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敎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敎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敎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敎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敎,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敎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敎也,时敎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敎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敎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敎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敎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敎之所由废也。

君子旣知敎之所由兴,又知敎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敎,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敎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敎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敎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猜你喜欢
  管子补注卷十一·刘绩
  思辨録辑要卷十三·陆世仪
  公冶长第五·智旭
  卷十三·吴澄
  卷十·康熙
  卷八十三·秦蕙田
  原序·敖继公
  卷六十·王与之
  里仁篇第四·钱穆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冯友兰
  卷二·赞宁
  人 生 学 序·太虚
  世界佛学苑之佛法系统观·太虚
  佛说长者子制经·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赋集〕·陆机

     文赋(并序)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

  • 卷四百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三十五 杨光溥 饮马长城窟 辞家日已远胡雁飞南征炯炯铁兜牟散被缦胡缨仰视天山雪俯涉交河氷匈奴未殱夷壮士无归情结发习韬略

  • 卷三十六·乾隆

    卷三十六眉山苏轼诗五五十五首九日黄楼作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革蔑。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

  • 卷一百三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五凯旋类五言古正阳堂宴劳凯旋     【梁】沈 约凯入同高宴饮至均多祜昔徃歌采薇今来欢杕杜善战惟我皇胜之不窥户推毂授神谟余壮终能贾浩荡金罍溢周流玉觞傅光华殿侍宴

  • 列传第二 李穆子浑 穆兄子询 询弟崇 崇子敏·魏徵

    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 ,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永熙末,奉迎

  • 列传第三十四·刘昫

    ○刘仁轨 郝处俊 裴行俭 子光庭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少恭谨好学,遇隋末丧乱,不遑专习,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武德初,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瑰将上表论事,仁轨见其起草,因为改定数字。瑰甚异之,遂赤牒补息州参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八·汪楫

      崇禎二年十一月   ○崇禎二年十一月   崇禎二年十一月壬午朔免朝   大清兵至龍井關   京師戒嚴   發未黑谷關守備張延庚哨探插部五萬人犯龍門搃督劉策以聞兵部尚書王洽言插部與東兵素不修好未必肯

  • 第三十二回 诛逆登基羊后专宠 乘衅独立石勒称王·蔡东藩

      却说刘粲为刘聪长子,少时却也聪隽,具文武才。自得为宰相后,威福自专,远忠贤,近奸佞,任情严刻,拒谏饰非;好兴宫室,罗列妾媵,相国府仿佛紫宫。及继承大位,毫无戚容。聪后靳月华,得尊为皇太后,樊氏号弘道皇后,宣氏号弘德皇后,王氏

  • ◎刑法二·徐天麟

    ○疑谳高皇帝七年,制诏御史,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传所当比律令以闻,上恩如

  • 班马异同卷二十四·倪思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史记百一十一卫青霍去病列传二十五汉书五十五大将军卫青者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季与侯妾主家僮卫媪通生青青有同母兄卫长

  • 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查《盛京舆图》刊刻情形片·佚名

    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查《盛京舆图》刊刻情形片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五日遵旨将《盛京舆图》曾否办理完竣,交查舆图处。兹据称:图样二十五张,御题一张,业于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四日恭绘呈览,并缮写清、汉字标注,交武英殿刊刻。

  • 唐纪二十七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开元二年(甲寅、714)·司马光

    唐纪二十七唐玄宗开元二年(甲寅,公元714年) [1]春,正月,壬申,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 [1]春季,正月壬申(十三日),唐玄宗颁布制命:“要选拔那些有才能见识的京官担任都督

  • 卷一百六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工部十四船只诸司职掌凡在亰并沿海去处每岁海运辽东粮储船只每年一次修理其各卫征战风快船只等项若有缺少损坏及当修理者务要会计木钉灰油麻藤及所用物

  • 宝峰英禅师·惠洪

    禅师名洪英。出于陈氏。邵武人。色幼警敏读书。五行俱下。父母钟爱之。使为书生。英不食。自誓恳。求出家。及成大僧。即行访道。东游至曹山。依止耆年雅公。久之辞去。登云居。眷岩壑胜绝。为终焉之计。阅华严十明论

  •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尔时白净王。发遣王师及大臣已。即以太子璎珞。与摩诃波阇波提。而语之言。此是太子所服璎珞。付车匿还。令以与汝。摩诃波阇波提。见璎珞已。倍增悲绝。而自念言。四天下人。极为薄福。失

  • 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佚名

    与《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 皆为六朝古籍《三光经》的一部分,从内容推测本经当在后。述引日华月魄、挹星朝圣、定光真常之道,包括诵法契、服符、服炁、称号、斋忏等内容。后列老子应化三十六名号。

  •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佚名

    一卷。清人撰,作者不详。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据福建反,康熙帝任命惠献贝子富喇塔为宁海将军,同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统兵讨之。次年八月,官军破耿军于台州(今属浙江),耿军遁还温州(今属浙江)。本书即记述富喇塔进兵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