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知事袒小窃

鲁省齐东县令廖某,东三省籍。前清翰林出身,旧学极富。终日以诗酒消遣,置地方事于不顾。对于人民诉讼,尤好任意戏弄之。乡民某被窃大小牛二只,鸣于案下,并扭获窃贼,求为惩办追赃。廖升堂,两造匍匐。廖询悉颠末,援笔立判曰:着窃贼将所窃大牛,璧还原主,以免损害权利。小牛一只,本应充公。姑念该窃贼深夜奔波,颇不容易。将小牛赏于窃贼,以作资本营生,免致流离无业,以昭公允,仰即遵照云云。事主以所判不合,欲再伸诉。廖即呼差役执行,不容分说,拥推下堂。诸如此类之事,不胜枚举。

猜你喜欢
  卷一六六 梁紀二十二·司马光
  提要·佚名
  通鉴续编卷二十三·陈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杨士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上清帝第三书·康有为
  双槐岁钞卷第三·黄瑜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二 列传二百十二·纪昀
  卷三十八·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二·佚名
  卷一·欧阳昱
  唐纪七十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902)·司马光
  卷一百·佚名
  38.廉颇负荆请罪·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荆干臣·隋树森

    荆干臣,生卒年不详。家居东营(元代大宁路兴中州,今内蒙古宁城西)。虽生长豪族,但能折节读书。少年时游学于燕地(今河北、北京一带)。元·钟嗣成《录鬼簿》记其官职为"参军",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

  • 第一幕·林徽因

    出台人物(按出台先后):四十多岁的李太太(已寡) 李琼四小姐 李琼女 李文琪梅真 李家丫头荣升 仆人唐元澜 从国外回来年较长的留学生大小姐 (李前妻所出,非李琼女)李文娟张爱珠 文娟女友黄仲维 研究史学喜绘画的青年地

  • 卷三百二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十七 詹同 明发 迂拙本所尚谬膺时见知高车踵华要岂不日求思徂春历西垣托以国藩维兹辰遡东鲁重以民命司抚已揆中素忧感积如丝简书遽临门我何敢迟迟

  •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其于周尤甚,及秦可见。代王之入,任于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

  • ●崇禎長編卷之十三·汪楫

      崇禎元年九月   ○崇禎元年九月   (原文缺)待入境報滿之期即時參奏無駢詞而失寔無參重而處輕無置豺虎而問狐狸俾貪人遺敗類之種如或仍踵弊風空文塞責朕得於省覽立便摘查該科看詳章奏即行紏發以溺職治罪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四·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十四【起昭阳赤奋若正月尽着雍敦牂十二月凡六年】理宗建道备徳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寳祐元年春正月庚寅诏以建安郡王孜为皇子改名禥封永嘉郡王制资善堂记赐之帝在位嵗乆无子羣臣屡以为言故有是诏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二月戊子朔○朝鲜国权署国事李峘差陪臣礼曹参判南洗徤等贡方物马匹进贺 太庙礼成及谢发还漂流人口宴赉如例○初琉璃河桥工兴工部尚书甘为霖条画经费言应天府库贮后湖赎金约十余万请发三万两输工所至是南

  • 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二月丙寅朔。谕军机大臣等、电寄董福祥。新军既在北大通失利。魏军又正攻打多巴。现在北大通一路。全恃该提督妥筹援剿。究竟贼势如何。张成基等兵力是否敷用。该提督现驻河州距前敌较远。着酌

  • 第二十章 中国史的年代·吕思勉

    讲历史要知道年代,正和讲地理要知道经纬线一般。有了经纬线,才知道某一地方在地球面上的某一点,和其余的地方距离如何,关系如何。有了年代,才知道某一件事发生在悠远年代中的某一时,当时各方面的情形如何和其前后诸事件的

  • 九一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致典籍厅移会(附原奏)·佚名

    九一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致典籍厅移会(附原奏)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九日翰林院典簿厅为知会事。照得本院奏请兵部侍郎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一折,于本年八月二十九日由报具奏。九月初一日奉旨:纪

  • 附录·曹履泰

    (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印之「明清史料戊编」)福建巡抚熊残揭帖兵部题行「郑芝龙等姑令戴罪图功」残稿兵部行「兵科抄出福建五虎游击郑芝龙奏」稿精奇尼哈番郑芝龙揭帖·福建巡抚熊残揭帖(崇祯三年十二月初

  •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司马迁

    邱永山译注【说明】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又是西汉前期发动吴楚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汉初,天下统一,人心思定,已成大势所趋。有一些人却总要搞分裂,开历史倒车。刘濞就是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家伙。他凭借山海之利,苦心经营三十多

  • 懿德太子李重润传·刘昫

    懿德太子重润,韦氏生,中宗长子。本名重照,为了避武则天之讳,所以改为重润。开耀二年(682),中宗为皇太子,生重润于东宫殿内。祖父高宗很是高兴,到满月,大赦天下,改元为永淳。这一年,重润立为皇太孙,开府置官属。到中宗被其亲母武

  • 骆问礼传·张廷玉

    骆问礼,诸暨人。嘉靖末年的进士。历任南京刑科给事中。隆庆三年(1569),陈皇后移居别宫,骆问礼与同僚张应治等人上奏:“皇后处在宫闱的正位,即使有疾病,怎么能移迁宫室?希望马上让她返回坤宁宫,不要让后世的人说礼制的变更是从

  • 卷六·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六明 马文升 撰灾异事准本部咨该准礼部咨前事该廵抚湖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恪题据湖广布政司呈据长沙府申据善化二县申切照本县地方自弘治八年二月以来天雨不降高阜去处未曾翻耕即今苦竹开花

  • 第四章 15·辜鸿铭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辜讲孔子对一位学生(曾参)说:“在我的一生及教学生涯中,总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原则。” “我觉得也是。”这位学生回答。过

  • 引·续法

    天台贤首。随宜示法。说天台贤首法者。不自知也。后人起念便隔作两截。重天台失天台。重贤首失贤首矣。执相泥名。分河立帜。此末法大弊。通人宜无所拣择轩轾於其间也。贤首宗阙五教仪。百亭法师为补缀成之。以毒攻毒

  •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与《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为姊妹篇。内经言内丹修炼,而外经论处世修身。经文四十七句,每句三宁。大旨劝人敬奉天地日月,忠孝仁义,行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