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五十五

洪武十六年六月癸酉朔命各府选举儒士吏员练达时务谙晓治体善于词命者或三四人或一二人赴京录用

○贵州宣慰使霭翠宋诚贡马赐以文绮钞锭

○甲戌刑部尚书开济等官议定五六日旬时三审五覆之法  上曰天下之事不可徇名而失实当因名而责实近闻审覆之法但应旬时之名无曰今是昨非但谓大同小异审覆者未必尽其心告诉者未必尽其情朕深知其毙尔宜戒之

○己卯吏部奏定考核之制在京凡六部太常司光禄司通政使司国子监太仆寺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大理寺审刑司考功监仪礼司属官五军都督府各卫及应天府首领官并所属上元江宁二县官俱从各衙门正官考核应天府五品以下官察院监察御史从都御史考核给事中从掌科考核各以功过称职与否开具送部核考东宫官王府官五军十卫参军府尚宝司承敕郎中书舍人掌科给事中磨勘司判禄司大理寺审刑司考功监仪礼司行人司正官从本衙门以应考官员功过具奏送部考核从之

○庚辰伏日祭  孝慈皇后陵

○壬午安南陈炜遣其通奉大夫黎与义等上表进阉竖二十五人赐以文绮钞锭

○夜太阴犯建星

○丁亥以故元云南省平章阎乃马歹为谏院左正言参政庞源为右正言阎乃马歹等尝以云南威楚州全城归附故擢用之赐文绮及夏衣四十事钞六十锭米百五十石

○戊子  上谕廷臣曰谗人之能害国犹稂莠之能害苗故善治田者必去稂莠善治国者必去谗邪稂莠始生似真及其盛也则苗不能胜矣谗邪始言似忠及其久也则正人不能胜矣谗邪胜正人非国家羙事人君知其然当力去之不然则根柢日深为害不浅矣

○改都察院为正三品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三品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各二人正五品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七品知事一人正八品各道按察司为从三品按察使一人从三品副使二人从四品佥事从五品多寡从其分道之数经历司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从八品

○以监察都御史詹徽试左佥都御史试监察御史纪著试右佥都御史通政使司右参议茹瑺为左参议监察都御史杨克铭为右参议李原名为礼部主事

○辛卯海南卫巡捕海上获阇婆等国人吴源等十四人送至京师诏释而遣之

○诏免应天府江浦县凤阳府临淮凤阳定远三县滁州全椒来安二县泗州天长盱眙二县和州含山县杨州六合江都仪真三县餋马户今年田租民田全免官田减半徵之复以滁州民贫特免两岁夏秋税粮

○丙申夜太阴犯毕宿

○戊戌  上御谨身殿东阁大学士吴沉等进讲周书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上曰甚矣国家不可有小人有小人必败君子故唐虞任禹稷必去四凶鲁用仲尼必去少正卯沉进曰书言去邪勿疑所以深致其戒  上曰国家不幸有小人如人蓄毒药不急去之必为身患小人巧于悦上忍于贼下人君若但喜其能顺适己意任其所为而不问以为怨将在彼譬如犬马伤人人不怨畜犬马者乎沉曰小人中怀奸邪而其所言甚似忠信不可不察  上曰然小人善于逢迎彼知人主所乐为者不顾非义乃牵合傅会曰是不可不为知人主不乐为者不顾有益于天下国家亦牵合傅会曰是不必为此诚国之贼也自古以知人为难而知言亦不易也

○己亥遣使赍敕谕征南将军頴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曰近询知死可伐之地有三十六路在故元时皆设官治之其地后为蛮人所专己四十年继又侵楚雄之西南远干威远二府梁王力不能制终为蛮夷所有以此观之云南不可不备边事机密自宜审度若死可伐不必备大军可回也回时必经羿子九寨及戎县之地五村大垻上下等乡落卜地等处黄平罗木洞蛮霭翠所属阿吕雨宗碎瓦莫得阿胡阿遣等蛮尝助乌撒杀害官军者如其帖服则歛兵而过如尚观望怀疑宜耀兵威使其知惧阃外事务必在中节卿等宜体朕意

○庚子山东都指挥使王德请封其妻王氏  上曰同姓为婚昔既非礼今岂得受封耶兵部其移文谕之

○遣行人核宁波府海涂田

○辛丑武定府女知府□胜叔阿额来朝贡马诏赐胜锦二匹阿额锦一匹及袭衣钞锭

秋七月壬寅朔享太庙

○乙巳石柱溪洞蛮寇施州黔江守御官军击破之

○丁未诏天下都司凡所属卫所城池及境内道里远近山川险易关津亭堠舟车漕运仓库邮传土地所产悉绘图以献

○旌表金华府永康县徐兴道妻叶氏贞节

○己酉礼部奏定都察院文移体式五军都督府有事于都察院止令经历司互相文移转呈本院如行六部则经历司与主事厅互牒其在京秩三品者则与本院平行仍故牒在京四品在外按察司帖下在京五品以下衙门其在京四品在外按察司牒呈本院及在京五品以下衙门行移本院俱称具呈惟大理审刑磨勘司止与本院经历司行移各道监察御史亦止由本院行移与诸司无行

○夜太阴犯右执法

○庚戌  上谓侍臣曰自古王者之兴未有不由于勤俭其有败亡未有不由于奢侈前代得失可为明鉴后世昏庸之主纵欲败度不知警戒卒濒于危亡此深可慨叹大抵处心清净则无欲无欲则无奢纵之患欲心一生则骄奢淫佚无所不至不旋踵而败亡随之矣朕每思念至此未常不惕然于心故必身先节俭以训于下侍臣皆顿首曰  陛下戒慎如此使后世守而不替长久之福也

○辛亥罢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总之

○置镇南卫指挥使司

○遣监察御史往浙江等处录囚陛辞  上谕之曰古人有言议狱缓刑又曰无敢折狱人命至重必在详审不敢轻也夫刑当其罪犹在可矜若滥及无辜岂可复悔草木微物有仁心者方长不折况于人而可忽乎尔往慎之

○壬子故元云南行省右丞五补台及廉访司佥事柴也先来朝进马

○遣官分诣各郡国祭历代帝王陵寝娲皇氏陵在山西赵城县者命自今一体致祭凡三十六陵

○丙辰中元节祭  孝慈皇后于几筵殿

○丁巳山西布政使何真乞致仕从之命真还广州真至乡寻招集旧所部兵校二万七百七十七人并家属送京师

○戊午诏更定冕服之制先是礼部言虞周以来衮冕制度不一国初所制虽参酌古制然尚未备宜加考定以成一代典章  上命诸儒臣参考历代之制务斟酌得宜于是翰林诸儒臣议曰有虞氏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者绘之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者绣之于裳黻同裳色周人玄衣纁裳十二章冕五采玉十有二旒前后邃延朱黻龙章素带朱里终辟白玉佩玄祖绶赤舄汉冕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缘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用白玉珠为十二旒玄衣纁裳十二章剌绣文唐冕广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玉簮垂白玉珠十二旒朱组缨黈纩深青衣纁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八章在衣藻粉米黼黻四章在裳衣画裳绣自山龙以下每章一行为等每行十二衣褾领画以升龙白纱中单黻领青褾襈裾韨绣龙山火三章舄加金饰宋天板广尺二寸长二尺二寸前圆后方玄表朱里以金饰板侧白玉旒前后各十二旒各十二珠相去一寸朱丝组为缨黈纩充耳玉簮导天河带青碧锦织成长丈二尺广二寸青衣纁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火八章绘于衣藻粉米黼黻四章绣于裳锦褾领织为升龙山龙而下一章为一行重以为等行十二大带素表朱里蔽膝随裳色绣升龙二白罗中单皂褾襈玉革带白玉双佩大绶六采赤黄黑白缥绿小绶三色如大绶间施玉环三朱袜赤舄黄罗缘元冕青表红里金饰边前后真珠旒各十二两边饰以朱网红组缨黈纩天河带深青衣销金帝星一日月各一升龙四复身龙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华虫四十八宗彝内虎蜼各二十四红罗绣裙一十四行每行藻二粉米一黼二黻二红罗绣龙蔽膝玉环绶玉革带玉佩红白大带白中单红袜红罗舄今拟冕前圆后方玄表纁里前后各十二旒每旒五采玉十二珠五采藻十有二就就相去一寸红丝组为缨黈纩充耳玉簮衮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织在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在裳白罗大带红里蔽膝随裳色绣龙火山龙文玉革带玉佩大绶六采赤黄黑白缥绿小绶三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白罗中单黼领青缘襈黄袜黄舄金饰从之

○壬戌敕凡差遣力士校尉听于驿舍止宿毌入有司侵扰及怙势作威凌辱官吏违者罪之

○乌撒土酋普勒贡马诏赐以绮钞

○降右军都督佥事孙恪为平越卫指挥使

○丙寅升武德卫指挥使梅义为辽东都指挥使义汝南侯思祖子也

○辛未皇第十六孙孟焯生楚王第四子也

○云南仁德府土酋阿孔等贡马及方物人赐锦一匹钞五锭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高祐 崔挺·魏收
  卷四十二·本纪第四十二·脱脱
  卷九十七·志第四十五下·食货五·宋濂
  宋史全文卷三十二·佚名
  第五十三回 袁世凯称帝唐都督誓师·黄士衡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纪昀
  后汉纪·张居正
  宇文贵传·令狐德棻
  卷十四·雍正
  ●晋政辑要卷之八·海宁
  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80·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翁定·唐圭璋

      定字应叟,建安人。宁理间人。有瓜圃集。   壶中天   寿致政邑宰六十三,子任尉,孙领荐   昔时彭祖,闻道有、八百穹崇遐寿。屈指我公今几许,历岁才方七九。七百修龄,更三十七,犹是公之有。此逢诞节,盍须来献尊酒。  

  • 卷六十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六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一接武【中之二】李嘉祐【高仲武云嘉祐中兴高流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渉于齐梁绮靡婉丽吴均何逊之敌也】和张舍人中书寓直汉主留才子春城直紫防对花闾阖静过竹吏人稀

  • ●卷三·徐梦莘

      政宣上帙三。   起重和二年正月十日丁巳,尽其日。   重和二年正月十日丁巳金人李善庆等至京师。   是日李善庆等入国门馆於宝相院上令蔡京童贯邓文诰见之议事诏补善庆修武郎小散多(改作小索多)从义郎勃达(改作

  • 简介·昭梿

    《啸亭杂录》为清代掌故史料笔记。正录十卷,续录五卷。清昭槤撰。昭槤(1776—1829),姓爱新觉罗,号汲修主人、檀樽主人。清宗室,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后裔。嘉庆七年(1802)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授散佚大臣。十年,袭礼亲王

  • 卷四十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四十六叶赫地方鄂卓氏阿尔吉穆     满都富岱       瓦浑瑚巴       苏弥纳以上俱有传英泰       岱禄

  • 李常传·脱脱

    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年青时在庐山白石僧舍读书。既登进士第,留下所抄书九千卷,给僧舍取名叫李氏山房。调任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打算推荐他改官秩,李常推荐他的朋友刘琦,杨佐说:“世间没有此种风气很久了

  • 韩企先传·脱脱

    韩企先,燕京人。九世祖韩知古,做辽国的中书令,韩家从燕京迁住柳城,世代都很显贵。乾统年间,韩企先中进士第。金朝都统完颜杲平定中京,提拔韩企先为枢密副都承旨,后升为转运使。宗翰做都统巡视山西,表奏推荐韩企先做了西京留守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十一六书略【一】【臣】等谨按周官六书之义康成所释前志载之详矣顾其源流条贯足以证古今诵习之同而未足罄乾坤槖龠之妙钦惟我国家肇造区夏列圣天亶神灵剏制文字用垂久远实得天地之中声其理根於

  •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八经籍考子【杂家下杂纂 杂编】宋张鎡仕学规范四十卷鎡字公甫其先成纪人徙居临安官奉议郎直秘阁卧游録一卷旧题吕祖谦撰祖谦见经类【臣】等谨案是书出陈继儒普秘笈中凡四十五则

  • 景公问为臣之道晏子对以九节第五·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请问为臣之道。”晏子对曰:“见善必通,不私其利;庆善而不有其名;称身居位,不为苟进;称事授禄,不为苟得;体贵侧贱,不逆其伦;居贤不肖,不乱其序;肥利之地,不为私邑;贤质之士,不为私臣;君用其所言,民得其所利,而不伐其功。此

  • 卷二十三·佚名

    △泥洹品第二十七如龟藏其六,比丘摄意想。无猗无害彼,灭度无言说。如龟藏其六比丘摄意想者,犹彼神龟畏丧身命。设见怨雠藏六甲里内自思惟。若我不藏六者,便为猎者所擒。或枭其首。或伤前左右足。或断后左右脚。或毁我尾。

  •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延寿

    夫证唯识理而登佛果。从初资粮位至究竟位。具几智而得成就。答。唯一无分别智。约初后有三种。一加行无分别。谓寻思等智。即是道因。二无分别智。即是道正体。三无分别后智。即是出观智。谓道果。问。此三智行相如何

  • 卷第三十·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退院提纲 白云端禅师游庐山圆通。讷以院事让师而讷处东堂。未几讷厌闲寂。郡守至。自陈客情。太守恻然目师。师笑唯唯而已。明日升座曰。昔法眼禅师有偈曰。难

  • 第二十八章 得大塔建造之资材·佚名

    由此,彼王用十万之黄金,行胜好大装置供养大菩提树。(一)不久[王]入都城立大塔之地位,见据有石柱,欢欣思起古昔之言:&ldquo;使我建立大塔。&rdquo;登上[宫殿之]上阶以摄夜食,卧而如下思:(二、三)&ldquo;当余征服达弥罗人等,若使此国[人

  • 第七 舍利弗相应·佚名

    第一 离一尔时具寿舍利弗,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二时,具寿舍利弗,清晨之时、着下衣,持钵衣,入舍卫城乞食。三行于舍卫城乞食。食后从乞食还,往安陀林,以行昼日坐。四入安陀林已,于一树下昼日坐。五时,具寿舍利弗,晡时从静坐

  • 延祐四明志·袁桷

    二十卷。今残存十七卷。元马泽修,袁桷撰。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浙江鄞县人。少为丽泽书院山长。大德初,阎复等荐为翰林撰修,累迁至侍讲学士。袁桷博闻强记,熟悉掌故,精于史学,曾参修宋、辽金三史。又奉诏撰修无成

  • 佛说阿难分别经·佚名

    佛说阿难分别经,一卷,秦法坚译。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同本。

  • 五苦章句经·佚名

    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一说五道苦,二说八恶处,三说十二重城,三棘篱,六贼等,四说诸重担,五说香臭二木喻,及说四生四谛等,又说五天使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