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韓愈讀鶡冠子

鶡冠子十有六篇其詞雜黄老刑名其博選篇四稽五至之說當矣使其人遇其時援其道而施於國家功德豈少哉學問篇稱賤生於無所用中流失船一壺千金者余三讀其辭而悲之文字脫繆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減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

猜你喜欢
  观行第二十四·韩非
  厚黑丛话卷二·李宗吾
  浮邱子卷四·汤鹏
  第二章 20·辜鸿铭
  卷三十四·胡广
  卷二十八·乾隆
  命禄篇第三·王充
  卷十一·吕祖谦
  诗解颐卷二·朱善
  诸天叹品第十七·佚名
  卷七·佚名
  卷五百二十九·佚名
  菩薩戒本·欧阳竟无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一·惟白
  为国家与佛教著想应努力实行菩萨行·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 获荫·陆采

    【挂眞儿】〔贴上〕一别侯门惊岁改。东篱下又见花开。情系深宫。恨传飞鴈。渐瘦损旧时娇态。〔古诗〕砌虫泣秋月。庭鸟吟寒霜。禽虫知感时。而况思妇肠。忆昔富贵秋。高台飞羽觞。今来风雨夜。孤灯掩茆堂。勉力事新

  • 卷四百六十五·列传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脱脱

        ◎外戚下   ○孟忠厚 韦渊 钱忱 邢焕 潘永思 吴益 李道 郑兴裔 杨次山   孟忠厚,字仁仲,隆祐太后兄,追封咸宁郡王彦弼子也。后退居瑶华宫,哲宗恩眷不衰,故忠厚得以仕进。宣和中,官至将作少监。靖康元年,

  • 第三回 登大宝朱梁篡位 明正义全昱进规·蔡东藩

      却说朱温急欲篡唐,逐渐布置,首先与温反对的镇帅,乃是平卢军治青州。节度使王师范。《纲目》于师范攻兖州,曾以讨贼美名归之。故本书亦郑重揭出。师范颇好学,尝以忠义自期。岐王李茂贞,自凤翔贻师范书,谓温围逼天子,包藏

  • 春秋别典卷十·薛虞畿

    鲁昭公【二十六年】楚平王卒伍子胥谓白公胜曰平王卒吾志不悉矣然楚有吾何忧矣白公黙然不对伍子胥坐泣于室【二十六年卒昭王立】鲁昭公弃国走齐【二十五年逊阳州二十六年以至自齐居于郓】齐君问焉曰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拐犯之黑幕·李定夷

    苏州胥门内西善长巷杀猪弄二十五号,陈小昆又名沈小,为拐骗妇女之总机关。彼夫妇二人,各有所长。男则专长骗术,女则擅为水贩。常年雇用伙友四名,分发无锡昆山两县,为秘密侦探。上年三月,曾在苏拐得某庵之女尼一人,售与北京,得

  • ◎知事袒小窃·李定夷

    鲁省齐东县令廖某,东三省籍。前清翰林出身,旧学极富。终日以诗酒消遣,置地方事于不顾。对于人民诉讼,尤好任意戏弄之。乡民某被窃大小牛二只,鸣于案下,并扭获窃贼,求为惩办追赃。廖升堂,两造匍匐。廖询悉颠末,援笔立判曰:着窃贼

  • ◎国史馆长介寿之小启·李定夷

    湖南靖武将军汤芗铭以国史馆长王湘绮氏为一代儒宗,特援优礼三老之义,仿登堂介寿之仪,特具通启遍告同人,假定楠木厅为介寿地点。其启文曰: “敬启者阴历十一月念九日为国史馆长王湘绮先生八秩晋四寿辰。北海清尊东溟景福辍

  • 鹤庆土司传·张廷玉

    鹤庆,唐朝时名叫鹤川,南诏在此设置谋统郡。元朝初年,在此设置鹤州。至元中年,鹤州升为鹤庆府,不久改为鹤庆路。洪武中年,大军平定云南时,分兵攻拔了三营、万户砦,俘获伪参政宝山帖木儿等六十七人。朝廷设置鹤庆府,派土官高隆掌

  • 梁储传·张廷玉

    梁储,字叔厚,广东顺德人。曾跟陈献章受业,中成化十四年(1478)会试第一名,选庶吉士,授职编修,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弘治四年(1491),他升为侍讲,又转为洗马,在东宫中侍奉武宗读书。后来曾奉命去册封安南国君,拒不接受他的送礼。又

  • 卷九十七·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七    明 湛若水 撰 恤穷上 书周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臣若水通曰此周公作无逸以训成王之言也蔡沈传曰依者指稼穑而言小民所恃以为生者也农之依

  • 卷一百四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三十五问始见君子者辞【少仪】考异古本注传辞出入下有者字足利本同疏再辞也固【一叶左四行】宋板也作曰补遗宋板疏杂文细小【一叶左二行】文作

  • 卷二十五·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五宋 高闶 撰成公二五年春王正月?叔姬来归弃而来归也以叔姬之归为鲁之过也杞伯来朝而告絶则知杞伯之有辞矣余义同宣十六年仲孙蔑如宋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谷荀首如齐逆女而侨如往餫诸谷

  • 道行经强弱品第二十四·佚名

    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高行耶。须菩提报言:我从佛所闻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无高行也。若干百千爱欲诸天。作是念。当为十方人发意为菩萨道者作礼。何以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中般泥洹故。如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上并序·文偃

    祖灯相继数百年间。出类迈伦。超今越古。尽妙尽神。道盛行于天下者数人而已。云门大宗师特为之最。擒纵舒卷纵横变化。放开江海。鱼龙得游泳之方。把断乾坤。鬼神无行走之路。草木亦当稽首。土石为之发光。其传于世者

  • 卷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屾峰宪禅师北游语录四嗣法门人(智质 智原)同编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十八日山主高护法暨众绅衿护法请住观音院上堂拈香祝。毕柏林悦庵和尚白椎师敛衣就座乃云垂老年华入 帝京闲云出岫本无心

  • 书诀·丰坊

    明丰坊著。1卷。是卷分段论述学书之法。即有笔诀书势、笔砚器具、篆法、悬腕用笔之法等等。对书法艺术中筋、骨、肉的产生与执笔、定腕、用墨的关系,论述得精辟,为前人经验之总结,总结了前人书论而归纳出来的两段话,

  • 平定三逆方略·勒德洪

    专题性史书。六十卷。勒德洪,康熙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清初,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因在清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立有功勋,被分别封藩云南、广东、福建,称为三藩。他们各拥重兵,占据数省,飞扬跋扈,形成三股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