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七 再被羁押

廿三日夜里在觉林的时候,在座中的朋友已经有人听到消息,说高二分院于当天下午五六点钟又已签出拘票拘传沈先生等四人。大家觉得他们既已“责付”律师保出,尽可随传随到,何必再出拘票呢?所以还在半信半疑中。廿四早七点钟,我起身后就先打一个电话到沈先生的家里,探问他的安全,得到的回答是沈先生昨夜刚安睡了一小时,在深夜一点钟的时候,又被捕房捕去了!随后又有朋友打电话来通知,说王沙两先生也于同夜再被拘捕,李先生因睡在朋友家里,所以未即捕去。随后又有朋友打电话来,极力劝我避开家里。我就打电话征求我的律师的意见。我告诉他,我既由他保出,对他当然要负责,不能随便走开的,不过既由律师负责保出,尽可随传随到,现竟随意拘捕,很可诧异,我想暂行避到朋友家里去,但是地址要让他知道,以便他随时通知,我即随时可以出来。他赞成我的意思,于是我便匆匆洗脸,整衣,用早餐,叫了一辆汽车,到一个好友家里去暂避。我一到了那一个好友的家里,就接到我妻的电话,说前夜来过的那个大块头(公安局的侦探)又在我们的弄口东张西望了!午饭后我的二妹来看我,因为她听见我咳嗽,特送一小瓶药片给我。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我的律师有电话来通知,说法院已定下午四点钟开庭,叫我三点钟到他的事务所里一同去,我答应他照办。

我们按时到高三分院报到,但因章先生和史女士未到案,延展到当夜十二点钟才开庭。在开庭前,我被押在法院的法警室,律师和家属都不得进来谈话,我一直在那里等到当夜十二点钟。不过我在法警室里却也不算寂寞;我对几十个法警弟兄们大开其话匣,说明国难的严重和我们的全国团结御侮的主张,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点头称是,待我格外好起来了,倒茶的倒茶,让坐的让坐!后来我发现其中有几位还是我的读者,我们更成了莫逆之交了。

当夜十二点钟开庭,章先生到了,史女士还是未到。问的答的还是那一套。律师再请求交保,不许。于是我和章先生被几个法警押送到特区第二监狱里去羁押。审判长在押单上批明“予以优待”。

这监狱离法院也很近,所以我们也是步行。走进了一个大铁门,便是监狱所在地了。被带进了一个办公室,向例要由职员问几句话,由他填写在簿子上。他问了姓名年岁籍贯后,就问犯的什么罪,我脱口而出地答道:“救国”,他听了这两个字,一点不迟疑地立刻在簿子上写下了这四个字:“危害民国”!使我于哭笑不得中感到幽默的是他那样熟练的神情。

这个手续完毕之后,经过搜查,再向里走,经过第二道门的时候,又经过一次问话。那里有个职员好像对我们演说似的“训”了一大套话,大意说在里面不可以吸香烟,不可以有聚会式的谈话,违犯了是要上镣铐的。他立在一个高高的柜台里说,我和章先生立在柜台外呆呆地听着。随后章先生的香烟盒和钱袋等零物交出代存,我没有什么东西要交出,我带着的那副眼镜也还得架在原处(这是回家时另换一副的)。我们还在那里再打一番手印。我们到了这个时候,手印也打得很熟练了,好像在银行支票上盖个图章一样,伸出手来就是!

这大概就是“予以优待”吧。他们没有把我们放进盗犯们的监狱,却关到幼年监狱里面去。这幼年监狱一进门便是一个小教室,教室的旁边有四个铁格子门关住的小囚室。我们两个人被带到第一个囚室的外面,望望里面约有六七尺宽,十几尺深。排着一个两层的小铁床,一张小木椅(骨牌凳)。近小铁床一头的角落里放着一个马桶。下层的铁床已有一个青年睡着。看守把他叫醒,请他搬到上层。我和章先生进了后,家里的被窝已交来,打算睡觉。余下的铁床只有一层,我们两人之间必须有一人要睡地板,彼此互让不能决,我从衣袋里挖出一个小银角掷在掌上,用另一掌掩着,说明角子的阳面朝上我睡床,阴面朝上他睡床,结果轮着我睡床,他睡地板。我们睡的问题解决了,随进来的几个看守瞥见我的那个银角子,认为也要交出代存的,我只得随手把这个硕果仅存的银角子交给他。

那一夜,我们两个人很安静地睡在那个小囚室里面。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五十六·张廷玉
  卷二礼政·郑观应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佚名
  卷十·苏辙
  第八卷 厘金·缪荃孙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佚名
  三四 谕内阁《永乐大典》体例未协着添派王际华裘曰修为总裁官详定条例分晰校核·佚名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六 郑孝胥的理想·溥仪
  萧颖士、李翰传·刘昫
  永顺土司传·张廷玉
  蓬山密记·高士奇
  卷三百二十二·杨士奇
  提要·毛奇龄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九·佚名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九月九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九月九日海岱会集序重九高秋日晶风淑丽泽诸友不速偕集一揖再茶坐无杂言乃各出所着古赋乐府古今诗相请相逊相谂评焉已乃进馔馔洁而无殽乃酌酒酒清而不多乃相议拟再作之题于雅于着于取义者焉盖相逊也欿然相受也怃然相正

  • 卷十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九预宴九十三人诗一百五首【骁骑校】达三泰【年六十一】我皇秉至德传瑞生光辉荡荡风云防明明辟皇闱中坐溢朱组金瓶泛羽卮徘徊蓬池上风动万年枝沾润既以渥举觞咏露斯【集文

  • ●卷十二。恩叙七·梁章钜

    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查同治二年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资格较深、办事勤奋者数员,公同酌拟。理藩院员外郎崇缮、奎绶,均请作为候补郎中,遇有本衙门满洲、蒙古题选咨留郎中缺出,尽

  • 卷第一·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纪第一弘光(上) 弘光(上)弘光帝,神宗之孙、福恭王之长子也。讳由崧,母邹妃。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四年(辛巳、一六四一)春正月,闯贼陷河南,恭王遇害,世子走怀庆。癸未(一六四三)秋七月,

  •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十二·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十二     宋 王当 撰宣公二 周单襄公 单襄公名朝王卿士也八年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国无寄寓县无施舍民

  • 卷三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三十乾隆三十年夏四月丁未防赞大臣爱隆阿疏奏廵查边界情形爱隆阿奏言臣于正月初一日领兵自伊犂起程过阿勒坦额黙勒驱逐越界游牧之哈萨克等查自哈喇哲克德至勒卜什毕什罕招摩多俱间有

  • 三国史记卷第一。·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新罗本纪第一。始祖[赫居世]居西干[南解]次次雄[儒理]尼师今[脱解]尼师今[婆娑]尼师今

  • 陆杲传·姚思廉

    陆杲,字明霞,吴郡吴人。祖父陆徽,是宋代的辅国将军、益州刺史。父亲陆睿,为扬州治中。陆杲小时候用功好学,学习书画,他的舅舅张融有很高的名望,陆杲的风格举止很像张融,当时有人称赞说:“无对日下,惟舅与甥。”初始作齐中军法曹

  • 赵汝愚传·脱脱

    赵汝愚字子直,汉恭宪王赵元佐的七世孙,居住在饶州余干县。赵汝愚的父亲赵善应,字彦远,官职至修武郎、江西兵马都监。他性格纯朴孝顺,父亲生病时,曾刺出自己的血和药给父亲吃。母亲害怕雷鸣,他每次听到雷声就披衣到母亲房间陪

  • 卷五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五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罢免上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制李靖特进制魏徵特进制王方庆麟台监修国史制姚元之相王府长史制张说停中书令制源乾曜停侍中制裴耀卿张九龄尚书左右丞相制陈希烈太

  • 司马子期问有不干君不恤民取名者乎晏子对以不仁也第十八·晏婴

    司马子期问晏子曰:“士亦有不干君,不恤民,徒居无为而取名者乎?”晏子对曰:“婴闻之,能足以瞻上益民而不为者,谓之不仁。不仁而取名者,婴未得闻之也。”此章与“叔向问徒处之义”章旨同而有详略之异,故着于此篇。

  • 张子语录上·张载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曾闻夫子言性与天道,但子贡自不晓,故曰“不可得而闻也”。若夫子之文章则子贡自晓。圣人语动皆示人以道,但人不求耳。“不

  • 卷七十三·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三钱塘程川撰礼十四小戴礼记四月令比尧之厯象已不同今之厯象又与月令不同【万人杰録月令】问礼注疏中所説祀五帝神名如灵威仰赤熛怒白招拒叶光纪之类果有之否曰皆是妄説汉时已祀此神汉

  • 卷首·柯尚迁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首明 柯尚迁 撰源流叙论按书传周公一年治乱二年伐商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则是书之作当在摄政六年之后将致政成王之时也然当是时天下既定法制既立故其书

  • 卷十三·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三    明 夏良胜 撰诚明之义 【治己之诚 应物之诚自知之明 知人之明】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程頥曰无妄者至诚也至诚者天之道也天之化育万物生生

  • 卷第五·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五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东土祖师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般若多罗嗣) 本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得般若多罗记莂。后盛化本国。复念东震旦国有大乘根器。乃於梁普通七年庚子至梁。因武帝问如

  • 卷第三·宗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三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别行一卷 △第四释经名题大方广佛至一卷於中二先解总题后明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