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名物解卷二

宋 蔡 卞 集解

释天

虹  雾  露  霜  冰

雄曰虹雌曰霓旧说虹常防见鲜盛者雄少暗者雌者也一曰赤白色谓之虹青白色谓之霓故虹字从红省而说文解霓以爲屈虹青赤色或白色隂气也今俗谓虹虹蜂也一名蝃蝀尔雅曰蝃蝀谓之雩防蝀雩也蜺爲挈贰贰盖言二淮南子曰天二气则成虹是也虹滛气也故又借爲实虹小子之虹虹溃也诗言蝃蝀在东莫之敢指说者以谓妇道过礼则虹气盛应之莫之敢指文子曰至治之世虹蜺不见则夫妇过礼虹气爲盛理或然也盖气还矣天气不复于是盛虹盛虹天之湿气也夫水气之在天爲虹而久天之滛气耳尚且恶之如此而况于人乎所以痛此奔也故曰蝃蝀止奔传曰里名胜母曽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有是哉其上章曰朝隮于西崇朝其雨言朝气之外自西则非雨云矣虽幸而雨亦莫能久也崇朝其雨言其雨崇朝而已尔雅曰暴雨谓之涷盖言西云而东雨则莫之能久也造化权舆曰其风自西而东者爲雨盖风至自东则云从之矣说曰东云西雨又云东云谓之上云西云谓之下云上云盖雨之云也故易曰宻云不雨尚往也又曰密云不雨已上也以今考之虹在东常隔雨而朝之外于自西则鲜或雨矣虽雨亦莫能久也故诗以此戒人之奔外云言朝则以况滛奔之始防蝀言晚则以况其终终则言不复雨矣虹霓之象也先儒以爲云漏日日照雨滴则虹蜺生今以水歕日自侧视之则晕爲虹蜺虽则虹生于地之气不晕于日不成也故今雨气成虹朝阳射之则在西夕阳射之则在东月令季春日虹始见蔡邕以爲虹常依隂雨而昼见于日冲无云不见太隂亦不见常以日西见东方故曰蝃蝀在东蝀之文从东以此故也蜺则常依防浊见于日旁白而直者曰虹凡见日旁者四时常有之惟雄虹起于是日至孟冬乃藏

尔雅曰天气下地不应曰雺地气发天不应曰雾庄子以爲腾水上溢爲雾盖火气之在地成烟水气之在天成雾雾云之类也云事也雾务也盖天不应矣而地出以有所务故雾谓之晦此圣人所以不从事于务也今雾四起善是故月可以逺望而不可以细书雾可以细书而不可以逺望日中而云雾四塞则时多隐士其以此欤志林曰黄帝与蚩尤作大雾一军昬惑黄帝乃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盖云雾有可以术致者古之方士或作五里雾或作三里雾而列子以爲冬起雷夏造氷殆谓是也杨子曰雾縠之组丽女工之蠧矣言縠纎丽如雾而爲女工之蠧也释名曰縠粟也其形足足而踧踧视之如粟也又谓之纱縠亦取踧踧如纱也然则取其如粟故谓之縠縠从谷省以此故也传曰善人游如行雾中虽不濡湿潜自有润又曰飞尘増山雾露増海是故君子贵迁善也

造化权舆曰中央之气露露形如珠故古者冕旒如之董子曰冕旒下垂如缀繁露或谓之繁露也束晢集曰零露垂林非缀冕之饰义取诸此冠天象也故弁饰望之如星而冕旒如缀繁露老子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盖露虽雨类而露无逺近之偏故诗以譬德泽诗曰蓼彼萧斯零露浓浓而叙者以爲蓼萧废则恩泽乖矣是也诗曰野有蔓草零露溥兮言天之下露高矣而今延及蔓草则以下流故也又曰湛湛露斯在彼丰草丰草者露之所丰又非特延及而已丰草同姓卑之况也式防之诗一章曰微君之故胡爲乎中露二章曰微君之躬胡爲乎泥中露言有沾濡之辱泥言有防溺之难也一曰泥中中露皆邑以今考之卫在大山之间雨露所钟以此名邑理或然也而刘向列女传又以爲此诗人所作一作于中露一在泥中理或然也然则后世柏梁之体仿于此乎鹖冠子曰昔之得道以立至今不可迁者四时泰山是也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岑峦烟溪箨木降风是也其得道以生至今不可亡者日月星是也其得道以亡至今不可存者零叶遇霜朝露遭日是也由是观之夫何适而无有道邪故禹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雨露以生而霜以肃杀相之故霜之文从相释名曰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霜遗之义出于此今霜陨而易脆胶漆不坚草木脱落粪本然则古者霜降而妇功成百工于是休息岂特人事而已哉亦自然之理也诗曰正月繁霜我心忧伤阳正也隂慝也以人正言之则一月谓之正月以天言之则四月谓之正月盛德在火繁露而言繁霜无是也则民之讹言亦大矣故君子爲之忧伤也或曰古者一夫嗟咨匹妇抗愤而六月爲之飞霜则正阳之月霜以乖致盖有之矣刘向所谓霜降不节不以其时其诗曰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此之谓也盖幽王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始于霜降失节山之卑者涌而爲冈防而爲陵及其甚也日月薄蚀雷电变常水泉沸腾山谷易处故诗曰朔日辛卯日又蚀之亦孔之丑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崒崩高岸爲谷深谷爲陵董子所谓国家将有失道之咎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伤败廼至则若此之类是也今露之繁在夏而至秋则成霜霜之繁在冬而至春则成露故传以爲露隂液也释而爲露结而爲霜

说文曰仌冻也象水凝之形今仌面所凝文盖如此释名曰凌氷室也其文望之似仌凌之理也字或爲冰易曰干爲氷干西北之卦也故爲氷干爲氷则坤爲霜可知矣坤西南也礼曰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盛于西北易曰履霜坚氷至氷者隂刚之盛也盖坤之初六下也上无阳以正之而坤爲顺故自初履霜驯致其道至坚氷也庄子曰冠圎冠者知天时履方履者知地形冠天象也履地象也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氷临渊恐坠也履氷恐防也周官凌人掌氷正嵗十有二月令斩氷三其凌凌之积水也三其凌其二所以备消释也应劭风俗通曰积氷曰凌凌氷曰冻氷流曰澌氷解曰泮庄子曰是所谓氷解冻释者也言至人不凝滞于物如此盖藏曰冻故冰言解冻言释尔雅曰氷脂也脂之爲物得隂则凝得阳则释盖氷之类也故形谓之脂传曰镂氷画脂义取诸此一曰氷即尚书古文凝字说文亦云水坚也从仌从水鱼陵切俗氷从凝盖膏凝曰脂故曰氷脂也义取凝结而孙炎所言尔雅旧本亦依凝虽改古字亦非氷凝之氷也诗曰二之日凿氷冲冲冲冲凿氷之意也凿氷所以备暑盖诗上章备寒故于是乃言备暑

毛诗名物解卷二

猜你喜欢
  第六章 大学院·梁启超
  卷九·陆陇其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孔子
  卷三·陈傅良
  理学类编卷七·张九韶
  卷二十六·孙瑴
  宋朱熹的《诗经集传》和《诗序辨》·傅斯年
  卷五·吴廷华
  卷二·王与之
  卷十八·朱公迁
  卷二十·佚名
  卷四百一十一·佚名
  致蒋慧雄苏慧纯二居士书·太虚
  唯生论读后·太虚
  大般涅槃经疏 第六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762_1 【括苍山】刘昭禹   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白云随步起,危径极天盘。   瀑顶桥形小,溪边店影寒。往来空太息,玄鬓改非难。   卷762_2 【忆天台山】刘昭禹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岩房容偃

  • 提要·刘克庄

      《后村诗话》前集二卷,后集二卷,续集四卷,新集六卷,宋刘克庄撰。克庄有《后村集》,已著录所撰诗话,惟前集有本别行,其余皆编入文集中,共十四卷。末有自跋,称前后二集为六十至七十岁时所作,续集四卷为八十岁时所作,新集六卷则

  • 第十三出 谄笑·李渔

    (贴旦上)佳人忆佳人,才子怀才子。虽无枕簟情,也解相思死。——好笑我家小姐,自从那日在雨花庵与范大娘结盟回来,茶不思饭不想,睡似醒醒似睡。夫妻虽是假的,相思病倒害真了。今日十月十五,我不免劝他到楼上看看县官行

  • 三集卷七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古今体九十一首【戊子二】重华宫集廷臣及内廷翰林等三清茶聨句复得诗二首外藩华讌紫光回堂陛重宣翰席开讵是言欢太频数【入声】适因余暇共追陪略存禁体倡生面弗许雕文骋颂才雪护麦田茶泛

  • 蜕庵集卷四·张翥

    (元)张翥 撰○七言律诗殿试翥与读卷官老臣载笔侍金銮自愧三叨读卷官进士擢科从古盛大臣考策得才难芳年荏苒闻鶗鴂花事从容到牡丹明发禁扃当彻鏁文光髙动五云端翰林三朝御容戊戌仲冬朔把香前宫嘉禧殿前初日髙瑞光先映赭

  • 卷之九十四·佚名

    洪武七年十一月壬戌朔孝慈录成先是贵妃孙氏薨敕礼官定丧服之制礼部尚书牛谅等奏曰周礼仪礼父在为母服期年若庶母则无服 上曰父母之恩一也而丧服低昂若是其不近于人情甚矣乃敕翰林学士宋濂等曰养生送死圣王之大政讳亡

  •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甲申战事记·池仲祐

    我国自有汽轮、军舰以来,从未有与外邦交仗者;有之,自清光绪甲申与法人战于马江始。先是,法觊越南。越南地分南、北圻,与中国滇、粤接壤。南圻六省,久为法据。同治十二年,法人突攻北圻河内等省,越招广西人刘永福率众败之,议和罢

  • 第七卷 军学·缪荃孙

    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张之洞奏窃维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方今时局孔及,事事需材,若不广为培养,材自何来?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八日,奉上谕:自来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宜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隐

  • 八○七 安徽巡抚农起奏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情形折·佚名

    八○七 安徽巡抚农起奏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安徽巡抚臣农起跪奏,为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恭折奏覆事。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五年

  • 五十一、记蒯礼卿先生·包天笑

      且说自南京高等学堂停办后,由蒯礼卿先生留在他公馆里的,约共有五六人。现在我所见的,一位是汪允中,他是安徽歙县人;一位是陈宜甫,他是镇江人;一位郭肖艇,他是安庆人。苏州人本有两人,一位是戴梦鹤,一位是余同伯,梦鹤有病不能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五王礼考【二十一】皇太后皇后妃嫔车舆仪仗【臣】等谨按周礼王后之五路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亦掌於巾车之职汉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法驾皆御金根车其非法驾则御紫罽軿车唐制重翟厌

  • 卷四·郑玄

    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食,饭也。饮,酒浆也。膳,牲肉也。羞,有滋味者,凡养之具,大略有四。○食,音嗣,注及下“食用”、“公食”同。饭,扶万反,依字作饣卞。)[疏]“膳夫”至“世子”○释曰:云“膳夫掌王之食饮”者,此一

  • 大学章句或问通证·张存中

    元 张存中 撰章句序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寛防命汝典乐敎胄子直而温寛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防曰于予击石拊石

  • 卷二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十谨按宋板与上合为一卷説命上考异古本经不言臣下罔攸禀令不作弗罔作亡下文惟暨乃僚罔不同心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并放此注其名曰説下有也字使摄政下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八·澄观

    十回向品(从二十五经一半尽三十三经)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长行中亦二。谓位行位果。行中亦三。谓牒释结。今初牒名征起。谓所修事善皆悉顺入坚固法性故。下文云。则为随顺真实住。本分名入一切平等善根。入即随

  • 因明正理门论本·佚名

        大域龙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  宗等多言说能立  是中唯随自意乐  为所成立说名宗  非彼相违义能遣  宗等多言说能立者。由宗因喻多言辩说

  • 摩诃止观卷第十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十上第七观诸见境者。非一曰诸。邪解称见。又解知是见义。推理不当而偏见分明作决定解。名之为见。夫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据文者生无证者死。夫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融。闇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