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兵术第四十

太古淳朴,民心无欲。世薄时浇,则争起而战萌生焉。神农氏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后蚩尤强暴,好习攻战,销金为刃,割革为甲,而兵遂兴矣。黄帝战于涿鹿,颛顼争于不周,尧战丹水,舜征有苗,夏讨有扈,殷攻葛伯,周伐崇侯。

夫兵者,凶器,财用之蠹,而民之残也。五帝三王弗能弭者,所以禁暴而讨乱,非欲耗财以害民也。然众聚则财散,锋接则民残,势之所然也。故兵贵伐谋,不重交刃。百战百胜,非用兵之善也。善用兵者,不战而胜,善之善也。王者之兵,修正道而服人;霸者之兵,奇谲变而取胜。

夫将者,国之安危,民之性命,不可不重。故诏之于庙堂,授之以斧钺。受命既已,则设明衣,凿凶门。临军之日,则忘其亲;援枹之时,则忘其身。用能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以全国为重,以智谋为先。故将者,必明天时、辨地势、练人谋。明天时者,察七纬之情,洞五行之趣,听八风之动,鉴五云之候。辨地势者,识七舍之形,列九地之势;练人谋者,抱五德之美,握二柄之要。五德者,智、信、仁、勇、严也;二柄者,赏罚也。智以能谋,信以约束,仁以爱人,勇以陵敌,严以镇众;赏以劝功,罚以惩过。故智者,变通之源,运奇之府也。兵者,诡道而行,以其制胜也。是以,万弩上彀,孙膑之奇;千牛俱奔,田单之策;囊土壅水,韩信之权;曳柴扬尘,栾枝之谲;舒军豕突,尹子之术;云梯烟浮,鲁生之巧。用奇出于不意,少可以挫多,弱可以折强。况夫以众击寡,以明攻昧。

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就下;兵之势,避实而击虚,避强而攻弱,避治而取乱,避锐而击衰。故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则兵无成势,水无定形。观形而运奇,随势而应变,反经以为巧,无形以成妙。故风雨有形,则可以帷幕捍;寒暑无形,不可以关钥遏也。是以,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如畏雷电,击无常处;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如寻寰中,不见其际。视吾之谋,无畏敌坚;视吾之坚,无畏敌谋。以此言之,不可不知也。夫将者,以谋为本,以仁为源。谋以制敌,仁以得人。故谋能制敌者,将也;力能胜敌者,卒也。将以权决为本,卒以齐力为先。是以,列宿满天,而明不及胧月者,形不一、光不同也。虎兕多力,而受制于人者,心不一、力不齐也。万人离心,不如百人同力;千人递战,不如十人俱至。今求同心之众,必死之士,在于仁恩洽而赏罚明。胥靡者,临危而不惧,履冰而不栗,以其将刑而不忧生也。今士抢白刃而不顾死,赴水火而如归,非轻死而乐伤,仁恩驱之也。将得众心,必与同患:暑不张盖,寒不御裘,所以均寒暑也;隘险不乘,丘陵必下,所以齐劳逸也;军食熟然后敢食,军井通而后敢饮,所以同饥渴也;三军合战,必立矢石之下,所以共安危也。故箪醪注流,军士通醉;温辞一洒,师人挟纩。苟得众心,则人竞趋死。以此众战,犹转石下山,决水赴壑,孰能当之矣。

猜你喜欢
  卷十 十之三·孔颖达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九章 民心·林语堂
  提要·卫湜
  卷五·高攀龙
  卷九·郑玉
  春秋世族谱卷上·陈厚耀
  雷虚篇第二三·王充
  第十节 论自治·梁启超
  《吕氏春秋》简介·吕不韦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惠洪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玄奘
  卷第二十五·李遵勖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中·佚名
  大轮金刚修行悉地成就及供养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郭则沄

    《抱朴子》云:“人主文则琳琅堕于笔端,武则钩铬摧于指掌。”高宗实兼有之。听览之暇,辄亲翰素。章邱李思永(慎修)自江南驿盐道入为御史,尝疏谏,谓搞翰妨政。上召见曰:“是何渺小,丈夫乃直言若此!”思永对曰:“臣

  • 死节传第二十·欧阳修

    语曰:“世乱识忠臣。”诚哉!五代之际,不可以为无人,吾得全节之士三人焉,作《死节传》。○王彦章裴约刘仁赡附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为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末帝即位,迁濮州刺史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四·佚名

    卷二十四   康熙十五年五月癸未,命巡抚韩世琦率兵赴长沙。大将军安亲王岳乐等奏:自围长沙以来,地方诸务无人办理。上命巡抚韩世琦尽率标下官兵赴长沙军前;其岳州军需,付湖南布政使安世鼎调度。   命议叙绿旗有功将士。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六·徐乾学

    宋纪九十六【起阏逢涒滩五月尽柔兆阉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八月】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崇宁三年五月丁丑以收复鄯廓遣亲王奏告太庙侍从官分告社稷诸陵 戊寅罢开封权知府置牧尹少尹改定六曹以士户仪兵

  •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洪武十六年六月癸酉朔命各府选举儒士吏员练达时务谙晓治体善于词命者或三四人或一二人赴京录用○贵州宣慰使霭翠宋诚贡马赐以文绮钞锭○甲戌刑部尚书开济等官议定五六日旬时三审五覆之法 上曰天下之事不可徇名而失实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六景泰四年五月丁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免直隶真定府去岁被水州县地亩租税○升通政使司左通政栾恽为通政使从右通政王复等奏保也既而恽亦奏保复等堪以序进不听○命故府军前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吕俊

  • 萧琮传·魏徵

    萧琮字温文,生性宽仁,待人大度,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学识渊博。 又善骑马又会射箭,令人伏在地上举起贴子,萧琮飞马而射,能十发十中,举贴的人也不害怕。 萧琮起初被封为东陽王,不久立为梁国太子。 到继承帝位时,隋文帝给萧琮玺书说:

  • 八·钱穆

    今再综合上述加以回顾,中国历代政府,西周不论,两汉以下,几乎无不注意国家公立教育之建树。然惟两汉太学最为持久,并有成绩。明代国子监已不能相比。其他如唐、宋两代,虽亦曾尽力提倡,而国立教育之被重视,实仅昙花之一现。外此

  • 卷四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六饬臣工四康熙四十八年己丑正月乙未上谕文武诸臣曰朕向待大臣不分满汉一体包容诸臣当人人感戴自効乃九卿会议时但一二人发言衆俱

  • 卷五○·邱濬

    ▲家乡之礼(上之中) 《内则》曰:子能食食(饭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然也)。六年(六岁也),教之数(一、十、百、千、万之数)与方名(东、西、南、北四方)。七年(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八岁),出入门户及

  • 卷七·黄道周

    <子部,儒家类,榕坛问业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七明 黄道周 撰九十两月以文宗至欲停防义唐伟伦云诸生虽就试不过数日暇期甚多张敬夫当军旅簿书之际不废讲章蔡季通于患难奔窜之余屡质疑义今方清平捉笔如茶饭之有宾客

  • 卷四·欧阳修

    <经部,诗类,诗本义钦定四库全书诗本义卷四      宋 欧阳修 撰叔于田论曰叔于田之义至简而明毛郑于饮酒服马无所解说而谓巷无居人者国人注心于叔似如无人处不惟其说迂踈且与下二章饮酒服马文义不以此知非诗

  • 公羊折诸卷四·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公羊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公羊折诸卷四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文公命者何加我服也赵企明曰春秋书锡命者二赐命者一其义皆不同庄元年荣叔锡桓公命命以防也卫襄公殁简王追命之曰叔父陟降在先王之

  • 卷十八·吕祖谦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説卷十八   宋 时澜 撰旅獒第七       周书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武王既克商通道于九夷八蛮舟车所

  • 唯識二十論·欧阳竟无

      世親菩薩造 [二]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三]安立大乘三界唯識.[四]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說心意兼[五]心所. 唯遮[六]外境不遣相應。[七]

  • 海潮音第二期宣言·太虚

    本月刊这二期草草出版,很多不完善、不纯洁的地方,同人等亦觉殊鲜惬意。但原意祗是个要适应现在这人间世的时机,以发挥圆成实的真理──即大乘佛法,来解决那立需解决的种种重要问题:或有把现在人间世的需要看错的地方,或有把

  • 秋园杂佩·陈贞慧

    明陈贞慧撰。一卷。贞慧有《书事七则》已著录。书序云:是书为作者驱病消寂之作,凡十六则,三千余字。内容皆载耳目间常物,如草、兰、书砚、湘管、折迭扇、丘山胡桃、杜鹃、海棠等。旨在托物言志,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趣

  • 贤博编·叶权

    明叶权撰。一卷。书成于万历年间。本书主要记述作者游历吴越、燕赵、福建、广东等地时的所见所闻及师友所胪述。内容广博,举凡民情、官场、风土、外贸等多有涉及。其中亦有科举应试、捐纳监生为官,以及进士、状元入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