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邪魔惑世

现今之世,乃魔王外道出世之时,若宿世中未种真实善根,有信心者,尽入魔罥(juàn网)。以彼等群魔,皆有最希奇怪异之法子,惑动人故也。江神童,乃鬼神附体之能力,非真系生知之神童。前年友人张之铭,以江神童息战书见寄,命光看。有不合宜者批之,当转致。及光指其弊病,此友概不提及。什么宗教大同会?什么释迦化身?有智识者闻之,当直下知其为显异惑众之魔王,岂待问人?(下略)

佛法那里教人炼精气神?无论什么外道,离炼精气神,便无道可说矣。若是正人修之,亦可延年益寿。若了生死成佛,乃是说梦话。彼并不知如何是生死,如何是佛,胡说巴道一套,以骗人家男女。倘是邪淫之徒,则便借坎离交媾,婴儿姹女[1]交媾等名词,诱诸少年妇女,悉为所污,且以此为传道。而无智之人,虽受彼污,犹不以为非法,以其是传道,不同无道之人夫妇行淫也。哀哉!世人何迷至此?

  [1] 姹chà女:少女。

灵学扶乩[1],乃灵鬼作用。亦有真仙降临,乃百千回之一二。其平常俱灵鬼冒名,断不可以此为实。光《文钞》亦略谈之。江神童之道德,亦扶乩故,与灵学会同一臭味。学佛人不应入此种会。(下略)

  [1] 扶乩Jī:道教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扶鸾、请仙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灵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称为乩人、鸾生或乩身。神灵会附在乩人身上,写出一些字迹,以传达神灵的意思。扶乩的方法是用乩笔在沙盘上写字。乩笔就是两根小木棒,钉成丁字形,有的地区是用一个竹圈或铁圈,圈中间固定一支乩笔。沙盘中的沙子可以用米或土等代替。扶乩时烧香点烛,请神灵下凡,乩人双手握着乩笔,让乩笔在沙盘上不由自主地不停抖动从而写出字来。所写文字,由旁边的人记录下来。各地区各时期的扶乩方法大同小异。

今之出家者,有几多知佛法者?每每亦学炼丹、运气、扶乩等。指窍之说,最为惑人之本。若遇少年女子,多被此种法子所乱,罪大恶极。邪正不两立,正法昌明,则邪法自可消灭。今魔种遍天下,亦众生同分恶业之所感也。(下略)

汝且一心持戒念佛,任彼魔王外道显什么鬼本事,皆勿理会,则可不被魔徒牵入魔党矣。(复蔡契诚居士书二)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修持,只一“五教大同”四字,即可知其底里。外道皆仗幻术以欺世欺人,一班有眼无珠者,见其神通广大,遂以身命皈依,若真知道理之人,当远之不暇,尚欣羡而怀疑欲皈依乎?此即《楞严经》想阴十魔之流类。乡愚以能见神见鬼为希奇,而不知其为彼之邪术以惑人也。汝于彼魔子,尚欲问其前生,则汝已被彼吸动。黄冠[1]云者,亦魔妄说耳。汝既由黄冠中来,何以从初即不喜彼修炼之事。汝须知妖魔鬼怪,都有神通(是妖通,非真神通)。愚人见其有神通,遂谓是菩萨,则入彼魔羂网中矣。(下略)

  [1] 黄冠:道士之冠,亦借指道士。

某师既学圆融,令人吃肉打佛,便为圆融。即令人吃己肉打己,亦是魔力发现,况彼杀了也不肯说此(吃己肉,打己)话乎?须知传扬佛法之人,必须依佛禁戒,既不持戒,何以教人修持?彼见志公、济颠皆有吃肉之事。然志公、济颠并未膺(yīng接受,承当)宏扬佛法之职,不过遇境逢缘,特为指示佛法之不思议境界理事。而任法道之职者,万万不可学也。而且彼吃了死的,会吐活的。某等吃了死的,连原样的一片一块也吐不出,好妄学,而且以教人乎?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子是魔王眷属,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种,到处皆是,而无目之人,如蝇逐臭,乐不可支,亦只可随他去了。何以故?彼之势盛人众,倘按实说,不有明祸,必有暗祸,劝人亦只可劝其可劝者耳。彼已丧心病狂,劝之必致反噬(shì咬)。汝若看过《楞严经》中想阴十魔(五阴魔境,唯想阴,最多后世魔子所行之事)。则此魔子所现景象,岂有动心怀疑之事乎?然汝亦有魔之气分,此气分不去,后来亦会发生魔事。(复杨树枝居士书四)

闻城中有韩某者,大开“五教大同”之教,其神通广大,能知人宿因,又能令病人立即痊愈。汝且让一切人得彼益,汝千万不可想得彼益。倘一去亲近,必随彼魔力所诱,以致失正知见,增邪知见,反以一生能了(了生死)之资用轮转于长劫,无有出期也。(复宁德晋居士书八)

以此魔子,初则妄充悟道,人未归附。近则妄充得道,故得远近争赴。且自谓:“我所说法,令人易于得道。”故一(全)境若狂,咸相崇奉。妄充得道,须有事实,人方肯信,故肆无忌惮,随口乱说。常为人言:“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其生天,或生净土。能知一切亡人,或生天上,或生人间及三恶道。又知某人生西方上品,某人生中品,某人生下品。”由是之故,不但愚夫愚妇,靡然从风[1],即不明佛理之士大夫,亦以为实属得道,而归依信奉者,日见其多。纵有智者斥其狂妄,由彼邪说入人深故,了不见信。(与泰顺林枝芬居士书二)

  [1] 靡然从风:指群起跟从而成风气。

至谓做天地日月星辰皆成,而不能运动,必待其婢之阴气而后运动。此炼丹之下流坯,妄造谣言,欲引诸无识行邪僻事。特借慎修[1]做天地,证明阴阳和合为道。乃极恶不法、无伦理、无廉耻、引人作禽兽之邪见魔话。彼无知者,认为道妙,可不哀哉?(复冯不疚居士书)

  [1] 慎修:江永,字慎修,清朝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曾隐居潜修。

猜你喜欢
  卷第五·佚名
  整理僧伽制度论跋·太虚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卷下·宗坚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卷十九·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子璇
  卷第四·佚名
  筠州九峰玄禅师·惠洪
  卷三十九·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道宣
  卷四十四·赜藏主
  卷六十·佚名
  卷第五十一·德清
  佛说五王经·佚名
  建立人间的永久和平·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王实甫

    (红上,云)今日小姐着我寄书与张生,当面偌多般假意儿,元来诗内暗约着他来。小姐也不对我说,我也不瞧破他,则请他烧香、今夜晚妆处比每日较别,我看他到其间怎的瞒我?(红唤科)姐姐,咱烧香去来。(旦上,云)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

  • 后序·张弘范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着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効力,逼宋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

  • 卷十·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独吟集【起己巳正月尽九月】去夏到家外舅陆先生风挛渐减犹冀稍延岁月也乃今二月竟尔不起余既视含殓复徇故人之招匆匆北上关山独往触绪悲来不禁涕泪之横集也外舅陆射山先

  • 卷五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二杨洵美杨洵美登宝历元年进士第终监察御史诗一首荅李昌期三山载羣仙峩峩咸浪中云【一作霞】衣翦不得此路安可从我生亦何事出门如飞蓬白日又黄昏所悲瑶草空虫声故郷梦枕上禾黍风吾道如

  • 重刻序·顾贞观

    先宫谕对岩公官京师时,恒与同邑严藕渔、顾梁汾两先生集纳兰成容若所,以诗词相酬唱。百馀年来,梁汾先生独有《弹指词》行于世。忆予弱冠时,见先大父司寇小岘公有合钞《侧帽》、《弹指》词二本,《侧帽词》者,即纳兰成容若著,先

  •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七十·赵尔巽

      觉罗武默讷 舒兰拉锡 拉锡子旺札尔 孙博灵阿 图理琛 何国宗   觉罗武默讷,正黄旗人,景祖第三兄索长阿四世孙也。顺治四年,授世职拖沙喇哈番,累进三等阿达哈哈番,擢一等侍卫。康熙六年,授内大臣,管佐领。   十六年,命

  • 外篇 杂说上第七·刘知几

      ○《春秋》(二条)   案《春秋》之书弑也,称君,君无道;称臣,臣之罪。如齐之简公,未闻失德,陈恒构逆,罪莫大焉。而哀公十四年,书"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斯则贤君见抑,而贼臣是党,求诸旧例,理独有违。但此是绝笔获麟之后,弟子

  • 路史卷一·罗泌

    前纪一初三皇纪初天皇初地皇初人皇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衆人疑之,圣人之所以稽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老氏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而荡者,遂有天地权兴之说。(注:仪,匹也。不曰二仪者:二,有先后;两,无彼此。有相匹配之意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正统五年十一月庚子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六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敕朵颜卫都指挥完者帖木儿及大小头目等曰比奏本卫头目委塔委心朝廷无他异怀兼多识见欲保协同视事已允所言但命谨守国宪安

  •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八十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六 传第七十 扎萨克镇国公噶尔丹达什列传【今袭辅国公】噶尔丹达什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亲王察罕丹津从弟其高祖曰达延为顾实汗长子号鄂齐尔汗子六长衮楚克号达赖

  • 唐休聇传·欧阳修

    唐璇别名休瞡,别名更有影响,京兆始平人。曾祖父名规,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唐休瞡幼年丧父,向马嘉运学习《周易》,向贾公彦学习《礼记》,参加明经科考试以优良成绩中选。任吴王府典签,后调任营州户曹参军。遇上突厥引诱奚族

  • 附录二 重要简碑纪录表·佚名

    纪年碑文碑址存失备考明万历三十二年以后(至迟在天启四年以前)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澎湖县马公镇天后宫。存是碑高约丈余,为台湾现存最古之碑碣。考「明史」,荷人至澎湖在万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0四);沈有容亲莅澎湖谕退

  • 卷六 论语·钱时

    卷六 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后进,犹言前辈晚辈也。此非文质彬彬之君子,乃后生晚辈之浮于文者,以君子自命而反谓前辈为野耳。前辈,指先王盛时人物也

  •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十四善现,知者清净即五眼清净。五眼清净即知者清净。何以故?是知者清净与五眼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知者清净即六神通清净。六神通清净即知者清净。何以故?是知者清净与六神通清净。无二

  • 卷第七十二·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二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三 尔时善财童子。入菩萨甚深自在妙音解脱门修行增进。往诣开敷一切

  •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佚名

    问曰。何名禅定 答曰。禅为乱心不起无动无念为禅定。端心止念。无生无灭。无去无来。堪然不动。名之为禅定 何名为禅观 答曰。心神澄净名之为禅。照理分明名之为观。禅观自达无有错谬。故名禅观。心神澄净不生不灭

  • 香宇诗谈·田艺蘅

    诗话著作。明田艺蘅撰。田艺蘅,字子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以贡生授徽州训导,罢归。博学善文,著述甚丰,世比之杨慎。著有《留青日札》、《老子指玄》、《煮泉小品》、《田子艺集》及杂剧《归去来辞》等。《香宇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