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园生树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苾刍众俱。是时佛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彼三十三天中有一大树名为园生。其树盘根及五由旬高百由旬。所有枝叶覆五十由旬。彼天子众依时往彼树下游观。其树即生半努钵罗舍。时诸天子见是事已。即生欢喜适悦快乐。其后非久复生尸啰拏钵罗舍。诸天子众依时往彼游观。转增适悦快乐。又复非久即生宝网。以覆其上而为庄严。彼天子众依时往彼树下游观。转复增于适悦快乐。又复非久生叉啰迦。彼天子众依时往彼树下游观。见是事已转复增于适悦快乐。又复非久生俱砧摩罗迦。彼天子众依时往彼树下游观。转复增于适悦快乐。又复非久生迦迦写。彼天子众依时游观。转增适悦。又复非久彼园生树满树开华。其华清净异香殊妙。微风吹动。其香馥郁五十由旬。大风所吹满百由旬。复有殊妙光明照于八十由旬。其树既开华已。彼天子众见树开华。转倍于前生大快乐。于夏四月居其树下适悦娱乐。

佛告诸苾刍。汝等当知。彼园生树有如是事。妙华异香人所爱乐。诸声闻人亦复如是。彼树初生半努钵罗舍时。即如声闻人初发信心出家向道。复次彼树生尸啰拏钵罗舍时。即如声闻人剃除须发。被袈裟衣成声闻相。复次彼树生宝网时。即如声闻人厌离诸欲舍不善法。远离种种思惟分别。获得初禅离生喜乐定。

复次彼树生叉曪迦时。即如声闻人外相善寂内心静住。离诸思惟定心一想。获得二禅定生喜乐定。

复次彼树生俱砧摩罗迦时。即如声闻人离诸喜爱。身得轻安适悦妙乐。获得第三禅离喜妙乐定。

复次彼树生迦迦写时。即如声闻人断除一切忧苦喜乐住平等心。获得第四禅舍念清净定。

复次彼树开敷妙华。异香遍闻人所爱乐时。即如声闻人诸漏已尽非漏随增证无学果不受后有。人天瞻敬受大供养。同彼华开其事如是。佛告诸苾刍。汝等当知。彼三十三天诸天子众。各各色相殊异严好种种庄饰。居善法堂集会围绕。听受帝释天主宣说妙法。汝诸苾刍。各获果证清净圆满。梵行具足一切见敬。围绕世尊听受妙法。同彼天众亦复如是。

尔时诸苾刍闻佛宣说园生树已。各各心生欢喜踊跃。信受奉行。

猜你喜欢
  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序·无准师范
  卷第二十八·永觉元贤
  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宝唱
  摄大乘论疏卷第五·佚名
  佛說義足經卷下·欧阳竟无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三·湛然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佚名
  诸寺方丈暨众耆宿请启·如玺
  法界安立图卷上之上·佚名
  明网菩萨光品第一·佚名
  祖庭事苑卷第三·睦庵善卿
  僧众参加竞选的途径·太虚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十·弘储
  卷四十·道世
  维摩经玄疏卷第三·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试艰·李渔

    〖剑器令〗(生上)心事太狐疑,手咄咄频书梦呓。这玉尺既非亲赐,教人什袭何为?小生自得梦讯以来,心事愈加烦闷。好几日不看书了,不免展开一卷,吟诵片时。〖山坡羊〗我意儿中撇不下的愁绪,好像这卷儿中析不出的疑义。我欲待不思亲

  • 田间诗学卷首·钱澄之

    桐城钱澄之撰诗总论【六艺论曰诗者歌风谕之声也自书契之兴朴略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谏不为谤君臣之接如朋友然在于恳诚而已斯道稍衰奸伪以生上下相犯及其制礼尊君卑臣于是箴谏者希情志不通故作诗者以诵其美而讥其过 疏

  • 第二幕·老舍

    时间 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初夏,上午。地点 同前幕。人物 王淑芬 报 童 康顺子 李 三 常四爷康大力 王利发 松二爷老 林 难民数人宋恩子 

  • 第二十六出 毕命·姚茂良

    〔末上〕一株小橹荡行舟。半载离人半载愁。一隔芦花江上月。几年心事上眉头。蒙夫人分付。唤下船只。要到杭州去。今已唤下。且待夫人出来。就此上船。〔丑扮船家随上老旦小旦上〕【凤凰阁】如醉如痴。这苦浑如梦&#6

  • 卷六十七 杨胡硃梅云传第三十七·班固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

  • 清代学人列传三·佚名

    ○陆桴亭陆桴亭,字道威,江苏太仓人。生明万历三十九年,卒清康熙十一年(1611-1672),年六十二。早岁有志事功,尝著论论平流寇方略,语极中肯。明亡,尝上书南明政权,不见用,又尝参人军事,被清廷名捕。事既解,返乡居,凿池十亩,筑亭其中,不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二 我和奉系将领之间·溥仪

    八月初五日,早七时起,洗漱毕,萧丙炎诊脉。八时,郑孝胥讲《通鉴》。九时,园中散步,接见康有为。十时余,康辞去,这张宪及张庆昶至,留之早餐,赐每人福寿字一张,在园中合摄一影。张宪为李景林部之健将,张庆昶为孙传芳部之骁将。十二

  • 卷三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九 朱批官达奏摺 雍正五年四月十二日广东布政使【臣】官达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至愚极陋叠荷 皇恩由包衣大拔置卿班复授粤东布政使恭承圣训谆谆又 恩赐摺奏准【臣】随事奏 闻自顾何修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二十八重乞圣明览本顾问疏【隆庆三年】 温 纯臣读易至泰而曰坤上乾下至否而曰乾上坤下乃知君臣与天地等天地交而後化工可成君臣交而後万几可理自昔圣帝明王以及我朝或宪老或乞言或顾问或

  • 第十二章 文化的享受·林语堂

      智识上的鉴别力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只在于发展智识上的鉴别力和良好的行为。一个理想的受过教育者,不一定要学富五车,而只须明于鉴别善恶;能够辨别何者是可爱,何者是可憎的,即是在智识上能鉴别。最令人难受的,莫过于遇着一

  • 卷十八·顾栋高

    <经部,诗类,毛诗类释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十八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虫  尔雅俯者灵邢疏谓行时头低周礼天□曰灵属是也尔雅有十一曰神二曰灵四曰宝书宁王遗我大寳是也鲁颂元象齿毛传曰元尺

  • 管子轻重十六·马非百

    轻重丁右石璧谋 右菁茅谋元材案:本书各篇均无于正文后及标题下另加子目者,独本篇有之而又不全。依现有二子目之例,则下文及《揆度》、《轻重甲》、《乙》与《戊》各篇每段皆应另加子目。至少本文所谓&ldquo;峥丘之谋&rd

  • 卷四十二(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八尸波罗蜜品第七之一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尸罗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依此勤修行菩萨行。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故。有三种妙行。何等为三。一者身妙

  •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三   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諸法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以是二因應無縛   解.是五陰者念念生滅.如其生滅誰有縛解.世尊因此五陰生後五陰.此陰自滅不

  • 安特雷朋中华国民同舟录后序·太虚

    自海舟陆车交通便利,前古未经人知之地,日以开阔,万里环游,如履户庭,无复崎岖波涛之险,于是世界人类皆乐以互相往来,所有名都钜埠,辄为种种邦国民族之所聚居。而我文化统一,人口占全球四分一之中华国民,遂亦随日月所照而无不至,惟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十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十卷 (之上)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自下第二明其信善求有凡夫。此有两义。一常没义。常没三有。二有暂出还没之义。还没三涂。文中先明常没之义。复有常没非一阐提简前起后。何者下辨。是名下结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五(论本第五十六七八九六十)·窥基

    基撰论解得中三种成就。如此决择第二卷。及杂集第二卷抄会。虚空为得得不非择灭亦尔。此得有义如俱舍第四卷末说。此中无想定。云先于此起后于色界者。谓先要由欲界起故。后生色界后起。以隔色界一生故。言欲界所入定

  • 星阁史论·赵青藜

    一卷,清赵青藜撰。 “星阁”是赵青藜的号。是书是作者的史论著作。共由14篇论文组成,涉及上至秦汉,下迄明代的政治、人物等。“项羽本纪书法论”论述《史记·项羽本纪》的写作意图,不在于“伸项以绌刘(邦)”,而在于“援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