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 传 戒

──二十三年春作──

余自稍知经律以来,辄因于受戒持戒未能自信,故祗与人授三皈、五戒,至多亦授璎珞十善戒,瑜伽菩萨戒而已。于沙弥十戒,且未敢与人授之,况于具足诸微细戒之苾刍戒耶?兹某长老来书嘱雪山开坛传戒,使效诸方所为,余期期以为未可。忆灵峰蕅益禅师在重治毗尼事义要集中有答问一则云:“从上诸祖,各有三类:

一者、严净毗尼,宏范三界,如远公、智者、左溪、永嘉、荆溪、大梅、永明、觉范、高峰、中峰、楚石等是也。觉范、非时不食,中峰、冬夏一衲,具载传记,芳轨昭然。古今如此知识,亦甚众多,所应景仰仿效。

二者、丁兹末世,劳不获已,遵佛遗命,舍微细戒,故住静则刀耕火种,领众则垦土开田;然于非时食等诸戒,仍自遵行,故清规晚用药石,不云粥饭,祗许非时浆、七日药、终身药耳。德山托钵,亦因视日早晚,当知不非时食明矣。然而此等知识,则便不敢为人授戒。所以唐宋以来,禅有禅寺,讲有讲寺,律有律寺。初出家时,多先学律,律学有得,则以律名家,律学无得,则舍之而习讲参禅,但舍微细戒,不舍重戒及性戒也。复有不能学律,径投禅教而参学者,此即名为乘急戒缓,然亦必获根本五戒,断无毁犯重戒之理。而决不敢自称比丘,亦决不敢轻视律学,但自愧亦未能兼修以为惭德。故至出世接人之时,或重登戒品,性遮皆净,如六祖等;或单提向上,独接一机,如寿昌等。有人问寿昌云:‘佛制比丘,不得掘地损伤草木,今日何自耕自种,自耘自获’?答云:‘我辈祗是悟得佛心,堪传祖意,指示当机,令识心性耳。若以正法格之,仅可剃发居士,何敢当比丘之名也’!又问:‘设令今时有能如法行持比丘事者,师将何以视之’?答云:‘设使果有此人,当敬如佛,待以师礼;我辈非不为也,实未能也’。又紫柏大师生平一粥一饭,别无杂物,胁不著席四十余年,犹以未能持微细戒,故终不敢为人授沙弥戒及比丘戒;必不得已,则授五戒法耳。嗟乎!从上诸祖,敬视律学如此,岂敢轻之!若轻律者,定属邪见,非真实宗匠也。

三者、大用现前,观机利益,破他疑执,不拘恒规。如文殊菩萨执剑逼佛,三处度夏;重胜比丘与女同坐,令证无生;乃至寒山、拾得之呵律主,归宗、南泉之斩蛇猫,并是一时不得不用之权谋。譬如良医用砒霜以治病,大将设奇谋以除贼,偶一为之,不可以为典要!又凡诃佛骂祖,痛捧毒喝,皆是不得已而用之;所谓兵者,不祥之器,非布帛菽粟比也。若用得其当,则迹似违律,实真持律,以得律之意旨故。例如末利夫人饮酒救杀,佛赞其为真持斋戒。菩萨戒本亦云:‘菩萨见机得杀盗等,于菩萨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也。若用失其宜,将所门庭施设,譬如优孟之学叔敖,宗既非宗,律又非律,谤大般若,疑误后学,三涂剧报,何由得免’?!

遂检录其文以谢之。今各处禅林本非律寺,侈然以传戒闻,果将不免于三涂剧报;辄号称专门律寺之宝华等,皆莫逃无戒传戒之过。噫!僧宝非传戒、受戒、持戒、、莫能建立,今戒种断而僧命亡矣!续命之方,其惟集有志住持三宝之曾受苾刍戒者二三十人,清净和合,阅十年持净苾刍戒律,然后再开坛为人授苾刍戒,由此展转持净戒者为授戒师,则中国庶几其有清净僧宝复生耳!(见海刊十五卷二期)

  


猜你喜欢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八卷·佚名
  如来道品第二十二·佚名
  中国人用中国法之自救·太虚
  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太虚
  卷第二十六·居顶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玄奘
  重校一切经音义序·唐慧琳
   第七十九則 投子一切聲是佛聲·胡兰成
  卷第一百三十六·佚名
  毗尼母经卷第六·佚名
  卷第二十四·德清
  绝余编卷四·智旭
  复姜摩西先生书·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一卷·宝亮
  佛说五无反复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五·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余 阙【字廷心本唐古氏世居武威以父实喇藏布官合肥遂为合肥人母尹氏梦异人至生阙阙堕地时髪尽白其性澹无嗜欲不知肉味惟甘六艺学若饴蜜与京兆张恒游恒乃吴澄弟子善谈文理

  • ●卷一百三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十三。   起建炎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戊戌,尽十一月乙巳朔。   张浚至兴元府奏乞车驾巡幸兴元府。   奏曰:窃见汉中实天下形势之地臣顷侍帷幄亲闻玉音谓号令中原必基於此臣所以不惮万里捐躯自效,庶几奉

  • 第三十八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蔡东藩

      却说车骑将军邓,与征西校尉任尚等,出讨诸羌,因各郡兵马尚未到齐,乃留屯汉阳,但遣前哨数千骑,窥探诸羌动静。不意到了冀西,突与钟羌相遇,急切不能抵敌,竟被杀死千余人,余众狼狈逃归。可巧西域副校尉梁慬驰归,行抵敦煌,奉诏

  • 卷一百十三·杨士奇

    永乐九年二月壬辰朔 遣敕戒励秦王尚炳曰昔周天子遣使赍齐桓公胙且命勿下拜桓公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遂下拜登受春秋书以示褒遣使赐晋侯命晋侯受玉惰使者归曰晋侯其无后乎成肃公受脤于社不敬刘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年四月乙丑朔享太庙遣英国公张维贤恭代○兵部覆贵州抚臣胡桂芳奏金筑土司改流应每年选拨营兵八十名防守从之○丙寅兵部题覆督臣涂宗浚陈御虏机宜谓自扯力克故后六载之中我无日不言封事也卜酋未婚虏妇犹以未婚

  • 卷之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表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年表一。高丽太祖降罗灭济尽有三韩之地子孙传守世通上国传世凡三十二王历年幷伪辛共四百七十五岁其始终有可考焉作年表。------------------

  • 蔡道宪传·张廷玉

    蔡道宪,字元白,福建晋江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任长沙推官。长沙这地方多盗,而且与豪民私通。道宪查出通盗豪民,令他们带罪立功。强盗刚劫掠富人家财物分赃,后面就来人收走了这些财物。道宪把被劫富家召来认领,大家都感到惊

  • 詩經卷之六  朱熹集傳·朱熹

      大雅三。說見小雅。   文王之什三之一   文王在上、於〈音烏。下同〉昭于天〈叶鐵因反〉。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叶上紙反〉。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叶羽已反〉。○賦也。於、歎辭。昭、明

  • 公冶长第五·智旭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禅解】曰“非其罪”,曰“免于刑戮”,只论立身,不论

  • 卷四·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四     宋 刘敞 撰僖公元年正月传曰不称公即位公出故也非也去年八月闵公遭弑僖公自邾入为君至此久矣国内已麤定不应犹以出奔之故不行即位礼也即位与朝庙相较何如朝庙则得即位则不得皆非

  •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已知要得佛。要中竟要作要并得要已竟并要已,更无当要。当礼应无所著。名闻无有量。所语言说譬如明月明为弟子得明知畏脑罪从生能坏幹已知五种阴得明成败如有当稽首听。佛言:行道者当知。五阴出入成败。譬如人命欲尽在呼

  • 盂兰盆经赞述·佚名

    自他之□□□□□□□□□□□□□畅八辨而动□□□□□声而流□□□□□□□□□□□□言经从教主为名故称佛说盂□□□□□□□□□□□异流上出才连皮骨命似倒悬既□□□发起□□称曰盂兰盆者。即成食之器。甘□百

  • 方外英华(原版存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八)·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方外英华(原版存吴江今收入全录卷第十八)吴江 顾有孝茂伦 王载咸平 选定新城王士禄西樵 平湖陆世楷孝山 候官许 珌天玉 武进薛信辰国符 参桐城智 操寒松(号隐翁百愚老人法嗣住青

  • 第十四 迅速经之义释·佚名

    一 日种大仙我尊师 敬问远离与寂句 比丘世间云何见 寂灭何物不取着(九一五)我问尊师日种[之句中],问者,(一)为明解未见之问,(二)为已见令他合流之问,(三)为断疑念之问之三问。(一)为明解未见之问者云何?原来[某物]之特相未知、未见、

  • 阳秋剩笔·佚名

    不慧孤露失学,罕读楹书,先世手泽之余,都归灰烬。盖自庚子劫后,寄食江南,辗转舟车,未尝终岁卒读。然龙门所谓南探禹穴,北至涿鹿,不彗蓬踪,庶几过之。其间所见所闻,颇有可歌可泣者。迩者小隐秋山,低徊旧梦,兴至命笔,聊书百一,以志不忘

  • 太上玄司灭罪紫府消灾法忏·佚名

    太上玄司灭罪紫府消灾法忏,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一百五十位天尊名号。世人上香祝启三清上圣等众神,至心归命一百五十位天尊及四大真人,躬身忏谢,祈求诸神「校罪玄

  • 红鬃烈马·佚名

    清代秦腔剧目。又名《回龙鸽》、《王宝钏》。作者不详。见《清稗类钞》著录。现存清末刻印和手抄的部分折子。根据鼓词《龙凤金钗传》改编。写唐丞相王允的三女王宝钏彩楼招亲,选中乞丐薛平贵。王允命女退亲,宝钏不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