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曲礼下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

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

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侄、娣,士不名家相、长妾。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子某”,不敢与世子同名。

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审行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

君子已孤不更名。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居丧,未葬,读丧礼;旣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振书、端书于君前,有诛。倒筴侧龟于君前,有诛。龟筴、几杖、席盖、重素、袗絺绤,不入公门。苞屦、扱衽、厌冠,不入公门。书方、衰、凶器,不以告,不入公门。公事不私议。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

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素簚,乘髦马。不蚤鬋。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三月而复服。

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荅拜者。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君于士,不荅拜也;非其臣,则荅拜之。大夫于其臣,虽贱,必荅拜之。男女相荅拜也。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羣,士不取麛卵。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大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君劳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

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五官致贡,曰享。

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九州岛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谷”,于外自称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却地曰会。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约信曰誓,莅牲曰盟。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适子孤”。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曾孙某侯某”。死曰“薨”,复曰“某甫复矣”。旣葬,见天子,曰类见。言谥曰类。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

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子于父母则自名也。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于外曰“子”,于其国曰“寡君之老”。使者自称曰“某”。

君子不亲恶。诸侯失地,名;灭同姓,名。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君有疾,饮药,臣先甞之。亲有疾,饮药,子先甞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儗人必于其伦。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衣若干尺矣。”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问大夫之子:长,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鬛”,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稾鱼曰“商祭”,鲜鱼曰“脡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曰“芗合”,粱曰“芗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丰本”,盐曰“咸鹾”,玉曰“嘉玉”,币曰“量币”。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

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视五步。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

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朝言不及犬马。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故辍朝而顾,君子谓之固。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

大飨不问卜,不饶富。

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野外军中无挚,以缨、拾、矢可也。妇人之挚,椇、榛、脯、修、枣、栗。

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埽洒”。

猜你喜欢
  祭法·戴圣
  子華子卷下·子华子
  卷一·汪克宽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林语堂
  卷十二·惠栋
  春秋长历卷二·陈厚耀
  春秋纂言卷九·吴澄
  第三十四卦:《大壮卦》·佚名
  甘棠·佚名
  管子轻重十二·马非百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冯友兰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佚名
  复陈维东居士书·太虚
  阅回教改造杂志第一期·太虚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阮阅

      ●卷三十三·诗谶门上  太祖采听至明远,边事纤悉必知。有间者西蜀还,问剑外有何事,间者曰:“但闻成都满城诵朱山长《苦热诗》曰:‘烦暑郁蒸无所避,凉风清冷几时来?’”  曰:“此蜀人

  •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至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初三日癸卯,上南巡阅视河工,是日启行。辛酉,御舟泊张八腊口,尚书马齐、侍郎于成龙、常绶等勘视河工回奏:臣等查勘桑额所奏邵伯镇南金湾、小海场、鲍家庄等处挑浚引河,建造草坝俱无益,应毋庸议。惟虾须沙沟及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弘治十一年三月丁酉朔大学士徐溥等上 皇太子出阁讲学仪注一是日早内侍设书案于文华殿内东礼部鸿胪寺执事官于后殿行四拜礼毕鸿胪寺官请 皇太子升文华殿导引至殿升座三师三少并宫僚以次序于丹陛上行四拜礼从殿左右门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二月丁未朔升广东右布政林梓为四川左布政使○戊申祭 太社 太稷遣公张惟贤行礼○是日辅臣请于本月初六日恭撰讲章进览日如之从二月上旬开讲例也○四川杂谷安抚司都纲头目板弟坚藏等贡方物赐宴及叚绢银钞

  •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两朝纲目备要卷六·佚名

    宁宗庆元六年【庚申】春正月己亥皇子坦生八月壬寅薨追封邠王谥曰冲温二月戊辰降徳音以皇子生故也降诸路杂犯死罪以下囚释杖以下己巳雨土闰月丁未亦如之戊寅上太上皇帝玉牒圣政日厯防要宰相京镗等

  • 御制重刻通志序·郑樵

    宋郑樵氏以闳通之学思欲极古今之变防通于一仿歴代史例采正史及百家杂録为纪为谱为略所撰二十略者包罗天人错综政典该括名物上下数千年首尾相属用功亦良勤矣观其诋诃司马迁班固之失髙自称许谓足以尽学者之能事岂不卓

  • 鱼腹侯萧子响传·李延寿

    鱼腹侯萧子响字云音,是武帝的第四个儿子。豫章王萧嶷没有儿子,抚养了萧子响。后来萧嶷又有了儿子,上表留他为嫡子。武帝即位,他担任南彭城、临淮二郡太守。萧子响勇气力量过人,开弓有四斛的力量,多次于园池当中贴着马背在竹

  • 谕旨·佚名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六月初一日,大学士忠勇公臣傅恒奉上谕:『我朝统一区宇,内外苗夷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着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猺黎獞以及外夷番众,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之盛。各该督、抚于

  •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吕思勉

    第一节 学校古代士大夫之学,出于与宗教相合之哲学及官守;民间之教育,则随顺习俗,以前辈之所知所能者,传诸后辈;《先秦史》第十五章第二、第四节已言之。东周以降,社会之等级渐平,人民之好学者日众,士大夫所专之学,渐次被及于氓

  • 十年·佚名

    (甲辰)十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戊辰,命奉朝賀金履陽,特賜几杖,以年滿九十也。1月2日○己巳,以趙元錫爲咸鏡北道兵馬水軍節度使。○以朴晦壽爲吏曹判書,趙冀永爲禮曹判書。1月3日○庚午,輔國崇祿大夫領敦寧府事永興府

  • 卷三十·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孟子道性善而言必称尧舜者何也曰性善者以理言之称尧舜者质其事以实之所以互相发也其言葢曰知性善则有以知尧舜之必可为矣知尧舜之可为则其于性善也信之益笃而守之益

  • 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佚名

    ——听乐观舞论德政 【原文】 吴公子札来聘①。……请观于周乐②。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③,曰:“美哉!始基之矣(4),犹未也,然则勤而不怨矣(5)。”邶为之歌《邶》、《庸》、《卫》(6),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

  • 卷十九·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九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地界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水火风空识界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地界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水火风空识界常增语是菩萨摩诃

  • 卷第二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六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见如来出兴於世开演正法。以大音声普告一切。

  • 重编憨山禅师八十八祖传赞序·德清

    重编憨山禅师八十八祖传赞序吾友钱而介。曾刻八十八祖传赞。余简之。止七十有七。意未释然。因至海盐鹰窠顶寺。礼诸祖像及憨公手书传赞。其有像无传者。则雪岩钦。无用宽。铁山琼。断崖义。绝学诚。季潭泐。松隐然。

  • 辰子说林·张慧剑

    张慧剑著。1946年2月新民报社初版,列入新民报文艺丛书。收《重庆之树》、《五味》、《国际三妇人》、《四公子之结局》、《国粹》、《拿破仑之墓》等散文278篇。

  • 雍正陕西通志·刘于义

    陕西地方志。清刘于义修,史贻直、沈青崖纂。一百卷。于义字喻旃,号蔚冈,江南武进(今属江苏)人。康熙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贻直官西安总理巡抚。青崖官陕西布政使司督理粮储道佥事。此志成于雍正十三年(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