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醉太平〗(净扮琉球王,引众上)虬蟠海邦,灏气苍茫,洪涛遥泻旦天光。奠金瓯,水一方。剑铓高拥芙蓉浪,声华远接天朝壮。若得个周官仪制汉宫装,一般般帝与王。孤家琉球国王是也。自从遣国相往中国请封,要借天帝龙威,压倒地邻鲸 
-             【薄幸】〔旦小生贴上旦〕草木回春。门阑生喜。报夫君将到。东方千骑。〔小生〕金门赐环。玉阶鸣佩。〔贴〕恩无比。已还他淸华旧秩。又兼那新衔谏议。〔旦〕万里投荒正寂寥。〔小生〕天恩浩荡下渔樵。〔 
- 阳至,字子善,天锡长子。举贤良,累官汀州知事。 武夷山 冲佑万年宫 南禅禅寺 华岩寺 灵泉寺 ○武夷山 宴罢曾孙不再期,彩桥断绝可胜悲。药炉火冷丹升鼎,坐石云闲鸟护棋。白凤舞空银阙迥,青鸾度嶂玉笙随。仙翁已许丹台约,拟濯 
- 						 			  ◎地理三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   奉元路,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又改上都。宋分陕西永兴、秦凤 
- 十二月初四日【丁酉】孙士毅奏言闻福康安从鹿仔港亲身统兵进剿于十月初七八行扺元长庄杀贼无数贼匪大败四处溃逃福康安仍即统兵前进同海叅賛一齐打进诸罗城又总兵梁朝桂在镇平庄攻剿贼匪连获胜仗脚上受伤各等语如此信 
-                     ●卷二○丁晋公端研丁晋公自海外徙宅光州,临终,以一巨箧寄郡帑中,上题云:“候五十五年,有姓丁来此作通判,可分付开之。”至是岁,有丁姓者来贰郡政,即晋公之孙,计其所留年月,尚未生。启视之,但一黑 
- 康熙四十八年五月初六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本月初四日,臣家奴赍捧御批摺子回扬,蒙旨;知道了。摺于回到,着速再报。钦此。 臣前奏三月内雨水过多,低田颗粒虽减,若天气大晴,高田尚可丰收。今自四月 
- 知归子曰。自汉以上。传列女者。大都以妇顺为先。至其后而卓绝瑰异之行乃闲出。推其志节。皎如冰霜。殆将乘罡风。御颢气。而翱翔乎清都者耶。夫诚欲断生死流。登涅槃岸。必当栖神寂泊之场。高蹈人天之表。是非夙植净 
- 冯庆桂 字千里。生于广东广州。未婚。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农业。光緖三十四年。得学士学位。宣统二年。得硕士学位。宣统三年。著书论美国棉纱厂及中国仿行之办法。得博士学位。为世界会及美京 
-   泰和胡直正甫譔  言末上  胡子闲居,二三子从游孟山之阳,咏歌螺水之滨,返而休于长洲之馆。鱼鱼于于,翼翼嶷嶷,沛焉若有喻其所之。已而避席请曰:学如是而已矣,蔑弗一也;道如是而已矣,蔑弗明也。而世儒之争之也,有弗一弗明 
-                     ▲乐律之制(下) 周敦颐曰:“古者圣王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太和,万物咸若,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声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德盛 
-   唐。  ⊙(丙戌) 宪宗纯改元和(顺宗长子。以北突厥承瓘为招讨使。白居易陈自中官为统帅者。天下安宁。咸谓中兴之主。北方天帝降梦。令兴佛法。帝不承命。爱服丹药。致性燥急。后为中官陈弘志弑之。寿四十三岁 
- 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撰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后又九传。而至新罗法融。法融传理应。应传瑛纯。皆新罗人。以故此教播于日本。而海外盛矣属中原丧乱。典籍荡灭。维此教是为不 
-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生。周匝围绕而为说法。尔时阿难独居净处一心计念。即于其夜三更之后。见一饿鬼名曰面然。住阿难前白阿难言。却后三日汝命将尽。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二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即起下正明起誓中。初约众生起于初誓。次约烦恼起于次誓。若己若他并缘无始经历之境。故并约事以辨悲心及论发誓。并须缘理。故下诸誓皆约三谛。三谛复须寄别显总。 
-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六  尊者胜友集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一月衣学处第三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诸苾刍多畜长衣。或经一月。或复过此。废修正业。因望满事烦恼同前。制斯学处。若复苾刍作 
- 诗别集。南宋汪元量撰。一卷。元量有《湖山类稿》已著录。此集收诗凡二百三十七首。附录二卷,录诸家酬赠、诗话、作者生平事迹资料等。诗多记国亡北徙事及与文天祥狱中唱和之作。如《湖州歌》九十八首,写被俘后去北方 
- 梵名Mukhadas/aikavidya^ -mantra-hr!daya 。全一卷。北周耶舍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十一面神咒经、十一面经。与玄奘所译十一面神咒心经为同本异译。乃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及其咒法。佛一时住王舍城耆阇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