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年

天啓八年上之六年(戊辰)

春正月

1月1日

○朔癸亥,上御崇政殿,行正朝望闕禮。

○幸魂宮,行正朝拜謁禮。

○接待所啓曰:「兩差送言於臣等曰:『汗以爲仲男、高化逢、高倍等,有往來兩國之勞,授以職名。接遇之際,雖不可坐於交椅,亦宜別鋪紅氈,而贈物差別於他人,使渠知有職之榮,則汗聞之,亦必嘉悅。』又曰:『今見接待宰臣,前日之首坐者居末席,可見優待異於前日。但俺等土俗,以專聚一處爲樂,而今皆各處冷地,不無傷寒之患。朴蘭英入去時日寒,故處之溫房,而貴國則不然,此輩歸言於汗,則今日之厚待歸虛』云。且曰:『越邊有大門之家,不好乎?』所謂大門,指兵曹也。從胡三人優待事,則當依所言,而兵曹只有二房,且儲布物,何以處之?」上曰:「依啓。越邊家,則諭以溫房不多之意。」

○禮曹啓曰:「新皇帝紀元,徐觀都督衙門文書所用年號,而用之爲當。」上命議于諸大臣,則海昌君及三公皆以爲:「宜依啓辭施行。」上從之。

○禮曹啓曰:「魂宮大祥後,自上親祭時,有綾原君何服色陪祭之敎。魂宮大祥日,綾原君旣脫練服,則當以白衣、白笠、白帶行祭。大祥後自上親祭時,仍以其服入參似當。」上從之。

1月3日

○乙丑,王世子率百官,行本朝陳賀禮。

○憲府啓曰:「王世子嬪朝見時,輦後侍女,騎馬陪從,直至崇政門外,觀者莫不駭異。侍講院難免不能糾檢之責,其日本院隨輦官員,請推考。闕內宿衛將士出入時,必請標信,乃所以重其事也。頃日王世子嬪朝見時,崇政門內入直衛士,移出門外之際,諉以暫時,不請標信,不察之失,在所難免,該房承旨請推考。正朝望闕、陳賀,乃莫重大禮,爲臣子者,所當恪謹趨職,而今番親臨行禮時,東西班比前稀踈,事極寒心。公故及分明老病人外,無故不參者,請推考。」上從之。

○上御崇政殿,接見胡差。

○竹山人金振聲、金得聲、申瑞檜、李斗堅等,詣政院,上變言:「本邑居,前洗馬許逌、幼學許珽、李友明、常漢許士龍、姜戊生、鄭進、李暘、進士安執中等,謀反聚軍,已到漢江。內應則都監中軍、千、把摠及內官裵希度,魁首則廢朝時曾經承旨人,約以初四日犯闕云。」幼學崔山輝上變言:「義禁府書吏李秀香,密言于臣曰:『國有大變。堤川謫人柳孝立及原州居鄭沁、鄭洎、鄭遴等,同謀擧事,仁城君亦預知』云。臣曰:『然則當用何兵?』秀香曰:『訓鍊中軍李繼先,約爲內應,一善尉金克鑌,亦同謀』云矣。」上命招大臣及義禁府堂上、兩司長官、左右捕盜大將,分捕逆黨。時,前司藝許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徐梦莘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六·王称
  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尚史卷五十·李锴
  九十八 曹寅奏报雨水过多众商平粜摺·佚名
  卷四十·宇文懋昭
  第一章商事总论·佚名
  通志卷五十四·郑樵
  一四六○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刘珙传·脱脱
  赵辅传·张廷玉
  卷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七十九·宋敏求
  卷十五·允禄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八十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三古今体九十一首【辛丑七】箧韘用癸巳?题皇祖御用韘诗韵门前呈射年十二【壬寅岁余年十二侍  皇祖於宫门前呈射发矢连中每邀  思奬仰惟  家法肄勤尚射癸巳岁敬以  皇祖御用韘十

  • 卷二十九·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十九    宋 陈起 编吴仲孚菊潭诗集 春闺怨 柳轻烟锁画楼楼中人去水长流琵琶声断梅花客 别是春风一种愁 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湖

  •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八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顔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结髪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

  • 卷十·陈衍

    ●元诗纪事卷十侯官陈衍辑高克恭李材姚式邓榆赵孟吁李淦李孟袁易戴天锡盛彪卢亘袁桷袁裒邓椿吴延寿颜天祥钱资深林宏叶齐贤陆桂从大黄肖翁东南仲孟淳

  • ◎帝系六·徐天麟

    ○公主王主(杂录附)公主。(高纪,如淳曰,公羊传曰,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帝姊妹曰长公主,诸王女曰翁主,师古曰,如说得之,天子不亲主婚,故谓之公主,诸王即自主婚,故其女曰翁主,翁者父也。)太上皇女。昭哀后。(高帝

  • 卷三十八续史·何良俊

    我朝名臣即言行录所载诸公,大率皆是矣。但其所载,皆用墓志碑文以及饯赠序记之语编入。此等皆粉饰虚美之词,且多是套子说话。以之入于史传,后人其肯信之乎?如李文毅,英宗时为国子祭酒。以厢房前柏树枝柯蔽覆,妨士子肄业,遂剪去

  • 卷之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田悦传·欧阳修

    田悦,小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再嫁给平卢的戍卒,田悦就随母亲转侧到淄州、青州之间。田承嗣据有了魏州,访问找到了他。那时田悦十三岁,应答进退彬彬有礼,田承嗣甚觉诧异,交给他去办一些事,安排处理得都与田承嗣的意思相合,及至长大

  •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6)·司马光

    汉纪四十五 汉质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 [1]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诣太学,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拜官有差。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 卷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四士昏礼第二之二夙兴妇沐浴纚笄宵衣以俟见【见贤遍反下同】正义郑氏康成曰夙早也昏明日之晨兴起也俟待也待见于舅姑寝门之外古者命士以上年十五父子异宫

  • (五)·钱穆

    第五目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如上四目,可见中国人为学主在学为人,学为一理想人。天地生人,固属平等,然由于学与不学,则有君子小人邪正善恶品格之分。西方为学尽在外,其在人群中,只求不犯法,法之外每一人各可自由。求富求贵,则必争

  • 最上乘论·弘忍

    第五祖弘忍禅师述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

  • 卷第七·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七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金陵天界禅寺语录 金刚殿拈香。三门高耸临霄汉。廓尔方知祖道玄。今日脚跟亲蹋着。优昙花影遍三千。 天王殿拈香。从来愿力展慈威。烁破虚空毫相

  • 宜都记·袁山松

    《宜都记》,亦称《宜都山川记》,是东晋袁山松(一作袁崧)任宜都(今属湖北)郡守时所作。原书已散佚,从唐代开始,陆续有人辑其佚文。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陶宗仪《说郛》等均有辑文。这里所选的三段文字,即参

  • 广州游览小志·王士祯

    地理杂志。 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一卷。士祯有《秦蜀驿程后记》已著录。康熙二十三年(1684)士祯奉命祭南海,于二十四年二月初十日至广州,四月初一日北归。其间游览广州名胜,撰成此书,载广州光建寺、六榕寺、五羊

  • 修真后辩·刘一明

    庄子谓大道不称,大辩不言。盖以道本无名,有何可称?道本无形,有何可言?称且不可,言且不可,更何可辩?然世有称道者,有言道者。一自有称,则是非混杂,而道不真矣;一自有言,则邪正相争,而道有假矣。称道不真,言道有假,不是称道,反是谤道;不是

  • 狂鼓史渔阳三弄·徐渭

    明代杂剧。简名《渔阳三弄》、《狂鼓史》。为《四声猿》杂剧之一种。徐渭撰。《远山堂剧品》著录。据《后汉书·祢衡传》敷演。汉末文士祢衡死后,阴司判官将曹操的鬼魂捉到阎罗殿上,让祢衡裸衣击鼓痛骂。他慷慨激昂、

  • 成实论·佚名

    梵名Satyasiddhi -s/a^stra 。凡十六卷。又作诚实论。诃梨跋摩(梵Harivarman )着,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间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成实宗之根本经典。‘成实’即‘成四谛之实’之意。论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