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第二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

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辜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今君穷民财力,以羡馁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歩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之明者也;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着于国,婴恐其不可莅国子民也。”

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猜你喜欢
  兵政第十四·鹖冠子
  第一章 分地为百度·梁启超
  遵礼篇 第十六 凡二十一条·范立本
  卷三十四·陆陇其
  卷九·胡广
  序·姜宝
  提要·郑小同
  卷三十七·秦蕙田
  书传卷三·苏轼
  《心史》序·欧阳竟无
  卷六·曾国藩
  ○戒憍奢意第二·玄觉
  卷二·晁迥
  坊记集传原序·黄道周
  三报论原文·慧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争报恩三虎下山·臧懋循

    争报恩三虎下山杂剧(元)无名氏撰●争报恩三虎下山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屈受罪千娇赴法 正名 争报恩三虎下山楔子〔冲末扮宋江引偻罗上〕〔

  • 卷三百七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 彭华 柳鸶为尹嗣昭题 柳丝不动江流缓双鹭飞来秋日晩平沙漠漠点寒烟乱石离离立苍藓静随玉顶听湍瀬饥引银钩啄清浅霜衣雪襟谁匹俦逸态闲情自幽远君

  • 卷二百九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十三 高啓 江上看花 两年京师不见花青衫白马驱尘沙今年江边偶无事狂醉烂漫寻春华游蜂飞蝶日妍暖红紫正发纷交加穿蹊每入隣媪圃叩门或到山僧家渐老都

  • 卷一百四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九仪器类五言律铜仪          【元】掲傒斯法象坤仪重来从汴水迁飞龙纒四极黄道界中天望絶秋毫永循环太古前荒台明月夜厯厯应星躔五言排律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 卷之九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七二四 谕着一体饬查演戏剧本并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佚名

    七二四 谕着一体饬查演戏剧本并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奉上谕:前令各省将违碍字句之书籍实力查缴,解京销毁。现据各省督抚等陆续解到者甚多。因思演戏曲本内,亦未必无

  • 金佗续编卷八·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八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七绍兴六年金齐分路前来更切审料敌情省劄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岳飞申今据诸处申到金齐兵马厚重分路前来侵犯飞虽目疾昏痛未痊不免於十一月十五日躬亲渡江星夜前去措置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一·佚名

    周平王周幽王元年立子宜臼为太子宜臼母申后姜氏三年纳褒姒初宣王之时童謡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王闻之有夫妇鬻是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方逃于道收之以奔于褒后褒姁有狱请入此女于

  • 魏纪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231)·司马光

    魏纪四 魏明帝太和五年(辛亥,公元231年) [1]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浚节,使与吕岱督军五万人讨五溪蛮。浚姨兄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秦浚遗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表以示浚,而召还,免官。

  • 卷三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十七赏赉康熙九年庚戌三月辛未上谕户部十库所有旧物与其虚置於此何如分赐旗下贫丁尔部即偕工部察有当给予者集议以闻寻户部工部议覆

  • 吴乃琛·周诒春

    吴乃琛 字賮忱。生于浙江杭州。已婚。初学于杭州求是书院。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二年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商科。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入威斯康心大学。习经济政治学。宣统二年。得硕士学位。回国。历

  •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戴德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则秉德之士不?矣。故君子不?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

  • 卷四百六十三·佚名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四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何因缘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到一切法究竟彼岸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现,由深般若波罗蜜多

  • 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胡适

      《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四有《传法堂碑》,也是9世纪的一种禅宗史料。  传法堂碑【校改本】  王城离域有佛寺,号兴善。寺之坎地,有僧舍名传法堂。先是大彻禅师宴居于是寺,说法于是堂,因名焉。有问师之名迹,曰,号惟宽,姓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九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九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三有四十四智体。知老死智体。知老死集智体。知老死灭智体。知老死灭道智体。乃至知行亦如是。问曰。何故作

  • 卷第三十五·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五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威仪法之二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比丘。著多罗屐在坐禅比丘前经行。比丘心不得定。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呼是比丘来。来已佛问言。汝实尔不。

  • 炮炙大法·缪希雍

    本草著作。不分卷。明缪希雍(仲淳) 口授,其弟子庄继光录校,成书于天启二年 (1622年)。此书在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90余种炮制品基础上扩充而成。卷前列“雷公炮制十七法”,继列药物439味,分水、火、土、金、石

  • 夔州卧龙字水禅师语录·佚名

    明圆䂐说,观谁等录。三卷。卷首有序,启,卷一收住夔州新宁县指月禅院语录——上堂、住夔州开县栖灵禅院语录——上堂、住荆州府天皇护国禅院语录——上堂、住沣州药山禅院语录——上堂、住夔州新宁县牛山广福禅院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