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琮传

萧琮字温文,生性宽仁,待人大度,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学识渊博。

又善骑马又会射箭,令人伏在地上举起贴子,萧琮飞马而射,能十发十中,举贴的人也不害怕。

萧琮起初被封为东陽王,不久立为梁国太子。

到继承帝位时,隋文帝给萧琮玺书说:“你承担着栋梁之任,事关重大,虽然忧劳,也必须自我努力。

应内外和睦,亲近任用德才兼备之人,继承祖业,这就是我对你寄予的希望。

你的疆域,与陈国离得很近,水涨之时,应该特别警备。

陈人虽然连日反复派使节来我朝问候,但疆场之间还没有清平安宁,只是因为我朝的缘故陈人还不敢冒犯你们,但你们也不要小看他们而不设防备。

我和你们梁国几代相好,加上姻亲,情义更加深厚。

江陵那个地方,朝庭对它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为国为民,对自己要多限制,对百姓多施恩惠,以礼治国安邦。”又赐给梁国大臣玺书,告诫并勉励他们。

当时萧琮的年号是“广运”,有见识的人说:“运字从军从走,我们的国君将逃走吗?”这年,萧琮派遣大将军戚昕率领水军偷袭陈国的公安,没有攻下而归。

文帝征召萧琮叔父萧岑入朝,拜为大将军,封怀义公,于是留在京都不放回。

又设置江陵总管以便监视。

萧琮所任命大将军许世武秘密以城池联合陈将宜黄侯陈纪,事情泄露后,萧琮杀掉了许世武。

后二年,文帝召萧琮上朝,萧琮率大臣二百多人到京师朝见,江陵父老百姓没有不流泪的,他们说:“我们的国君将不会回来了!”文帝因萧琮等来朝,派武乡公崔弘度带兵戍守江陵,军队到若阝州,萧琮叔父萧严和萧琮弟弟萧..等害怕崔弘度袭击,于是引陈国兵马到城下,掳走居民而反叛。

文帝于是废掉了梁国,派遣左仆射高赹安抚百姓,赦免江陵臣民死罪,又减免梁国老百姓十年赋税。

并为已故的梁国的二个国君,各派十户人家为他们守墓。

拜萧琮为上柱国,封为莒国公。

炀帝即位,因萧皇后的缘故,萧琮很受炀帝亲近器重。

拜为内史令,后改封为梁公。

萧琮的同高祖的家族,一并根据才华录用,于是萧家众多兄弟都在朝庭里做官。

萧琮性情淡泊高雅,不认真处理政务,退朝后只是放纵饮酒罢了。

内史令杨约与萧琮同居朝班,炀帝令杨约向萧琮转达自己告诫勉励的意思,杨约又以私人感情告诉萧琮。

萧琮说:“我如果像以前那样管事,和你还有什么区别呢?”杨约笑着退出。

杨约的兄长杨素,当时是尚书令,见萧琮把堂妹嫁给钳耳氏,于是对萧琮说:“你是帝王之族,族望名美,为什么嫁堂妹给钳耳氏?”萧琮回答说:“先前已经把妹子嫁给侯莫陈氏,这还有什么疑问!”杨素说:“钳耳是羌族人,侯莫陈氏是胡虏,怎么能相比!”杨素认为胡虏优而羌人劣。

萧琮说:“认为羌人与胡虏有什么不同,先前没有听说过这话。”杨素惭愧得无话可说。

萧琮虽客居长安,但与北方的富贵之家相比,也没有不如的地方。

萧琮曾和贺若弼交情很深,贺若弼因事被杀后,民间有童谣说:“萧梁家又要兴盛了。”炀帝由此忌恨他,于是废掉萧琮而为庶民,不久萧琮去世。

炀帝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列传第八十九·释老·宋濂
  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四·赵尔巽
  ●卷一百三十一·徐梦莘
  ●卷六·周密
  元明事类钞卷十二·姚之骃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九·杜大珪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一·杜大珪
  何序·沈有容
  李侃传·张廷玉
  晋纪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二年(丁亥、387)·司马光
  卷七之二·雍正
  卷四十八·陆宗楷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174_1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李白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

  • 吴氏·唐圭璋

      宋史卷一百六十一艺文七:“吴氏符川集一卷(原注:不知名)。”“全”有“吴氏”,及王安石之妻;“全”又有“吴氏”,及妇人:均非此吴氏。此吴氏,为注朱淑真断肠诗集者南宁人郑元佐所引,其生活年代,当在郑元佐之前,具体年代待考。

  • 徐似道·唐圭璋

      似道字渊子,号竹隐,黄岩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八年(1172),吴县尉。庆元五年(1199),主管官告院。开禧元年(1205),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嘉定二年(1209),江西提刑。曾权直学士院。有竹隐集,不传。   阮郎归   茶寮山

  • 第二十六章 泛舟采石·屠隆

    【遶地游】〔贴小旦扮妓女丑从人上贴〕靑楼薄命。鎭日羞妆镜。慕仙才远离尘境。〔小旦〕标格霞鲜。风华日暎。喜追随翱翔玉京。〔贴〕奴家金陵妓女。冷飞卿是也。〔小旦〕奴家金陵妓女。宋秦淮是也。我两

  • 卷六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秦韬玉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中和二年得准勅及第僖宗幸蜀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判官投知小録三卷今编诗一卷长安书怀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一作撩】人拨不平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

  • 卷三百八十三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七月丙子盡其月   七月丙子,御史中丞劉摯言:「臣伏睹今年二月敕書,常平錢物依舊狀施行,詔令既下,中外曉然。至四月復有指揮,申明前令,而青苗之法行之如初。近日責降呂惠卿詔命,復有首建青苗之詞,反覆二三,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七·张岱

    义人列传姚时中汤文琼卖菜佣昼工某周童生武愫家奴孔四郎愧二先生金陵乞丐许琰曹文耀张应选王毓蓍潘集周卜年黄毓祺吴应箕高岱(子朗)俞元熺倪舜平许德溥锺皂隶沈烈士、张烈士

  • 卷三·戴冠

    苏长公书《醉翁亭记》真迹,在绍兴小儿医方氏家,后为士人白麟摹写赝本以售于人,见者不能辨,往往厚值市之。或以一本献工部侍郎王佑,佑奇之,自云家藏旧物,以夸视翰林诸老。方共唶唶叹赏。学士王英最后至,熟视之,曰:“艺至此,

  •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议长原采是阁员长官·刘以芬

    民国肇建,百度更新,人民以习****久,茫然不知共和为何事,内阁、议会为何物。岂独蚩蚩者氓如是,即身居枢要者亦何莫不然。忆民元陆征祥任国务总理,出席参议院报告施政方针,竟大谈请客、做生日、开菜单等等,而无一语涉及政治,致全

  • 一一五三 军机大臣奏御史祝德麟呈送《道古堂文集》并查明未经写入全书片·佚名

    一一五三 军机大臣奏御史祝德麟呈送《道古堂文集》并查明未经写入全书片乾隆五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据御史祝德麟呈送杭世骏所著《道古堂文集》。谨将原书进呈,并查得此书未据浙省解送到馆,是以未经写入四库书,并存目中亦

  • 存学编卷四·颜元

    性理评程子曰:“古人虽胎教与保傅之教,犹胜今日庠序、乡党之教。古人自幼学,耳目游处所见皆善,至长而不见异物,故易以成就。今日自少所见皆不善,才能言便习秽恶,日日铄销,更有甚天理!  既知少时缺习善之功,长时又习于秽

  • 原序·敖继公

    仪礼集説原序仪礼何代之书也曰周之书也何人所作也曰先儒皆以为周公所作愚亦意其或然也何以言之周自武王始有天下然其时已老矣必未暇为此事也至周公相成王乃始制礼作乐以致太平故以其时攷之则当是周公之书又以其书攷之

  • 卷三十·赞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正传十九人附见六人)○唐上都大安国寺好直传释好直,俗姓丁氏,会稽诸暨人也。幼不喜俗事,酒肉荤茹,天然不食。因投杭坞山藏师落发。元和初受具于杭之天竺寺。凡百经律论疏钞,嗜其腴润。一旦芒篸策杖,诣洪

  • 灵鹫语录原序·通云

    灵鹫语录原序我天童真子石奇禅师。开席灵鹫。门下士录其语行世。问序于余。余闻宋儒有言。临济正宗。应庵密庵真子孙。其说法峻峭崷崒。下临云雨。如立千仞之华山蹴天驾空。骇心眩目。如钱塘海门之涛。虎豹股栗。屋瓦

  • 清代八股文·邓云乡

    邓云乡 著,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共十八章,讲述了八股文的作用。然在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八股几乎被痛骂至体无完肤。如何能理解这矛盾的现象,又如清楚理解这五百年的历史,尤其是与20世纪衔接着的这段历史,是一个重要而严

  • 三国演义·罗贯中

    长篇小说。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作。系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三国戏和某些有关传说资料创作而成。现存最早刊本为嘉靖本,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题“

  • 丛林两序须知·费隐通容

    全一卷。明代僧费隐通容(1593~1661)撰,法嗣百痴行元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本书内容包括总引、西序、东序。西序又分:(一)首庭须知(西堂通用),(二)书记须知,(三)藏主须知,(四)知客须知,(五)浴主须知,(六)方丈侍者须知。东序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