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交道七

《韩诗外传》九孔子出游少原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对曰:“向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

《韩诗外传》九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言,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

《韩诗外传》十颜渊问于孔子曰:“渊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亦且可乎?”孔子曰:“善哉回也!夫贫而如富,其知足而无欲也;贱而如贵,其让而有礼也;无勇而威,其恭敬而不失于人也;终身无患难,其择言而出之也。若回者,其至乎!虽上古圣人,亦如此而已。”

《荀子·王霸》孔子曰:“审吾所以适人,适人之所以来我也。”

《荀子·尧问》子贡问于孔子曰:“赐为人下而未知也。”孔子曰:“为人下者,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树之而五谷蕃焉,草木殖焉,禽兽育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不息。为人下者,其犹土也。”

《韩诗外传》七孔子闲居,子贡侍坐,请问“为人下之道,奈何?”孔子曰:“善哉!尔之问也。为人下,其犹土乎!”子贡未达。孔子曰:“夫土者,掘之得甘泉焉,树之得五谷焉,草木植焉,鸟兽鱼鳖遂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功不言,赏世不绝,故曰能为下者,其惟土乎!”子贡曰:“赐虽不敏,请事斯语。”

《说苑·臣术》子贡问孔子曰:“赐为人下,而未知所以为人下之道也。”孔子曰:“为人下者,其犹土乎!种之则五谷生焉,掘之则甘泉出焉,草木植焉,禽兽育焉,生人立焉,死人入焉,多其功而不言。为人下者,其犹土乎!”

《群书治要》《尸子·明堂》孔子曰:“大哉河海乎!下之也。夫河下天下之川,故广;人下天下之士,故大。”

《群书治要》《尸子·处道》仲尼曰:“得之身者得之民,失之身者失之民,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下其堂而治四方。知反之于己者也。”

《说苑·敬慎》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罗者对曰:“黄口从大爵者不得,大爵从黄口者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君子慎所从,不得其人则有罗网之患。”

《说苑·杂言》曾子曰:“吾闻夫子之三言,未之能行也。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夫子见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闻善必躬亲行之,然后道之,是夫子之能劳也。夫子之能劳也,夫子之不争也,夫子之易事也,吾学夫子之三言而未能行。”

《说苑·杂言》孔子将行,无盖。弟子曰:“子夏有盖,可以行。”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吾闻与人交者,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长矣。”

《说苑·杂言》子路行,辞于仲尼曰:“敢问新交取亲若何?言寡可行若何?长为善士而无犯若何?”仲尼曰:“新交取亲,其忠乎;言寡可行,其信乎;长为善士而无犯,其礼乎。”

《说苑·杂言》孔子曰:“以富贵为人下者,何人不与?以富贵敬爱人者,何人不亲?众言不逆,可谓知言矣;众向之,可谓知时矣。”

《说苑·杂言》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仲尼曰:“非其地而树之,不生也;非其人而语之,弗听也。得其人,如聚沙而雨之;非其人,如聚聋而鼓之。”

《说苑·杂言》孔子曰:“船非水不可行,水入船中,则其没也。”故曰君子不可不严也,小人不可不闭也。

《说苑·杂言》孔子曰:“依贤固不困,依富固不穷。马趼折而复行者何?以辅足众也。”

《说苑·杂言》孔子曰:“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又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中论·贵验》孔子曰:“居而得贤友,福之次也。”

猜你喜欢
  东溪日谈録卷四·周琦
  卷七·邱濬
  山公九原·冯景
  御定孝经注·顺治
  尚书砭蔡编·袁仁
  第四章 17·辜鸿铭
  卷十九·佚名
  公孙丑下·孟子
  第十四节 论生利分利·梁启超
  (四)·钱穆
  卷九十二·道世
  三十八、庭前柏树·慧开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三·唐慧琳
  原序·晁迥
  菩萨本缘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七·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五言古诗暁卧丁校书轩窓月澹欲失曨曨逼

  • 园内·闻一多

    (序曲)你开始唱着园内之“昨日”,请唱得像玉杯跌得粉碎,血色的酒浆溅污了满地;然后模拟掌中的细沙,从指缝之间溜出的声响。你若唱到园内之“今日”,当唱得像似一溪活水,在旭日光中淙淙流去;或如塾里总角的学童,走珠似地背诵他的

  • 柳宗元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九年( 793)进士,曾为监察御史。 唐顺宗时为礼部员外郎,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集团。这个政治改革集团,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推行免除部分苛捐杂税等具有进

  • 卷四十三下·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三下 【庚午】十八年春正月以裴光庭为侍中○二月初令百官休日选胜行乐 【初令百官于春月旬休选胜行乐自宰相至员外郎凡十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一·陈厚耀

    赵孝成王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太后恵文后也长安君其少子也】大臣强谏太后眀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六·佚名

    嘉靖二十八年三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孝肃皇后忌辰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裕陵○壬申改南京工部尚书刘仞为南京刑部尚书升巡抚陕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谢兰为工部右侍郎○命辽东都司署都指挥佥事任俊五军营左掖坐营○巡视浙福右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闰七月。辛卯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己未。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吴大澂奏、请调员差委等语。江苏海州直隶州知州廖纶、拣选知县潘民表、着两江总督、江苏巡抚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二 日本人意见分歧·溥仪

    还不等静园里商量出一致意见来,日本驻津总领事馆的后藤副领事,第二天便找上了门。他们对我去日本兵营的事全知道了。总领事馆表示,他们对我的心情和处境是完全理解的,但我最好是慎重从事,现在不要离开天津;他们负有保护的

  • 齐高帝本纪·李延寿

    齐太祖高皇帝名叫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姓萧氏。他的先祖本来居住在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朝的元康元年,惠帝分出东海郡的一部分成为兰陵,所以又是兰陵郡人。中间发生丧乱,高帝的高祖淮陰令萧整,字公,渡江后住在晋陵武晋县

  • 胡氵荧传·张廷玉

    胡氵荧,字源洁,武进人。生下来是白发,满月后才变黑。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升为户科都给事中。惠帝在大火中驾崩,而有人说他逃走了,还有许多旧臣随从。皇上很怀疑。五年,派胡氵荧出去颁发御

  • 卷一百八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哲宗时监察御史龚夬弹章惇疏曰切以宰相之任代天理物佐人主出令苟非其人害及天下臣伏见左仆射章惇性质凶邪敢为奸

  • 法言義疏十九·汪荣宝

      孝至卷第十三〔注〕始於學行,而終於孝至,始終之義,人倫之事,畢矣。〔疏〕困學紀聞云:「論語終於堯曰篇,孟子終於堯、舜、湯、文、孔子,而荀子亦終堯問,其意一也。」翁氏元圻注云:「揚子法言終以孝至篇,亦及堯、舜、夏、殷、

  • 卷七·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说卷七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刘氏曰司士掌羣臣之版凡仕于国者不以贵贱揔谓之士者始附于版者士也故曰司士焉 王先生曰今之六

  • 兵教上第二十一·尉缭

    本篇具体讲述部队的训练方法、步骤、纪律以及奖惩制度等。并指出训练的目的在于&ldquo;开疆土,守社程,除患害,成武德&rdquo;。75、兵之教令,分营居陈,有非令而进退者,如犯教之罪。前行者,前行教之。后行者,后行教之。左行者,左

  • 卷第四·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四   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迦毗罗国人也。行化至室罗筏城。有河名曰金水。见五佛影。乃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僧伽难提居于彼处。如来志一千年后。当绍圣位。语已。溯流而上

  • 卷之十二·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二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自赞法云洞上座请者个和尚倔倔僵僵打风打雨一条拄杖若非彻骨儿争敢近傍昙瑞安上座请者和尚不著相山为身海为量师黄檗祖百丈教儿孙惟向上接

  • 退思集类方歌注·王泰林

    方书。清王泰林撰。不分卷。泰林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江苏吴锡人。学医于舅父高锦庭,上自轩岐,下迄清季诸家之书,无不精心研求,于道光、咸丰年间,名扬苏、浙。先以疡科闻名,后专攻内科,尤对肝病有独特见解。著有《医

  • 猫儿眼·程小青

    我读到那一节新闻,不由不震了一震。我的眼睛虽仍瞧在报上,嘴里却禁不住失声惊诧。 “奇怪!这样的盗案真可算得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