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三回 伍文定纵火擒国贼 王守仁押俘至杭州

  却说宸濠围攻安庆,相持半月有余,尚不能下,正拟督兵填濠,期在必克,忽接到南昌被围消息,不免心慌意乱,急令撤兵还救。李士实进谏道:“南昌守兵单弱,敌不过王守仁,我若还救,恐已不及了。”也有见识。宸濠道:“丞相欲再攻安庆么?”士实道:“这也不必。依着愚见,南昌无须还救,安庆亦可撤围。”宸濠道:“照你说来,此后到哪里去?”士实道:“何不径取南京,即位称尊?那时传檄天下,大江南北,容易平定,还怕江西不服么?”这便是守仁所说中策。宸濠沈吟半晌,复道:“南昌是我根本重地,金银钱谷,积储尚多,我若失去这项积储,何处再得军用?现在无论如何,只好还救南昌,顾全根本,然后再图别策。”已不劳你费心了。士实见进谏无益,默然退出,自叹道:“不用吾言,还有何望呢?”谁叫你明珠暗投。

  宸濠见士实退出,即督率将士登舟,溯江而上,直抵扬子江口,先遣精兵二万,还救南昌,自率大兵后应。先锋队顺风扬帆,联舟直上,越过樵舍,进逼黄家渡,望见前面已有战船,分作两排列着,船上各插旗号,在前的是伍字旗,在后的是余字旗,伍、余两军出现。他也不管什么伍、余、元、卜,只仗着顺风顺势,鼓噪前进。伍、余两人,早已展阅锦囊,依着诱敌的秘计,佯为交战,斗不数合,返舟急走,一逃一追,逃的是假,追的是真。宸濠闻前军得利,也率众继进,只前军与后军,相隔尚远,前军亦不胜相顾,争先恐后,弄得断断续续。恰巧邢珣奉了密计,绕出敌军先锋队后面,冲击过去,邢军出现。敌军不及防备,顿时忙了手脚,哪知前面的伍、余两军,又复翻身杀来,一阵扫荡,把敌船击沉无数。宸濠远远瞧见,即饬各舟赴援,不料行近战线,左右炮响,杀出两路兵船,左边兵船上,悬着徐字旗号,右边兵船上,悬着戴字旗号,徐、戴两军也出现。两翼官兵,拦腰截击。宸濠顾东失西,顾西失东,战不多时,撞舟折舵声,及呼号惨叫声,搅成一片,扰扰不已。伍、余各军,已将前行的敌船扫净,来助戴、徐。四五路的官兵,夹击宸濠。宸濠惶急异常,只好下令退走,好容易在官兵里面,冲开一条血路,向东逃生。官兵赶了数十里,擒斩二千余级,夺得船械无数,方才收兵。

  宸濠退保八字脑,夜间泊舟,与黄石矶相对。宸濠见矶势颇险,问左右道:“此矶叫作何名?”左右多云未知,惟有一小卒是饶州人,素悉地形,即上前答道:“这地名黄石矶。”宸濠大怒道:“你敢来讪笑我么?”言未毕,已拔出佩刀,把小卒杀死。咄咄怪事。刘养正进谏道:“大王何故杀此小卒?”宸濠尚带着怒气,悍然道:“他说是王失机,难道此矶已知我失败,不是明明讪笑我么?”养正道:“他说的黄字,是黄色的黄字,不是大王的王字,他说的石字,是石板的石字,不是失败的失字,矶字与失机的机字,也是不同,幸勿误会。”宸濠方知为误杀,乃令军士将小卒尸首,舁瘗岸上,叹息罢了。但附从各将士,见宸濠如此昏瞆,料知不能成事,纷纷散去。

  宸濠正愁闷无聊,忽又接着军报,守仁已遣知府陈槐、林椷等攻九江,曾玙、周朝佐等攻南康。宸濠大惊道:“曾玙是建昌知府,颇有材名,他也帮助王守仁,去攻南康么?借宸濠口中,叙出曾玙,省却文中转折。若南康、九江,被他夺去,我还有什么土地?奈何奈何!”养正道:“事已至此,不必说了。现在只有振作军心,再图一战。若得战胜守仁,夺还南昌,即无他虑。”宸濠道:“我看此间将士,为了前次一败,多已懈体,不如尽发南康、九江兵,与他一战,何如?”官军正图南康、九江,他却欲调兵助战,正是牛头不对马尾。养正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王何惜些须金帛,不肯犒士?若悬赏购募,与守仁决一死战,当可得胜,何必调兵他处呢?”宸濠尚疑信参半,一面檄调南康、九江兵马,一面出了赏格,将士有当先效命的,赏千金,突阵受伤,加给百金。这令一下,果然人人拚死,鼓舟再进。

  行未数里,已与官军相遇。两下对仗,宸濠的将士,比前日大不相同,刀枪并举,炮铳迭发,一股锐气,直扑官军。官军被他杀伤,竟至数百名,稍稍退却。伍文定统领全师,瞧这情形,忙跃登船头,掣出佩剑,把临阵退缩的兵士,砍死了五六名;又把令旗一挥,率动各战船,向那枪林弹雨中,掩杀上去。是时战云密布,毒焰漫空,拳头大的火星,一颗颗,一点点,飞入伍文定舟中。文定毫不胆怯,仍然挺身矗立,督军死战,蓦然间火星爆裂,弹向文定面上,将文定连鬓长须,烧去一半。文定只用手一拂,坠落火星,一些儿没有惊惶,指挥如故。垂败的官兵,见主将如此镇定,毫不畏死,也不由的感愤起来。当下将对将,兵对兵,枪对枪,炮对炮,酣战多时。宸濠见不能取胜,也拨船突阵,不防有一炮射来,正中他坐船,一声怪震,把船头击得粉碎,江中波浪,随同震荡,各战船都摇动起来。宸濠在百忙中,移过别船,部众相率惊骇,顿时大溃。等到烟消火灭,只见官军尚在那里,所有宸濠的战船,已逃至樵舍去了。伍文定检查战功,复擒斩二千余级,申报守仁,预备再战。

  宸濠吃了第二次败仗,懊怅得很,复收合余烬,联结残舟,成了一个方阵,连樯自守;尽出所有金帛,赏犒死士。这事被守仁闻悉,忙遣人致文定书,当由文定启视,书中没有别语,只有“急用火攻”四字。文定道:“我亦已有此意。”仿佛瑜、亮。遂邀集余恩、邢珣、徐涟、戴德孺等,议定埋伏夹击等计策,各携火具,分道并进。会宸濠召见群下,迭述败状,拟将临阵先逃的部目,牵出数人,斩首示惩。各部目多系剧盗,哪肯奉谕,枉送性命。遂一哄儿争辩起来,你推我诿,噪个不住。你要收罗盗贼,还你这般结果。探卒忽入船哗报道:“官军来了!官军来烧我舟了!”宸濠听着,大惊失色,忙推案出望,但见前后左右,已是火势炎炎,烧个正著。时值秋燥,江上的秋风大作,四面八方,火头乱越,就是要想救灭,急切也是不及。官军乘着火势,纷纷跃上舟阵。原来纵火的官军,便是余恩、邢珣、徐琏、戴德孺四路水师,与伍文定计议妥当,各驾轻舟,埋伏隐处,等到风色一顺,分头举火,所以东西南北,面面烧着。宸濠在船头上,痴望多时,只见邢珣自左杀来,戴德孺自右杀来,余恩攻后,伍文定攻前,自己部下的将士,纷纷投水,毫无抵御的能力,不禁流涕道:“大事去了!”正说着,副舟也已被火,吓得宸濠几乎晕倒,慌忙走入船舱,与妃嫔等相对痛哭。这等无用的人物,也想造反吗?正妃娄氏,挺身立起道:“妾前时曾谏止殿下,休负国恩,殿下不从,乃有今日。罢罢!殿下负了皇上,妾不忍负着殿下。”说至此,疾步趋至船头,奋身一跳,投入水中。义烈可敬。各妃嫔见娄妃殉难,也都丢开性命,又听得哔哔剥剥,火势愈烧愈近,大家料难逃生,各启舟舱,陆续投水,统向龙宫处报到。只有宸濠泣涕涟涟,何不随妃嫔入水?挈着世子仪宾,兀在舟中坐住。官军四面跃入,即将宸濠父子,用着最粗的铁链,捆缚停当,牵出船外,移向伍文定坐船。宸濠举目一瞧,所有丞相、元帅等,都已两手反翦,缚置船中。这叫作患难与共。彼此吁叹,闭目待毙。伍文定等分头擒拿,将著名叛党,一应锁住,不曾漏脱一个。如李士实、刘养正、徐吉、凃钦、王纶、熊琼、卢行、罗璜、丁瞆、王春、吴十三、凌十一、秦荣、葛江、刘勋、何镗、王信、吴国士、火信等,尽行械系,共有数百余人。还有被执及胁从各官,如太监王宏,御史王金,主事金山,按察使杨源,佥事王畴、潘鹏,参政陈杲,布政司梁宸,都指挥郏文、马骥、白昂等人,也一并拘住。共擒斩叛兵三千余级,溺死的约三万人,烧死逃去的,无可计算。所有烧不尽的军械军需,以及溺水的浮尸,积聚江心,掩蔽数里。尚有数百艘贼船,临时斩断绳索,四散狂逃,经伍文定遣兵追剿,依次荡灭。

  守仁所遣陈槐、曾屿等,亦攻复九江、南康二郡,并在沿湖等处,捕戮叛党二千余人。各将吏陆续返报,回到南昌。守仁尚在城外驻节,一一迎劳,彼此甚欢。伍文定手下将士,押住宸濠,推至守仁座前。守仁正欲诘责,宸濠忽开口哀呼道:“王先生!本藩被你所擒,情愿削去护卫,降为庶人,请先生顾着前谊,代为周全。”谈何容易?守仁正色道:“国法具在,何必多言!”宸濠方才无语。南昌士民,聚观道旁,齐声欢呼道:“这位叛王,酷虐无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可见天道昭彰,报应不爽哩!”有几个江西官吏,本与宸濠相识,见了宸濠,也出言指示。宸濠泣语道:“从前商朝的纣王,信了妇言,致亡天下,我不信妇言,乃至亡国。古今相反,追悔已迟。娄妃!娄妃!你不负我,我却负你,死也晚了。家有贤妻,夫不遭祸,宸濠何独未闻?守仁闻了此言,也为叹息,随命水夫捞认娄妃尸骸,从丰殓葬。众将献上宸濠函箧,内贮书信,多系京官疆吏,往来通问,语中未免有勾结情形。守仁不暇细阅,悉付与祝融氏,托他收藏;力持大体,造福不浅。一面露布告捷,才率军入城。嗣闻武宗已启跸南征,应上回。急奏上封章,略云:

  臣于告变之际,选将集兵,振扬威武,先收省城,虚其巢穴,继战鄱湖,击其惰归。今宸濠已擒,逆党已获,从贼已扫,闽广赴调军士已散,惊扰之民已定。窃惟宸濠擅作威福,睥睨神器,招纳流亡,辇毂之动静,探无遗迹,臣下之奏白,百不一通。发谋之始,逆料大驾必将亲征,先于沿途伏有奸党,期为博浪、荆轲之谋。今逆不旋踵,遂已成擒,法宜解赴阙门,式昭天讨,然欲付之部下各官,诚恐潜布之徒,乘隙窃发,或虞意外,臣死有余憾矣。盖时事方艰,贼虽擒,乱未已也。伏望圣明裁择,持以镇定,示以权宜,俾臣有所遵循,不胜幸甚!

  这疏本意,明明是谏阻南巡,且请将逆藩就地正法,以免意外。不料武宗得奏,毫不采用,只饬令将逆藩看管,听候驾到发落。太监张忠,及安边伯许泰等,因守仁前日上疏,有罢斥奸邪,禁止游幸等语,应上回。心中未免挟嫌,想是贼胆心虚。入奏武宗,但云:“守仁先曾通逆,虽有功劳,未足掩罪。”幸武宗尚有微明,不去理睬。忠、泰又贻书守仁,谓“逆藩宸濠,切勿押解来京。现在皇上亲征,须将宸濠纵入鄱湖,待皇上亲与交战,再行一鼓成擒,论功行赏。如此办理,庶几功归朝廷,圣驾不虚此行了。”煞是可笑,亏他写得出来。守仁不为之动,竟不待武宗旨意,自将宸濠押出南昌,拟即北发。偏偏忠、泰两人,遣使赍威武大将军檄文邀截途中,勒令将宸濠交付。守仁又复不与,避道走浙江,欲从海道押解至京,夤夜到钱塘,不料太监张永,又在杭州候着。守仁见了张永,先把那计除刘瑾的功绩,赞美一番,说得张永非常欢慰。见风使帆,不得不然。计除刘瑾,事见四十六回。守仁复进言道:“江西百姓,久遭濠毒,困苦不堪;况且大乱以后,天复亢旱成灾,百姓有衣无食,有食无衣,若复须供给京军,将必逃匿山谷,聚众为乱。当日助濠,尚是胁从,他日揭竿,恐如土崩瓦解,剿抚两穷。足下公忠体国,素所钦佩,何不在京中谏阻御跸,免多周折呢?”委婉动人。张永叹道:“王先生在外就职,怪不得未识内情。皇上日处豹房,左右群小,盅惑主聪,哪个肯效忠尽言?我是皇上家奴,只有默辅圣躬,相机讽谏便了,我此次南行,非为掩功而来,不过由皇上素性固执,凡事只宜顺从,暗暗挽回;一或逆命,不但圣心未悦,并且触怒群小,谗言易入,孤愤谁知,王先生试想!于天下大计,有甚么益处?”至情至理,令人心折。守仁点首道:“足下如此忠诚,令人敬服。”张永道:“我的苦心,也惟有先生知道呢。”守仁乃将忠、泰邀取宸濠,并从前致书等情,一一说明。张永道:“我所说的群小,便指若辈。王先生将若何处置?”守仁道:“逆藩宸濠,已押解到此,好在与足下相遇,现拟将这副重担,卸与足下,望足下善为处置,才毕微忱。”张永道:“先生大功,我岂不知,但不可直遂径行。有我在,断不使先生受屈,务请放心!”守仁乃将宸濠囚车,交付张永,乘夜渡浙江,绕道越境,还抵江西。

  张永押解宸濠,即日就道,途次语家人道:“王都御史赤心报国,乃张忠、许泰、江彬等,还欲害他,日后朝廷有事,将何以教忠?我总要替他保全呢。”庸中佼佼,还算张永。是时武宗已至南京,命张忠、许泰、刘晖等,率京军赴江西,再剿宸濠余党。军尚未发,永已驰到,入见武宗,备说守仁如何忠勤,且奏明忠、泰诸人伪状,武宗方才相信。江彬等再进谗言,一概不准。张忠又入奏道:“守仁已至杭州,如何不来南京,谒见圣躬?就使陛下有旨召他,恐他也未必肯来。目无君上,跋扈可知。”谗入罔极。武宗又遣使江西,促召守仁。又被他盅惑了。守仁奉召,驰至龙江,将要入见。张忠复遣人截住,不使进谒。守仁愤甚,即脱下朝衣,著了巾纶野服,避入九华山去了。张永闻知此事,又入奏武宗道:“守仁一召即来。中道被阻,今已弃官入山,愿为道士。国家有此忠臣,乃令他投闲置散,岂不可惜!”武宗乃驰谕守仁,即令还镇,授江西巡抚。擢知府伍文定为江西按察使,邢珣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且令守仁再上捷书。守仁乃改易前奏,言奉威武大将军方略,讨平叛逆,复将诸嬖幸姓名,亦一一列入,说他调剂有功。江彬等方无后言。武宗遂于南京受俘,令在城外设一广场,竖着威武大将军旗纛,自与江彬等戎服出城。到了场中,饬令各军四面围住,方将宸濠放出,去了桎梏,令他兀立,亲自擂起鼓来,饬兵役再缚宸濠,然后奏凯入城。仿佛做猢狲戏。小子有诗咏道:

  国事看同儿戏场,侈心太甚几成狂。

  纵囚伐鼓夸威武,笑柄贻人足哄堂。

  未知武宗何日回銮,且俟下回续表。

  ----------

  宸濠聚集嫔从百官,联舟江上,不特上中二策,未能举行,即下策亦不能用,直无策而已矣。李士实谋取南京,尚从大处落手,而宸濠恋恋南昌,自投死路,娄妃初谏不从,至于投水殉难,宸濠有此谋士,有此贤妃,而执迷不悟,宜乎速毙。但李士实误投暗主,娄妃误嫁叛王,士实尚自取其咎,娄妃并非自取,乃承父母之命而来,夫也不良,竟遭惨死,吾不能不为之痛惜也。守仁亲建大功,几为宵小所搆,酿成冤狱,幸有太监张永,为之斡旋,岂忠可格天,彼苍不忍没其功,乃出张永以调护之耶?吾谓守仁智足达权,其心固忠,其忠非愚,故尚得明哲保身,否则不为岳武穆、于少保也几希。

猜你喜欢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范晔
  卷九十八·志第四十六·兵一·宋濂
  ◎护总宪·陈贞慧
  第一百五十九回 石青阳团结西南 孙中山宣言北伐·蔡东藩
  ●卷第二十九·胡三省
  ●自序·何圣生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佚名
  卷之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六·佚名
  二百七十一 内务府总管允禄等题孙文成曹(兆页)等织造绸缎轻薄议处本·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纪昀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下·袁枢
  第四章 河边的眼泪·冯玉祥
  卷一百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三·志第九十六·仪卫一·脱脱

        ◎仪卫一   ○殿庭立仗   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卫。一以明制度,示等威;一以慎出入,远危疑也。《书》载弁戈、冕刘、虎贲、车辂,王出入,执盾以夹王车。朝仪之制,固已

  •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穆宗下   十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奉安神纛。戊戌,汉以宋将来袭,驰告。二月壬子,诏西南面招讨使挞烈进兵援汉。癸亥,如潢河。戊辰,支解鹿人没答、海里等七人于野,封土识其地。己巳,如老林东泺。壬申,汉以败宋兵石

  • 卷二百三十 列传十七·赵尔巽

      武理堪子吴拜苏拜苏拜子和讬 武纳格子德穆图齐墨克图 阿什达尔汉苏纳固三泰固三泰子明阿图明阿图子赛弼翰瑚什布瑚什布子穆彻纳鄂莫克图喀山喀山子纳海安达立绰拜布丹孙达哩 吉思哈弟吉普喀达吴巴海 康喀勒从兄子

  • 丙集·叶绍翁

      ○褒赠伊川绍兴元年九月二日,敕通直郎程颐:“朕惟周衰,圣人之道不得其传,世之学者违道以趋利。舍已以为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亦孰从而求之?闲有老师大儒不事章句,不习训传,能自得于正心诚意之妙,则曲学阿

  • 第四十一回 纪信诈降脱汉王 彭越乘虚袭梁地·黄士衡

    话说汉王被楚兵围在荥阳,粮食将尽,正在无计可施,忽有将军纪信来见。屏退左右密说道:“现在楚兵势盛,攻城甚急,城中兵少食尽,眼看荥阳不能保守。但失却荥阳,尚是小事,大王万乘之躯,关系甚重。处此危城,甚属危险,一旦城破,如何脱身?必

  • ◎庆祝会之活剧(割下辫发十余箩)·李定夷

    南起义纪念日,汕头镇守使莫擎宇,由港返汕。对于此事,兴致极豪。特备堂戏烟火,在署大宴宾僚,尽民入署纵观。时在酉初,本埠及四乡商民联翩赴署参观,已如人山人海,肩踵相摩,颇极一时之盛。不意人丛中豚尾垂垂,触目皆是。莫使时当

  • 八六五 大学士英廉奏复核各省应行抽毁各书情形并开单行知各省遵办折·佚名

    八六五 大学士英廉奏复核各省应行抽毁各书情形并开单行知各省遵办折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大学士 四库馆正总裁 管翰林院事臣英廉谨奏:前经臣遵旨将各省遗书内查出之应行抽毁各片,同原书一并进呈,奉旨将抽出应毁篇页

  • 弁言·佚名

    清代自道光年间嘉兴钱仪吉(衎石)汇纂「碑传集」以后,宣统时江阴缪荃孙(艺风)、民初江都闵尔昌相继纂有「续碑传集」八十卷(江楚编译书局刊校)与「碑传集补」六十卷(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印行)。按钱集纂至嘉庆朝止,缪集续自道光朝

  • 谠论集卷五·陈次升

    (宋)陈次升 撰奏弹内侍王道臣风闻内臣王道先与内臣裴彦臣等同恶相济协势为奸不敦人臣之礼有陵君父之心中外传闻孰不扼腕除彦臣已先得罪而琳之过恶臣已别具弹奏而道之情罪亦不可赦伏望圣慈一就指挥施行奏弹内侍梁从政臣

  • 王思礼传·刘昫

    王思礼,为营州城傍高丽人。父亲虔威,为朔方军将领,以通晓兵法而闻名。王思礼年少时学习军事,跟随节度使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同为押衙。等到哥舒翰升为陇右节度使,王思礼与中郎周泌作为哥舒翰的押衙,由于攻取石堡城有功,提为

  • 弇山堂别集卷十三·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八召故相勅札我朝超用内阁大臣未有如张永嘉之笃者真所谓家人父子也按嘉靖十五年致仕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葢殿大学士张孚敬表启问安仍疏贺册嫔上优诏答之遣锦衣卫副千户刘昂视孚敬于家赐之勅

  • 吏部·佚名

    铨衡选缺的次序(订正:即选用官员法度言其诠选如权衡之平均而无所偏颇也)大选平常的选缺班次 各官有候选之名目系由吏部将名字记于册籍遇有应得之缺按次序先后选补此为平常选班另外有再得保举起出平常选班之外而另有名

  • 陆元昌·周诒春

    陆元昌 字沅卿。年二十七岁。生于江苏武进。叔稼轩。业医。本籍通信处。江苏常州鹤园弄陆宅。已婚。子一。初学于苏州铁路学堂。英文专修馆。及上海南洋公学。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

  •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梁启超

    吾今欲极言新民为当务之急,其立论之根柢有二:一曰关于内治者,二曰关于外交者。所谓关于内治者何也?天下之论政术者多矣,动曰某甲误国,某乙殃民;某之事件,政府之失机,某之制度,官吏之溺职。若是者,吾固不敢谓为非然也。虽然,政府何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自融

    中峰普应本国师中峰普应国师者。讳明本。其先临济玄。玄七传杨岐会。会八传无准范。范传雪岩钦。钦传高峰妙。妙之嗣四人。师居其首。师自临济其世十八。临济自少林其世十一。是师为少林二十九世之正胤也。师出钱塘孙

  •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中·佚名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传法大师三藏沙门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是时复有诸大药叉步多鬼神。皆具威德有大神力。以是因缘奔来集会。所谓四臂药叉大毒害药叉。多足药叉四足药叉。二足药叉一足药叉。一头多

  • 文学小言·王国维

    王国维《文学小言》共17则,最初发表于《教育世界》第139号(1906年12月)。结构上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13则论抒情文学,后4则论叙事文学,堪称是王国维早年的一部文学总论。

  • 水窗春呓·欧阳兆熊

    《水窗春呓》为笔记。清欧阳兆熊、金安清合撰。二卷。兆熊,字小岑,湖南湘潭人。 道光举人。尝任湖南新亭县教官。工诗善文,曾救曾国藩于危困之际,与之交谊颇深。安清,字眉生,号傥斋,浙江嘉善人。国子生。官至湖北督粮道、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