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二

嘉靖十年二月丙辰朔

○戊午  章圣慈仁皇太后圣旦  上献实舆称寿  礼部尚书李时等言亲蚕盛典去岁  皇后躬祭采桑已足风励天下矧今岁光蚕坛殿工未毕宜且遣官行礼其浴蚕等事仍于织堂照例举行俟工完日另议  上疑部臣以去年  皇后出郊偶有风霾故欲罢行仍令速议以闻于是时等复言考之周礼亦有代祭之仪  皇后行于宫中而可以供祭服之用识女工之艰则于古制大义已得不必岁岁出郊方尽合乎古也  上以皇后亲蚕已告于  祖考岁为定例令如旧行  是时国子生在班者不及四百人而各衙门历事岁额几有千数该监以拨历不敷请预处诏部部详查旧规拟奏于是尚书李时等覆称国初监生俱由广业堂肄业积分出身故天顺以前监生必作养十余年然后拨历后因积滞人多节将拨历岁月量减至弘治八年国子监即有坐班人少不敷拨历之请该本部尚书倪岳题称权宜旧毙之法有二增贡额以足坐班生徒议差历以久坐班岁月拟将府学岁二贡州学二岁三贡县学岁一贡行四岁而止其各卫门历事三月考勤之后仍历一年其余写本一年清黄写诰清军清匠三年以至出巡等项俱如旧例日月为满今国学缺人视弘治时为甚所有前项事例似应参酌举行得旨在监生班人少皆因近来将历事月日减少而襍历长差等项增多既天顺年前十年以上方得拨历今乃未及一年已夤缘拨出大坏  祖宗作养之法吏部其查各衙门历事旧额人数明白开奏着为定例不许仍前滥拨及令出银写本无名差用各项历事月日俱照倪岳题准事例满日方许更替凡历事及出巡奏内既该监生佥名一应事务许其公同评议举察所司奸毙以称  祖宗设立历事深意以后考选岁贡入监务遵监规由广业堂渐升率性然后积分出身果有才学超越奏闻擢用贡额不必增恐致异日选法壅滞其监生给假者趣复班  升刑部署员外郎蔡子举为通政使司右参议

○庚申升兵部右侍郎陈洪谟为本部左侍郎改工部右侍郎潘希曾为兵部右侍郎

○辛酉升吏部文选司郎中刘序为太仆寺少卿

○癸亥祭  太社  太稷  礼部尚书李时等以二月十二日  皇上躬祭历代帝王于文华殿正殿分设帝王五坛一十六位丹升东西分设名臣四坛共三十七人又言旧仪三献毕有赐福胙赐者自上而下之义惟  郊  庙  社稷宜用其历代帝王与  皇上等伦止宜用答字于义为当复上其仪注一嘉靖十年二月初十日太常寺奏致斋二日预设各坛神位并牲醴香帛乐舞等项如仪设  上拜位于殿中是日早免朝  上常服御奉天门太常寺卿跪奏请  皇上诣文华殿躬祭历代帝王  上具祭服导引官导  上至拜位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内赞奏就位  上就拜位典仪唱迎神奏乐乐止内赞奏搢圭奏上香  上三上香讫奏出圭奏复位内赞奏两拜  上两拜平身传赞陪祀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奏乐内赞奏诣  神位前执事官各捧帛爵跪进于各  神位前乐止内赞奏读祝奏跪传赞陪祀官同读祝官取祝跪读讫奏乐内赞奏俯伏兴平身传赞陪祀官同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仪同初献惟不读祝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奏乐仪同亚献乐止太常寺卿进立于坛傍东立西向唱答福胙内赞奏诣饮福位奏搢圭奏跪光禄寺卿以福酒跪进于  上右内赞奏饮福酒上饮讫光禄寺卿以福胙跪进于  上右内赞奏受胙  上受讫奏出圭奏俯伏兴平身奏复位内赞奏两拜  上两拜平身传赞陪祀官同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于各  神位前彻馔讫乐止典仪唱送神奏乐内赞奏两拜  上两拜平身传赞陪祀官同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燎位奏乐内赞奏礼毕乐止太常寺官捧各  神位诣燎所议上制可命太学士翟銮尚书梁材李时汪鋐分奠

○乙丑  孝贞纯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茂陵  升河南左布政使陶谐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

○丁卯  上祭历代帝王于文华殿  升河南按察司佥事张庠为贵州按察司副使

○戊辰  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圣旦免命妇朝贺  上躬耕藉田祭  先农之神

○庚午总制狭西三边军务兵部尚书王琼以衰老求退  上优诏不允  礼部具上朝日坛祭大明仪注一前期三日太常寺奏祭祀如常仪谕百官致斋二日一前期二日太常卿同光禄卿奏省牲如常仪一前期一日  上亲填祝版于文华殿红楮版朱书如遇遣官之岁则中书代填遂告于  庙遣官则否祭之日免朝锦衣卫备随朝驾  上常服乘舆诣东郊由坛北门入至具服殿具祭服出导引官导  上由左门入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内赞奏就位  上就拜位典仪唱迎神乐作乐止内赞奏四拜传赞百官同典仪唱奠王帛乐作内赞奏升坛导  上至  大明神位前奏搢圭司香官捧香跪进于  上左内赞奏  奏上香  上跪三上香讫捧玉帛官以玉帛跪进于  上右  上受玉帛奠讫奏出圭复位乐止典仪唱行初献礼乐作内赞奏升坛导  上至  神位前奏搢圭捧爵官以爵跪进于  上右  上受爵内赞奏献爵  上献讫奏出圭奏诣读祝位奏跪  上至读祝位跪传赞众官皆跪赞读祝乐暂止读祝官跪读毕乐复作奏俯伏兴平身传赞百官同奏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乐作仪同初献但不读祝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乐作仪同亚献乐止太常寺卿立于坛前之右唱赐福胙内赞奏诣饮福位导  上至饮福位光禄官捧福酒跪进于  上右内赞奏跪奏搢圭奏饮福酒  上饮光禄官捧福胙跪进于  上右内赞奏受胙  上受讫奏出圭俯伏兴平身奏复位  上复位奏两拜传赞百官同典仪唱彻馔乐作执事官彻馔讫乐止典仪唱送神乐作内赞奏四拜  上四拜兴平身传赞百官同乐作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燎位乐作内赞奏礼毕乐止导引官导  上至具服殿易祭服陛辇还参拜于  庙毕还宫制曰可

○壬申直隶巡按御史李宗枢条陈边务六事一遣重臣以脩边备言偏头三关孤悬极边宣大二镇纪律渐弛乞专命大臣以总制之凡军马钱粮边防赏罚俱听便宜行事一严考察以慎边臣言诸边将领因循怠惰宜振作而一新之乞将总兵以至副参游击严加考察五年一行一行简汰以精边军乞敕各边镇巡等官每岁仲冬会集诸军严加比试别其强弱列为三等上者食粮月一石五斗次者一石下者五斗因其进退而升降之一增墩堠以便边防言大同一镇地势平漫大小二边及墩台濠堑岁久荒颓以致嘹望不及烽燧难传乞将各营各路之兵起借夫役分工立限缺者补增损者修葺一设所治以御边患言大同镇东为聚落驿西为高山站二驿之中军人不及二百乞将二城添设二所各置守备千百户等官分拨大同原额冬夏掺备马步土兵隶之仍将勘拨功臣田土及近山荒地量给耕种一禁买切以清边毙言各边将领买夺首级以为己功冒滥爵赏传及子孙毙莫大于此者乞申明法典有仍前毙者坐以极刑兵部覆议宣大即今虏情稍缓总制不必增设总兵系五府堂官体貌不可不隆副参以下俱系武臣原无可查事例官军宜精加简阅月粮系旧制擅难增减聚落二堡各设所分先年题奉钦依未曾举行宜行查勘买功有发遣旧例别难再议余俱可行诏从之

○癸酉初  上以禘祫义询大学士张璁令与夏言议己言撰禘义一篇献之大意谓自汉以谱牒难考欲如虞夏之禘黄帝商周之禘帝喾不能尽合故二千余年废而莫讲兹承  皇上德音臣谨推明古典采酌儒先精徵之论宜为虚位以祀广旷典复行于世  上曰禘义深奥尔所议己得朕亦以所自出之帝本是厥初第一之祖虚位而祀唯求在我之诚耳下其礼部会中允廖道南议请以太祖实录为据禘颛顼遂诏礼部以言道南二会官详议以闻于是礼部集内阁九卿詹事府翰林院国子监议于东阁咸谓虚位既茫昧无据颛顼又世远难稽今  庙制既定  高皇帝始祖之位当导  钦定国禘  德祖为正部以诸臣议上  上曰禘祭意义渊奥朕虽不知其旨岂敢不慎大礼决不可缺此诸议皆主从实从信为当夫岂不道而朕旨行之卿等皆贤俊博学圣贤理道知之旧矣  德祖之拟出朕一时之误矧为  太祖之  高祖难拟自出之位今如以虚位奉行惟恐诚不至耳诚至神自格假使生存而无孝子之心亦如不在朕难自用且有偏听嫌其再集议以闻言复陈禘  德祖有四可疑内言今所定  太祖为太庙中之始祖非王者立始祖庙之始祖  上并下部议于是诸臣咸奉诏请设虚位以禘奉  太祖配礼臣因言太祫既岁举太禘请三岁一行庶疏数适宜  上报闻随自为文告  皇祖  升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叶溥为本司右布政使以成安伯郭瓒管理红盔将军侍卫

○甲戌  恭仁康定景皇帝忌辰遣仪宾周钺祭  陵寝  升南京光禄寺卿黄钟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地方  以水灾免直隶凤阳淮安扬州西府所属州县并留守等卫所秋粮有差

○乙亥先是  上定  方丘并  朝日坛所用玉爵各因其色诏户部觅红黄玉送御用监制造户部多方购之不获但得红黄玛瑙水精等石以进诏暂充用仍责求真玉至是部臣言中国所用玉大段出自西域于阗天方诸国及查饰年贡牍唯有浆水玉菜玉黑玉并无红黄二色且诸国俱接狭西边界宜行彼处抚臣厚价访求诏可

○丙子兵部尚书李承勋以风霾示异奉诏条陈备边五事一北虏自去冬黄河冻后大半入套其余尚在河东则今岁边患狭西最急宣大次之然势有变更兵虽遥度急者或以警戒而获安缓者或以晏安而召寇宜申饬各边镇巡等官严谨堤备以戒不虞一甘肃孤悬河外山多土少且逼于虏患不敢耕垦岁入不足必须仰给河东成化弘治间粮输本色驿站编河东人应役以是河西富饶今粮改为折银分散有田军余籴买名为和籴领银则扣克而不足原数收粮则加耗而十增二三虽曰养军其实害之其驿传解银颇为两便但每令逋负以济河西之急可也仍宜每岁于常数外发银二十万两令管粮郎中于河东兰州籴买收贮以备河西不测之变又甘肃所患者回夷而今加以亦不刺旧日肃州人患孤危难守而近岁套贼往返必经庄浪界内被其残害必须别为议处或设险添墩远斥堠以清野使虏无可掠或聚兵截杀使两寇不得交合为庄浪患俱宜令总制镇巡会议以闻一辽东蓟州二镇东北则海西诸夷西则朵颜三卫而朵颜尤近京都往昔永平蓟州不闻有警自陈乾失律之后花当之势浸骄其巢穴布在红罗山前后与建昌营密云永平为界然此地因被主收北虏亦罕能至善抚之则为藩篱之用不善抚之则为我门庭之寇宜行彼处镇巡如意防守犯顺则剿杀以锉其锐贡市则恩信以结其心一云南地方自安铨扰乱之后军民困敝近闻临安府盗贼生发势甚猖獗安南国王素失人心被伊叔专制其国称为老王迩者逐其应袭侄于老挝投住已经彼处镇巡勘处至今未有回报内则盗贼顿起土官僭乱外则南夷不靖边衅将开古人谓智者睹未形况已著乎宜行镇巡等官彼此协和共图政理开诚布公抚捕兼行毋得轻率外交纳侮小夷一防御边患虽非一事总其大要不外两途曰豊财用材而已以豊财言之月粮赏赐俱有定额此经常之制可以预计者也行粮草粮师出无常此不时之需难以逆知者也弘治以前各边粮料皆百万以上盖非一日之积正德以来费用殆尽各镇仓廪皆空耗费滋甚且如平岁米石值银一两而官散折银六钱是官军每月止得米六斗军何得不贫凶岁米石值银三两军多饿死乃如数给之米无可买而军亦不免饿死是官银三两不当一两之用官安得不费求其可以济今之急而不大损于财其惟预乎如各边于岁月外每岁豫得见银二十万两别储之岁小收则可买米二十万石大收或倍之比以三两折米一石则在官获三倍之利矣歉岁得米一石值银三两军亦获三陪之利矣大抵边镇米价不论豊凶冬月犹可一入初春日益翔贵商贩以时废居率致巨富诚使帑有羡金米贱则籴市运而给折于军米贵则放本色而积银于库斯官军两便而商贾无所牟大利矣以用材言之取边任之才与内地异边将之选与文臣异副参以下又与大将异文臣之用于边者当取其深沉有实材者为上警敏识兵势者次之至于好名刻薄之徒必不可用其小廉曲谨避谤远嫌者亦非其人也大将惟贵其持重有谋能节制偏禆而不专于勇副参守备固当选其勇然非廉则地方受害游击中军千总之类是为军锋必以勇力为主而不可责备宜行各边总巡等官将见任副参以下从公开注分别优劣具奏黜陟仍于属内体访果有材堪将领者保举擢用其大将有不称任者科道指实劾奏罢之奏入诏备边事宜即行诸司作速条奏从实举行毋得迟误

○戊寅  上谕内阁昨因议追  祖陵  皇陵二山名朕思  孝陵在钟山亦宜同体  文皇既封黄土山为寿山今又拟  显陵为纯德山而独钟山如故于理未妄朕惟  祖陵宜曰基运山  皇陵宜曰翔圣山  孝陵宜曰神烈山并  方泽从祀以基运翔圣天寿山之神设于五岳之前神烈纯德山之神位次于五镇之序仍预闻之  祖考及命所在有司官祭告  各陵山祗其示礼官奏行及行工所增制并更制  三陵山祗位于是礼部尚书李时遵旨行内官监以  钦定各陵山神号依  天寿山神牌式制造且言  神祇坛每年秋报露祭  地祗内有  钟山  天寿山之神今  方泽从祀增制基运等山神位其  神祗坛亦宜遵行庶事体归一本部行钦天监择日预告  祖考于  太庙  世庙其祭告  各陵山祗  祖陵基运山  皇陵翔圣山遣凤阳巡抚都御史  孝陵神烈山遣南京礼部堂上官  显陵纯德山遣湖广巡抚都御史太常寺仍委属官二员赍捧香帛告文分送各官致祭  上然之命秋祭一并增制  都察院覆童源所奏查勘过太监秦德张永张忠坟墓在瓮山广源间等处俱系  山陵来龙过脉及环拱处所且奢丽踰制俱宜改正其余官民坟墓不下数千凡有奢侈僭分者亦行改正西山一带煤窑俱应禁塞  上曰秦德等坟墓越礼奢侈俱改正折毁其余官民坟墓但有奢侈过分者限三月以里一体改正如与龙脉无干并无造作奢僭者仍旧不动煤炸系民生日用所不可缺不系紧关应禁处听小民照旧生理  先是海贼洪周盛林举等聚众数百人流劫福建沿海郡县及广之惠潮浙之台温杀伤吏民周盛死举代领其众与别部海贼洪体谟王辅成等合势益炽盛浙江海道佥事姜仪募武勇守要害督理兵船剿之生擒举体谟辅成余贼溺水死所俘获数百人巡视浙福都御史胡琏上其功诏赏仪银十两纻丝一表里其失事人员俱下巡按御史逮问举等处决枭示

○己卯命巡抚应天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思义以原职总督南京粮储

○庚辰  上亲祀  大明于  朝日坛  上谕大学士张璁朕奉  章圣慈仁皇太后慈训于选中淑女三十人内慎选九人以充九嫔所有应行礼仪卿可传谕礼部趣令开具进览于是礼部尚书李时等言  皇上以  宗祀之重择真淑备  九嫔诚宜定拟典礼以昭示天下臣等考之  大明会典诸书惟载册立  后妃礼仪嫔御以下皆缺及考唐制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正二品皆遣使册命则唐以前九嫔之礼甚重  皇朝原无册立九嫔之仪礼始今日臣等窃拟遵照册  嫔仪注量为降杀谨逐一开具恭候  圣裁一吉期用嘉靖十年三月初二日一先期太常寺备告  太庙  世庙牲醴翰林院具祝文一先期内府造九翟冠次  皇妃之凤者大衫鞠衣如  皇妃制圭用次玉谷文银册少杀于  皇妃五分之一以金饰之一本部奏请行礼正副使各二员一前一日鸿胪寺设节册案于奉天殿节案居左册案居右设节册彩舆于丹墀内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锦衣卫设仪仗如朔望仪一是日早内官设九嫔受册位于宫中设节册案于受册案之北节案居左册案居右又设香案于节册案前设内赞各三人引礼各二人一至期  上具衮冕服以册封九嫔祭告  太庙  世庙如常仪礼毕  驾回  上易皮弁服御华盖殿鸿胪寺官奏执事官行礼毕奏请升殿导驾官导  上升座文武百官各具大红及锦绣衣服入班行叩头礼左右侍班正副使具公服就拜位鸣赞赞四拜兴传制官跪奏传制执事官举节册案由殿左门出置御道中传制官由左门出称有制鸣赞赞跪正副使跪传制官称制曰嘉靖十年三月初二日册某氏为某嫔命卿等持节行礼赞俯伏兴四拜礼毕执事官举节册置彩舆中黄盖遮送至右顺门正副使朝北面立内官捧节册由正门入迎至九嫔宫中节册未至之前引礼请九嫔出迎于宫门外节册至由正门入九嫔随至拜位内官以节册各置于案内赞赞四拜赞宣册赞跪宣册女官取册立宣于九嫔之左讫赞受册赞搢圭宣册女官以册授九嫔九嫔以册授女官女官跪受于九嫔之右立于西赞受册讫赞出圭赞兴赞四拜礼毕内官持节由正门出九嫔送出宫门各内官赍节出至右顺门里待齐乃出右顺门外以节授正副使报礼毕正副使得报持节复命一谒  内殿是日九嫔各具服候  皇后率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崇先殿行谒告礼如常仪一谢恩是日谒  内殿毕九嫔各具服诣  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前  章圣慈仁皇太后前  庄肃皇后前俱行八拜礼毕候  上服皮弁服  皇后亦具服各升座赞引女宫引九嫔诣拜位行八拜礼毕各还宫  上曰告  庙用香帛脯醢果酒捧  主官如故正副使并执事官令具服行礼百官公服侍班余如拟

○壬午大学士张璁以名有嫌于  御讳请改  上以字既不同又不兼二不必避璁复恳请  上乃赐名曰孚敬字曰茂恭随诏累赐诰命准照今名改给又  御书孚敬茂恭四大字横直各二幅以赐焉

○癸未先是  上命礼部考古太岁坛制以闻至是礼部言太岁之神自唐宋以来祀典不载惟元有大兴作祭于太史院亦无常祭之典至我  国朝始有定祀是以坛宇之制于古无稽按说文太岁木星一岁行一次应十二辰一周天盖天神也亦宜设坛露祭但其坛祭制无考宜照  社稷坛规制筑造高广尺寸少焉减杀俟四郊工役少完即建太岁等神并云雨风雷岳镇海渎三坛神祇于坛内俱照  社稷坛规制惟太岁坛差小庶隆杀适宜而祀仪不忒诏可  致仕刑部尚书韩邦问卒赐祭葬如例  巡按直隶御史余勉学条陈江防二事一饬武备以精江洋言都所重莫过江防仪真而下巡江军快卫不满四十人所不满二十人加以月粮不给府仰为累乞敕兵部议处将镇江卫原坐京操军士量留以备江防及行沿江卫分凡巡江军快务足百名之上应得月粮务以时给使其平居则常川掺练有警则互相应援一设管伍以据要害言瓜州远在下流与京口对峙东控洋海北接淮扬甚为要害虽有仪真守备往来巡历然周岁不致至其余奸细何所踪迹乞敕兵部议处量于扬州卫调拨官军筑堡瓜州常州守备与仪真等处声势相接以防不虞仍行彼处量造衙宇以便往来防守兵部覆议拨军筑堡难以轻议余俱可行诏从之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祝弘野辽东苑马寺卿王崇庆俱迁官未任乞休致诏弘野以原任云南楚雄府知府崇庆以原任河南按察司副使各致仕复谕吏部今后大小官员凡升迁未履任告休致者俱以原职致仕着为令

○甲申升浙江按察司佥事陈察为本司副使

○乙酉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胡世宁卒诏赠少保赐祭葬如例谥端敏世宁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授湖广德安府推官升南京刑部主事历江西按察司副使时宸濠有逆谋要结权幸中外侧目莫敢言者世宁慷慨上书悉发其奸状逮诏狱几死谪戍沈阳濠诛起徒中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未几召入为吏部右侍郎以忧去起复补兵部左以病乞南京升南京工部尚书复召入一岁中历都察院左都御史刑兵部尚书者再加太子太保寻引疾去复召赞参南京机务不起于九年九月端坐而逝世宁风格峻整负经济远猷贞谅自持有羔羊之节初横犯逆藩几陷不测海内士想见其风采嘉靖初既与大政侃侃持论多所建白其议礼是张桂而立朝殊与抵迕至若建开留城新河闭关弃哈密二议足称谋国之石画云

猜你喜欢
  帝纪第二 神武下·李百药
  志第十六 历二·欧阳修
  卷一百十七 志九十二·赵尔巽
  本命解第二十六·王肃
  第四十三回 悼贵妃促疾亡身 审聂女秉公遭谴·蔡东藩
  ●明朝小史卷十三 隆庆纪·吕毖
  卷之九十五·佚名
  蜀燹死事者略传·余澜阁
  一四一一 谕内阁《十三经》允宜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着派和珅等为总裁·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三·来保
  叙例·班固
  神秀传(附普寂等传)·刘昫
  刘文静传·欧阳修
  北洋海军章程第四·佚名
  兵二五·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谢罪以后·闻一多

    朋友,怎样开始?这般结局?“谁实为之?”是我情愿,是你心许?朋友,开始结局之间,演了一出浪漫的悲剧;如今戏既演完了,便将那一页撕了下去,还剩下了一部历史,恐十倍地庄严,百般地丰富,——是更生的灵剂,乐园的基础!朋友!让舞台上的经验,短短

  • 重订曲海总目提要·佚名

    黄文旸《曲海目》,通行的祗有扬州画舫录卷五的转载本。这一卷题名《重订曲海总目》,见于清管庭芬的《销夏录旧五种》。据管庭芬跋语,说是“得之于西吴书贾,而重订者不知何人”。或以为即出于管氏之手,但缺乏根据

  • 卷九·本纪第九·脱脱

        仁宗一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讳祯,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母李宸妃也。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章献皇后无子,取为己子养之。天性仁孝宽裕,喜愠不形于色。七年,封庆国公。八年,封寿

  •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脱脱

        天祚皇帝四   五年春正月辛巳,党项小斛禄遣人请临其地。戊子,趋天德,过沙漠,金兵忽至。上徒步出走,近侍进珠帽,却之,乘张仁贵马得脱,至天德。己丑,遇雪,无御寒具,术者以貂裘帽进,途次绝粮,术者进珝与枣;欲憩,术者即

  • 卷之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全国烟酒公卖局·费行简

    袁政府财政非不充裕,以图谋称帝,尽耗于无形之暗支。其时卖国借款,尚不至如今日之盛,故周缉之长财政时,建议重征奢侈消耗品税,以补助入帑,公府会议。袁已首肯,而在座者,谓非先改海关税则。徒重征于内地,既伤国体,而税入亦无多,不如

  • 第二○○清折(第一九九号之粘付)一一四○七—四·佚名

    新竹县粮房每年进出款谨将卑县粮房经每年办公进出款项,据实开列,呈送宪鉴。今开:每月应给项下:一、正、付主稿贰名,月给辛工银拾陆元。一、征比并印数目贰名,月给辛工银捌元。一、征比税契壹名,月给辛工

  • 绎史卷九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鲁敬姜之贤列女敬姜者公父穆伯之妻文伯之母也博逹知礼穆伯先死文伯出学而还归敬姜侧目而盻之见其友上堂从后降阶而却行奉劒而正履若事父兄敬姜召而数之曰昔者武王罢朝而结丝絶左右顾无可使结之者

  • 七七 翻译小说上·周作人

    我们留学日本,准备来介绍新文学,这第一需要资料,而搜集资料就连带的需要买书的钱,于是便想译书来卖钱的事。留学费是少得可怜,也只是将就可以过得日子罢了,要想买点文学书自然非另筹经费不可,但是那时稿费也实在是够刻苦的,平

  •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五人物志七十五大臣传六十一【汉军正黄旗二 金世德 耿昭忠 李林隆 李辉祖 杨琳田文镜 李绳武 杨魁】金世德金世德辽东铁领卫人隶正黄

  • 尚书序·朱祖义

    【此序孔安国所作以其上古帝王之书为后世所慕尚故曰尚书序中言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是知书是本名尚是伏生所加也】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古者有伏牺氏即太皥也以木德王天下】

  • 卷二十八·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二十八    宋 易祓 撰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凡为甲必先为容然后制革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以其长为之围凡甲锻不挚则不坚已敝则挠函包

  • 难问品第五·佚名

    于是明网菩萨。白世尊曰:持心梵天。而从如来闻说大哀。所分别法不喜不慼。持心答曰:设族姓子修知二行。彼人则有欢喜愁慼。真际所处永无二事。由是之故不喜不慼,犹如幻师所幻奇异之术。又彼化人所行而至无喜无慼。是族姓

  • 第二 窟八偈经之义释·佚名

    一 着窟多者蔽 斯有且住人 沉潜令愚中 实应远远离 诸欲在世间 舍断为不易(七七二)&ldquo;着窟(身体)多者蔽&rdquo;[之句中],说&ldquo;着&rdquo;则当先说窟。窟者是言身体。[即]说身、说窟、说身、说身体、说舟、说车、说

  • 斯塔福特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国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推理小说,大雪覆盖下的斯坦福特宅邸内进行着一场降临会,但在游戏中精灵Ida却突然发出了埃克桑普敦镇的特里威廉上校被谋杀的口信。斯坦福特的人们于是不安起来,这时勇敢的伯纳比少校毅然

  • 风的旱冰鞋·安房直子

    安房直子著,《风的旱冰鞋》写人和动物之间的神奇故事,作者将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遐想无限,充满童趣,曾获日本第三届新美南吉儿童文学奖。茶馆主人茂平在树林边熏制腊肉,一只黄鼠狼叼走了一块,呼呼地逃跑,风驰电掣一般,嘿,原来它

  • 死之枝·松本清张

    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松本清张 。一个装疯只为逃脱法律制裁的男子、一个在姐弟恋中遭遇背叛的女子、一宗杀妻案引出的案外案、一件猎奇事件背后的别样阴谋……十一件极端疯狂的案件,十一种极端理智的犯罪心理;越是冷静的

  • 获虎之夜·田汉

    独幕话剧。田汉著。初刊1924年1月上海《南国半月刊》第二期(未刊完)。初收1924年12月上海中华书局版《咖啡店之一夜》。剧本描写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的一幕爱情悲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反抗精神。莲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