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八

文苑列传

曹学佺

顾起元

陈仁锡

张溥

·曹学佺,字能始,福建侯官人。万曆乙未进士,授户部主事;寻陞南京大理寺左寺正。丙午,陞南京户部郎中、陞四川右参议,晋按察使。天启壬戌,降参议。甲子,复以副使理桂平道事。丙寅,魏珰辑「三朝要典」,以学佺有所着书与「要典」矛盾,命焚其书,仍削籍为民。崇祯二年,起广西副使,历礼部右侍郎。庚午九月,以病请告,予致仕。学佺博学强记,一时无出其右。所刻书如「天下一统誌」、「天下名山誌」、「石仓历代诸集」之类,动辄数十余卷;所锓书板充栋汗牛,时人称为「艺林渊薮」。

甲申国变,学佺于闽中破家起义;丙戌,福州兵败,学佺奔虎山,自缢死之。

·顾起元,号邻初,应天江宁人;生而颖慧绝伦。万曆三十六年,会试第一人,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直起居注;编纂六曹章奏,分考甲辰礼闱。未几,乞归。起南京国子监司业,兼掌翰林院印;以母丧,去任。再召不赴,陞南京国子监祭酒、再陞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天启元年,改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纂修两朝实录副总裁;而起元得末疾,不能赴。崇祯元年,卒。

起元学问渊博,凡古今成败、人物贤否以至诸曹掌故,无不容心;口陈指画,历历如睹;按策而求之,百不漏一也。然通籍三十年,立朝仅五载;晚年又以病废,不究其用:士论惜之。居乡,绝迹公府,无一字关说。惟地方利病、人情屈抑,则不避忌讳,娓娓言之;如兵部快船改马船、绝卫弁之科索两县坊厢、准里甲为条编,皆更定良法,于军民甚便。有妄言复旧以便其私者,人情汹汹;得起元力争之,事乃寝,军民乃定。既以文衡清望自持,而接引后学孳孳如不及。有以诗文请益者,皆细加点定,不以为烦;或当意,则称之不容口。至馈饷,一无所受;或迫情谊勉受之者,必报称其施乃已。以此囊橐常虚,故熹庙诏中嘉其清真。其诗文高者,直达秦、汉;而清芬丽藻,兼六代之长。近体以初、盛为宗,而不废钱、刘、温、李:是为大家,不名一体。所着「嬾真草堂集」五十卷、「编年稿」十三卷、「四书私笺」六卷、「中庸外传」三卷、「说略」六十卷、「顾氏小史」十卷、「客座赘语」十卷、「壶天赘语」、「金石考」各一卷。弘光朝,謚「文庄」。遗命不乞誌铭,子孙又贫,故其遗书轶事多不传于世。

·陈仁锡,字明卿,南直长洲人。年十九,举于乡。明年,下第归,乃肆力古人之学。闻毘陵钱启新倡学东南,往从之游,学益进。天启壬戌,廷试第三人,授编修。辛未,晋经筵日讲官。会逆珰魏忠贤专国,以事功冒伯爵,乞世券;仁锡当视草,辞。或怵以祸;仁锡曰:『死何足借!吾为奸邪草世券,何颜对天下后世乎』!终不可。珰以党锢坐之,遂削籍。

珰败,召仁锡为南京国子监祭酒;甫拜命,以疾卒。所着有「四书语录」、「渊天纵易」、「羲经易简录」、「赋役书」、「通鉴论较」、「纲目会纪经济八编」、「衍义会刻」、「皇明衍义」、「皇明世法录」、「无梦园集」等书行世。

·张溥,字天如,南直太仓人。崇祯辛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溥才情藻发,为江南士林领袖。所阅书极多,而「纪事本末」一书评隲允当;小论发前人所未发,追步龙门矣。所着有「七录斋集」。

石匮书曰:曹能始藏书甚富,为艺林渊薮。其自所为文,填塞堆砌,块而不灵,与经笥、书厨亦复无异。书故多,亦何贵乎多也!顾邻初、陈明卿、张天如所阅诸书,亦卓荦有致;而「嬾真草堂」、「无梦园」、「七录斋」诸集食生不化,亦未见其长。砲夫烹割,调剂五味,宾主乐之;虽终日劳劳,与砲夫竟何补哉!

石匮书曰:潜谿、青田以文章兼功业,后自北地继起,荆州、历下横据中原,而荆州、鹿门起与粗角,遂谓国朝自科甲以外,更无文章矣。夫唐以诗取士,李白、杜甫,俱不得与宴曲江,穷达有命;虽不得与争,然使唐诗无李、杜,尚得为唐诗乎?余故叙次文人,半收寒士;亦见文章一道,断非资格、科名所能限量者也。

猜你喜欢
  ●卷一·邵伯温
  东都事略卷二十三·王称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先进遗风卷下·耿定向
  戴东原先生轶事·戴清泉
  中兴五论序·陈亮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十六·纪昀
  志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七十八·郑麟趾
  文学传序·李延寿
  也先不花传·宋濂
  吴允诚传·张廷玉
  六五、齐康公二十一年乃田侯剡立非桓公午立辨·钱穆
  铨政例·佚名
  卷七十绿营一·冯煦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东坡诗集注卷一宋 王十朋 撰纪行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厔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於南谿谿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

  • 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七白居易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重寻杏园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裵回杏花结子春深後谁解多情又独来曲江独行【自此後在翰林时作

  • 雍熈乐府序·郭勋

    夫乐府之名起扵汉是后代有作者体制渐严至扵今日独益精斯乃文词之最工声律之大备也其体制有十七宫调曰仙吕调曰南吕宫曰中吕宫曰黄锺宫曰正宫曰道宫曰大石曰小石曰髙平曰般渉曰歇指曰商角曰双调曰商调曰角调曰宫调曰越

  • 帝纪第四 文宣高洋·李百药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高祖第二子,世宗之母弟。后初孕,每夜有赤光照室,后私尝怪之。初,高祖之归尔朱荣,时经危乱,家徒壁立,后与亲姻相对,共忧寒馁。帝时尚未能言,欻然应曰“得活”,太后及左右大惊而不敢言。及长,黑色,大颊兑下,鳞

  •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七·宋濂

        彻里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

  • 卷四 杂事第四·刘向

    管仲言齐桓公曰:“夫垦田创邑,辟田殖谷,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请置以为田官。登降揖让,进退闲习,则臣不若隰朋,请置以为大行。蚤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以为谏臣。决狱折中,不诬无罪,不杀无

  • 卷二百四十五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起神宗熙寧六年五月盡是年六月   五月癸卯朔,御文德殿。   夔州轉運判官曾阜言,播州楊貴遷在夷人中最強盛,以老,遣子光震、光榮獻鞍馬、牛黃、麝香。詔補光震三班奉職,光榮借職。   甲辰,樞密使陳升之兼羣牧制置

  • 卷三商部下·赵璘

      韓文公與孟東野友善。韓公文至高,孟長於五言,時號「孟詩韓筆」。元和中,後進師匠韓公,文體大變。又柳柳州宗元、李尚書翱、皇甫郎中湜、馮詹事定、祭酒楊公、余座主李公,皆以高文為諸生所宗,而韓、柳、皇甫、李公皆以引

  • 第二七切结状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九日一一二○三-三·佚名

    已革胥吏许祥检交承办案卷具切结状革书许祥,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祥承办新旧钱刑各案件共玖件,蒙宪单,饬值役李禄检卷等因,祥遵单,随将所有承办新旧案件,如数检交李禄,禀缴赴辕察夺;余并无隐匿各案等情。如

  • 南唐书卷二十·马令

    宋 马令 撰党与传上第十六呜呼汉以党锢衰唐以朋党防汉唐之乱虽愚者与知焉迨乎利害相攻则为之而不知其非盖亦蔽于好恶之情而已南唐之士亦各有党智者观之君子小人见矣或曰宋齐邱陈觉李徴古冯延己延鲁魏岑查文徽为一党

  •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佚名

    【提要】 燕国当时处在现在的河北、北京、辽东一带,地理上离秦国很远,离战祸纷争也比较远,地缘上非常有优势。苏秦的合纵战略正好发挥了燕国的地理优势。 【原文】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

  • 帝系一一·徐松

    守法按此一卷实非《会要》之文,不知录自何书。其中摘引高宗孝宗严于守法之三十事,大抵出自两朝《圣政》(核对今存之《中兴两朝圣政》可见),间有引录两朝《宝训》者。其中两处有「臣升之释曰」,知为升之所辑,然亦未详为何人

  • 卷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三十六恩赉七【赏兵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万夀覃恩诏给八旗护军校前锋及护军各一年钱粮拨什库披甲人各半年钱粮外省驻防兵亦照此例其曾効力行

  • 经济文衡前集卷三·佚名

    宋 滕珙 撰两仪四象类论两仪四象之义答程可久【逈】此段谓以两仪为乾坤初爻四象为初二相错而成之説未莹两仪四象之説闽中前辈尝有为此説者鄙意亦窃谓然初未敢自信也今得来示斯判然矣但谓两仪为乾坤之初爻谓四象为乾

  •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二·佚名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尔时阿难白佛言。文殊师利法王子。问佛世尊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耶。佛言。阿难。如是如是。文殊师利法王子。问我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诸佛世尊。皆转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阿难白佛言。

  • 佛说栴檀树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汉录  闻如是。一时佛从比丘。在维耶梨国。有迦罗越。奉佛明法。请佛供养佛咒愿毕。迦罗越。于佛前肃然。愿闻法义。佛便笑。五色光从口而出。绕身三匝。还从顶入。阿难整衣服。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

  • 卷第二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四入息出息当言依身转耶。依心转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契经说。佛告长者。此入出息是

  • 庄靖集·李俊民

    一名《庄靖先生遗集》。金代诗文别集。10卷。李俊民著。李俊民卒后,元世祖赐其谥号为“庄靖”。《庄靖集》存诗7卷,文3卷。其中卷1存古赋2篇,四言古诗10首,五言古诗14首,七言古诗36首;卷2存五言律诗39首,七言律诗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