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僧伽与政治

问政而不干治──觉群社

──三十五年七月作──

去年海潮音月刊曾刊出过宗教徒应有国大代表一文,本年一二月间醒心曾寄余论应组“佛教政党”一篇。继而在家出家少壮佛徒聒余倡导组织者不下十余人;间询长老缁素,则缄默持重,大多不以为可,余亦迟迟未决。顷又有长春般若寺道源来书,所言尤为激切。同时得缅甸通讯,则云缅僧在日军侵缅前,多数参加政治运动;日军侵入时,且多参加军事行动。但联合国胜利后,缅政府则以僧律禁僧预政;而战前缅僧约为二十万人,今则才七八万人矣,长老僧亦多还俗者,不无昔盛今衰之感。参政则易随政治兴败,其势然也。而锡兰近亦以哥仑坡智严学寺少壮师生为主干,僧伽参政运动已成具体而微的政党,然老年僧长施主以其违比丘律,咸极反对。锡兰如要保持

比丘律,自应超然政治之上;且其地十分之八九的多数皆为佛教信徒,佛教徒自能占政治权优势,拥护佛教。僧不参政,其在国家与社会的地位反见尊崇。但中国则僧受比丘律后即受菩萨律,向以菩萨律为归;而藏僧──喇嘛──亦然,其一部分喇嘛且为执行政治官吏,仅不婚娶异俗官耳。然超政、遇政府与社会摧教,易遭破灭;从政、亦易随政府而倒,二者利弊各关。况今中国无论在政府在社会,尚无在家佛徒集团,足以拥护佛教,则僧伽处此殊堪考虑。今以多人对此问题的研讨,余遂不得不加以深思熟虑,而于孙中山先生所说的政权治权,得一解决,曰“问政而不干治”。孙先生谓政是众人之事,治是管理,政治是众人之事之管理。又政权是人民有权议定政法,治权是政府有能治理国民。僧伽不得不是众人之事中的众人,所以于众人中的本人或同人的事,不得不问。要想问问众人之事,讲讲其所感之祸害痛苦,所求之福利安乐,不得不参加社会的地方的国家的合法集议,众人之事的会所。所以对于有关之民众社团及乡区自治会议,县参议会、省参议会、国民代表大会,均应参加一

分子,为本人同人全民众人议论除苦得乐之办法。但所参预的以此各种议事场所为止,亦即人民政权机关为止;而执行五种治权的中央和地方机关,概不干求参预。换言之,只参加选举被选为议员,决不干求作官、运动作官将,──文官武将等──。这有数种要义:

一、此只动口动笔为众人祛恶成善除苦得乐,以合于佛教慈悲化人本旨。并不须直接用刑用兵去杀人杀敌犯佛戒。

二、此只临时出席会议,平日各行其素,不妨碍自修及弘教。出席会议时,个人亦仍可保持僧伽服仪。

三、一般民众多藉当选议员,为进入从政服官的过渡,僧伽当选议员或国大代表有此分限,则免中央及地方官嫉忌疑惧。

四、有此则对于佛徒痛苦事件可以呼救,佛教有害事件可以防止,兴教利众事件可以倡行,佛法真理正义可以宣达。

五、如此做议员而不做官,不藉议员为做官,则真可为民代表兴利除弊,易得多数选民。

六、如此则佛法只用理论,说服人化导人,以摄取民众信仰!而不用任何威胁武力以强制人的教旨,亦得以贯彻。

基此六重要义,我们中国现阶段的中国僧伽,对于今所提出的议政而不干治,愿皆透彻了解,切实践行。觉群社先办周报,后将扩充而办日报,皆期以此义而为佛教为民众而服务。名以觉群者,僧的本义即为“和谐合聚的群众”;中山先生解释“民”字,亦为“有组织之群众团体”。故“人”必处在“群体”中乃有人的功用,故须从自群觉起,遍觉及他群乃尽自觉觉他之义,亦即觉群社之为觉群社的社旨。(见觉群周报一卷一期)

  


猜你喜欢
  菩萨处胎经 第三卷·佚名
  众经目录卷第二·彦琮
  净慈要语卷下·永觉元贤
  卷第一百九·霁仑超永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八(末)·窥基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八·澄观
  曹溪大师别传·佚名
  卷第十二(弥沙塞)·佚名
  卷第三十二·李通玄
  目次·心圆
  卷四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罗汉品第十五·佚名
  五事毗婆沙论卷下·佚名
   第三十九則 雲門金毛獅子·胡兰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许山长恕(北郭集)·顾嗣立

    恕字如心,江阴人。性沉静,博学能文。至正中,部使者荐授澄江书院山长,不乐,即弃去。会天下多故,因之海上,慕韩伯休之为人,旁通其术,善自匿,与山僧野子相往还,人莫识也。洪武甲寅卒,年五十二,家北郭,故号北郭生。所著有《北郭集》十卷

  • 二集卷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一古今体八十五首【己巳四】塞上行围奉皇太后启驾载览西成有象即景秋晓成吟七襄云物九秋清【是日七夕节】正值朝来凑快晴频岁廵游奉慈辇乘时蒐狩发行旌千畦

  • 卷第四·陈与义

    ○送张仲宗押戟归闽中翩然鸿鹄本不羣,亦复为口长纷纷。去年弄影河北月,今年迎面江南云。还家不比陶令冷,持节正效相如勤。青天白日映徒御,玄发降旆明江濆。舟前落花慰野老,浦口杜若愁湘君。遥知诗成寄驿使,万里春色当见分。

  • 卷二百三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一女红类五言古子夜夏歌        【晋】乐 府田蚕事巳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咏剪防花        【梁】刘孝威叶舒非渐大花发是初开无论人讶似蜂见

  • 本纪第四 少帝·沈约

    少帝讳义符,小字车兵,武帝长子也,母曰张夫人。晋义熙二年,生于京口。武帝晚无男,及帝生,甚悦。年十岁,拜豫章公世子。帝有旅力,善骑射,解音律。宋台建,拜宋世子。元熙元年,进为宋太子。武帝受禅,立为皇太子。永初三年五月癸亥,武帝

  • 卷四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六·脱脱

        乔行简 范钟 游似 赵葵 谢方叔   乔行简,字寿朋,婺州东阳人。学于吕祖谦之门。登绍熙四年进士第。历官知通州,条上便民事。主管户部架阁,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修官。升秘书郎,为淮西转运判官,知

  • 卷第二百六十八 後梁紀三·司马光

      起重光協洽(辛未)三月,盡昭陽作噩(癸酉)十一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乾化元年(辛未、九一一年)   三月,乙酉朔,以天雄留後羅周翰為節度使。   清海、靜海節度使兼中書令南平襄王劉隱病亟,表其弟節度副使

  •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夏四月。癸丑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居注  ○鸿胪寺奏办公经费竭蹶。请饬筹拨常年款项。下部议行。  ○以记名总兵张永清为甘肃凉州镇总兵官。现月  ○以战功卓着。予故记名总兵江西袁州

  • 通志卷二百·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四夷传第七北国下乌桓 鲜卑 轲比能 宇文莫槐 徒河叚【务勿尘附】蠕蠕 高车 稽胡 突厥 西突厥 铁勒库莫奚 契丹 室韦 地豆于 乌洛侯驱度寐 霫 防悉弥乌桓乌桓者

  • 卷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二 【起乙酉唐昭宗龙纪元年 止丁卯唐昭宣帝天佑四年三月】凡十八年有奇表例说 见第六十七及六十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二>

  • 董文忠传·宋濂

    董文忠,字彦诚,董俊之第八子。宪宗二年(1251),入王府侍奉世祖。王鹗有次讲诗,问文忠能写诗否,文忠说“:我小时读书,只知入则孝于亲,出则忠于君而已,诗不是我所学的。”宪宗三年从征南诏。九年随大军伐宋,与兄文炳、文用败宋军于

  • 周文君免工师籍·佚名

    【提要】 “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君臣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非有政治头脑的人士不能洞悉。古代善辩之人总是能剖析微妙、点明真理、征服人心。说服他人首先要说服自己,说服力的力度要靠充足的理由和众多的经验事实来维

  • 第二节 吐蕃、回纥之患·吕思勉

    唐开、天时,兵力实以西北边为最厚。朔方、河西、陇右而外,安西、北庭,亦置节度;又有受降城、单于都护庭,见第三章第二节。为之藩卫。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用能北扞回纥,西制吐蕃。及安、史难作,尽征河、陇、朔

  • 忠孝第五十一·韩非

    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于父。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臣而弑

  • 卷十七·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七宋 朱子 撰论语顔渊第十二【凡二十四章】或问克之为胜何也曰杨子固曰胜己之私之谓克矣而此书之説自刘发之其説曰克胜也己身也身有嗜欲当以礼仪齐之嗜欲与礼仪战使礼仪胜其嗜欲身得复

  • 卷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説卷十   宋 时澜 撰咸有一德第八    商书伊尹作咸有一德太甲悔过既力入道既深故伊尹于此篇讲究实理以入道之至极者告之前圣后圣入道各有自得之地在尧舜禹谓之执中在伊尹谓之一德在孔

  • 石桐先生诗钞·李怀民

    一卷。清李怀民撰。据《石桐先生墓志铭》载:“先生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山东高密人。御史李元直之子,李氏三世以宦绩显赫,而怀民及其两弟皆以诗文著名一时。怀民幼时即喜为诗,其天资敏慧,常与好友、知名人士交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