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应变第五

应变,即应付各种情况的变化。全篇共十节,都是讲的应付各种情况的战法。

28、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

吴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摩左而左,摩右而右。鼓之则进,金之则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从今者诛。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陈矣。”

[译文]

武侯问:“战车坚固,马匹驯良,将领勇敢,士卒强壮,突然遭遇敌人,乱得不成行列,该怎么办?”

吴起答:“一般作战的方法,白天用旌旗幡麾来指挥,夜间用金鼓笳笛来指挥。指挥向左就向左,指挥向右就向右。擂鼓就前进,鸣金就停止。第一次吹笳笛就出动,第二次吹笳苗就会合,不听号令的就杀。三军畏服威严,士卒听从命令,这样,就没有打不败的强敌,没有攻不破的坚阵。”

29、武侯问曰:“若敌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避之于易,邀之于阝厄。故曰,以一击十,莫善于阝厄;以十击百,莫善于险;以干击万,莫善于阻。今有少卒卒起,击金鸣鼓于阝厄路,虽有大众,莫不惊动。故曰,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

[译文]

武侯问:“如果敌众我寡,怎么办呢?”

吴起答:“在平坦地形上避免和它作战,而要在险要地形上截击它,所以说,以一击十,最好是利用狭窄隘路;以十击百,最好是利用险要地形;以千击万,最好是利用阻绝地带。如果用少数兵力,突然出击,在狭隘道路上击鼓鸣金,敌人虽多,也莫不惊慌騷动。所以说,使用众多兵力,务必选择平坦地形;使用少数兵力,务必选择险要地形。”

30、武侯问曰:“有师甚众,既武且勇,背大险阻,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强弩,退如山移,进如风雨,粮食又多,难与长守,则如之何”?

起对曰:“大哉问乎!此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各军一衢。夫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敌人若坚守以固其兵,急行间谋以观其虑。彼听吾说,解之而去,不听吾说,斩使焚书,分为五战。战胜勿追,不胜疾归。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结其前,一绝其后,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力,此击强之道也。”

[译文]

武侯问:“敌人很多,既有良好训练,又很勇敢,背靠高山,前临险要,右依山,左靠水;深沟高全,强弩守备,后退稳如山移,前进急如风雨,粮食又很充足,很难与它长.久相持,应该怎么办呢?”吴起答:“您提的问题很大啊!这不能单靠车骑的力量,而要靠高明的计谋才能取胜的。如能准备战车十辆,骑兵万人,加上步兵,区分为五支军队,每支军队担任一个方向,五支军队分为五个方向,敌人必然发生迷惑,不知我将要打它哪里。如果敌人坚强防守,以巩固它的军队,我就立刻派出军使去摸清它的意图。假如故人听我劝说而撤兵,我也撤兵离开。如不听劝告,反而杀我使节,烧我的书信,就五路进攻。战胜不要追击,不胜就迅速撤回。如果要假装败退,引诱敌人,就应以一军稳妥地行动,急剧地战斗,其它四军,一军牵制敌人前方,一军断绝敌人后路,另以两军秘密行动,从左右两侧,袭击敌人据守的地方。五军合击,公然形成有利态势,这就是打击强敌的方法。”

31、武侯问曰:“敌近而薄我,欲去无路,我众甚惧,为之奈何?”

起对曰:“为此之术,若我众彼寡,各分而乘之,彼众我寡,以方从之。从之无息,虽众可服。”

[译文]

武侯问道:“敌人接近,迫我交战,我想摆脱它而没有去路,军心很恐惧,应该怎么办呢?”

吴起答:“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众敌寡,可以分兵包围敌人,如果敌众我寡,可以集令兵力袭击敌人,不断地袭击它,敌人虽多也可制服。”

32、武侯问曰,“若遇敌于溪谷之间,傍多险阻,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遇诸丘陵、林谷、深山、大泽,疾行亟去,勿得从容;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进弓与弩,且射且虏,审察其政,乱则击之勿疑。”

[译文]

武侯问:“如在溪谷之间和敌人遭遇,两旁都是险峻地形,而且敌众我寡,应该怎么办呢?”

吴起答:“遇到丘陵、森林、谷地、深山、大泽等不利地形,都应迅速通过,不要迟缓。如果在高山深谷突然与敌遭遇,必先击鼓呐喊,乘势冲乱敌人,再把弓弩手挺进到前面,一面戒备,一面考虑计谋,并观察敌人的阵势是否混乱,如发现敌军混乱,就毫不迟疑地全力发起进攻。”

33、武侯问曰:“左右高山,地甚狭迫,卒遇敌人,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谷战,虽众不用,募吾材土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分车列骑隐于四旁,相去数里,无见兵,敌必坚陈,进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营,之敌人必惧,车骑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战之法也。”

[译文]

武侯问:“左右是高山,地形很狭窄,突然与敌遭遇,既不敢进攻,又不能退走,应该怎么办呢?”

吴起答:“这叫谷地战,兵力虽多也用不上,应挑选精锐士卒与敌对抗,用轻捷善走的士卒持锐利的武器作为前锋,而把车骑分散隐蔽在四周,与前锋距离几里,不要暴露自己的兵力,这样敌人必然坚守阵地,不敢前进,也不敢后退。这时,[我以一部兵力]张列旗帜,走出山外,迷惑扰乱敌人,敌人必然恐惧,然后再用车骑向敌挑战,使其不得休息。这就是谷地战的方法。”

34、武侯问曰:“吾与敌相遇大水之泽,倾轮没辕,水薄车骑,舟楫不设,进退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水战,无用车骑,且留其旁。登高四望,必得水情,知其广狭,尽其浅深,乃可为奇以胜之。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

[译文]

武侯问道:“我与敌相遇于大水汇聚的地方,水势倾陷了车轮,淹没了车辕,车骑都有被洪水吞没的危险,又没有准备船只,前进后退都困难,应该怎么办呢?”

吴起答:“这叫水战,车骑无法使用,暂且把它留在岸边。登高观察四方,一定要弄清水情,了解水面的宽窄,查明水的深浅,才可以出奇制胜。敌人如果渡水而来,就乘其半渡打击它。”

35、武侯问曰:“天久连雨,马陷车止,四面受敌,三军惊骇,为之奈何?”。

起对曰:“凡用车者,陰湿则停,陽燥则起,贵高贱下。驰其强车;若进若止,必从其道。敌人若起,必逐其迹。”

[译文]

武侯问道:“陰雨连绵,车马难行,四面受敌,全军惶恐,应该怎么办?”

吴起答:“凡是用战车作战的,陰雨泥泞就停止,天晴地干就行动,要选择高处避开低处行动。要使战车迅速行驶,不论前进或停止,都必须利用道路。如果有敌人战车行动,就可以沿着它的车迹行动。”

36、武侯问曰:“暴寇卒来,掠吾田野,取吾牛羊,则如之何?”

起对曰:“暴寇之来,必虑其强,善守勿应,彼将暮去,其装必重,其心必恐,还退务速,必有不属。追而击击之,其兵可覆。”

[译文]

武侯问道:“强暴的敌人,突然到来,掠夺我的庄稼,抢劫我的牛羊,该怎么办呢?”

吴起答:“强暴的敌人前来,必须考虑它的强大,应严加防守,不要应战,待敌人傍晚撤走时,它的装载必然沉重,心理必然恐惧,退走力求迅速,必有互不联系的地方。这时进行追击,就可歼灭它。”

37、吴子曰:“凡攻敌围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宫,御其禄秩收其器物。军之所至,无刊其木、发其屋、取其粟、杀其六畜、燔其积聚,示民无残心。其有请降,许而安之。”

[译文]

吴起说:“一般围攻敌城的原则,是城邑既被攻破,就分别进驻它的官府,控制和使用其原来的官吏,没收它的器材物资。军队所到之处,不准砍伐树木、毁坏房屋、擅取粮食、宰杀牲畜、焚烧仓库,以表明对民众无残暴之心。如有请降的,应允许并安抚他们。”

猜你喜欢
  宣公(元年~十八年)·谷梁赤
  礼察第四十六·戴德
  读四书丛说卷二·许谦
  松阳讲义卷八·陆陇其
  三鱼堂剩言卷一·陆陇其
  卷三十二·黄伦
  第十二部分·毛公
  提要·鄂尔泰
  卷十·陈深
  九  尚贤中·墨子
  《诗三百》之文辞·傅斯年
  续诗传鸟名卷卷一·毛奇龄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八·唐慧琳
  复李管卿先生书·太虚
  十方千五百佛名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三十七 温峤 郗鉴(子愔 愔子超 愔弟昙 鉴叔父隆)·房玄龄

    温峤,字太真,司徒羡弟之子也。父憺,河东太守。峤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少以孝悌称于邦族。风仪秀整,美于谈论,见者皆爱悦之。年十七,州郡辟召,皆不就。司隶命为都官从事。散骑常侍庾敳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后举

  • 卷六十·志第二十七·柯劭忞

      ○百官六   詹事院。秩从一品。詹事三员,从一品。同知二员,正二品。副詹事二员,从二品。丞二员,正三品。中议二员,从五品。长史二员,正六品。照磨二员,正八品。管勾二员。正八品。至元十年立东宫宫师府,十九年改立詹事

  • 辩乐解第三十五·王肃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洪武十一年冬十月庚子朔○辛丑晋相府奏请改太原府城隍之神为晋国城隍之神诏从之○癸卯赐凤阳各卫指挥千百户绮帛人四疋○丁未享太庙○戊申敕谕总兵官指挥杨仲名曰兵以卫民必先于伐暴三苗不遵教化朕命尔帅师讨之昨已知

  • 卷之七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六八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一一七○一--七·佚名

    铺户陈恒裕号呈称:该大枋实系己物,催淡水分府查验给领,如有虚词冒认,愿甘坐罪;批:毋庸多渎被告住做状自稿干证住歇家地保住认戳具呈人铺户陈恒裕号,住竹南一保中港街,同安属、离城二十五里经承代书原差

  • 四十二、东来书庄·包天笑

      那时有几位朋友,留学日本,我们常与他们通讯。并且苏州设立了日本邮便局,我们常托他们邮寄书报,在文化交通上,较为便利。尤其那时疾,日本于印刷术很为进步,推进文化的力量很大。吾国在日本的留学生,也逐渐多起来了,有许多留

  • 望门投止·胡兰成

    望门投止却说我渡过钱塘江 ,是有侄婿相陪,先到绍兴皋埠,他的姐姐家里。那姐姐只知是亲戚到了,便杀鸡作黍款待。绍兴地方,连这样的镇上亦一片沃野,河里埠船与乌篷船来去,临河街市,一长埭都是粮食店酒作坊鱼虾与水红菱的摊头,所

  •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一人物志志书之有人物盖自汉晋以来矣襄阳耆旧汝南先贤其记载之权舆乎唐宋至今凡一郡一邑之志洎夫天下之通志无不蒐罗史籍探索金石以表章懿淑

  • 法言義疏十四·汪荣宝

      或問:「秦伯列為侯衛,〔注〕在外候望,羅衛天子。卒吞天下,而赧曾無以制乎?」曰:「天子制公、侯、伯、子、男也,庸節。〔注〕庸,用也;節,節度也。節莫差於僭,僭莫重於祭,祭莫重於地,地莫重於天,〔注〕既盜土地,又盜祭天。則襄、文

  • 卷一五四·邱濬

    ▲四方夷落之情(中)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薰鬻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驼、驴、羸(与骡同)、駃騠(生三日而超其母)、騊駼(生北海)、驒奚(駏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

    【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不可改变的。” 【读解】 一方面,“性相近,习相远。” 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两句话是密切相关的。“性相近,习相远”

  • 第十一章 2·辜鸿铭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辜讲孔子在年老的时候说:“在前几年,在我周游列国的时候跟着我共患难的那些人中,现在却没有一

  • (四)质与量·钱穆

    余尝论质世界与能世界之分别。即在质世界中,亦复有质与量之分别。某年余曾偕友游西湖,一晨,余两人特赴龙井购茶,指名雨前。茶肆主人出示一雨前价单,高下不等。余等问,同一雨前,何有此多价。茶肆主人云:茶须品,始知其不同。君等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四·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造论主疏三。初释马鸣。初生等者。一义。又善等者。二义。中印等者。三义。咸皆也。躬身也。余并如文。二释菩萨。具云等者。以此方时俗不贵秦音。故存梵语。厌繁好简。又削提埵二字。由是但云菩萨。亦

  • 卷第四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成都府昭觉寺佛果克勤禅师彭州骆氏子。世业儒。师儿时。日记千言。偶游妙寂寺

  • 第四 大品·佚名

    一 安拔萨卡拉鬼事一跋耆毗舍离,城中离车王,安跋萨卡拉。于城外见饿鬼,其处而问彼:二&ldquo;此人无床座,世间所皆无,不进亦不退,着物饮食物,待仆彼皆无。三见闻之亲友,又因之此人,无施惠前世,彼等不能见,此人人所弃。四堕入恶趣

  • 翰苑遗事·洪遵

    一卷,南宋洪遵撰。遵字景严,南宋著名收藏家和学者。记载宋翰林学士院旧事,尤其是轶闻遗事,多不见于正史,是一部史料价值颇高的野史笔记。本整理本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参校了《四库全书》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