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出 哄丁

◎癸未三月

(副净、丑扮二坛户上)

(副净)俎豆传家铺排户,(丑)祖父。

(副净)各坛祭器有号簿,(丑)查数。

(副净)朔望开门点蜡炬,(丑)扫路。

(副净)跪迎祭酒早进署,(丑)休误。

(丑)怎么只说这样没体面的话。

(副净)你会说,让你说来。

(丑)四季关粮进户部,(副净)夸富。

(丑)红墙绿瓦阖家住,(副净)娶妇。

(丑)干柴只靠一把锯,(副净)偷树。

(丑)一年到头不吃素,(副净)醃胙。

(丑)啐!你接得不好,倒底露出脚色来。

(同笑介)咱们南京国子监铺排户,苦熬六个月,今日又是仲春丁期。太常寺早已送到祭品,待俺摆设起来。

(排桌介)

(副净)栗、枣、芡、菱、榛。

(丑)牛、羊、猪、兔、鹿。

(副净)鱼、芹、菁、笋、韭。

(丑)盐、酒、香、帛、烛。

(副净)一件也不少,仔细看着,不要叫赞礼们偷吃,寻我们的悔气呀。

(副末扮老赞礼暗上)啐!你坛户不偷就够了,倒赖我们。

(副净拱介)得罪得罪!我说的是那没体面的相公们,老先生是正人君子,岂有偷嘴之理。

(副末)闲话少说,天已发亮,是时候了,各处快点香烛。

(丑)是。(同混下)

〖粉蝶儿〗(外冠带执笏,扮祭酒上)松柏笼烟,两阶蜡红初翦。排笙歌,堂上宫悬。捧爵帛,供牲醴,香芹早荐。(末冠带执笏,扮司业上)列班联,敬陪南雍释奠。

(外)下官南京国子监祭酒是也。

(末)下官司业是也。今值文庙丁期,礼当释奠。

(分立介)

〖四园春〗(小生衣巾,扮吴应箕上)楹鼓逢逢将曙天,诸生接武杏坛前。(杂扮监生四人上)济济礼乐绕三千,万仞门墙瞻圣贤。(副净满髯冠带,扮阮大铖上)净洗含羞面,混入几筵边。

(小生)小生吴应箕,约同杨维斗、刘伯宗、沈昆铜、沈眉生众社兄,同来与祭。

(杂四人)次尾社兄到的久了,大家依次排起班来。

(副净掩面介)下官阮大铖,闲住南京,来观盛典。(立前列介)

(副末上,唱礼介)排班,班齐。鞠躬,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

(众依礼各四拜介)

〖泣颜回〗(合)百尺翠云巅,仰见宸题金匾,素王端拱,颜曾四座冠冕。迎神乐奏,拜彤墀齐把袍笏展。读诗书不愧胶庠,畏先圣洋洋灵显。

(拜完立介)

(唱礼介)焚帛,礼毕。

(众相见揖介)

〖前腔〗(外、末)北面并臣肩,共事春丁荣典;趋跄环佩,鵷班鹭序旋转。(小生等)司笾执豆,鲁诸生尽是瑚琏选。(副净)喜留都、散职逍遥,叹投闲、名流谪贬。

(外、末下)

(副净拱介)

(小生惊看,问介)你是阮胡子,如何也来与祭?唐突先师,玷辱斯文。(喝介)快快出去!

(副净气介)我乃堂堂进士,表表名家,有何罪过,不容与祭。

(小生)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难道前日防乱揭帖,不曾说着你病根么!

(副净)我正为暴白心迹,故来与祭。

(小生)你的心迹,待我替你说来:

〖千秋岁〗魏家干,又是客家干,一处处儿字难免。同气崔田,同气崔田,热兄弟粪争尝,痈同吮。东林里丢飞箭,西厂里牵长线,怎掩旁人眼。(合)笑冰山消化,铁柱翻掀。

(副净)诸兄不谅苦衷,横加辱骂,那知俺阮圆海原是赵忠毅先生的门人。魏党暴横之时,我丁艰未起,何曾伤害一人,这些话都从何处说起。

〖前腔〗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初识忠贤,初识忠贤,救周魏,把好身名,甘心贬。前辈康对山,为救李空同,曾入刘瑾之门。我前日屈节,也只为着东林诸君子,怎么倒责起我来。春灯谜谁不见,十错认无人辩,个个将咱谴。(指介)恨轻薄新进,也放屁狂言!

(小生)好骂好骂!

(众)你这等人,敢在文庙之中公然骂人,真是反了。

(副末亦喊介)反了反了!让我老赞礼,打这个奸党。(打介)

(小生)掌他的嘴,挦他的毛。

(众乱采须,指骂介)

〖越恁好〗阉儿珰子,阉儿珰子,那许你拜文宣。辱人贱行,玷庠序,愧班联。急将吾党鸣鼓传,攻之必远;屏荒服不与同州县,投豺虎只当闲猪犬。

(副净)好打好打!

(指副末介)连你这老赞礼,都打起我来了。

(副末)我这老赞礼,才打你个知和而和的。

(副净看须介)把胡须都采落了,如何见人,可恼之极。(急跑介)

〖红绣鞋〗难当鸡肋拳揎,拳揎。无端臂折腰攧,腰攧。忙躲去,莫流连。(下)(小生)(众)分邪正,辨奸贤,党人逆案铁同坚。

〖尾声〗当年势焰掀天转,今日奔逃亦可怜。儒冠打扁,归家应自焚笔砚。

(小生)今日此举,替东林雪愤,为南监生光,好不爽快。以后大家努力,莫容此辈再出头来。

(众)是是!

(众)堂堂义举圣门前,

 (小生)黑白须争一着先,

(众)只恐输赢无定局,

 (小生)治由人事乱由天。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七·彭定求
  序·梁章钜
  第三十出 归山·孔尚任
  第二十五出 演舞·梁辰鱼
  第三折·武汉臣
  卷七·吕本中
  卷二·仇兆鳌
  左辅·龙榆生
  四集卷八十六·乾隆
  三集卷八·乾隆
  卷五十四·陈起
  卷七十九·陈思
  卷十五·吴之振
  刘将孙词作鉴赏·佚名
  常非月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李文蔚

    (萧何领卒子上,云)扶将真主立刘朝,晓夜孜孜不惮劳。明良际遇风云会,青史英名万古标。小官萧何是也。奉俺沛公之命,今为军师张良亲至西洛,擒拿申阳、陆贾,得胜而还;又因钟离昧大势军马,与俺交战,被众将一战胜了,将钟离昧大势军马

  • 卷十一·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一      宋 韩淲 撰七言律诗 径山【二十一日比年寺火独遗国一和尚塔院及明月池耳他皆再建者】 明月池头国一禅残僧依旧占三椽薰风正緑门前树积水都清涧下川坐断千峯因底事身轻百刼本

  • 提要·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坡门酬唱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宋邵浩编浩字叔义金华人书前有张叔椿序云嵗已酉朅来豫章机幕邵君实隆兴同升出示巨编目曰坡门酬唱总成六百六十篇命工

  • 卷四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五鲍溶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古意【一作怨诗】女萝寄青松【一作松柏】緑【一作丝】蔓花绵绵三五定君婚结发早移天肃肃羔【一作羊】鴈礼泠泠琴瑟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二·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二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次韵君庸寓慈云寺待韶惠钱不至 主簿看梅落雪中闺人应赋首飞蓬【诗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问安儿女音书少【礼记文王世子问内?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孟郊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焦竑

      宗室一   ◆宗室一   懿文太子傳(鄭曉)   秦王傳   秦愍王   秦簡王   秦定王   汧陽安裕王誠洌   晉王傳   晉莊王鍾鉉   慶成端順王奇湞   西河恭定王奇溯   周王傳   周定王   周憲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正统九年十一月丙子朔钦天监进正统十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丁丑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交章劾奏神机营总督操备镇远侯顾兴祖广宁伯刘安隐占军士输纳月钱宜寘诸法 上曰所言固是姑屈法宽贷

  • 绎史卷一百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穆公用贤【邹穆公附】孔丛子鲁穆公访于子思曰寡人不得嗣先君之业二年矣未知所以为令名者且欲掩先君之恶以掦先君之善使谈者有述焉为之若何愿先生教之也子思答曰以伋所闻舜禹之于其父非勿欲也以为私

  •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佚名

    【提要】 申不害是战国法家的著名代表,尊称为申子。他曾与其他法家人物一样,主张按功劳大小赏赐升迁,无功劳虽有裙带、宗室关系,也不能任用提拔。如此富国强兵的简单措施,历史上真正实行的朝代却没有多少。你看就连倡导者

  • 魏纪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231)·司马光

    魏纪四 魏明帝太和五年(辛亥,公元231年) [1]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浚节,使与吕岱督军五万人讨五溪蛮。浚姨兄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秦浚遗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表以示浚,而召还,免官。

  • 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钱穆

    上古史为全部历史之起点,应须求一明了之知解,然人类历史总可推溯到无人可说之一境,则上古探索,终不免于只成为一种比较近理之测想。一、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可分两途述说:一、史前遗物之发掘。二、传说神

  • 问军礼第十八·孔鲋

    陈王问太师曰、行军之礼。可得备闻乎。荅曰天子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自天子出。必以岁之孟秋。赏军师武人于朝。简练杰浚任用有功。命将选士以诛不义。于是孟冬以级授军。司徒执扑北面而誓之。誓于社以习其事。先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音  音宝星陀罗尼经十卷 慧琳音  大方广佛花严经六十卷 前译经玄应  宝星陀罗尼经序    慧琳音  鞮译(上底奚反礼记曰五方之人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故西方曰狄鞮郑

  • 评善之研究·太虚

    魏肇基君,译日本西田几多郎所著善之研究,分为四编:一、纯粹经验,是其一切推论所依据之出发点,大致皆得之詹姆士者为多。第二编实在,第三编善,第四编宗教,则为依次论究真善美者。其思想大近泛神论,与海格尔、斯宾挪沙相默契。而

  • 卷九十四·佚名

    释毕定品第八十三之下【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住何等白净法,能作如是方便而不受染污?”佛言:“菩萨用般若波罗蜜,作如是方便力,于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中,饶益众生,亦不贪著是身。何以故?著者、著法、著处,

  •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良价

    远孙沙门慧印校订师幼岁。从师因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曰。吾非汝师。即指往五泄山礼灵默禅师。师游方首谒南泉。值马祖讳辰修斋。泉问众曰

  • 赞禅门诗·佚名

    和三点言。是何物 子言。是佛 和言。佛是西国梵语。此土名觉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已上为觉义)法界一相(已上觉他)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觉满)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名三觉)和言。觉是没

  • 泰泉乡礼·黄佐

    七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 (今广东中山)人。嘉靖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提拔为少詹事,与大学士复言论河套事不合,弃官归养。学宗程朱,读书广博,为学重博约,博通曲礼、乐律、词章。除著有《泰泉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