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文帝

晋献公杀其世子申生,而立奚齐,国人不顺。其大夫里克杀奚齐、卓子而纳惠公,《春秋》皆以弑君书之矣。惠公既立,而杀里克,以弑君之罪罪之。《春秋》书曰:“晋弑其大夫里克。”称人以杀,杀有罪也;称国以杀,杀无罪也。里克弑君,而以无罪书,此《春秋》之微意也。奚齐、卓子之立,以淫破义,虽已为君,而晋人不君也。既已为君,则君臣之名正,故里克为弑君,而国人之所不君则势必不免。里克因国人之所欲废而废之,因国人之所欲立而立之,则里克之罪,与宋华督、齐崔杼异矣。虽使上有明天子,下有贤方伯,里克之罪,犹可议也。惠公以弑得立,而归罪于克,以自悦于诸侯,其义有不可矣。然惠公杀克,而背内外之赂,国人恶之,敌人怨之,兵败于秦,身死而子灭,至其谋臣吕甥、却称、冀芮皆以兵死,盖背理而伤义,非独人之所不予,而天亦不予也。宋武帝之亡也,托国于徐羡之、傅亮、谢晦。少帝失德,三人议将废之,而其弟义真,亦以轻动不任社稷,乃先废义真,而后废帝,兄弟皆不得其死,乃迎立文帝。文帝既立,三人疑惧,羡之、亮内秉朝政,晦出据上流,为自安之计,自谓废狂乱以安社稷,不以贼遗君父,无负于国矣。然文帝藩国旧人王华、孔宁子、王昙首,皆陵上好进之人也,恶羡之、亮据其迳路,每以弑逆之祸激怒文帝。帝遂决意诛之。三人既死,君臣自谓不世之功也。是时宁子已死,华与昙首皆受不次封赏。文帝在位三十年,其治江左称首。然元嘉三年,始诛三人,是岁皇子劭生。劭既壮而为商臣之乱,华、宁之子孙无闻于世,而昙首之子僧绰,以才能任事,亦并死于劭。於乎,天之报人不远如此。不然,晋惠公、宋文帝祸发若合符契,何哉?谢晦将之荆州,自疑不免,以问蔡廓。廓曰:“卿受先帝顾命,任以社稷,废昏立明,义无不可,但杀人二昆,而以北面,挟震主之威,据上流之重,以古推今,自免为难耳。”善夫,蔡廓之言,不学《春秋》而意与之合。太史公有言:为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其意皆以善为之,而不知其义,是以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宋之君臣,诚略通《春秋》,则文帝必无惠公之祸,徐、傅、谢三人必不受里克之诛。悲夫!

猜你喜欢
  本纪第十五 宪宗下·刘昫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焦竑
  第五十三回 伍文定纵火擒国贼 王守仁押俘至杭州·蔡东藩
  卷之二十六·佚名
  ◎北平李丽与曰本军官之热恋·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戴笠二三事·恽逸群
  第九一出示光绪二十年六月廿三日一一二一七-一三·佚名
  卷五十九·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纪昀
  绎史卷一百三十四·马骕
  卷二百四十五·杨士奇
  野史无文卷一(阙)·郑达
  卷二十·乾隆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强行父

      宣和元年,行父自钱塘罢官如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与同郡关注子东日从之游,实闻所未闻,退而记其论文之语,得数纸以归。自己亥九月十三日尽明年正月六日而别。先生北归还朝,得请宫祠归泸南,道卒于凤翔,年五十一

  • 甲集前编第一·钱谦益

    刘诚意基《覆瓿集乐府诗九十五首,古诗六十七首【艾如张】有菀者林,众鸟萃之。我欲张罗,榛枯翳之。既砺我斧,又饬我徒。孰是奥秽,而不剪除。爰升于虚,以相乃麓。有条我网,载秩我目。有鸟有鸟,五采其章。々

  • 卷二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二百九贾邕贾邕天宝九年登进士第诗一首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路字【刘太真撰序】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絶者千有余载至夫子而後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

  • 巻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卷三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四明人参知政事】次韵元复初春思三首冻树回青阳覊禽竞新哢喧喧人语浮稍稍春事动澄心絶芳华小睡足幽梦梦觉天宇新朝光集飞栋游尘逐平皋秀色翳榛莽油云互东西欝抑不能雨昭蘓在

  • 严羽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严羽(生卒年不详)字仪卿,一字丹邱,邵武(今属福建)人。隐居不仕,自号沧浪逋客。戴复古《祝二严》云:“羽也天资高,不肯事科举,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所著《沧浪诗话》,以妙远言诗,扫除美刺,独任

  • 初集 三卷·钱德苍

    琵琶记辞朝(末上)【点绛唇】夜色将阑,晨光欲散,把珠帘卷。移步丹墀,摆列着金龙案。下官乃汉朝一个黄门官是也。往来紫禁,侍奉丹墀,领百官之奏章,传一人之命令。正是:圣德无瑕因宦集,天颜有喜近臣知。如今天色渐明,正是早朝时分,官

  • ●卷十二·黎庶昌

    「庚午」同治九年,公六十岁。正月十六日,专摺奏年终密考。又奏永定河工借拨运库银两,请于应解京饷项内照数扣还。二十四日,核直隶练军马队章程。委陈兰彬前往大名助办赈贷。是月,刘忠壮公松山在甘肃攻剿回逆于金积堡阵亡,其

  • 通志卷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后妃第一前汉髙祖吕皇后【戚夫人】孝惠张皇后 髙祖薄姬 孝文窦皇后【兄长君弟少君】孝景薄皇后 孝景王皇后孝武陈皇后 孝武卫皇后 孝武尹倢伃【邢夫人】孝武钩弋赵倢伃

  • 卷一百三十·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二上太宗乞怀柔北狄    李 至臣今月十一日奉宣御札以北狄犯边广延羣议天慈恻隐睿训丁宁仰承屈已之仁俯媿素餐之

  • 卷三十一·陆九渊

    卷三十一 问赈济 文潞公之在成都也,米价腾贵,因就诸城门相近院凡十八处,减价而粜,仍不限其数,张榜通衢,异日米价遂减。此盖刘晏之遗意。然公廪无储,私囗且竭,则其策穷矣。 赵清献之守越,米价涌贵。傍州且

  • 卷八·僧祐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第一道安法师大品经序第二长安睿法师注解大品序第三大梁皇帝小品经序第四长安睿法师大小品对比要抄序第五支道林作正法华经记第六出经后记正法华经后记第七未详作者法华宗要序第八慧观法师法华

  • 答 鉴 民 问·太虚

    第一:神秘亦有绝对相对。基督教的神,是只存于神秘的,是为绝对的神秘;至相对的神秘,乃由智慧程度高下而异的。佛陀的完全智慧中绝无神秘,降此而下,皆不免有神秘。神秘者何?即其智慧程度尚未能觉知之境是。前世今世的关系,在佛的

  • 卷第三·佚名

    弘赞法华传卷第三  蓝谷沙门慧详撰讲解第三&middot;唐京师日严寺释吉藏&middot;唐天台山国清寺释灌顶&middot;唐牛头山幽栖寺释法融&middot;唐武丘山寺释智琰&middot;唐襄阳耆阇寺释智技&middot;唐蓝田山悟真寺释慧

  • 高寓公虞部补憨大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叙·德清

    高寓公虞部补憨大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叙如来出世。最初转四谛法轮。最后付别传妙心。教分五时。戒合七众。至净土一门。则佛法已灭。犹阅千年。有能识阿弥陀佛四字者。皆据高座。盖慈悯众生。曲垂方便。若论此事。间不

  • 全晋文·严可均

    《全晋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167卷,是完整的一部晋代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晋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 心相篇·陈抟

    古代相命术书。旧题宋陈抟撰。一卷。清陈宏谋《训俗遣规》辑录此书,题语云:“兹以心相名编,谓相从心生,心有善恶,有厚薄,而相之休咎系焉。”苏文擢撰《陈希夷〈心相篇〉述疏》。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李逸侯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原名《宋宫十八朝演义》,后书商更名。100回。民国十六年一月一日付印,民国十七年二月出版,民国十七年十月发行。精装2册,定价10元;平装6册,定价5元。李逸侯著、严独鹤评。上海五权书社出版。内页又题“浏

  • 六门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日夜六时,诵此陀罗尼,则能救六道之苦,故名为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