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职官三三

环卫

【宋会要】

孝宗隆兴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上谕宰执曰:「环卫官欲参酌祖宗,选用将帅,以崇武节,外建方镇,内列环尹,品式备具。近来环卫久不除授,非所以储材而均任也。可依旧制,应以材略闻,堪任将帅,及久勤军事,暂归休佚之人,并为环卫官。更不换授,止令兼领。如节度使则领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承宣使即领左右卫上将军之类,并依着令。其朝参、职事、俸给、人从,并令有司日下条具。」先是,宰执进呈太常少卿洪适等讨论到环卫官故事,乞令有司同共相度。汤思退奏:「环卫官唐时有职事,本朝无职事。祖宗旧制,自方镇罢,皆归环卫。」上曰:「讨论得极详备。在内则兼带,在外则不带,如今之阁职。请俸据所带之官添支。正如文臣馆阁平时在环卫中,庶见得人材。令有司条具,以十员为额。朝参侍殿,并依御带体例。宗室不在此制,仍不差戚里及非战功人。除改差主兵官合不领环卫,如行在差兼职事,如干办皇城司、带御器械之类,仍许兼领。若今后除授不依元降指挥,并许缴劾,可着为令。」

二十五日,诏令临安府依画到修盖环卫官宅子图本,内三十间盖二位,以待正任观察使以上;二十一间盖四位,以待余环卫官,不得别官指占。

干道二年四月一日,诏:「环卫中郎将至郎将,请给、人从、出职、恩例,并差破亲事官,并依将

军已得指挥。应环卫官批书印纸,可并属殿前司。」

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执政内殿进呈:「环卫官元有指挥不许差戚里,前日已得旨,差潘才卿,有碍元降指挥。」上曰:「卿等如此理会,甚善。」

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宰执进呈右监门卫郎将郑仁杰差遣,上曰:「环卫官却不当带出。」虞允文奏曰:「正如圣谕。仁杰止带合门祗候。」上因宣谕:「武臣贴职止有两等,朕欲增广其名。他日除外任者,因以宠之。卿等可检照典故具呈。」

八年四月十三日,上谕宰执曰:「环卫官戚世明军政甚修,可除右千牛卫将军,专令训练士兵。姚公赞可除右监门卫中郎将,依旧殿前司前军统领。每遇宣入禁中,赐酒食,统领官不得而与,故除之。成光延可除步军司中军统制,依旧环卫官。以同赴阙之人,皆以任用,今以此试其事。」梁克家奏曰:「陛下(侍)[待]遇将帅,恩意重轻,曲尽如此,将见人人感奋矣。」

七月二十七日,中书门下省奏:「勘会环卫官系行在职任,既除授在外差遣,自不合于衔内依旧带行。」诏令吏部申明行下。

淳熙二年正月二十九日,诏环卫官依旧堂除。

四月二十三日,诏自今除中郎将,令升殿侍立。

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诏:「诸环卫官正除授军中差遣或外任者,并不许衔内带行。内环卫不差戚里及非战功人。」先是,二年闰九月十六日,诏敕令所增修此法。至是上之,故有是诏。已而又诏:「环卫官指挥内,不差

非战功人一项,更不施行。」

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诏立环卫官格:节度使除左右金吾卫上将军、左右卫上将军,承宣使、观察使除诸卫上将军,防御使、刺史、通侍大夫至右武大夫除诸卫大将军,武功大夫至武冀大夫除诸卫将军,正侍郎至右武郎、武功郎、武翼郎除中郎将,宣赞舍人、敦武郎已下除左右郎将。

十年七月十七日,吏部言:「武经郎、合门祗候王去恶除环卫官,欲将所带合职除比文臣带职在京差遣例,权行除落。候将来除授外任差遣日,却与依旧带行。日后转官,依见行条法指挥。」从之。去恶既除环卫官,申审合门祗候合与不合寄职,下本部看详。本部勘会:「敦武郎、合门祗候该磨勘转官,如系合门见供职人转翼郎,带行合门宣赞舍人。如不系见供职人,即行除落。去恶昨任秉议郎,特授敦武郎、合门祗候,即非磨勘转官。」故有此请。

十三年七月十八日,诏环卫官杂压在监察御史之上者,令依条牒门客试。

十五年六月十二日,进呈环卫官赵廓乞依任寿吉例,以遥郡带大将军。上曰:「近制,除环卫官,止论阶官高下,更不该载遥郡。任寿吉以遥郡带大将军,系是差误,可改正,任千牛卫将军。」

绍熙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宰执奏事之次,上曰:「任世安除环卫官任世安:原作「任安世」,据下文及《止斋集》卷一三乙。,裴良显瓒与外任「瓒」字疑误。,留此阙以储将材。自今官高者除带御器械,小者除环卫官。」

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左武

卫郎将盛雄飞言:「环卫官每除,合破省马一疋,立为定例。房缗欲下临安府,每月将军支三十贯,中郎将二十贯。到任供职,经历考第,不应于殿前司批书印纸,乞就枢密院批书。每遇朝殿,将军见破宫门、皇城门号各三道。如系郎将,只破宫门、皇城门号各一道。欲乞郎将更行添破二道。」从之。

四月二日,知枢密院葛邲奏:「环卫官秦世辅、任世安皆念归,不若稍令更迭。」上曰:「此辈在军中请受厚,来此骄堕,不如令更迭为是。」

嘉泰元年十月十三日,臣僚言:「恭 孝宗皇〔帝〕岁在隆兴,特降诏旨,有曰:『朕仰惟祖宗选用将帅,以崇武节,外建方镇,内列环尹,品式备具。近来环尹久不除授,非所以储才而均任也。可依旧制,应以才略闻,堪任将帅,及久勤军事,暂归休逸之人,并为环卫官。共以十员为额,宗室不在此制,仍不差戚里及非战功之人。若今后除授不依元降指挥,并许缴劾,仍着为令。』仰惟圣心留意环尹之职者,盖以兼收广览,使之日在左右,得以周知其武才,他日选用,可以得人。圣谟宏远,垂训后世,可不恪意遵守!比年以来,居是官者类皆庸琐,规图荐引,不以才武为先,侥幸序进,不以选择为急,充员具位,指日望迁,一遇将帅之阙,竟萌侥冒之意。如执券责偿,志在必得,纔不满欲,遂怀觖望。不知祖宗为官择人,岂为尔辈贪得冒进之地乎!此风寖淫,殆不可长。乞今后除授环卫官,悉遵

孝宗诏旨,精加选择,不得轻授。仍乞下臣此章,风厉在列,各安厥次,毋怀苟得之心。其或有抱(员)[负]奇伟,可备委寄,朝廷自加旌擢;若或〔碌〕碌无庸,专事交结,以觊进用,有违圣训之人,仍仰即日引退。如更不遵戒(救)[敕],偃然冒居,贪恋无耻,臣当次第按劾,乞赐重行黜罚,庶几环尹之官,莫非将帅之选。」从之。

嘉定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臣僚言:「环卫仰法将躔,密储才望,故隆兴讨论十员之制,谓非才任将帅、久勤军事者,不在此选。近年以来,阘茸无闻之人,皆得厕迹其间,至于缓急选将,傍徨四顾,鲜克胜任,徒有乏才之孍。乞降旨,自今环卫官专以他处曾为兵将而有功绩,及名将子孙之有才略者。傥更有躁进之徒,侥踰干请,虽已颁成命,亦许辅臣执奏,给舍缴驳,台谏论列,不容冒滥,务在必行。」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三 六军诸卫

六军诸卫

龙武、羽林、神武六军,掌郊祀、朝会仪仗。(会仪仗)判司官一人,以判金吾卫仗将军兼领。左右各三军。其局有排仗通直官、大将「大将」下原衍「军」字,据《宋史》卷一四三《仪卫志》一删。、仪仗押当、催驱、(惊)[警]场、喝探、节级、探头等。诸衙自左右卫以下官,名存而事废。长史以流外官任。其蕃酋官名旧有归德、怀化大将军、(节)[郎]将、司候、司阶、司戈。后(有)[又]增保定、清远、奉义、归义、广化之名,为六等。将军而下又增武宁、安化、奉华、保顺之名,为五等。大将军又有宁远、保安、保宁,其将军又有怀德、奉化,郎将有怀忠、武安,司候有保忠,司阶有保和、保顺,司戈有顺化、安德,皆(有)[以]蛮夷朝贡受官者充之。

真宗咸平五年十一月,制加楚王元佐羽林军上将军,余如故。旧制,左右羽林、龙武、神武为六军,各置统军,无上将军之名。此盖有司误也。

天禧元年三月,御史台言:「常朝武官止一、二人,或请告,则绝班,欲增补之。」诏择内职之疲老者充。遂以庄宅使慕容德琛为右监门卫大将军,西(凉)[京]左藏库使孙正辞为右领卫将军,崇(义)[仪]使刘守节为右屯卫将军,东染院使韩景佑为右监门卫将军,供备库使宋可信、郭仁浦为右千牛卫将军,供奉官、合门祗候钱昺、宗崇勋、王玉、冯处正、宋接华、张文德并为太子右监门率府率。

英宗治平三年九月三日,诏〔今〕后六军更不除上将军。先是,误除六统军为上将军,自是改正。

《哲宗

正史 职官志》: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骁卫、武卫、屯卫、领军卫、左卫、监门卫、千牛卫上将军、左右金吾以下诸卫大将军、诸卫将军为卫官。

神宗熙宁二年四月十六日,诏:「差摄南班官,今后只枢密院降札子差摄讫,关御史台合门。如正除南班官,即中书降敕告。」

三年七月六日,枢密院言:「今后摄南班有阙,欲于见在院知州军、路分都监以上得替未有差遣人内从上差摄。如不足,即于审官西院除坐事、替回、合降差遣及今任有过并年未三十未合入亲民差遣人外,(敢)[取]未有差遣人定差。」诏今后有阙,先差陕西、河东任满替回或碍亲放罢,前后曾有战功路分都监至知城堡寨崇班以上。如不足,即依今拟定施行。

钦宗靖康元年四月五日,御史中丞陈过庭言:「切惟祖宗时,将帅建节,不轻受人。自崇、观以来,启侥幸之路,虽胥史、厕役,间亦滥除,坐糜国用,百(陪)[倍]他官。今陛下循名责实,恭简用以身率四海,凡任节度使者,人人愿自贬损,以从德化,特重于自陈耳。近因范讷有请归环卫,授以上将军,制命一颁,众皆欢抃。尝闻艺祖削平祸乱,一日罢诸节度悉归环卫,而人无异议者,分当然也。欲望指挥所属详加裁度,除宗室及实有军功人别作措置外,其余并依讷例,换授施行,以协天下公议。」诏令(史)[吏]部除宗室外,开具内外节度使姓名、元除授因依闻奏。

十七日,制以少傅、安抚军节度使钱景臻

,镇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刘宗元为左金吾卫上将军,检校太保、保信军节度使刘敷,(校)[检]校少师、武成军节度使刘敏,向德军节度使张楙,岳阳军节度使王舜臣岳阳:原作「兵阳」,据《靖康要录》卷四改。,检校少傅、应道军节度使朱孝孙,检校少保、泸川军节度使钱忱并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并以戊午诏书换授也。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三 三 卫

三卫

【宋会要】

徽宗崇宁四年二月十日,中书省言:「《周官》宫正掌王公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次舍之众寡,以待夕击柝而比之。又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盖王宫之内有士庶子为卫,而庶子者,非王族则功臣之世贤者之类,王以自近而卫焉,故休戚一体,上下亲而内外察。逮汉以郎执戟宿卫殿中,举衣冠子弟充选。至唐遂分三卫五府,其法详密。今殿庭设(伏)[仗]悉以禁族,而士庶子之法未能如古。欲仿前世,择贤德之后,勋戚之裔,以侍轩陛,庶几先王宿卫之意。今仿古修立三卫郎一员,治一府之事,秩比(大)[太]中大夫。三卫中郎为之贰中郎为之贰:原作「郎中之前」,据《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改。,文武各一员,秩比朝议大夫。日率其属直于殿陛。长在左,立于起居郎之前;贰分左右,文东武西,在都承旨之后。仗退仗:原作「伏」,据《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改。,治事于府。博士二员,秩比承议郎;主簿一员,秩比宣德郎。博士掌教导,校试亲、勋、翊卫郎程文,讲书武艺。亲卫府郎十员,秩比朝奉郎;中郎十员,秩比承议郎。勋卫府郎十员,秩比通直郎;中郎十员,秩比宣德郎。翊卫府郎二十员,秩比宣议郎;中郎二十员,秩比承事郎。亲、勋、翊卫文武各四十员,分左右侍立。官给衣带,紫罗义襕窄衫,镀金双鹿束带,执长柄八瓣骨朵。亲卫郎立于殿上两傍,勋卫郎立于朵殿,翊卫郎立于两 卫士之前。三卫郎依给舍,中郎依少卿,余依寺丞。一,亲卫官许后妃、嫔御之家有服亲

及翰林学士并管军正任观察使以上子孙。一,勋卫官许勋臣之世、贤德之后有服亲,应(大)[太]中大夫以上及正任团练使、遥郡观察使以上。一,翊卫官许卿监、正任刺史、遥郡团练使以上,并以亲兄弟子孙试充。一,三卫官直退,皆入府诵书。各占一经一书,月以私试,(李)[季]一公试,习武艺者许赴武学。一,三卫官许年十八以上、人材秀整武班郎,兼有材武之人,亲卫许承务郎以上大使臣,勋卫许通选人小使臣。各召六曹郎官、武臣正任团练使以上二员保明。文臣令(大)[太]学官,武臣令武学官试,合格人以闻,三省审差。一,犯恶逆之家若编管人子孙亲兄弟及上书邪等、归明、笃废疾并历任曾犯赃罪徒以上,及三路极边、川傜人,元佑奸党五服内亲属,不许保明充三卫官。一,冒试者处斩。若违法保任者,以违制论,不以赦降原减;已在官者,不以首原。一,诸卫郎每三人已上结为一保,(之)[互]相觉举。虽非同保,知其有犯亦同。一,三卫郎知同保有犯恶逆,系元佑奸党五服内亲属若编管子孙亲兄弟,及上书邪等、归明、极边三路、川傜人而不告者,处斩。一,诸卫官每保夜以一员直宿,有故若于令应给假者免。一,文臣试卫官法,公私试依此。第一场本经或《论》、《孟》义三道,私试减一道。第二场时务策一道。一,武臣试卫官法,公私试依此。第一场《七书》义二道,或策一道。第二场弓马,依武学补试法。一,三卫府令史

一员,书令史二员,贴书四员,守阙贴书四员,并依殿中省法。一,试诸卫郎取成文理稍通者为合格。有阙并试补臣僚,不在以恩例陈乞之限。一,诸卫郎三年为任,任满无遗阙,三卫府保明闻奏,中郎升郎,翊卫郎升勋卫中郎,以次递升。愿充诸卫郎者,召保官,赴吏部投纳家保状。吏部类聚及三十人以上,申尚书省差官试。」从之。

二十六日,诏三卫郎为三(侍卫)[卫侍]郎。

六月一日,诏祖宗诸后及妃嫔之家,其本宗堪充诸卫官以闻。

八月十六日,诏(二)[三]卫博士今后并差文臣。(以上尹波校点)

职官 ~ 合门通事舍人题下原批:「下行录『故事云云』,在第四页第十行。」

猜你喜欢
  王隱晉書卷一·汤球
  第五卷·王方庆
  卷十一·舒赫德
  第二卷 吴县·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纪昀
  卷五十七·鄂尔泰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七上·袁枢
  姚兴传·魏收
  吕僧珍传·李延寿
  范云传·李延寿
  ●牧令书卷四 用人·徐栋
  卷十四·允禄
  卷二十六 学校下·龙文彬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五·钱若水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六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九古今体九十首【戊子一】戊子元旦辰首欣逢人纪开土爰稼穑赖栽培安民察吏其难矣量雨筹晴益敬哉凤阙曙光启仙木鸳楼雪色暎春梅万家爆竹声鸣喜听共南征捷报来元

  • 卷二十九·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十九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谢 迁【一首】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乙未赐进士第一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傅戸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正有归田稾【李时逺云木斋归田后专事吟咏有冲澹闲雅之趣山庄一首真

  •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齐王,孝惠帝兄也。孝惠帝二年,齐王入朝。惠帝与齐王燕饮,亢礼如家人。吕太后怒,且诛齐王。齐王惧不得脱,乃用其内史勋计

  • 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丽 魏主焘攻克姑臧·蔡东藩

      却说燕主冯弘,为后燕中卫将军冯跋弟。跋尝得罪后燕,亡命山泽。后燕主慕容熙即慕容宝之叔。氵㸒荒失德,跋即乘势作乱,推慕容氏即慕容宝。养子高云为主,弑慕容熙。云自称天王,寻复遇弑,由跋代定国乱,继为燕主,定都龙城,史家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隆庆元年九月壬子朔礼部进大报等祀日册○改南京国子监祭酒吕调阳为国子监祭酒○癸丑 上命太监吕用高相陶金坐团营兵部尚书郭乾执奏以为营制经 先帝裁定革去团营尽复 二祖三大营之旧官有定员不用内侍此万世不刊之典遗

  • 卷之一千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十四 魏臣 刘放【孙资 资孙楚秦朗 孔桂】 刘放字子弃涿郡人汉广阳顷王子【谨案陈志作顺王误】西乡侯宏之後也【原注汉书武帝子燕

  • 卷五十二·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五十二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秦穆公伯西戒桓公三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岀居于魏 四年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 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 高祖章皇后传·姚思廉

    高祖宣皇后章氏,名要儿,吴兴乌城人。本来姓钮,父亲景明被章氏收养,所以改姓章。景明在梁朝任职,官至散骑侍郎。章皇后的母亲苏氏,曾经碰见一名道士送给自己一个小乌龟,色泽斑斓晶亮,说:“三年后可应验。”到了期限,皇后出生时紫

  • 武陵王萧纪传·李延寿

    武陵王萧纪,字世询,是梁武帝的第八位皇子。他从小待人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勤奋学习,有文学之才。天监十三年(514),受封为武陵王。不久,任命他为扬州刺史。中书诏书写成之后,武帝又加写了四句话说:“贞白而朴素,是其清也;临财能谦

  • 何点传·李延寿

    何点字子晰,十一岁时,为父母居丧,几乎到了毁灭身体的地步。等他长大,为家祸而伤感,要断绝婚姻和仕途,祖父何尚之强行为他娶了琅笽的王氏。媒礼结束后,即将亲自迎娶,何点屡次哭泣,请求坚持本来的志向,于是作罢。何点眼明眉秀,容貌

  • 卷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七征榷考【二】征商【关市】乾隆元年革除龙江西新关衙规验票等项银两户部覆准两江总督赵宏恩等奏称龙江西新关务旧有衙规茶果照验单票等项在正额盈余加一火耗之外应令一概革除如织造衙

  • 六年·佚名

    (辛亥)六年清大正二年春正月1月4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四〉四日。〈陰曆壬子十一月二十七日〉兩宮召見宗戚、貴族及本職長官以下高等官。以歲首謁見也。1月10日○十日。詣德壽宮,覲謁。王妃隨詣。仍詣璿源殿、景孝

  • 祭法·戴圣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

  • 春秋长历卷十·陈厚耀

    右谕德陈厚耀撰长历退两月谱【自庄元年至僖五年止】庄元年【戊子】正大壬辰二小壬戌三大辛卯四小辛酉五大庚寅六小庚申七大己丑八小己未九大戊子十小戊午【经乙亥十八日】十一大 丁亥十二小 丁巳闰大丙戌大衍历闰正

  • 阿育王经 第五卷·佚名

    阿育王经 第五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半庵摩勒施僧因缘品第五尔时阿育王得坚固信问诸比丘。谁已能于佛法之中最大布施。诸比丘答言。孤独长者已大布施。王复问言。其能几许佛法中施。比丘答言。用百千万金。阿

  • 云南志略·李京

    记载云南少数民族山川、地理、土产风俗的著作。作者元人李京,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任云南乌撒乌蒙道宣慰副史,奉命宣慰乌蛮。因“八百媳妇”战事,负责筹措军需。在两年之间,多次进入乌蛮、六诏、金齿、百夷等少数民族

  • 安禄山事迹·姚汝能

    唐姚汝能(一作龙)撰。三卷。汝能曾官华阴县尉。是编记武则天长安三年迄代宗宝应元年(703—762)安禄山事迹和安史之乱的经过。全书以史家笔法,记重大历史事件情节,分纲列目,兼有议论,详于正史。上卷记安禄山始生至得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