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40.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猜你喜欢
  卷四百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九·赵尔巽
  ●卷六十三·徐梦莘
  ●卷二十·徐梦莘
  第三十五回 诛党奸景帝登极 却强敌于谦奏功·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一·佚名
  第四五三谕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五十·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纪昀
  广明·周绍良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司马迁
  王褒传·李延寿
  李勉传·欧阳修
  卷七十三·佚名
  卷六十·纪昀
  卷四十五典礼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一出 明妖·孟称舜

    〔外旦、贴同上〕〔外旦〕飞红,你说申生被鬼迷,是谁见来?〔贴〕外厢人都是这般说。昨昨丫鬟们不信,已亲去瞧见来。〔外旦〕这等,我今夜和你亲看去。〔下〕〔生上〕【月云高】绿阶幽旷,四壁野蛩响。甫见的日影低低落,又早见月

  • 第六回 取集庆朱公开府 陷常州徐帅立功·蔡东藩

      却说元璋得了太平,城中原是安静,惟城外一带,尚统属元兵势力。元中丞蛮子海牙,调集巨舰,截住采石姑孰口,并檄令义兵元帅陈埜先,及裨将康茂才,率水陆兵二万人,进逼太平。元璋乘他初至,立率诸将出战,一面命徐达、邓愈,别出奇兵,

  • 通鉴释文辩误卷四·胡三省

      通鉴七十三【凡二条】  青龙三年帝好土功旣作许昌宫  史炤释文曰许昌汉颍川长社邑献帝都之魏文帝改曰许昌明帝于此建宫【海陵本同】余按两汉志颍川郡有长社县又有许县汉献帝都许魏文帝命曰许昌许昌与长社自是

  • 卷三吏政·郑观应

    吏治地方之治乱,视官吏之贤否为转移。朝廷求治,亦视用人何如耳。一县得人则一县治;一郡得人则一郡治;一省得人则一省治;天下得人则天下治。中枢之与督抚,朝庭之腹心,官守之师帅,操用人行政之大权者也。夫国家没官,本以为民,其与

  • 东坡先生年谱·王宗稷

    ●仁宗皇帝景祐三年丙子先生生于是年十二月十九日乙卯时。按先生《送沈逵》诗云:“嗟我与君皆丙子。”又有《赠长芦长老》诗云:“与公同丙子,三万六千日。”又按《玉局文》云:“十二月十九日东

  • 第一卷 物产一·缪荃孙

    品 名 一谷之品,曰麦,曰稻,曰菽。麦之类,曰小麦,曰麦,即大麦也。曰莜麦。稻之类,曰籼,曰糯,曰晚籼。籼之属,有早白籼、观音籼、银条籼、六月籼、芦秆籼等类。糯之属,有羊脂糯、麻斤糯、雀不知虎皮糯、猪鬓糯、光头糯等类。晚籼

  • 卷十三·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三 【起庚寅周灵王元年○止丙辰周灵王二十冇七年】凡二十七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圣人生卒关於天下後世故孔子以灵王二十一年庚戌生於鲁而特表

  • 一三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李潢关于朱载堉乐谱情形片·佚名

    一三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李潢关于朱载堉乐谱情形片乾隆五十六年七月初二日臣等遵旨询问李潢。据称:案朱载堉乐谱五调,依月令春角夏火中央土秋商冬羽之序,分配四诗,独商调不依其次,专配《商颂》。是以宫商之商,为夏商之

  • 七五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查对《戒庵漫笔》并改正黏签进呈片·佚名

    七五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查对《戒庵漫笔》并改正黏签进呈片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臣和珅、臣梁国治谨奏:奉旨指出《戒庵漫笔》第一卷内,《端阳竞渡图》「元黄振鹏」改「王振鹏」、《南都打春金陵春》「前一月」

  • 列传卷第三十六 高丽史一百二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嬖幸一。○自古小人伺人主之所好逢而长之或以谀 或以声色或以鹰犬或以聚* {敛}或以土木或以技术皆有以投其所好而求中之也。 高丽有国旣久

  • 刘耕孙传·宋濂

    刘耕孙字存吾,茶陵州人。至顺元年(1330)进士,授承事郎及桂阳路临武县知县。临武县临近少数民族地区,耕孙至,召集地方父老说:“我是儒生,今为你们的知县,你们当体察我的主张,训诫你们的子弟,要他们讲求孝悌,致力于农业,有暇则读《

  • 附录·佚名

    平西蜀颂并序刘基臣闻 天命 真主混一六合必先有以为之驱除然后收拾以归其笼自古及今同一揆矣是故冬寒之极必有阳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理则然也元德既衰九土麋沸鸱张狼顾之豪弥满山泽万姓喁喁无所吁告

  • 陈霆锐·佚名

    陈霆锐先生小传陈先生霆锐江苏吴县人其尊人为著名学者以是先生得能传薪焉清光绪三十一年投入苏州东吴大学肄业苦行励学力攻英文研读二年乃来沪复致力于外国文学曾于中华书局任编辑者数载无何梁启超先生创办大中华杂志

  • 卷一百八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论语第五子罕第九考异古本经大宰知我乎我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有鄙夫问于我问上有来字 子见齐衰者一本齐作见之虽少必作少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忽然在后然作

  • 第77章·老子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1)?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2)。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3)。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4)。孰能损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

  • 重编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序·德清

    明 德清述 高承埏补重编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序诸祖道影。八十有八。国初自大内传写。安奉金陵之祖堂。万历甲申。紫栢大师。得新安丁南羽。临写三堂。散置名山。乙卯。憨山大师。更临小册。各为传赞。以系其后。崇祯壬

  • 伤寒心法要诀·吴谦

    清·吴谦撰。成书于1742年。全书3卷, 5. 5万字。卷一, 论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六经各病脉证、阴阳表里、阳毒、阴毒诸证等, 凡三十五篇; 卷二, 列表热里热阴热阳热、恶寒背恶寒、恶风、头痛等四十九证, 分

  • 大云无想经·佚名

    大云无想经佛经涅槃部典籍,此经可以说了义经中的极致。信受者甚为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