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元年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出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字也。曷为称字?褒之也。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此其为可褒奈何?渐进也。眛者何?地期也。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也。曷为以官氏?宰士也。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仲子者何?桓之母也。何以不称夫人?桓未君也。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被曰襚。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赗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其言来何?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公子益师卒,何以不日?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

隐公二年

春,公会戎于潜。

夏五月,莒人入向。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无骇帅师入极。无骇者何?展无骇也。何以不氏?贬。曷为贬?疾始灭也。始灭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此灭也,其言入何?内大恶,讳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履緰来逆女。纪履緰者何?纪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其称主人何?辞穷也。辞穷者何?无母也。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不称母?母不通也。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亲迎也。始不亲迎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女曷为或称女,或称妇,或称夫人?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伯姬者何?内女也。其言归何?妇人谓嫁曰归。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夫人子氏者何?隐公之母也。何以不书葬?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子将不终为君,故母亦不终为夫人也。

郑人伐卫。

----------

隐公三年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日食则曷为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何以不书葬?天子记崩不记葬,必其时也。诸侯记卒记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时也。曷为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尹氏何?贬。曷为贬?讥世卿,世卿非礼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王崩,诸侯之主也。

秋,武氏子来求赙。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武氏子何?讥,何讥尔?父卒子未命也。何以不称使?当丧未君也。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盖通于下。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癸未,葬宋缪公,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过时而日,隐之也。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此当时何危尔,宣公谓缪公曰:“以吾爱与夷则不若爱女。以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盍终为君矣。”宣公死,缪公立,缪公逐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缪公曰:“先君之不尔逐可知矣,吾立乎此摄也,终致国乎与夷。”庄公冯弑与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

隐公四年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娄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曷为以国氏?当国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翚者何?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公子翚谄乎隐公,谓隐公曰:“百姓安子,诸侯说子,盍终为君矣。”隐曰:“吾否,吾使修涂裘,吾将老焉。”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于是谓桓曰:“吾为子口隐矣。隐曰:‘吾不反也。’”桓曰:“然则奈何?”曰:“请作难,弑隐公。”于钟巫之祭焉弑隐公也。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晋者何?公子晋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其称人何?众立之之辞也。然则孰立之?石碏立之。石碏立之,则其称人何?众之所欲立也。众虽欲立之,其立之非也。

----------

隐公五年

春,公观鱼于棠。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百金之鱼公张之。登来之者何?美大之之辞也。棠者何?济上之邑也。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盛。曷为或言率师或不言率师?将尊师众称某率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人。君将不言率师,书其重者也。

九月,考仲子之宫。考宫者何?考犹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初献六羽。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献六羽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僭诸公也。六羽之为僭奈何?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馀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始僭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邾娄人、郑人伐宋。

螟,何以书?记灾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駆卒。

宋人伐郑,围长葛。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

----------

隐公六年

春,郑人来输平。输平者何?输平犹堕成也。何言乎堕成?败其成也。曰:“吾成败矣。”吾与郑人末有成也。吾与郑人则曷为末有成?狐壤之战,隐公获焉。然则何以不言战?讳获也。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此无事何以书?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首时过则何以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

冬,宋人取长葛。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久也。

----------

隐公七年

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何以不名?微国也。微国则其称侯何?不嫌也。《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夏,城中丘。中丘者何?内之邑也。城中丘何以书?以重书也。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秋,公伐邾娄。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其地何?大之也。

----------

隐公八年

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宛者何?郑之微者也。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従。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庚寅,我入邴。其言入何?难也。其日何?难也。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独我也,齐亦欲之。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八月,葬蔡宣公。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従正,而葬従主人。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而葬不告。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来。公曷为与微者盟?称人则従不疑也。

螟。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此展无骇也。何以不氏?疾始灭也,故终其身不氏。

----------

隐公九年

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庚辰,大雨雪。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俶甚也。

侠卒。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城郎。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于邴。

----------

隐公十年

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此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隐之罪人也。故终隐之篇贬也。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内大恶讳,此其言甚之何?《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

秋,宋人,卫人入郑。

宋人、蔡人、卫人伐载,郑伯伐取之。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谁之力?因宋人、蔡人、卫人之力也。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盛。

----------

隐公十一年

春,滕侯、薛侯来朝。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夏五月,公会郑伯于祁黎。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猜你喜欢
  经解·戴圣
  卷八下 离娄章句下·孙奭
  动物篇第五·张载
  卷二十六·夏僎
  第十一章 1·辜鸿铭
  卷十一·真德秀
  卷二·蔡卞
  毛诗写官记卷一·毛奇龄
  卷七十三·秦蕙田
  卷三·梁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六·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玄奘
  道院集要卷三·晁迥
  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太虚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六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六十四古今体九十七首【辛亥四】驻跸静寄山庄因成二律一韵驻由白涧莅山庄避潦修治大岭长【向由大新庄一程即至盘山昨因初六日之雨泥潦颇甚中途大岭高峻兵夫修治劳

  • 卷四百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十豕类四言古豪彘赞         【晋】郭 璞刚鬛之族号曰豪彘毛如攒锥中有激矢厥体兼资自为牝牡长短句驱猪行【黄防张      金氏荘作】元好问沿山莳苖多费力办与豪

  • 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柯劭忞

      ○列女上   周术忽妻崔氏 李伯通妻周氏 郭三妻杨氏 刘平妻胡氏 王氏女 杨居宽继室马氏 程鹏飞妻某氏 沈氏 载复古妻 贾琼妻韩氏 徐君宝妻某氏 临海民妇王氏 武用妻苏氏 江文铸妻范氏 柳氏 谭节妇 刘仝祖妻林氏

  • 卷九·黄以周

      哲宗   △绍圣元年(甲戌,一○九四) :(《长编》卷四百八十五绍圣四年四月丁酉日下原文有云,诏元丰八年五月以后至元祐九年四月十一日终,是四月以前当称元祐九年。窃考《长编》,元符元年六月改元,其正月上已书元年,此当依彼

  • 卷七十一·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十一附载满洲旗分内之蒙古姓氏苏尼特氏萨喇扎赖氏阳高翁舍占氏济瑚博赖乌朗哈特氏济格尼卓多穆氏瑚雅克泰阳吉氏塞勒穆扎普珠尔

  • 完颜白撒传·脱脱

    皇族白撒名承裔,是末帝承麟的哥哥,是世祖的孙子辈。自幼充当奉御,贞..年间,累官知临洮府事、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兴定元年(1217),任元帅左都监,行帅府事于凤翔。当年,诏令陕西行省讨伐宋国,白撒从巩州盐川出兵,在皂郊堡和宋军相

  • 卷二百三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任将宋高宗时章谊奏曰臣近见关报湖南西路主管安抚司公事程昌禹奏乞俯从湖南士庶之请令马友充湖南东路副总管朝廷罪其

  • 卷二十一·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二十一通政使司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一通政使司国朝官制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汉人各一人【满洲初系二品顺治十五年改为三

  • 卷第十一·董仲舒

    为人者天第四十一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

  • 广言·孔鲋

    晏、明,阳也。旰、晏,晚也。算、丽,数也。叜、艾,老也。佥、皆,同也。交、校,报也。舒、布,展也。扬、翥,举也。索、略,求也。获、干,得也。奚、害,何也。里、度,居也。周、浃,匝也。充、该,备也。列、厥,陈也。轓、辀,舆也。废、措,置

  • 卷二·库勒纳

    <经部,书类,日讲书经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书经解义卷二大禹谟大禹谟者史臣记大禹所陈告于帝舜之谟议也故以大禹谟名篇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此一节书史臣叙禹陈谟之由也禹功业盛大故称大禹文命文德教命

  • 圆觉经略释·太虚

    ──二十一年六月在南京中国佛学会讲── 悬论    一 经本推考     甲 翻译     乙 卷帙     丙 注讲    二 经义提示     甲 托本在佛     乙 被机在顿     丙 注重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四·佚名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南无无垢名称如来  多致他 毗富[口*(隸-木+士)]毗富[口*(隸-木+士)]若那毗富[口*(隸-木+士)]莎呵  南无法海涛波功德王如来  多致他 三摩(上)三摩(上)三摩悉剃(他细反)帝 莎呵

  • 劝处家宏法·印光

    ●如来说法, 恒顺众生。遇父言慈, 遇子言孝。外尽人伦, 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 是名为佛弟子, 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况贵乡僻居深山, 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语言不通之故, 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 竭力学道

  • 卷之四·德清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四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首山念禅师传汝州首山省念禅师。莱州狄氏子。出家于本郡南禅寺授具。徧游丛席。常密诵法华经。众目为念法华。晚于风穴会下。充知客

  •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蒋元枢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台湾知府蒋元枢所进呈的纸本彩绘,现存图三十九幅、图说四十幅(内一幅题称「记」,馀均称「图说」)。蒋元枢(1738—1781),字仲升,江苏常熟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四月

  • 乡言解颐·李光庭

    5卷,旧本不题撰人,自序末署“瓮斋老人”,据周作人考证,此书作者为李光庭,号朴园,宝坻人,其生平不详。此书自序作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时作者年已77,知其生于乾隆年间。本书共分为天、地、人、物4部,举凡天文、地理、人情、物态

  •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阿啰跛左曩,有梵字,有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