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幼官图第九

若因处虚守静人物则皇。五和时节,君服黄色,味甘味,听宫声,治和气,用五数,饮于黄后之井,以(人果)兽之火爨,藏温濡,行敺养,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常至命,尊贤授德,则帝。身仁行义,服忠用信,则王。审谋章礼,选士利械,则霸。定生处死,谨贤修伍,则众。信赏审罚,爵材禄能,则强。计凡付终,务本饰末,则富。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同异分官,则安。通之以道,畜之以惠,亲之以仁,养之以义,报之以德,结之以信,接之以礼,和之以乐,期之以事,攻之以言,发之以力,威之以诚,一举而上下得终,再举而民无不从,三举而地辟散成,四举而农佚粟十,五举而务轻金九,六举而絜知事变,七举而内外为用,八举而胜行威立,九举而帝事成形。九本搏大,人主之守也。八分有职,卿相之守也。七官饰胜备威,将军之守也。六纪审密,贤人之守也,五纪不解,庶人之守也。动而无不从,静而无不同。治乱之本三,卑尊之交四,富贫之终五,盛衰之纪六,安危之机七,强弱之应八,存亡之数九。练之以散群傰署,凡数财署。杀戮以聚财,劝勉以选众,使二分具本,发善必审于密,执威必明于中,此居图方中。

右中方本图

必得文威武官习,胜之。务时因,胜之。终无方,胜之。几行义,胜之。理名实,胜之。急时分,胜之。事察伐,胜之。行备具,胜之,原无象,胜之。本定独威,胜。定计财,胜。定知闻,胜。定选士,胜。定制禄,胜。定方用,胜。定纶理,胜。定死生,胜。定成败,胜。定依奇,胜。定实虚,胜。定盛衰,胜。举机诚要,则敌不量。用利至诚,则敌不校。明名章实,则士死节。奇举发不意,则士欢用。交物因方,则械器备。因能利备,则求必得。执务明本,则士不偷。备具无常,无方应也。听于钞,故能闻无极。视于新,故能见未形。思于浚,故能知未始。发于惊,故能至无量。动于昌,故能得其宝。立于谋,故能实不可故也。器成教守,则不远道里。号审教施,则不险山河。博一纯固,则独行而无敌。慎号审章,则其攻不待。权与明必胜,则慈者勇。器无方,则愚者智。攻不守,则拙者巧。数也。动慎十号。明审九章。饰习十器。善习五官。谨修三官。必设常主。计必先定,求天下之精材。论百工之锐器。器成,角试否臧。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称材。说行若风雨,发如雷电,此居于图方中。

右中方副图

春行冬政,肃。行秋政,雷。行夏政,则阉。十二,地气发,戒春事。十二,小卯,出耕。十二,天气下,赐与。十二,义气至,修门闾。十二,清明,发禁。十二,始卯,合男女。十二,中卯。十二,下卯。三卯同事。八举时节,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治燥气,用八数,饮于青后之井,以羽兽之火爨,藏不忍,行敺养,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合内空周外,强国为圈,弱国为属。动而无不从,静而无不同。举发以礼,时礼必得。和好不基,贵贱无司,事变日至,此居于图东方方外。

右东方本图

旗物尚青,兵尚矛,刑则交寒害釱。器成不守,经不知。教习不着,发不意。经不知,故莫之能圉。发不意,故莫之能应。莫之能应,故全胜而无害。莫之能圉,故必胜而无敌。四机不明,不过九日,而游兵惊军。障塞不审,不过八日,而外贼得间。由守不慎,不过七日,而内有谗谋。诡禁不修,不过六日,而窃盗者起。死亡不食,不过四日,而军财在敌,此居于图东方方外。

右东方副图

夏行春政,风。行冬政,落。重则雨雹。行秋政,水。十二,小郢,至德。十二,绝气下,下爵赏。十二,中郢,赐与。十二,中绝,收聚。十二,大暑,至尽善。十二,中暑。十二,小暑。终三暑同事。七举时节,君服赤色,味苦味,听羽声,治阳气,用七数,饮于赤后之井,以毛兽之火爨,藏薄纯,行笃厚,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定府官,明名分,而审责于群臣有司,则下不乘上,贱不乘贵,法立数得,而无比周之民,则上尊而下卑,远近不乖,此居于图南方方外。

右南方本图

旗物尚赤,兵尚戟,刑则烧交强郊。必明其一,必明其将,必明其政,必明其士,四者备,则以治击乱,以成击败。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危国。至善不战,其次一之。大胜者积众,胜而无非义者,焉可以为大胜。大胜,无不胜也。此居于图南方方外。

右南方副图

秋行夏政,叶。行春政,华。行冬政,秏。十二,期风至,戒秋事。十二,小卯,薄百爵。十二,白露下,收聚。十二,复理,赐予。十二,始前节第赋事。十二,始卯,合男女。十二,中卯。十二,下卯。三卯同事。九和时节,君服白色,味辛味,听商声,治湿气,用九数,饮于白后之井,以介虫之火爨,藏恭敬,行搏锐,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闲男女之畜,修乡里之什伍,量委积之多寡,定府官之计数,养老弱而勿通,信利害而无私。此居于图西方方外。

右西方本图

旗物尚白,兵尚剑,刑则绍昧断绝。始乎无端,卒乎无穷。始乎无端,道也。卒乎无穷,德也。道不可量,德不可数。不可量,则众强不能图。不可数,则为轴不敢乡。两者备施,动静有功。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此居于图西方方外。

右西方副图

冬行秋政,雾。行夏政,雷。行春政,烝泄。十二,始寒,尽刑。十二,小榆,赐予。十二,中寒,收聚。十二,中榆,大收。十二,寒至,静。十二,大寒,之阴。十二,大寒终。三寒同事。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治阴气,用六数,饮于黑后之井,以鳞兽之火爨,藏慈厚,行薄纯,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器成于戮,教行于钞,动静不记,行止无量。戒审四时以别息,异出入以两易,明养生以解固,审取与以总之。一会诸侯,令曰:非玄帝之命,毋有一日之师役。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三会诸侯,令曰:田租百取五,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毋乏耕织之器。四会诸侯,令曰: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毋征薮泽,以时禁发之。五会诸侯,令曰: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时。六会诸侯,令曰:以尔壤生物共玄官,请四辅,将以祀上帝。七会诸侯,令曰:官处四体而无礼者,流之焉莠命。八会诸侯,令曰:立四义而无议者,尚之于玄官,听于三公。九会诸侯,令曰:以尔封内之财物,国之所有为币。九会,大命焉出,常至。千里之外,二千里之内,诸侯三年而朝习命。二年,三卿使四辅。一年正月朔日,令大夫来修,受命三公。二千里之外,三千里之内,诸侯五年而会至习命。三年,名卿请事。二年,大夫通吉凶。七年重适入,正礼义。五年,大夫请变。三千里之外,诸侯世一至,置大夫以为廷安,入共受命焉。此居于图北方方外。

右北方本图

旗物尚黑,兵尚胁盾,刑则游仰灌流。察数而知治,审器而识胜,明谋而适胜,通德而天下定。定宗庙,育男女,官四分,则可以立威行德,制法仪,出号令。至善之为兵也,非地是求也,罚人是君也;立义而加之以胜,至威而实之以德,守之而后修,胜心焚海内。民之所利立之,所害除之,则民人从。立为六千里之侯,则大人从。使国君得其治,则人君从会。请命于天地,知气和,则生物从。计缓急之事,则危危而无难。明于器械之利,则涉难而不变。察于先后之理,则兵出而不困。通于出入之度,则深入而不危。审于动静之务,则功得而无害也。着于取与之分,则得地而不执。慎于号令之官,则举事而有功。此居于图北方方外。

右北方副图

猜你喜欢
  卷十一(闵元年,尽二年)·孔颖达
  定公卷二十六(起六年尽十五年)·何休
  卷二十九 论语十一·黎靖德
  人生三戒·孔子
  卷六·吕祖谦
  《瑜伽師地論》敘卷上·欧阳竟无
  原性原文·韩愈
  御制序·佚名
  卷九十·道世
  开元释教录卷第九·智升
  卷第三·李遵勖
  欧洲佛教大会的论诤·太虚
  诸法集要经卷第八·佚名
  宗镜录卷第五十五·延寿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軏·唐圭璋

      軏字信可,许(今河南许昌)人。为陕漕属。   夜行船   今夜阴云初霁。画帘外、月华如水。露霭晴空,风吹高树,满院中秋意。   皎皎蟾光当此际。怎奈何、不成况味。莫近檐间,休来窗上,且放离人睡。

  • 卷八十二·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八十二    宋 陈起 编利登骳稿 青阳洞天呈青阳主人曾少裕 两岸苍苍峭天柱停策崖边唤舟渡青巾羽客打舟来惊起灵蛇絶溪去千年神浆不自惜万里晴天安得雨但见飞流

  • 卷之八·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八张祜一张祜字承吉,清河人。元和中作宫体小诗,情词艳发,稍流轻薄。晚岁乃窥建安风格,短章大篇,往往间出,谏讽怨谲,颇深寄意,为时所称,皮日休、陆龟蒙尤重之。大中中卒于丹阳。补诗四卷。【按《全唐诗》卷五百十

  • 原序·范成大

    石湖诗集原序予畴昔之晨与客坐堂上遥见一健步黄衣负一笈至庭下呼而诹其奚自曰自参政公范氏也发其笈公之文集在焉索其书读之则公之子莘叩头请曰莘不夭不自霣越而先公一夕奄忽弃其孤莘欲死而不敢者有先公付托之重任在方

  • 卷六·贾岛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长江集] 钦定四库全书 长江集卷六 唐 贾岛 撰 让糺曹上乐使君 战战复兢兢犹如履薄氷虽然叨一掾还似说三乘瓶汲南溪水书来北岳僧戅愚兼抱疾权纪不相应 赠友人 五字诗成卷清新韵具偕不同狂客

  • 卷二十上·杨士奇

    永乐元年五月丁丑朔赐岷王楩册宝并敕谕之曰昔 皇考封建诸子以卫邦家而尔在建文时被收册宝拘囚困辱盖已极矣朕即位之初笃念亲亲复尔封爵召还京师尔宿留不至乃恣行威福擅拘方面诸司印信杀戮官属使军民蛮夷之众惊疑不安

  •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别集下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十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李显忠 忠襄公 字君锡绥德青涧人初名世辅高宗改赐今名其先唐诸公子也自唐以来世为苏尾九族都巡检使祖孙相承长雄其

  • 绎史卷四十四之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齐桓公霸业【一】管子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糺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岀管仲与召忽徃见之曰何故不岀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传小白也贱臣知弃矣召忽

  • 孙维城传·张廷玉

    孙维城,字宗甫,丘县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相继担任浚县、太康、任丘三县知县。万历十年(1582)升为南京御史。当初,张居正不奔丧,宁国的儒生吴仕期想上书劝谏。未发,太平同知龙宗武报告给操江提督胡木贾,让他告诉张居正。

  • 野史无文卷十一·郑达

    鲁监国诸臣传(下)黄斌卿传黄道周传(阙)陆清源传(阙)阁部史公守扬州府纪事黄斌卿传黄斌卿号虎痴,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父以明经为教谕。生三子:长斌卿,次殀,季孝卿。斌卿生于万历己酉年。阔口丰颐,双眸烱射,颕异过人。于经史诸子百

  • 第三 内揵 4·王诩

    【原文】上暗不治,下乱不寤①,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②而飞③之。若命自来,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④,莫知所为,退为大仪⑤。【注释】①寤:通“悟”明白事理。②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进言。③飞:褒奖、表扬

  • 显扬圣教论 第十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六复次计诸极微常住论者。我今问汝。随汝意答。汝为观察已计极微常。为不观察计彼常耶。若不观察者。离慧观察而定计常。不应道理。若言已观察

  • 布朗神父探案集·切斯特顿

    《布朗神父探案集》从《花园血案》到《三重谋杀》,共计32篇。这些作品中描写的布朗神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探案完全无缘。其实,他富于洞察和逻辑推理能力,对罪犯心理和手段无所不通,加上口中常说出辛辣的警句,因而与爱伦·

  • 梧溪集·王逢

    元诗文集。7卷。王逢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梧溪集》原名《澂江棹歌》,系王逢生前自编。前6卷刊行于元末,第7卷则是王逢死后由其子王掖刊行于明洪武年间。景泰七年(1456)陈敏政据元至正

  • 与妻诀别书·林觉民

    林觉民撰。亦称《寄妻绝笔书》、《与妻书》、《绝笔书》等。载《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写给妻了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信中委婉曲折地倾诉了自己对妻子的厚

  • 苹野纂闻·伍余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伍馀福撰,凡二十则(其中有些文、史考辨等短篇)。今存版本有《学海类编》本、 《广四十家小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后两种题作《莘野纂闻》)等。卷末有其子

  • 清净毗尼方广经·佚名

    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或谓竺法护)译。又称清净毗奈耶方广经、清净毗尼经、毗尼方广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叙述方广大乘之净戒,以寂调伏音天子与文殊之问答为其架构。就声闻及菩萨律行之不同,提出十七种对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