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书章句附考序

 朱子之注四书也,毕生心力于斯,临没前数日,犹有改笔。但其本行世早,而世之得其定本者鲜,此注本所以有异也。又有因传写而异者,亦未免焉。定本如大学“欲其必自慊”,后为“欲其一于善”而定也;论语“行道而有得于心”,后为“得于心而不失”而定也;此类是也。传写而异,如论语“卫大夫公孙拔”,误为公孙枝;孟子“自武丁至纣凡九世”,误为“七世”之类耳。传写之误,固注疏家之常事,若夫注是书而毕生心力于斯,没前有改笔,则朱子之注四书也,其用心良苦,其用力独瘁矣。

  夫朱子之意,必欲精之又精,以造乎其极,亦何为也哉?立志于为圣贤,在自得躬行,而不在于注之有定本也;用以治国平天下,在体诸身,施于政,亦不在于注之有定本也;即以讲论四书经文,亦在于大本大源,而不在于一句一字之闲也。然则我子朱子之苦心瘁力于斯者,何为也哉?盖以四子之书为两闲至精之理,为孔门至精之文。为之注者,必至当而不可易,乃与斯文为无所负焉耳,此子朱子之意也。况有非朱子原文,为传写所误者耶?况不惟注也,经文历汉以来,授受既远,亦不免有传写之误者耶!

  英自癸卯而后,困于棘闱者二十余年。此二三十年间,颇亦手不释卷,而于朱子注之异同处,不暇详也。未尝不研摩于朱子文集及朱门诸子集中语录,然于其自论注处,则置之。未尝不涉历于朱子仪礼经传通解、东发黄氏日抄,然于其中学庸注,则置之。何也?以为通经致用之学不系此也。十三经经义之未通而求通者,汲汲不暇,而奚暇于此也!

  慨自丁卯,英与儿志忠偕入省,未数日,母病信至,与儿偕返,已抱恨终天。自是每闻人言乡试,则心痛,尽弃所业,而就业名山。忠儿感予心之摧伤,亦不乐习帖括。今岁,忠遍觅借古本四书及疏释四书之书,以求朱子章句集注最后改定本及传写未误者,别录一部,而私记考证附于后。有疑则折衷于予,然不能多得善本,予惧其折衷之犹未当,命付梓以广其就正有道之帙。斯役也,固幼学壮行者所不屑为之之事也。乡使英于屡踬场屋之年,即得所愿,则儿当亦相从于青云之路,求所谓通经致用之学而学焉,又奚暇为此学?乃今而英之所遇可谓穷矣,穷况及于家人,非听儿之不自量而为此迂远也。四方诸君子见其书而教正其中之缪讹,尚其哀英之遇,而谅忠之情也夫!

  嘉庆辛未重阳日,吴邑吴英序

 

猜你喜欢
  大传·戴圣
  卷二八·邱濬
  後序·阎若璩
  中庸直指补注·智旭
  卷二十七·程川
  卷三十六·黄伦
  第六十卦:《节卦》·佚名
  提要·王志长
  卷四·王植
  第六章 谷神·林语堂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三十·佚名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上·佚名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佚名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折 群奸 诬·冯梦龙

    【双调引风入松慢】[小净官服上]势成冰炭自难容,肆害无从。想来相府堪挑弄,须凭暗箭相攻。下官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县人氏。起于诸盗,颇负才气,以勤王有功,累升枢密使之职。素与岳飞有隙,每每要寻个甚幺计较下手他;再不凑巧,

  • 世表·段克己

    稷山段氏世表应规宋司理参军 【 稷山段氏阡表】季先应规四世孙 季亨 季良字公善 【 季愈撰墓表】 季昌 季连矩字子法赠中奉大夫护军武威郡侯 【 李愈撰碑】 彻 整季亨子知太平县 衡 术 衎钧矩子字平仲 镛矩子字和仲盩

  • 松陵集巻九·陆龟蒙

    今体五七言诗八十六首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并序】 顔 萱萱与故张处士祜世家通旧尚忆孩稚之歳与伯氏尝承处士抚抱之仁目管辂为神童期孔融于伟器光隂徂谢二纪于兹适经其故居已易他主访遗孤之所止则距故居之右二十余步

  • 卷八十五·毕沅

      ◎宋纪八十五 ∷起强圉赤奋若正月,尽著雍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绍圣四年辽寿昌三年   春,正月,丙戌朔,班内外学制。   丁亥,辽主如春水。   庚寅,以阿里骨子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九·徐乾学

    宋纪七十九【起上辛掩茂十月尽重光大渊献十二月凡一年有三月】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寜三年冬十月辛酉诏延州毋纳夏使 通判寜州邓绾条上时政数十事以为宋兴百年习安玩治当事更化又上书

  • 班马异同卷四·倪思

    曹参世家第二十四史记五十四汉书同萧何传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从将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复攻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击

  • 附录·余继登

    典故紀聞十八巻(浙江吳玉墀家藏本)明余繼登撰繼登字世用號雲衢交河人萬厯丁丑進士官至禮部尙書諡文恪事蹟具明史本傳是編雜記前朝故事自洪武迄於隆慶然其帝曰云云之屬多屬空談大抵皆記注實錄潤色之詞亦頗及瑣屑雜事不盡

  • 三○ 护理广西巡抚淑宝奏购访遗书情形并缮呈已得书目折·佚名

    三○ 护理广西巡抚淑宝奏购访遗书情形并缮呈已得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正月二十四日护理广西巡抚 布政使奴才淑宝跪奏,为遵旨奏覆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八日承准廷寄钦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向来未登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 洪武二十一年夏四月乙巳朔,享太庙。 命故东筦伯何真子荣袭父爵。诰曰:“当元之季,海内兵争,群雄割据,不可胜数,其间能识时务而审去就者几人哉?尔何荣父东筦伯何真,昔能辑众保有岭南,俟朕平定之

  • 三十七年·佚名

    (甲辰)三十七年大明萬曆三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子,憲府啓曰:「故相柳㙉卽勳舊大臣,而其妻金氏亦命婦之尊貴者也。今者,臨海君奴輩曳賊人金德允之屍,投擲於其室中,仍捽金氏之髮,而歐辱之,請按覈定罪。」遂鞫問朴三石等,三石供

  • 三十六年·佚名

    (庚寅)三十六年清康熙四十九年 春正月1月12日○戊寅,藥房入診。上以藥院諸臣事,嚴敎之際,言語易過,初非憎嫉構罪之意,縷縷下敎,大示開悟,都提調李頣命,只贊揚聖敎而已。史臣曰:「去歲以朴弼明推考事,下嚴旨後,外間已揣知上意,厭薄藥

  • 律吕阐微卷十·江永

    婺源江永撰余论论候气不可信古无气之説月令与吕氏十二月纪所谓某月中律者言与某律相当耳非真谓埋管于地气应灰飞也季夏律中林钟中央土又曰律中黄钟之宫二管长短迥异岂数日之间两次灰飞耶蔡邕月令章句谓黄钟之宫用为

  • 卷十八·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十八宋 吕祖谦 撰南陔之什南陔【古哀反】孝子相戒以飬【余尚反】也白华孝子之洁白也华时和嵗丰冝黍稷也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毛氏曰有其义而亡其辞【孔氏曰

  • 第二十节 论政治能力·梁启超

    今之忧国者,每睊睊而悲哀,哀而号曰:呜呼!中国人无政治思想。斯固然矣。虽然,吾以为今后之中国,非无思想之为患,而无能力之为患,凡百皆然,而政治尤其重要者也。普通之思想,由言论听受可以得之;实际之思想,由学问讲求可以得之。言论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五·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一上已广明内外方便。行者若能专心修习。系念禅门。必有证验。是故第七广明修证。故经言。修我法者。证乃自知。今明修证中。自开为四。第一修证世间禅相

  • 弘一法师全集·李叔同

    《弘一法师全集》是现代人调节自身心理和人际互动的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年轻人收获心灵深处淡定、从容、静心的明灯;《弘一法师全集》是禅者、世人人赢得正念、正觉、正能量的禅宗入门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一套让

  • 新世说·易宗夔

    近代文言笔记集。8卷1058则。易宗夔著。1918年北京易宅铅印本。卷首有作者《自序》及本书《例言》。卷末有蔡元培《跋》。1982年上海书店据1918年本加以影印。作者《自序》称自幼喜读刘义庆《世说新语》,长而“广交海

  • 准斋杂说·吴如愚

    二卷。南宋吴如愚撰。此书亦久无传本,唯散见于《永乐大典》中。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共得四十余篇,皆为研究理学之文,基本上恢复原貌。据《行状》记载,早年留心于道教,凡三四年既而幡然醒悟,尽弃所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