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僧弘秀集巻四

宋 李龏 编

清塞四十五首

留辞杭州姚合郎中

波涛千里隔抱疾亦相寻防宿逢高烧辞归值积霖丛桑山店迥孤烛海船深尚有重来约知无省阁心

送分定归灵夏

南游多老疾见说讲经稀塞寺几僧在闗城空自归带河衰草断映月旱沙飞却到禅斋后边军识衲衣

酬吴之问见赠

已当听鴈夜多事不同居故疾离城晚秋霖见月疎趂钟闗静户带叶卷残书荡桨期南去荒园久废鉏

送康绍归建业

南朝秋色满君去意如何帝业空城在民田坏冢多月圆台独上栗绽寺频过篱下西江水相思见白波

送耿山人归湖南

南行随越僧旧业一池菱两髩已垂雪五湖归挂罾夜涛鸣栅锁寒苇露船灯此去应无事却来期未能

休粮僧

一斋难过日况是更休粮养力时行道闻钟不上堂惟留煨药火岂冩化金方旧有山防在从僧请作房

赠李主簿

税时兼主印每日得闲稀对客方科吏为官亦典衣案迟吟坐待宅近步行归见説论诗道应愁断是非

栢岩禅师

野寺絶依念空山曾遍行老来披衲重病起读经生乞食嫌村逺寻溪爱路平多年栢岩住不识栢岩名

宿开元寺楼

西峰残日落谁见寂寥心孤枕客眠久两廊僧话深寒扉闗雨气风叶隠钟音此爱东楼望仍期别夜寻

送僧还南岳

辞僧下水棚因听岳钟声逺路独归寺几时重到城风高寒叶落雨絶夜堂清自説深居后隣州亦不行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

绿水隂空院春深喜再来独眠从草长留酒防花开过雨逺山出向风孤雁囘忽思秋夕事云物却悠哉

送僧归江南

洗足北林去逺途今已分麻衣行岳色竹杖带湘云饥防縁危壁寒貍出壊坟前峰一声磬此夕不同闻

赠朱庆余校书

风泉尽结冰寒梦彻西陵越信楚城得逺懐中夜兴树停沙岛鹤茶防石桥僧寺阁连官舍行吟过几层

寻北冈韩处士

相过値早凉松帚扫山房坐石泉痕黑登城藓色黄逆风沈寺磬初日耀隣桑几处逢僧説期来宿北冈

逢播公

带病稀相见西城早晚来衲衣风壊帛香印雨沾灰坐久钟声尽谈余岳影囘却思同宿夜髙枕説天台

入静隠寺途中作

乱云迷逺寺入路认青松鸟道縁巢影僧鞋印雪踪草烟连野烧溪雾隔霜钟更遇樵人问犹言过数峰

冬日山居思乡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収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送幻羣法师

北京从别后南越几听砧住久白髭出讲长黄叶深香连隣舍像磬彻逺巢禽寂黙应闗道何人见此心

玉芝观王道士

四面松杉合空堂画老仙蠧根停雪水曲角积茶烟道至机心尽宵清琴韵全暂来还又去不得坐经年

出闗后寄贾岛

故国知何处西风已度闗归人值落叶逺路入寒山多难喜相识久贫寕自闲惟将来徃信遥慰别离顔

春喜友人至山舍

鸟鸣春日晚喜见竹门开路自高岩出人骑瘦马来折花林影动移石涧声囘更欲留深语重城暮色催

留别南徐故人

二年防见待此夕是前程未断却来约且伸临去情潮囘滩鸟下月上客船明他日南徐道縁君又重行

书实上人房

絶顶言无伴长懐落髪师斋归门掩雪讲彻树生枝沙井泉澄疾秋钟韵尽迟里中还受请又爽赤城期

早秋过郭涯书堂

暑消冈舍清闲语有余情石水生茶味松风减扇声逺分临海雨静觉掩山城此地秋吟苦时来绕菊行

哭闲霄上人

林迳西风急松枝讲钞余冻髭亡夜剃遗偈病时书地燥焚身后堂空着影初此来频下泪曾省到吾庐

送张諲之睦州

遥忆新安旧扁舟徃复还浅深防水石来往逐云山到县余花在过门五栁闲东征随子去俱隠薜萝间

题何氏池亭

信是虚闲地亭亭亦有苔绕池逢石坐穿竹到山囘果落纎萍散行细草开主人偏好事终不厌频来

赠道士

药力资苍髩应非旧日身一为嵩岳客几葬洛阳人石缝瓢探水云根斧断薪闗西来往路谁得水银银

送表兄东南游

山水叠层层吾兄涉又登挂帆春背雁寻磬夜逢僧雪溜悬南岳江云盖秣陵评文永不忘此説是中兴

晚秋江馆寄姚郎中

病寄曲江居带城傍门孤栁一蝉鸣澄波月上见鱼掷荒径叶干闻犬行越岛夜无侵阁色寺钟寒有隔源声故园卖尽休归去湖水秋来空自平

同徐处士秋懐少室故居

曾居少室黄河畔秋梦长悬未得囘扶病半年离水石思归一夜隔风雷荒斋几遇僧眠后野菊频经鹿踏来灯下此心君共説傍松幽径几多苔

赠道人

布褐高眠石窦春迸泉多溅黑纱巾摇头説易当朝客落手围碁对俗人自算天年穷甲子谁同雨夜守庚申拟归太华何时去他日相寻乞药银

寄新头陁

见説北京寻祖后瓶盂自挈绕穷边相逢竹坞晦暝夜一别苕溪多少年逺洞省穿湖底过断崖曾向壁中禅青城不得师同住坐想沧江意浩然

湘汉旅懐杰公

一宿空江听急流仍同贾客坐归舟逺书来隔巴陵雨衰髩去经彭蠡秋不拟为身谋旧业终期断谷隠嵩丘吾宗尚作无憀者中夜废吟生旅愁

寄韩司兵

多病十年无旧识沧州乱后始逢君已知罢秩辞泷水相劝移家住岳云泗上旅帆侵叠浪雪中归路踏荒坟更为此别愁应老书劄何由到北军

赠姚合郎中

望重来为守土臣清高还似武功贫道从防解惟求静诗造微不趂新玉帛已知难挠思云泉终是得闲身两衙向后长无事门馆多逢请益人

赠厉侍御

山松径与瀑泉通巾舄行吟想越中塞雁去经华顶末乡僧来自海涛东闗分河汉秋钟絶露滴猕猴夜岳空抱疾因寻周柱史杜陵寒叶落无穷

上陜府姚中丞

此心长爱狎禽鱼仍登封独著书领郡只嫌生药少在官长恨与山疎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谏诤余见説养真求退静溪南泉石许同居

送韩评事

门枕平湖秋景好水烟松色逺相依罢官余俸租田种送客囘舟载石归离岸游鱼逢浪返望巢寒鸟逆风飞嵩阳旧隠多时别闭目闲吟忆翠微

宿隠静寺上方

一宿五峰杯渡寺虚廊中夜磬声分疎林未落上方月深涧忽生平地云幽鸟背泉栖静境逺人当烛想遗文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宿李主簿林亭

独树倚亭新月入城墙四靣锁山多去年今夜还来此坐见西风袅燕窠

送宗禅师

衡阳一别十三春行脚同来有几人老大却思归岳寺当时未漆祖师身

送蜀僧

万里独行无弟子惟赍笻竹与檀龛防经更向吴中老应是山川似劒南

过僧竹院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髙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送僧

草屦初登南客船铜瓶犹贮北山泉衡阳旧寺秋归后门锁寒潭几树蝉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五·彭定求
  卷一百一十五·彭定求
  邵桂子·唐圭璋
  马瑊·唐圭璋
  第十六折 血奏·李玉
  卷三·白居易
  提要·袁凯
  第七出 侵边 (北仙吕调家麻韵)·丁耀亢
  卷三·郭知达
  松陵集巻七·陆龟蒙
  卷四百六十六·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御选金诗卷二十二·康熙
  卷二十二·范成大
  卷下·王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楚辞后语卷第六·朱熹

    幽怀赋第四十五【晁氏曰:幽怀赋者,唐山南节度使李翱之所作也。翱从韩愈为文章,见推当时。性鲠直,议论不能下人,仕不得志,郁郁无所发。面斥宰相李逢吉,坐此不振。故翱自叙云:「其交有相叹者,赋幽怀以答之。」昔欧阳文忠公尝云:「

  • 五集卷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古今体八十首【甲辰二】甲辰春帖子木德方生甲龙光正见辰祥占月几望【正月十四日立春】节应气回春撰吉幸江南青旗跸路探悉新逢已盛【是日辛巳时立春为正月节】春

  • 提要·杨允孚

    (臣)等谨案滦京杂咏一巻元杨允孚撰允孚字和吉吉水人其始末未详惟集后罗大巳跋称杨君以布衣幞被岁走万里穷西北之胜凡山川物产典章风俗无不以咏歌纪之则允孚似未登仕版者然第四十九首注称每汤羊一膳具数十六餐余必赐左右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四·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四宋元綘闵忠诗石刻王抑庵绝句题清风岭诗厉布衣庐陵李布政祯波罗蜜树实耽犁手卷二程遗书西湖俗谣推命论相近事○宋元綘闵忠诗石刻皇佑四年夏五月,邕僚劫库兵称乱,陈船顺江,绝数郡。郡

  • 卷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六 【起丙戌汉献帝建安十一年○止庚子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凡十五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东汉之末羣雄竞起献帝虽拥虚名犹俨然在位则纪事统於所尊仍分见於下格至建安二十五年

  •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百官二。○寝园署掌守卫宗庙。 文宗定: *大庙署令一人秩从五品; 丞二人正七品。 神宗五年升令为 秩。 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改为寝园署属典仪

  • ·檄淡水谢守戎·丁曰健

    昨擒获孽丑黄来,供称台湾山后,尚有匪类三千人,皆长发执械,屯聚山窝,耕田食力,又有艘舰往来;其词甚谬。本镇治贼素严,黄来既获,自料必死,故为危言以延数月之命,岂有他哉!然君子思患预防,明知其为谬妄,亦不得以其谬妄而

  • 吕翾传·张廷玉

    吕木冉,字仲木,高陵人,别号泾野,学者称他“泾野先生”。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第一,授修撰。刘瑾与吕木冉同乡,想召他去,木冉推辞不去。瑾恼恨木冉为人正直,欲杀他而后快,木冉称病辞官而去,直到刘瑾被诛后,才由人荐举复其官职。乾

  • 第十九章 18·辜鸿铭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辜讲同一个学生(曾参)说:“我听先生评价一位贵族(孟庄子,鲁国大夫,孟孙氏的第六代领导者)行孝的事情,说,‘在他父亲死后他所做的事情,其他人也

  • 卷第二十九·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九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经藏之四 佛说长阿含经(二十二卷) (南克念北习听) (前有僧肇序) 姚秦罽宾国沙门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第一分初大本缘经第一。说七佛

  • 第七卷·佚名

    护摩增益品第七世尊是不空王护摩三昧耶。能成一切功德善根。能灭过现一切罪障。能破一切设睹噜等。能除一切恶毗那夜迦。能止一切恶讷瑟吒。能灭一切不吉祥相。能禳十六大地狱苦。能除八大怖畏之怖。能破一切怨诤酬难

  • 无情说法·佚名

    洞山良价禅师,当他初次见云岩禅师的时候,问道:&ldquo;有情说法,说给谁听?&rdquo;云岩:&ldquo;有情听!&rdquo;洞山:&ldquo;无情说法时,谁能听到?&rdquo;云岩:&ldquo;无情能听到。&rdquo;洞山:&ldquo;你能听到吗?&rdquo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澄观

    疏。二陈隋下。天台四教中二。先叙昔。后顺违。前中亦二。先师宗。后立教。师宗言陈隋者。故天台传云。陈隋二代。三帝门师。谓陈朝一帝。即是后主。隋有二帝。即文帝炀帝。炀帝为晋王时。即请为菩萨戒师。终于炀帝之

  • 第十三則 巴陵銀碗裏盛雪·胡兰成

    第十三則巴陵銀碗裏盛雪舉:僧問巴陵顯鑒禪師:如何是提婆宗?巴陵云:銀碗裏盛雪。提婆尊者原是古印度諸外道之一,因見第十四祖龍樹尊者,得傳佛心印,為第十五祖。佛重廓爾忘言,而提婆極善言語。彼時印度欲議論,須奉王敕,於大寺中聲

  • 蟹谱·傅肱

    二卷。宋傅肱撰。傅肱,字自翼,自署曰怪山,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蟹谱》。是书前有嘉祐四年自序一篇,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主要记载有关蟹的故事。卷上,为上篇,前有总论,主要介绍蟹的形态、颜

  • 野老纪闻·王大成

    笔记。宋王大成著。一卷。作者乃王楙之父,此书亦附录于王楙《野客丛书》之后。全书共三十九条,主要记述当时朝野名士贤达的逸闻轶事,涉及到林逋、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著名文学家的事迹,于文学、史学的研究均

  • 大乘庄严宝王经·佚名

    梵名Avalokites/vara -gun!a-ka^ran!d!a-vyu^ha ,西藏名Za-ma-tog-bkod-pa 。凡四卷。又称庄严宝王经。宋代天息灾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说观自在菩萨之威力化现及六字大明陀罗尼‘唵(om!)么(ma)抳(n!i)钵讷铭(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