复于徐述夔诗内检得四处、殷宝山诗内检得

  • 卷三十三·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三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魏豹故魏诸公子也【师古曰六国时魏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甯陵君秦灭魏【文颖曰

  • 殷景仁传·李延寿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曾祖殷融,是晋朝的太常。祖父殷茂之,是特进、光禄大夫。父亲殷道裕,早年去世。殷景仁少年时就有宏大的器量,司徒王谧见了,便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他为宋武帝的太尉行参军,曾任中书侍郎。殷景仁不写文章而敏

  • 赵瑨传(附赵秉温传)·宋濂

    赵瑨,云中蔚州人,自幼放任不羁,好习武。太祖八年(1213),蒙古大军南伐中原,先锋至飞狐,城中官吏不知所为。瑨到县府说:“大军压境,不降还等待什么?”于是全城降于蒙古。太祖十二年,太师、国王木华黎驻兵桓州,任命赵 瑨为百户

  • 第三十八卦 睽 火泽睽 离上兑下·佚名

    睽:小事吉。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初九:悔亡,丧马

  • 卷十·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十宋 真德秀 撰礼义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此仲虺称汤之词记冠仪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顔色顺辞令容体正顔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

  • 卷十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十四宋 叶梦得 撰成公二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防晋却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叔孙侨如公孙婴齐皆吾大夫之三命者也却克公子首晋曹大夫之三命者也晋以

  • 续沩仰宗派记·太虚

    沩仰宗派,可稽考者裁五代而止。民国十一年,余接沩山于瓦砾堆中,辞谢临济五房,决复沩仰一脉,宝生、潜影继之。二十余载来修建渐备,法众渐增,住持潜影与两序了照等,均殷殷以传法字成派请。乃依祐祖至邃祖之五传,承以余与宝、潜,各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二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二卷云何象马兽因何而捕取云何卑陋人愿佛为我说 问象马等兽。因何捕取递相杀戮。及问卑陋贱人。何业所致云何六时摄云何一阐提女男及不男此并云何生 上句问外道有六节为师。又云西域两月为

  • 佛说善夜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竹林园所。去斯不远有一苾刍住温泉侧。时有一天颜貌端严光明殊妙。过初夜分诣苾刍所。彼天威光周圆赫奕。悉皆照耀普遍温泉。合掌礼敬在一面坐。白苾

  • 卷第六十六·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尔时善财童子。於明智居士所闻此解脱已。游彼福德海。治彼福德田。

  • 树杞林志·佚名

    台湾新竹县竹东镇,竹东旧名「橡棋林」又名树杞林,先民至本地开垦初期,橡棋树成林,故而得名。

  • 地理峦头诀·本地姜

    凡到一地,先观水口。城门四周关拦,内有真龙结作。罗星龟蛇狮象守口,必藏上格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