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一出示光绪二十年六月廿三日一一二一七-一三

新竹知县范,因庄书朱呈玉充任,出示晓谕本城及各庄

赏戴花翎、在任候补直隶州、本任台湾县、调署新竹县正堂,随带加二级范为出示晓谕事。案奉宪饬,设立庄书额缺,以为稽查逃粮、匿契等弊,业经各前县遵照定章,举充办理,分别示谕在案。兹据户粮税总书朱琛,以「庄书之设,专司推收过户,原为稽查粮额起见。今郑镜清等,过户为过户,而征粮为征粮,各办各事;以致业户买卖之后,向催钱粮,每每互相诿延,催收为难。禀举朱呈玉一名,堪以承充竹北一、二、竹南一各保庄书额缺,俾得赍令在于粮房下承办。凡有过户,可以随时将实征户册,更换户名,以期联络,而便稽查」等情。取具认、保各结前来。据此,查核所禀,系为慎重粮额起见。除禀批示,并给发谕戳,颁发印簿,随时登记,按季造册送核外,合行出示。为此示,仰合邑绅民、业户人等知悉:尔等须知,庄书原为查办催收,并稽查欺隐逃粮等弊。嗣后凡有典买田园、房屋、山场,应即持契,向现充庄书朱呈玉报明挂号,按照户粮甲数,推收过户清楚,由该庄书于契内盖戳为记。该业户随即备价,赍契赴县投税。以后按时完粮,倘敢隐匿抗税,许该庄书指名禀究。该庄书仍照定章,每契价百元,向买主算给办公经费银五角;毋得分外加索,致干未便。凛之,切切。特示。

一、出示本城各庄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承粮总

印 新竹县印 私记

正堂范行 私记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列传第六十八·脱脱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三、边地民族全是无耻无·雍正
  ●同异录卷上典常上·陆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八·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明□宗□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二百三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巡盐任内补欠已完听部拨解摺·佚名
  一六八 户部尚书王际华奏誊录姚岐谟旷课数月分校郑爔等不查报请交部议处折·佚名
  卷五十·高士奇
  卷七十四上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范晔
  若干惠传·令狐德棻
  隐太子李建成传·刘昫
  卷二百八十四·杨士奇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司马迁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师参·唐圭璋

      师参字子鲁,号鲁庵,三山(今福州市)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官国子学正、南剑州添差通判。许应龙东涧集卷六有黄师参转一官制。   沁园春   饯郑金部去国   谷口高人,偶泝明河,近尺五天。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

  • 三集卷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七古今体六十八首【壬午一】壬午元旦午门曙色集缨簪首祚朝正黼座临资始春台当咢布勑几寰海厪怀任特悬初复鎛钟制应律欣闻太蔟音【大乐钟磬新具特悬黄锺之宫既於

  • 卷之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纪昀

    列传宋 【十七】○宋十七杨业【延昭 文广 王贵】荆罕儒【嗣】曹光实【克明】张晖司超杨业荆罕儒曹光实张晖司超△杨业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畋猎尝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 列传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一百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郑道传。○郑道传字宗之检校密直提学云敬之子。 恭愍朝登第调忠州司录累转通礼门*祇{祗}候。 连丧父母庐墓终制。 召授*大常博士王亲享宗庙

  • 幼主纪·李百药

    幼主名恒,后主的长子。母亲穆皇后。幼主武平元年(570)六月生于邺城。这年十月,被立为皇太子。隆化二年(577)春正月初一,即皇帝位,时年八岁,改元为承光元年,大赦,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帝为太上皇帝,后为太上皇后。在此时期,黄门侍

  • 卷七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九雍正七年三月上谕三十道初一日奉上谕向来外官告病回籍者不复起用朕从爱惜人材起见已降旨定例於该员告病之时该督抚若看其居官尚好即於本内声明俟将来病痊之後赴部引见仍以原缺

  • 第五十六章 欧战爆发后之宜、枣及豫南、鄂北诸战役·李宗仁

    一敌人自在随枣地区受创之后,短期内无力再犯,我方亦得一喘息机会,军事委员会乃将五、六两战区作战地境略作调整。 第五战区在当时辖地最广。不特在敌后的大别山地区仍归我直接指挥,即鲁南、苏北名义上亦属五战区

  • 礼二九·徐松

    历代大行丧礼上太祖【宋会要】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于万岁殿。遗制曰:「修短有定期,死生有冥数,圣人达理,古无所逃。朕生长军戎,勤劳邦国,艰难险阻,实备尝之。定天下之祅尘,成域中之大业,而焦劳成疾,弥留不瘳。言念亲贤,可付

  • 卷六 释天第八·邢昺

    [疏]“释天第八”。○释曰:《河图括地象》云:“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清浊既分,伏者为天,偃者为地。”《释名》云:“天,显也。在上高显。”又云:“天,坦也。坦然高远。”《说文》云:“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也

  • 第四章 人生之理想·林语堂

    中国人文学者尽心于人生真目的之探讨,为学术界放一异彩,他们会悟了人生的真意义,因完全置神学的幻象于不顾。当有人询问吾们的伟大人文学家孔子以死的重要问题时,孔子的答复是:“未知生,焉知死。”一、中国的人文主义

  • 因明正理門論本〈不分品〉·欧阳竟无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爲學役.盬其腦而百體唯吾號令是爲學髓.役無超迹   濟窮之望.髓有産生創立之能.學固不問其髓而甘心爲役乎。木之有本也.水之有   源也.學之有理也.一也.因明之術又何獨不然。劫初足目標唱似真.爰

  • 卷二十·佚名

    释初品中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经】&ldquo;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rdquo;【论】问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后,说八种法?答曰: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

  •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众中。尔时外道。有疑欲决。迷大乘行。来至佛所。稽首恭重。合十指掌。问无我义。大丈夫。是一切智。常说此身无我。若身无我本性亦无

  • 雪峰真觉大师语录卷之下·雪峰义存

    (大王请师与玄沙入内论佛心印录 妙德编)王大王请师与玄沙入内论佛心印。大王问二禅师。诸佛并达磨所传秘密心印。乞师的实为说。且祖佛已来。究竟修何因果。乃得成佛。师云。须是见性。方得成佛。王云。何为见性。师

  •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佚名

    《上清高上玉晨凤台曲素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曲素诀辞五行秘符一卷」;《无上秘要》卷二七引《洞真凤台曲素上经》,皆指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分三篇。其一

  • 汉武故事·佚名

    《汉武故事》二卷,《隋书·经籍志》始见著录,作者不详。《旧唐书·艺文志》入乙部起居注类,《新唐书·艺文志》书名作《汉武帝故事》。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于作者始称“世言班固撰”,故《宋史·艺文志》从之,径

  • 韬晦术·杨慎

    讲述的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迹的法宝。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大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