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履信第八

信者行之基,行昔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之无以立。故信之行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是适郢土而首冥山,背道愈远矣。

自古皆有死,人非信不立。故豚鱼著信之所及也,允哉斯言。非信不成。齐桓不背曹刿之盟,晋文不弃伐原之誓,吴起不亏移辕之赏,魏侯不乖虞人之期,用能德光于宇宙,名流于古今,不朽者也。

故春之得风,风不信则花萼不茂;花萼不茂则发生之德废,夏之得炎,炎不信则草木不长;草小不长则长赢之德废。秋之得雨,雨不信则百谷不实;百谷不实则收成之德废。冬之得寒,寒不信则水土不坚;水土不坚则安静之德废。以天地之灵,气不信四时犹废,而况于人乎?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候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乃献岑鼎。

小邾射以邑奔鲁,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乃使子路,辞焉。季孙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于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

夫柳季、季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而声驰于天下。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

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卬逆而拒之。鞅谓昂曰:“昔鞅与公子善,今俱为两国将,不忍攻,愿一饮燕休二师。”公子许焉,遂与之会。鞅伏甲虏之,击破魏军。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诈,遂车裂于市。

夫商鞅,秦之贵臣,名重于海内,贪诈伪之小功,失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取尤,卒至屠灭,为天下笑,无信之弊,岂不重乎?

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教而行,诚在言外。君子知诚信之为贵,必忱信而行,指麾动静,不失其符。以施救则立,以莅事则正,以还远则附,以赏罚则明。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

猜你喜欢
  广兽·孔鲋
  卷之五·佚名
  困知记附录·罗钦顺
  卷十一【起僖公元年尽五年】·杜预
  第十章 9·辜鸿铭
  卷三十四·冯复京
  卷二百四十九·秦蕙田
  卷十·王天与
  禹贡说断卷四·傅寅
  卷七·佚名
  卷十九·道世
  摩诃萨品第十五·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四·欧阳竟无
  现代青年与佛教之关系·太虚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于·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寿   去日清霜菊满丛。归来高柳絮缠空。长驱万里山收瘅,径度层波海不风。   阴德遍,岭西东。天教慈母寿无穷。遥知今夕称觞处,衣彩还将衣绣同。   又   阿母蟠桃下记春。长沙星里寿星

  • 卷一百六十四·徐世昌

    谭廷献谭廷献,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人。同治丁卯举人,官合肥知县。有《复堂诗》。潮天地无颜色,涛声上古台。秋风江水阔,落日暮潮来。缥缈鱼龙气,艰难舟楫才。十年沧海思,何处问蓬莱。述旧叙怀送陈云钦北游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徐世昌

    罗泽南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湘乡人。咸丰辛亥,举孝廉方正,历官浙江宁绍台道,加布政使衔。谥忠节。关山吟家住罗山第几曲,碧水绕门清可掬。南窗捉絮倚垂杨,北岸跳珠挂飞瀑。渴来烹茶自汲水,游鱼上下纷相逐。垂

  • 卷五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漫园小藁王琪字自君玉岐公珪之从弟也儿童时能为歌诗第进士调江都主簿上时务十二事仁宗嘉之歴修起居注盐铁判官判户部勾院知制诰会奉使契丹因感疾还上介

  • 卷十·沈德潜

    谢肇淛肇淛字在杭,长乐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广西左布政使。【秋日邀龙君御同钟伯敬、林茂之赋诗,君御时将赴湟中】营道植高操,大音谢俗机。谁云京洛尘,而能缁素衣。前踪既云邈,后会安可希?斗酒自斟酌,蟹螯秋正肥。南陆有残暑

  • 志第十五 天文三·沈约

    晋简文咸安元年十二月辛卯,荧惑逆行入太微,二年三月犹不退。占曰:“国不安,有忧。”是时,帝有桓温之逼,恆怀忧惨。七月,帝崩。 咸安二年正月己酉,岁星犯填星,在须女。占曰:“为内乱。”五月,岁星形色如太白。占曰:“进退如度,奸邪

  • 卷八·陈燕翼

    六月,以杨鹗总督偏沅,何腾蛟遂有「敕印一齐交付」之疏。上谕之曰:『卿宣劳江汉,功在社稷;复楚恢豫,长驱燕代,业以全担付卿。杨鹗之推升,因彼时未审舆图,偶为错举,岂有一柄两操之理?今中枢需人,业召鹗入佐矣。朕与卿分则君臣、谊同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八·张岱

    文苑列传曹学佺顾起元陈仁锡张溥·曹学佺,字能始,福建侯官人。万曆乙未进士,授户部主事;寻陞南京大理寺左寺正。丙午,陞南京户部郎中、陞四川右参议,晋按察使。天启壬戌,降参议。甲子,复以副使理桂平道事。丙寅,魏珰辑「三朝要

  • 大扎撒·成吉思汗

    《大扎撒法典》是蒙古建立元朝之前,蒙古游牧社会的立法代表作。札撒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命令”,即古代蒙古部落首领对众人发布的命令,无成文的法典条款,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蒙古帝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开始推广文

  • 职官三四·徐松

    合门通事舍人题下原批:「下行录『故事云云』,在第四页第十行。」政和六年天头原批:「此条移下第三页,夹注在『政和六年八月二日』条下。」,诏以合门通事舍人名行鄙俗,可改为宣赞舍人【宋会要】合门通事舍人。太祖干德五年四

  • 四书通证原序·张存中

    北方杜缑山有语孟旁通平水薛夀之有四书引证皆失之太繁且其中各有未完防观者病焉今友人张徳庸精加讐校删冗而从简去非而从是又能完其所未完者合而名之曰四书通证以附余通之后学者于余之通知四书用意之深于通证知四书用

  • 春秋大全卷二十二·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成公上公名黒肱宣公子母穆姜夫人齐姜在位一十八年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周 鲁成公五年定王崩子简王立郑 鲁成公四年襄公卒悼公费立成六年悼公卒弟成公睔立齐 鲁成公九年顷公卒子灵公环立宋 鲁成公二年文

  •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其诸菩萨摩诃萨。悉已通达五法三性诸识无我。善知境界自心现义。游戏无量自在三昧神通诸力。随众生心现种种形方便调伏。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皆从

  • ○慕道志仪第一·玄觉

      先观三界。生厌离故。次亲善友。求出路故。次朝晡问讯。存礼数故。次审乖适如何。明侍养故。次问何所作。为明亲承事故。次瞻仰无怠。生殷重故。次数决心要。为正修故。次随解呈简。为识邪正故。次验气力。知生熟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复次舍利子。时彼有情多起邪见横生计执。说法苾刍亦复减少。为人轻贱不生尊重。亦不恭敬亲近供养。有诸苾刍非法说法。

  •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佚名

        三藏不空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雪山伽王那兰陀。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大目犍连舍利弗。摩诃迦旃延波多。阿难陀摩诃迦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复菩萨万八千。皆得不退转陀罗尼辩才。如是等恒

  • 康熙开原县志·刘超凡

    地方志书。清康熙十七年(1678)刘超凡修纂,有刘自序。二卷。超凡以开原知县与县耆老傍搜广采史料传闻, 仅就地理、山川、古迹、人物入志。上卷:县志图叙、疆域图叙、建置沿革志、星野志(附祥异)、疆域志(附形势景物)、

  •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佚名

    天尊劝人发四方大愿,获求福去灾、超度成仙等种种功德,并述祝中食、布施、斋饭、解厨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