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七十八

僧録司

国初置善世院洪武十五年改僧録司正六品衙门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左右觉义职专释教之事属礼部衙门置於天界寺永乐迁都後置於大兴隆寺南京仍旧

事例

凡本司官皆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为之不支俸如有行移以僧人掌行仆从以佃户充役

凡僧有三等曰禅曰讲曰教在外僧人府属僧纲司州属僧正司县属僧会司管辖皆统於本司

凡度僧以十年一度在京行童从本寺具名在外从僧纲等司造册给批俱从本司转申礼部本部官仍同礼科官考试能通经典者给与度牒其僧人额设府不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

凡僧人给授度牒洪武二十五年令本司造周知册自在京及在外寺院僧名以次编之其年甲姓名字行及始为僧年月与所授度牒字号俱载於僧名之下颁示天下僧寺凡游方行脚至者以册验之其不同许获送有司解至京治以重罪容留者罪如之其後不造岁久仍有诈伪者至正统五年复照旧造凡各处额设寺俱有僧人住持从各寺僧人保举有戒行通经典者上僧纲等司僧纲等司申於本司给与劄付其有钱粮大寺转申礼部出给劄付

凡本司官每月止朝朔望班列於西如遇庆贺颁诏等事行礼皆预班列於东

凡在京祭祀本司官皆不预在外同

凡僧官僧人服色见礼部仪制司洪武二十五年令瑜珈僧许穿靴

凡内外僧官专一检束天下僧人恪守戒律清规违者从本司惩治若犯与军民相干者从有司惩治

南京僧録司

事例【见僧録司】

道録司

国初置玄教院洪武十五年改道録司正六品衙门设左右正一左右演法左右至灵左右玄义职专道教之事属礼部衙门置於朝天宫两京俱同

事例

凡本司官选用并不支俸及行移等项俱与僧録司同凡道士有二等曰全真曰正一在外道士府属道纪司州属道正司县属道会司管辖皆统於本司

凡道童限年给度牒各司申送及考试等项俱与僧録司同

凡本司官每月止朝朔望如遇庆贺颁诏等事行礼皆预班列於东

凡在京祭祀本司官皆不预在外同

凡庆成宴本司官皆预

凡道官道士服色见礼部仪制司洪武二十五年令正一道士许穿靴

凡内外道官专一检束天下道士违者从本司惩治若犯与军民相干者从有司惩治

南京道録司

事例【见道録司】

神乐观

洪武十二年置神乐观设提点知观专管乐舞生属太常寺

事例

凡乐舞生洪武初选用道童後乐生用道童舞生以军民俊秀子弟为之十三年又诏公侯及诸武臣子弟习乐舞之事又令礼部拣选乐舞生有过及疾病者放归为民

凡乐舞生每岁所给米麦衣布及时节赏赐之数具刻於御制碑隂

凡遇朝会本观提点班在僧録司左善世之下道録司正一之上知观班列於僧録司左觉义之上道録司左至灵之下

凡乐舞仪节本寺令协律郎等官教习每遇祭祀先期於本观演习

凡大祀天地

乐麾恊律郎一员  乐生七十二人

文舞生六十四人  引舞二人

武舞生六十四人  引舞二人

执事一百二十三人

典仪一人     传赞五人

通赞二人     罍洗八人

正殿四坛捧帛四人 执爵四人

司尊三人

内垣四坛捧帛等共十六人

外垣二十坛捧帛等八十人

烧香共六十八人  点烛共十二人

凡时享太庙举麾乐舞生皆同前

执事六十三人   典仪一人

通赞一人

正九坛捧帛九人  执爵十七人

司尊二人

亲王四坛捧帛四人 斟酒四人

功臣十六坛捧帛十六人  斟酒四人

五祀捧帛等五人  烧香共六人

岁暮祫祭捧帛添一人

执爵添二人    余同前

五祀执事十二人  赞引一人

读祝一人     捧帛五人

执爵五人     司尊一人

旗纛执事五人   赞引一人

读祝一人     捧帛一人

执爵一人     司尊一人

烧香共六人

凡祭社稷举麾乐舞生同前

执事十二人    典仪一人

通赞一人

正四坛捧帛四人  执爵四人

司尊二人     烧香共十人

凡祭先师孔子举麾乐舞生同前

执事三十二人   典仪一人

通赞一人     罍洗三人

对引一人

正一坛捧帛一人  执爵一人

司尊一人

四配四坛捧帛四人 执爵四人

十哲二坛赞引二人 捧帛二人

执爵二人     司尊二人

东西二庑赞引二人 捧帛二人

执爵二人     司尊二人

烧香共三人

凡乐舞生执事人等岁用米麦等物俱从户部拨送本观收贮

米二千六百石   麦六百石

豆一百六十石   芝麻三十石

盐三千斤     柴二十五万斤

月支米一百九十三石三斗八升共支米二千三百七十六石各陵寝时祭每岁共支行粮熟米一十五石五斗二升文庙春秋二祭每名支行粮熟米一升共三石五斗六升每岁正旦中元冬至三节每名支米一斗五升共九十石每岁支过外余米作闰月并急差支用凡乐舞生岁给净衣并布绢钞贯等物天地坛登坛净衣每名一套计四百七套社稷坛登坛净衣每名一套计二百二十六套每套俱计四件每名钞二贯计四千八百五十九贯每名夏布三疋棉布三疋生绢一疋白绵半斤

凡本观原额膳夫三十名俱顺天府属县点充

南京神乐观

事例

凡每年本观乐舞生三百五十名该用绵布一千五十疋绢三百五十疋绵一百七十五斤关太常寺奏行南京户部转行甲字等库关支该用盐三千斤柴一十五万五千四百斤南京户部工部关支该用秋粮米二千石小麦六百石黄豆一百六十石芝麻三十石碾米牛用稻草一千五百包直隶常州等府武进等县进纳凡本观原额膳夫三十名俱应天府属县点充

明会典卷一百七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二·毕沅
  卷一百十二·毕沅
  卷之十·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四五七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遣员至史奕昂家传旨呈缴王锡侯著书·佚名
  提要·张守节
  一七四 日本管窥·周作人
  ·粤中风闻台湾事论·丁曰健
  甲申传信卷录十·钱士馨
  卷六·阿桂
  唐纪三十六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下至德二载(丁酉、757)·司马光
  杨文忠三録巻八·杨廷和
  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卷十四·曾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集前编第七之下·钱谦益

    铁厓先生杨维桢一百七十首【鸿门会】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余。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肱七十二子连明珠。军声十万振屋瓦,拔剑当人面

  • 七言巻六·洪迈

      七言  酬海南马大夫      刘禹锡  新辞将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犹念天涯未归客瘴云深处守孤灯  寄赠小樊  花面了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相将步步随  酬乐天自问  亲友闗心

  • 第十五歌 摇一橹来拉一绷·刘半农

    摇一橹来拉一绷,追着你前船一同行。你前船装格是孟姜女,我后船就是范杞良。绷=橹索。

  • 卷八十四·列传第十四·脱脱

        耶律沙 耶律抹只 萧干(讨古) 耶律善补 耶律海里   耶律沙,字安隐。其先尝相遥辇氏。应历间,累官南府宰相。景宗即位,总领南面边事。保宁间,宋攻河东,沙将兵救之,有功,加守太保。乾亨初,宋复北侵,沙将兵由间道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九景泰六年三月丙午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命西番净戒寺国师弟劄思巴藏卜袭灌顶弘教翊善国师瞿昙寺完卜班竹儿藏卜袭灌顶广智善国师皆鍚之 诰命△革四川建昌卫龙溪巡检司以巡检王子华言其路僻无盗故

  • 卷之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纪昀

    列传宋 【五十七】○宋五十七徐禧【李稷】高永能沈起刘彝熊本 萧注陶弼林广 种世衡 古 谔谊朴 师道 师中徐禧高永能沈起刘彝熊本萧注陶弼林广种世衡种古种谔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徐禧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寍人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九·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九人名布图库昆 【布图库成就也昆人也卷一百九作奔忒古鬼】托辉 【河湾也卷一百十作秃怀卷一百四十九作秃花并改】特克 【大角羊也

  • 武德·周绍良

    №武德001【盖】唐上柱国邢国公李君之墓铭【志文】□昔天造草昧之初,有圣经纶之始,原鹿逐而犹走,瞻乌迁而未宣,必有异人间出,命世挺生,负问鼎之雄图,郁拔山之壮气,控御英杰,鞭挞区宇,志逸风飚,势倾海岳。或一九请封

  • 卷十四·戴锡章

    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毅宗谅祚长子也,母曰恭肃章宪皇后梁氏,治平四年冬即位,时年七岁,改元乾道,尊母梁氏为太后。是岁,宋将林广破华阳寨。(《宋史·夏国传》及《范忠宣集·林广墓志铭》)西夏称乾道元年春正月,梁太后摄政。(《宋史

  • 许秋颿·佚名

    许秋颿先生小传许先生名沅字秋颿江苏丹徒人幼年肄业于上海中法学校及汇英书院复考入南洋同文馆转入金陵大学毕业后佐南通张謇创办西学堂于南京文正书院清戊戌政变一切新政悉皆罢斥先生独设方言学社于杭州浙抚聂缉規伟

  • 卷九·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九宋 夏僎 撰甘誓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甘誓之作盖啓欲征有扈氏将战于甘之野先事于其地以誓众故其书谓之甘誓犹誓于牧野则谓之牧誓说者多疑天子有征无战今此言战于甘之野以天子而与其臣战

  • 卷二十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五丧服第十一之四缌麻三月者正义郑氏康成曰缌麻缌布衰裳而麻绖带也【敖氏继公曰以麻为绖带者盖经传单言麻者多以绖带言也】不言衰绖略轻服省文贾氏公

  • 论语正义卷十一·刘宝楠

    乡党第十(上)正义曰:皇疏言古论以乡党为第二篇,此伪本,不足据。集解凡一章正义曰:此篇虽一章,而其闲事义,各以类从,皇、邢疏别为科段,当有所受,今略本之,分为二十五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注〕王曰:「恂恂,温恭之貌

  •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序·佚名

    前雄武军节度推官许洞撰  楞严经者 括  诸佛万行之枢纽也。通幽洞微。非二乘所赜。开物成务。乃十地攸宗。其文曲而达。其旨隐而畅。入于至妙之域。出于无生之表。铿锵磅礴群汇率化。穷玄绝圣其在兹乎。是知大和

  • 月光王头施缘品第二十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园中。尔时世尊。告贤者阿难。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吾四神足极能善修。如来今者当寿几许。如是至三。于时阿难为魔所迷。闻世尊教。默然不对。又告阿难

  • 张协状元·佚名

    南戏剧本。一般认为是南宋作品,作者不详。写书生张协赴考遇盗,得贫女相救,后结为夫妇。张协中状元后,虽拒绝枢密使王德用的招赘,但贫女寻夫至京,嫌她“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肯相认,竟于赴任路上剑劈贫女。后贫女为王德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