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三

列传

元 【三十七】

○元三十七

贺仁杰

贾实喇

刘哈喇巴图尔

  舒穆尔明里

谢仲温

高觿

张九思  

  王伯胜

贺仁杰

贾实喇

刘哈喇巴图尔

舒穆噜明里

谢仲温

高觿

张九思

王伯胜

△贺仁杰

贺仁杰字宽甫京兆鄠人父贲有才略善攻战关中兵后积尸满野贲买地金天门外为大冢收瘗之尝治室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五百

两时世祖以太弟受诏征云南驻六盘山持往献之世祖曰天以赐汝焉用献对曰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臣不敢私愿以助军

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世祖即位授贲总管京兆诸军鄂啰卒追封雍国公谥贞宪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纳颜皆着劳绩与

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多所裨益帝深重之至元十三年宋平川蜀久不下四川制置使张珏守重庆合州安抚使王立守钓鱼山相拒二

十余年诏建东西行枢密院分兵进攻哈坦奇尔济苏领东院攻钓鱼山布哈李德辉领西院攻重庆德辉至钓鱼山受王立降东院诬奏德辉

越境邀功并下立长安狱仁杰为言于帝帝召枢臣责之曰汝等以人命为戏耶今召王立立生则己死则汝等亦从之立至仍以为合州安抚

使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帝欲选民间童女充后宫

及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山后盐禁久为民害仁杰皆奏罢之十七年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特授

上都留守兼本路总管开平府尹明年进中书右丞僧格用事奏上都钱谷多失实召留守呼鲁古尔及仁杰廷辩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

奸致钱谷耗伤臣之罪呼鲁古尔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咎归己者置勿问仁杰

在官五十余年为留守者居半车驾春秋行幸出人供亿未尝致责谴其妻刘没帝欲为娶贵族固辞乃娶民间女巳而丧明相敬如初大德九

年请老以子胜袭仁宗入清内难念世祖旧臣欲有所咨访召赴阙行至樊桥而卒追封雍国公谥忠贞延佑六年追封奉元王子胜自有传

△贾实喇

贾实喇燕之大兴人岁甲申从睿宗于和琳典司御膳以其须黄赐名实喇其亲幸之世祖即位立尚食尚药二局命提点司事兼领进维

御膳生料年老谢事卒追封闻喜郡侯谥敬懿子酬尼赀从征云南跃马入水斫战船破其军帝奇其勇敢己未从伐宋还自鄂州卒追封临汾

郡公谥显毅子和尔齐智勇绝人额哷布格之叛出其家名马以助军从幸和林中道值大风昼晦敌猝至击走之尝入侍帝问治天下何为本

曰重农为本何为先曰用贤为先帝深善之超拜宣徽使辞改佥院事仍领尚膳使卒子图沁布哈袭世职为尚药尚食局提点世祖以故家子

独奇之谓他日可大用使在左右从征纳颜军次杭爱敌猝至帝念急击之擒其首将以归移军辉罕敌兵千人鼓噪以进图沁布哈奋击身被

十余创犹力战复大破之杭爱叛者请降众议诛之图沁布哈独曰杭爱本吾人或诱之以叛岂其本心哉且兵法杀降不祥宜赦之帝然其言

升同佥宣徽院事每论政帝前言直而气不慑令察宿卫士有才器者以闻论荐数十人用之皆称职成宗即位诸侯王会于上京凡刍饩宴享

之节赐子多寡疏戚之分无不曲当帝喜曰宣徽得图沁布哈足矣进同知宣徽院事大德九年朔方克噜伦部大雪奏买驼马补其死损出衣

币于内府身往给之全活数万人至大二年诏出金帛大赉北边以图沁布哈明习事宜使即军中与主师定议分给之诸部大悦拜宣徽使为

同官贾廷瑞所嫉廷瑞请以宣徽院为门下省尚书省奏廷瑞擅易官制帝大怒欲杀之图沁布哈力谏不可帝曰贾廷瑞毁卿不直一钱卿何

力言邪对曰廷瑞所坐不当死不敢以臣私隙误陛下失利遂得免延佑四年朔方复被风雪为灾图沁布哈请赈之如大德时时特克实王廷

显皆同官也仁宗赐特克实海舶图沁布哈曰此军国之所资上不宜赐下不宜受又赐廷显玉带廷显欲取大官羊钱万缗充其价执不可于

是怨之者众英宗即位特克实竟谮杀之后特克实以大逆伏诛事乃白追封冀国公谥忠隐后进封冀安王加封其曾祖实喇祖酬尼赀为绛

国公父和尔齐为临汾王

△刘哈喇巴图尔

刘哈喇巴图尔河东人家世业医至元八年世祖驻跸白海以近臣言得召见遂留侍左右初赐名哈喇鄂拓克齐十七年擢太医院管句

锡里济叛宗王布色特穆尔奉命往征帝喻哈喇巴图尔曰当行者多避事汝善医复习骑射能从行乎对曰事君不辞难臣不行将何为即请

授甲帝曰汝安用甲对曰臣愿备一战士帝曰医汝事也甲不可得惟赐以环刀弓失裘马等物将行闻母疾请归省帝命给驿归既见母不敢

以远役告母微知之谓曰汝第行我疾安矣遂辞去驰至王所及将战从王请甲王曰帝不与我何敢与因留之使领辎重哈喇巴图尔不肯曰

大丈夫当効命行陈乃守营帐如妇人耶见有甲者饮以酒高价取之明日被以往王望见其介而驰使人问之免冑曰我也因慨然曰一人兴

善万人可激我为万人激耳中道三遇贼贼射之皆不中王喜甚解衣衣之曰此所以识也既获锡里济命哈喇巴图尔献俘行宫帝见其瘠甚

辍御膳羊胾以赐既拜受先割其美者怀之帝问故对曰臣始与母诀今归母幸存请以君赐遣之帝嘉其志以功授和林等处宣慰副使二十

四年升宣慰使二十五年海都犯边尚书省以和林屯粮当得知缓急轻重者掌其出纳奏用奇卜帝曰钱谷非奇卜所知哈喇鄂拓克齐可使

也遂偕奇卜往二十六年海都兵至皇子北安王使来报与奇卜南行六日止巴尔布拉克地距海都军五六十里奇卜大惧曰事急矣不如顺

之哈喇巴图尔见其有二心潜遁去奇卜遣骑追拒却之道遇送军装者护之至盐海及入见帝喜曰人言汝陷贼乃能来耶更其名曰察罕鄂

拓古齐二十七年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居二年召还帝谕之曰自此而北纳颜故地曰阿巴拉呼者产鱼吾今立城而以额斯珲哈努森奇尔

济苏三部人居之名其城曰肇州汝往为宣慰使仍别赐汝名日小龙儿或曰哈喇巴图尔汝可自择之对曰龙非臣下所敢承帝曰然则哈喇

巴图尔可也既至定市瑞安民居一日得鱼九尾皆千斤遣使来献俄召还三十一年授咸平宣慰使元贞元年拜御史中丞行至懿州卒

△舒穆噜明里

舒穆噜明里契丹人世典内膳国制内膳为近臣非笃敬素著者不得掌明里祖赫噜事太祖睿宗尝求之于帝帝听往敕之曰皇子方总

兵辟地朕辍尔以事之能以事朕之恭事之将用黄金覆汝身矣后从太宗西征在道绝汲赫噜晨起聚草上霜煮羹以进睿宗问曰何从得水

因告之故师还赐金帛甚厚中统初明里入见世祖令侍臣送明里于裕宗且曰此亲臣之子也今以事汝令典膳事裕宗尝入侍从者十人四

人列于明里上帝曰第五人非明里耶对曰然帝曰上之明里越一人立帝又曰更上之明里又越一日立帝曰止比出侍臣以明里后来反居

上相与耳语帝闻之曰明里之祖赫噜事太祖睿宗以及朕兄弟尔时汝辈安在顾谓后来耶授典膳令食尚书禄以老

△谢仲温

谢仲温字君玉豊州豊县人公睦欢以赀雄乡曲间大兵南下转客乌拉城太祖攻西夏过其城睦欢与其帅迎降从攻西方力战先登贯

三矢仆城下太宗命军校拔其矢刳牛裸而维诸腹中良久乃苏誓以死报每遇敌必身先之官至太原路金银铁冶达噜噶齐仲温略涉书史

初见世祖于野狐岭命备宿卫己未大军围鄂令督诸将时守江军士乏食仲温教之罾鱼以充膳帝喜谓侍臣曰朕思不及此饮以驼乳他日

不忘汝也一夕帝闻敌军哗命警备仲温奉绳床帝凭其肩以行至旦不能寐中统元年擢平阳太原两路宣抚使至元九年迁顺德路总管时

方用兵江淮有寡妇鬻子以偿转输之直仲温出俸金赎还之二十二年改淮东宣慰使岁旱仲温导白水塘溉民田公私赖焉三十年入见帝

曰汝非谢仲温乎从容语及攻鄂时事帝喜其谕曰汝将复官乎对曰臣老矣无能为也有孙巴鄂特幸陛下怜之即命备宿卫大德六年卒

△高觿

高觿字彦解渤海人父守忠国初为千户岁甲戌从亲一昆布哈攻黄州殁于兵觿事世祖备宿卫至元初立燕王为皇太子诏选才儁士

充官属以觿掌艺文兼领中酝宫卫监门事又监作皇太子宫规制有法帝嘉之十八年授工部侍郎行同知王府都总管府事十九年皇太子

从帝北幸时丞相阿哈玛特留守大都专权贪恣益都千户王着与高和尚等因构变谋杀之三月十七日觿宿卫宫中西蕃僧二人至中书省

言今夕皇太子与国师来建佛事省中疑之俾尝出入东宫者杂视觿等皆不识也乃作西蕃语询二僧曰皇太子及国师今至何处二僧失色

又以汉语诘之仓皇莫能对遂执二僧屡吏讯之不伏觿恐有变乃与尚书张九思集卫士持弓矢为备顷之枢密副使张易亦领兵驻宫外觿

问果何为易曰夜后当自见觿固问乃附耳语曰皇太子来诛阿哈玛特也夜二鼓忽闻人马声遥见烛笼仪仗将至宫门其一人前呼启关觿

谓九思曰他时殿下还宫必以鄂勒哲赛音二人先请得见二人然后启觿呼二人不应即语之曰皇太子平日未尝行此门今何来此也贼计

穷趋南门亟走南门伺之但闻传呼省官姓名烛影下见阿哈玛特及左丞郝祯己被杀觿乃与九思大呼曰此贼也叱卫士急捕之着就擒黎

明觿等驰驿往上都以其事闻帝以中外未安当益严武备遂遣亟还高和尚等寻伏诛久之迁河南等路宣慰使卒

△张九思

张九思字子有燕之宛平人父滋蓟州节度使至元二年九思入备宿卫裕宗居东宫一见奇之以父荫当补外特留不遣江南平以宋库

藏金帛分授东宫置都总管府主之九思以工部尚书兼府事十九年世祖巡幸上都皇太子从丞相阿哈玛特留守妖僧高和尚千户王着等

谋杀之夜聚数百人为仪卫称太子入建德门直趋东宫传令启关甚遽九思适直宿宫中命主者不得擅启关贼知不可绐循垣趋南门外击

杀丞相阿哈玛特左丞郝祯时变起仓卒众莫知所为九思叱宿卫士并力击贼尽获之贼之入也矫太子命征兵枢密副使张易易不加审遽

以兵与之易既坐诛刑官复论以知情将传首四方九思启太子曰张易应变不审而授贼以兵死复何辞若坐以与谋则过矣请免传首皇太

子言于帝乃止九思讨贼时右卫指挥使颜进在行中流矢卒怨家诬为贼党将籍其孥九思力辩之得不坐是年立詹事院以九思为丞遂举

名儒士上党宋卫保定刘因曹南瓜尔佳之奇东平李谦分任东宫官属二十二年皇太子薨朝议欲罢詹事院九思抗言曰皇孙宗社人心所

属詹事所以辅成道德者也柰何罢之众以为允三十年进拜中书左丞兼詹事丞成宗嗣位改詹事院为徽政以九思为副使会修世祖裕宗

实录命兼领史事大德二年拜中书平章政事五年加大司徒六年卒 【虞集撰墓志云赠鲁国公谥忠献】

△王伯胜

王伯胜霸州文安人兄伯顺给事内廷为世祖所亲幸因以弟入见命备宿卫帝顾谓伯顺曰此儿当胜卿可名伯胜帝尝沃盥水温泠甚

称旨帝曰此儿他日必知为政达人情矣至元二十五年从征纳颜以功授拱卫直都指挥使初拱卫直隶教坊卫卒多市井无赖窜名及伯胜

为指挥使尽募良家子易之大德五年扈从上都天久雨夜闻城西北有声如战轚然伯胜率卫卒出视之乃大水暴至立具畚锸集土石既罽

以塞门令决壕隍以泄其势至旦始定丞相鄂勒哲以闻帝嘉之九年以侍成宗疾忤安西王出为大宁路总管伯顺亦出为梁王傅武宗即位

为大都留守兼少府监初大都士城岁必衣苇以御雨日久土益坚劳费益甚伯胜奏罢之仁宗立拜辽阳行省平章辽阳省治懿州俗弊陋民

不知学伯胜至为增郡学弟子员择贤师教之择隙地为馆厩度闲田百顷募民耕种以给廪饩岁大旱斋戒步祷祷毕即雨人谓之平章雨延

佑二年复召为大都与守辽阳民状其行事乞留不报民涕泣而去至治二年奉诏监修文武楼剙咸宁殿建太庙泰定三年卒追封蓟国公谥

忠敏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李延孙 韦佑 韩雄 陈忻 魏玄·令狐德棻
  卷一百二十二·志第七十五·礼二十五等·脱脱
  卷二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张廷玉
  唐鉴卷十二·范祖禹
  闽海纪要卷之下·夏琳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李遂传·张廷玉
  卷二十二 秉德唐古辩谋逆·李有棠
  卷十九·佚名
  卷二百十·雍正
  ●作邑自箴卷第七·李元弼
  卷一百商船公会·冯煦
  第十二章 三国始末·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六·葛立方

    老杜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按逊传无扬州事,而逊集亦无扬州梅花诗,但有《早梅诗》云:“免园摽(《历代诗话》本作“标”,同)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枝横却月观,花

  • 曲目新编小序·支丰宜

    昔扬州黄文旸工帖括之文,而兼通于词曲,着有《曲海》二十卷,为艺林佳话。乾隆四十六年,奉高宗纯皇帝勅旨,着两淮盐政伊龄阿等修改古今词曲,文旸与有力焉。又取苏州织造府进呈院本,合传奇、杂剧共计一千余种,载李艾塘《画舫录》

  • 第二十六场·田汉

    [党仲升过场。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三·宋濂

        安童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

  • 卷一百六十·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 ∷起昭阳作噩九月,尽强圉赤奋若六月,凡三年有奇。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嘉定六年金贞祐元年,蒙古太祖八年   九月,乙巳朔,金主谕尚书者:“事有规画者,悉依世宗所行行之

  • 卷之十七·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六月。壬子朔。以故明洮岷副将赵之璧为宁夏花马池副将。将材孙应举、为游击管宁夏平罗副将事。  ○癸丑。吏部右侍郎熊文举、以南京已定条奏四事。一、请蠲南直等处加派钱粮。一、请将南京投顺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纪昀

    列传宋 【五十四】○宋五十四孙长卿 周沆罗拯马仲甫 王居卿 孙构张诜苏寀马从先沈遘【辽 括 】李大临 吕夏卿祖无择 张问【陈舜俞乐京刘蒙】苗时中 韩贽楚建中张 颉卢革【秉】孙长卿周沆罗拯马仲甫王居卿孙构

  • 周常传·脱脱

    周仲字仲修,建州人。考中进士。把所著《礼檀弓义》献给王安石、吕惠卿,二人称誉他,补任国子直讲、太常博士。为了养育双亲,求任扬州教授。年纪不到五十就退休。很久以后,御史中丞黄履以其恬退向朝廷推荐,起用为太常博士,周常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一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八年正月十七日浙江总督管巡抚事在任守制【臣】李卫谨 奏为恭缴 御批叩谢 圣训事窃【臣】於本年正月初

  • 卷七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戒勑上仁宗乞戒止奔竞    刘 随臣闻风俗信厚草木被於仁恩世道浇漓郡国所以愁叹仁恩洽则邦家益固愁叹甚则王室下衰三代巳来理乱之政布在经史埀诫後王是故历代

  • 四十二章经讲录·太虚

    悬论 一 明胜义 二 释经题 释经 甲一 总起分 甲二 正说分 &n

  • 诸法集要经卷第十·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生天品第三十二  若人修众善  清净心质直  当得生天中  牟尼之所说  乐布施爱语  慈心常相应  护念诸众生  

  • 卷第二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二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法眼宗南岳下十世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慧日永明延寿智觉禅师余杭王氏子。总角之岁。归心佛乘。既冠。不茹荤。日唯一

  • 口齿类要·薛己

    《口齿类要》系口腔科书籍。1卷。明·薛己撰于1529年(嘉靖8年)。本书为我国现存的唯一口齿科专著。对于口齿疾病的叙述,先从口唇部,以茧唇开始,次及各型口疮,再述诸般齿痛,最后记载舌及喉部疾患,书末附有诸鲠、误吞诸

  • 侣山堂类辩·张志聪

    《侣山堂类辩 》是张志聪集同学友生及诸门弟子数十人, 在侣山堂讲学, 探讨医理, 讲论方药, 钻研中医学术之专题论文集。书中充分反映了张志聪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张志聪主张:先难后易,苦志力学,主张反循序渐进法,以

  • 采古来能书人名·羊欣

    书家名录。南朝宋羊欣撰。一卷。名录列有自秦至晋的能书者李斯、赵高、程邈、曹喜、蔡邕、陈遵、王次仲、师宜官、梁鹄、邯郸淳、毛弘、左子邑、杜度、崔瑗、崔寔、张芝、张昶、姜诩、梁宣、田彦和、韦诞、韦少季、罗

  • 佛说月灯三昧经·佚名

    此经有别生经二种,皆刘宋先公译。其一题为月灯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又称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一卷,存于宋、元、明诸藏中,相当于本经第六卷前半。其二亦名月灯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一卷,高丽藏亦收之,缩刷藏经后记

  • 穰麌梨童女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在祇园,为苾刍说香醉山童女,所宣陀罗尼,能治世间一切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