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掌葛/槁人

掌葛掌管按时向山农征收葛草和凡属如葛的草类、向泽农征收萌芝等麻类而用以算作上缴国家赋税的政令,称量轻重长短而接受征收物。

掌染草掌管春秋季节征收可用作染料的草类,用秤称量轻重而后收纳,以待用时颁授[给染人]。

掌炭掌管执行征收草木灰、木炭等物的命令,按时征收,用秤称轻重而后收纳,以供王国之用。凡有关炭、灰的事[都负责掌管]。

掌荼掌管按时收聚荼,以供办丧事时用。征收野生的草木果实,以待王国有事时用。凡[瓜瓠葵芋等]可蓄聚之物[都加以收聚以备用]。

掌蜃掌管征收蚌蛤中的蛤类,以供填塞墓坑底部所需的蛤。举行祭祀供给勘祭器所需的蝗。供给[研粉]涂饰器物或墙壁使成白色所需的蛤。

囿人掌管囿中离宫小苑游观处野兽的蕃卫防禁,牧养[苑中的]各种野兽,有祭祀、丧事、宾客时,供给所需的[从囿中猎获的]活兽与杀死的兽。

场人掌管王国的场圃,而种植瓜果和珍异的果树,按时收取果实而加以收藏。凡祭祀或接待宾客,供给所需的瓜果。行宗庙荐新礼也照样做。

廪人掌管谷米数,以备国家分颁群臣俸禄、救济民众或恩赐、发给[庶人在官者]食粮。依据年成的好坏计算王国的开支,以知道够用不够用,以报告上级用谷[的原则],据以制定适于丰年或荒年的不同用谷标准。凡民众吃粮,每人[每月]四□,是上等年成;每人[每月]三□,是中等年成;每人[每月]二□,是下等年成。如果每人[每月]吃不够二□,就命令国中饥民迁移到产粮多的地方,并告诉王减省国家开支。凡国家有会同、征伐、劳役的事,就置备所需的粮食。有大祭祀,就供所取用的祭粮。

舍人掌管有关合理分发宫中[用米的]事务,分颁米给在宫中各官府的办公人员,按制度掌管米的支出与退还。凡祭祀,供给簋簋,盛上饭,加以陈列。接待宾客也这样做,并供给行致饔饩之礼所需的用车载的米、用笛盛的米、饲草和禾。有丧事,供给行饭含礼所需的米,并供给炒熟的谷。按一年的四季悬挂各类谷种[而风干],以供王后孟春向王献种。掌管米谷的支出和收入,辨明它们的种类和名称[而分别记账]。[夏历]年终就总计用谷的多少。

仓人掌管所收入谷物的储藏,分辨九谷的名称种类,以备王国所用。如果谷物不足,就减省委积的支用;谷物有余,就把它储藏起来,以备灾荒年而颁用。凡国家有大事,供道路委积所需的谷物和饮食。

司稼掌管巡视王国野地的庄稼,辨别各种谷物的种类,全面了解它们的名称,以及它们所适宜种植的土地,作为下年种植的法则,悬挂在邑中里门上。巡视野地的庄稼,根据年成的好坏制定出征收赋税的法则。掌管调度民众粮食的多少,而救济人们的急困,公平地颁授所征收储积的粮食[给急困之民]。

舂人掌管供给各种米。祭祀供给盛在[篮簋等]器中的米。款待宾客供给行致饔饩之礼时[盛在笛中的]米。凡举行飨礼和食礼供给饭食所用的米。掌管凡属舂米舀米的事。

饎人掌管凡属祭祀所当供给的炊熟的米。供给王和王后用六谷做的饭食。凡接待宾客,供给用篱簋盛的饭食。举行飨礼和食礼也这样做。

槁人掌管供应在外朝和内朝当值官吏的饭食。如果用飨礼款待老人、孤子、士、庶子,供给所需的饭食。掌管豢养供祭祀用的狗。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郑玄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孔子
  卷七十六·程公说
  卷二十五·郑玉
  经书新语·胡兰成
  卷十二·方苞
  衔枚氏/司仪·佚名
  卷二·曾国藩
  卷五百四十六·佚名
  卷九十三·佚名
  初转法轮与摩诃菩提·太虚
  大乘起信论别说·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佚名
  卷九十七·佚名
  阴持入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212_1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高適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

  • 第三十三出 秘议·汤显祖

    【绕池游】〔净上〕芙蓉冠帔,短发难簪系。一炉香鸣钟叩齿。〔诉衷情〕 “风微台殿响笙簧。空翠冷霓裳。池畔藕花深处,清切夜闻香。人易老,事多妨, 梦难长。一

  • 卷一百六·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六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三 鼓吹曲辞 梁鼓吹曲十二首   沈约 【隋书乐志曰鼓吹宋齐并用汉曲又充庭用十六曲梁高祖乃去四曲留其十二合日时也更制新歌以述功德】 木纪谢 【隋书

  • 卷十·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十      无锡浦起龙撰内篇杂述【第三十四○杂述谓史流之杂着】在昔【旧作昔在】三坟五典春秋檮杌即【当作皆】上代帝王之书中古诸侯之记行诸历代以为格言释【篇首所列皆谓纪载正书用以托

  • 第十七回 盛京之宫院·德龄

    这一天,我们虽说是已经到了奉天,然而经过了好几日的长途跋涉之后,人已疲倦得不知所云了;大家都在希望赶快休息,无论这些盛京的宫院是何等的伟丽动人,也没有精神去细细察看了,至多只能象走马看花似的约略浏览一回,便算对

  • 卷之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一·佚名

    二帝三代通论上帝王世次年纪【六一】舜禹受禅【颍滨】帝王所尚【李翱 李华 颍滨 刘敞】帝王世次年纪六一曰尧舜禹汤文武此六君子者可谓显人矣而后世犹失其传者岂非以其逺也哉是故君子之学不穷逺以为能而阙其不知慎

  • 宝应·周绍良

    №宝应001【盖】叶君墓志【志文】大唐若干君墓志铭君讳元,字忠,武威郡人也。曾祖仁甫君,银青光禄大夫,帝之城也。祖智山甫君,崇儒府果毅,因官而宅彼汾也。父大方甫君,清机不仕。君素节相循,揖扬不忘,其好阴流水

  • 刘豫传·脱脱

    刘豫字彦游,景州阜城人。世代务农,到刘豫时才考进士,元符(1098~1100)中考中进士。刘豫小时候缺乏教养和德行,曾偷同学的白金盂、纱衣。政和二年(1112),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被言者攻击,皇上不想揭发他过去的丑行,下诏不要追究。

  • 牙忽都传·宋濂

    牙忽都,祖名拨绰,睿宗之妃所生。拨绰之母名马一实,姓乃马真氏。拨绰骁勇善骑射,宪宗任命他为大将军,因北征钦察有功,赐号拨都。宪宗七年(1257)分土地与诸王侯,赐蠡州三千三百四十户与他。拨绰娶察浑灭儿乞氏,生薛必烈杰儿。薛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部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

  • 卷五十四(定元年,尽四年)·孔颖达

    ◎定公(○陆曰:“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谥法:‘安民大虑曰定。’”)[疏]“正义曰:《鲁世家》:“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史传不言其母,不知谁所生也。以敬王十一年即位。谥法:“安民大虑曰定。”【经】元年,春,王。(公

  • 提要·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三家诗拾遗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三家诗拾遗十卷国朝范家相撰家相字蘅洲防稽人乾隆甲戌进士官至柳州府知府汉代传诗者四家隋书经籍志称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惟韩诗存宋修太

  • 卷十八·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八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宣公一【公名倭一名接又作委文公子母敬嬴諡法善问周达曰宣】周【匡王五年○鲁宣公二年匡王崩弟定王立】郑【穆公三十年○鲁宣公三年穆公卒灵公夷立宣四年灵公

  • 护国仁王般若经序·佚名

    代宗皇帝制皇矣至觉,子于元元。截有海以般若之舟,剪稠林以智慧之剑。绵络六合,罗罩十方。弘宣也深,志应也大。自权舆天竺,泳沫汉庭,行无缘之慈,纳常乐之域。信其博施,倾芥城而逾远;仰夫湛寂,超言象之又玄。五始不究其初,一得罔根

  • 翼庵禅师语录卷之一·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翼庵禅师语录卷之一小师序灯等记住天台国清禅寺语据室诸佛心量广一尺此方地面广一尺诸佛心量广一丈此方地面广一丈诸佛法身长一尺个条拄杖长一尺诸佛法身长一丈个条拄杖长一丈踏着此方地面

  • 马商的女儿·劳伦斯

    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名伟大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马商的女儿》是劳伦斯于1922年前后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马商Pervin一家在破产之后所面临的失落与绝望。劳伦斯重点选取了

  • 相应部经典·佚名

    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杂阿含经》。分为五篇、五十六相应、二百零三品,共收经二千八百七十五部(一说“二千八百六十三部”或“二千八百五十八部”)。按经的内容分为偈、因缘、蕴、处等,较《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