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六月,以杨鹗总督偏沅,何腾蛟遂有「敕印一齐交付」之疏。上谕之曰:『卿宣劳江汉,功在社稷;复楚恢豫,长驱燕代,业以全担付卿。杨鹗之推升,因彼时未审舆图,偶为错举,岂有一柄两操之理?今中枢需人,业召鹗入佐矣。朕与卿分则君臣、谊同父子,何不因疑奏明,遂为是举?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尚惟始终一心,力任危地,以必见孝陵、必葬威宗为任,朕与卿当共勉之』!后有「两奉君命出江,百念回思顾楚」之疏,中有『愿为愚,不愿为智;不敢弃、不忍弃,不能以两年死挣之地,弃之他人之手』。上始欣然曰:『阃外之事,悉以烦卿,惟有早开云台以待』!
上因粮饷不足,每叹曰:『朕布衣蔬食,经时忧费;所余重饷,皆以养士给兵。乃内帑无多,应用每窘,为之奈何』!
上命翰林院新选萃士万荆等十二名随庶吉士后,入阁拜先师;复敕翰林院官时其教习,毋得作辍。其服色比庶常,而冠袍角带焉。后兵部主事万曰吉劾其非制,且有「赝鼎见售」之说。上曰:『拔士于贡中,作养人材,事属特典。名为萃士,原不同于庶吉士。毋得愤激不平,暗行诋诽』!
赠侯峒曾行在礼部尚书,谥曰「□□」。
赠高飞声江西按察司佥事。飞声,长乐县人;癸酉乡荐,以同知署抚州府事。敌至,倡义不屈,仍敕其家人护印以达行在;故有是赠。
兴化佃户围郡城。按莆田租额,每石榖计一百二十斤;后乡绅或有议加者,众不服,遂率众而成揭竿之事。上闻之骇然,曰:『此诚地方异变,着守道柴世埏将租事作速议妥,务期主佃相安。宦干非理虐佃与刁民假佃倡乱者,俱当重惩示警』!
番禺县廪生刘国彰捐资制造九龙大箭五百筒,听供援虔复楚之用。上喜,给钦札都司示酬。
编修刘以修进文昌化书。上曰:『化书劝人忠孝,朕甚嘉之。以修生长其乡,即与门人校定,更当广布成书,懋厥休嘉,以襄上治。敕文俟旨行』。
按以修字懋卿,号九一,阆中人,庚辰进士。初令福清,调繁闽邑。下车即以化书示予,意欲谋所以梓之。予借故家善本,为之校订讹谬;并捐微资,合各家助刻者,始克充梨枣之费。若刘公则一意爱民,案牍无事而已。校订初只立予名,继则补刻闱中所取士子亦居一焉。其详载予跋语中。
上谕广西巡抚晏日曙曰:『用狼兵必选狼将,否则扰民。今因恢扼调行,闻狼有生熟马步之不同,依请即用成大用为统领、夏日敷为监军。行粮安家,取给平、梧、浔、南四郡,务速如限到虔。于起行之日,该抚飞奏,仰慰朕怀』。
擢吴时亮为行在兵部右侍郎、瞿式耜为添注左侍郎、宋贤为添注右侍郎。
以傅上瑞巡抚偏沅地方。
敕行在礼部:『天道亢阳,榖腾民疫,皆朕不德所至。除自初五日朕在宫中行礼虔祷雨泽,尔部即察洁净处所设立坛位,六卿以序,轮日瞻拜,以祈甘霖,济我百姓』。
广西乡试,取中六十六名;加以宗主二名、流寓二名。
发银四十两,着太医院徐淑卿、胡兆龙、朱士选、王大华各任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外施药。
敕台臣艾南英将其生平著作刊刻成帙者进览。
敕内臣邓全到天兴,催抚臣刘中藻速往温州到任,并为金华声援。时闻温州警报,并婺警猝至,皆有自相戕害之状。
命国姓成功亲到漳、泉精募兵将,立助恢复。期限二十日,即来复命。诸将仍用心守关,务令一骑不入,毡裘寒胆,不负朕股肱待诸将至意。
封建宗藩各官准穿锦绣三日,遵常例也。
以都督杨耿总督水师,调守仙霞关曾德还京补之。上游巡按御史尹民兴劾德淫纵多端,上谓德「有则速改,无宜加勉可也』。
敕勋臣刘孔昭严禁所部毋犯瓯土,以着臣节。仍敕福宁道臣王芋发陆兵一千,出温州应援。
封方元科为定胡伯。时钱塘沿江战功,惟元科为能用命;并发手敕,以示优异。
水师议成,以吏部朱永佑、赵玉成兼户、兵二科给事中,在周鹤芝、李一根、林习山军中联络措饷;改推官徐孚远为兵科给事中、编修周之夔兼兵科给事中,监督联络渔船,共襄恢剿。
福清知县赵士元剿御土寇有功,上命吏部优叙之。
贼杀马江渡船三十余人并犯弁李镇邦等,上敕府县官严行缉获。
兵部侍郎郭必昌疏陈「福京宫工告成」。上曰:『宫工告成虽非朕意,朕今驱驰戎伍,何暇安居?惟平彝侯劳自当旌。每岁再增禄米五百石,仍荫一子锦衣卫千户世袭;杨耿准特进勋阶』。
上曰:『天下之坏,不坏于敌而坏于兵,不坏于兵而坏于官,殊可痛!浙中无所事事之官,逍遥于家,驿骚于途,畏缩不进。渔猎佃民的,通着抚按详行清察,即日撤回,务期(下缺)』。
总制郭维经疏陈「搜括以济急需」,中云『宁化官地二处,可易一千五百金』。上曰:『此亦权宜之术』。从之。
上谕兵部主事毛元策曰:『顾锡畴、荆本彻二臣俱戕于非命,诸臣当以为鉴。目下水师迅发,正欲急复江南,元策可益自励』。
敕抚臣吴闻礼严防松溪一带地方。
赣州捷至,云清兵焚毁南北二门,架云梯数十、竹圈数百;我兵矢石迸发,清遂闻风惊遁,巩固虔疆。上命察叙有功官兵,以鼓行间锐气。
升湖广监军道臣章旷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恢抚湖北地方。时清兵以数万众眈视楚疆,李赤心等尚怯不前,旷独能领督辅兵,血战于新墙鼓家岭等处,先后斩敌六百八十级,杀伤溺水者无算,所获马炮器械更多。督辅何腾蛟疏闻,故有是命。
准发各处提塘条记,一切奉旨,全抄行。
着吏部郎中兼御史王兆熊至浦城,通判李如梅至松溪、政和,夏南熏至建阳,奉旨招商疏通米船,严禁埠头歇家把持船只及官兵擅拏米船等弊。
升严起恒户部添注侍郎,总理湖广钱法;改刘明遇为工部主事,管湖广钱法道事务,同督辅虚心商酌。铜粹工坚,可藉长久,有益于国,无害于民。
上御西便殿,沐浴斋戒,祈祷雨泽,每日三次。敕文武官各积诚虔礼,不得视为虚文。府城内外,暂禁屠沽。
廷试续到贡生一百零五名,拟进呈二卷,敕授兵部试主事。
延平府旱疫,大学士何吾驺、路振飞等各陈不职,上温旨答之。
以郭维经总理南直、江、浙、闽、楚、两粤恢剿事务,改铸敕印,同兵部侍郎刘士桢督兵入虔。
以少詹朱天麟教习萃士。
平彝侯郑芝龙议借倭兵以图恢复,上许之。以黄征明为正使,给一品服色,升枢□职衔,荣其行也。
督辅苏观生兵至南安,师徒溃散,援兵不至。疏入,上敕总制臣郭维经趋虔救之,并云:『督臣万元吉固守赣城,自可无虞』。
议以副总兵江振曦兄弟防守白杨、黄竹二隘,上从之。每年费饷五千四百两,半取给于瑞粮正额、半取给于瑞富户家。
给左右中前后冲锋营总兵官旗牌。
敕兵部主事常人龙往制臣李蘧处监纪军务,务令速到衢州,不至虚糜岁月。
敕吏部:『学官教导,关系匪轻。凡入资叙劳,有授国子监学正、博士等官,各于本衔添一试字,不许任学博之事。至门斗之役,必用良民预充。士子之犯,不用率行拘辱,通行申饬』。
命铨宪臣张肯堂回福京弹压,恐场事人众嚣杂,有生异变;撤棘后即赴行在任用。
起用大学士黄士俊、陈子壮于田间。
先臣康太和准谥「文介」。
敕上湖巡抚吴闻礼,将恤民通驿事议妥具奏。时崇安、建阳、松溪、政和、浦城五城,皆为孔道;且浦城素无驿站,近日往来之繁,尤倍于崇安。有议复驿路工食,故有是敕。
广东巡按御史王化澄疏陈「募兵一万四千八百零七名」。上谕之曰:『凡遇加派钱粮,朕如芒刺在背。所赖督按臣以朕之心为心,以民之命为命。有如增兵一万四千八百零七名,除盐饷赋役外,尚用饷银十五万二千三百零,皆概举成数而言,未尝就中撙节爱惜。即如东粤守兵,各路合算,将及十万,皆食存留之饷,与岁解额饷无干。各府各卫兵数无多,还当各路严察,以缺兵之饷供新兵之用,得一分纾民一分。有如盐税一项,廷臣请另通行,岁可添饷一、二十万。朝廷恐与旧商有碍,未遂举行。督按臣当与饷部臣梁应奇互相商榷,务俾新商、旧商两便,资所增益以养新兵。又加杂税一项,另与奏明征收,绝不许豪猾渔猎肆焰。两粤各府关税加饷五万两,盐税暂议加饷五万两。俟四方平定,自有蠲减,以酬父老子弟』。
巡关御史郑为虹叱责平彝标下将官陈俊、邹太争夺船只,芝龙密诉于上。上曰:『干戈宁谧,全藉文武和衷。为虹叱责,亦是代卿约束,卿幸勿芥蒂。应以王臣王事视为一体,等于同舟,尤所殷望』!
平彝侯郑芝龙特疏荐异人薛通载,赐名为「广济禅师」,令其征兵海外。
敕吏部尚书曾樱:『速催傅振铎到任受事。宁化现有寇警,迎驾师先令驻扎该地方,不必拘定夏秋冬春,以人就地,还当以地择人』。
升陈履贞为吏科右给事中。
首辅何吾驺疏荐曹勋、祁熊佳、严似祖有纂修之才。时起勋为行在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熊佳、似祖为右春坊左中允兼翰林侍读。
衢州知府伍经正不奉鲁藩,上以其义凛一尊、秉节不贰,再与实加一级示劝。
敕通政司文武各官:『一本只许说一事,毋得支蔓牵扯,不便批行,以后申饬』。
加赠张继荣为右都督,谥曰「武襄」,以旌真忠。
敕定南巡守二道臣:『准各募兵丁二百名,以资防御』。
改兵部主事李鲁为兵部职方司,给与敕书、关防,令其屯练乡勇。盖以汀人虑汀事,自无不周也。并敕于华玉:『留汀之兵,分守诸关隘。汀之四隅,守兵乡兵互为主辅。有则申饬,无则增添。其乡勇粢粮,官助二、三,民凑七、八,务与华玉同心固圉,以安地方』。
南安王企钰进颂德诗四章,上谓其『敲金戛玉,大雅之音。朕几务忧勤,愧未遑及』云。
宁洋县寇警。
谕内阁速撰敕书一道申饬卢若腾、贺君尧同心坚守温州,以保行在福建门户。前日却兵有功,并能保济饥民,卢若腾加行在兵部右侍郎、贺君尧进太子少傅。
大学士林增志因亢旱陈「省躬」一疏。上谓:『疏中以两事规朕,曰「改过引愆」,足征交儆之诚』。午间,便殿赐对。
敕福京监临御史韩元勋:『监场事完,即刻巡历下游地方。务正己率属,奖廉惩贪,力挽浇风,以振文治。汀、漳盗贼奸宄四出,须分别剿抚;使闻风解散,便属真御史。至两粤、云、贵计典已行,上下游独缓;着元勋作速察核,会同巡抚奏报。严在贪酷、不得遗漏吞舟』。
上因天旱,思清理滞狱;曰:『狱有冤民,则天屯膏泽;敕四狱衙门熟审事例,速为清理。福京刑部先为举行,以合朝廷钦恤之念』!
以督辅傅冠贮库银一万四百余两给国姓成功五月兵粮。
上游巡抚御史吴闻礼合院司议:以各府属额饷坐派抚镇标营水陆寨游各兵,免转输之烦,消庚癸之患。上从之。
发恤民库银一万两,差兵部司官一员解到刘名奇军前给散。
援剿七省都督张先璧、郝永忠合词迎驾。上曰:『览奏具见前驱义奋!江氛未靖,着即协心进剿,以迓王师』。
福京太仆寺卿甘惟乞上疏乞休。上谓之曰:『同一去国:太平无事,人竞进而己独退,则为恬;国运板荡,人致身而己思去,则为避。此义诸臣所素知者。惟爃仍降一级,以警偷惰』。
敕内外诸臣:『毋得滥给札付,以重名器。如督抚遇军功,方准以关防先给,然后请给御札。地近以一月、地远以两月,再远以一季,务填报功次坐名请旨,毋得滥求滥给。该部堂司官各宜恪遵勿怠』。此敕从兵部尚书吴春枝之请也。
将官费兴、陈学鹏、郑真等出关与清大战,生擒二十余人。建宁道周维新报捷疏至,上曰:『此皆辅臣德璟与维新发纵指示之力』。
上曰:『滇黔远在天末万里,干戈未靖,各卫弁承袭者,往来艰难,朕甚念之。暂破赴京承袭之例,许其在本省部司起文,赴镇抚比试,再送按臣察对。贴黄号纸,差官赍文汇报兵部察对题选,填给勘札。即以所省之盘费,解京充饷:指挥定银四十两、千户二十五两、正百户一十五两,布政司汇收搭解』。
上闻威虏伯黄斌卿杀□□荆本彻,曰:『本彻虽非贼寇,乃尔骚扰地方,民恨实甚,杀了便罢。所招降将士,善为约束,勿令流毒,致重民怨』。
宣谕广西太平府土司守备吴廷秀,取有印信归顺表文十六道;上谓其「不负远使」,嘉纳之。
催镇守广西大都督成大用督调狼兵足额一万,不可少一名。需用钱粮四万,即就陈邦溥进解数内,立刻支销。
敕黄兴殚力扼关、吴闻礼严巡毖饬、周损速料理早复广信,俱刻不容缓。时兵部尚书吴春枝有「国务只争呼吸,急先持危」之疏,故上急急于此,正虑时事又有不同也。
加万元吉行在兵部尚书,以其固守虔城,屡挫敌锋也。余赏有差。
十三日,免常朝。以天道亢阳,雨未沾足,上日事祈祷也。
平彝侯郑芝龙制油扇五千五百握有奇,分给闱中应试生儒,以为却暑;上破例允行。
准安仁王长子慈□移居宁德县公署。
上谓枢民吴春枝曰:『守汀先援赣,赣固则汀安,此不易之论。着抚臣廷麟、制臣维经、部镇臣于华玉力任之。施福、黄兴与广抚周损、上游抚臣吴闻礼互相接应,恢复□山、永丰诸邑,不可专委周损,坐失事机』。
改十五日乡试首场:四书三篇、经二篇。十七日二场:策三道、判二条。从减篇节省之旨也。
翰林院编修陈世杰因虔危未解、粤策难缓,疏陈「便宜行事四字事权大重,行间直作话柄,真有大不便、大不宜者」!上嘉纳之。
上谕太仆卿兼御史郭正中曰:「浙东流言四起,总为监国设谋。朕无利天下之心,天命若真,人谋无用。陆清源被辱事情甚是可骇,都着靖□侯察报』。
敕吏部兼兵科守制揭重熙曰:『江西素称道义之乡,兵与饷皆出于义,诚为胜着。除先拨饷银五千两外,今再发一万两。揭重熙当加意鼓功,使义兵裹粮敌忾,仗桑梓以匡王国,乃为奇绩』。
差官解饷银五千两,赴督师黄鸣俊军前。〔下缺〕时闻敌渡江,萧山、诸暨一带俱危,各辅臣以为言,故有是命。
升吏科给事中陈轼为广东右参政兼佥事提督学政、刑部主事萧申升广东兵巡道参议兼佥事。
改国博张一钰为翰林院庶吉士。
十六日。□百余人抵上杭,官民皆遁,□遂设立伪官而去。
平彝侯郑芝龙调曾德回守仙霞关,上从之。
龙岩县平,渠林海符枭示正法,余党奔避。上敕该抚镇速出示,令其解散归农。
福京吏部司务王士和疏陈六事:文职旷而脱卸者多,武弁盛而立功者少,升迁骤而责任益轻,议论烦而实用益寡,听纳博而精神愈棼,移跸频而民生日苦。上读之,曰:『此诚苦口良药,切中时弊,朝廷时为省览。王士和此疏,速刊刻成书,分送文武诸臣,务使痛改前非,实图恢复。士和准赴行在赐对』。随以士和守延平。
上曰:『李大载同黄箕奉命宣诏、瞻奉祖陵,为奸臣所卖,被收监禁。大载书其衣曰:「浩气充天地,丹心照古今」。又曰:「气节不回奇男子,忠胆无惭大丈夫」。抗节寇庭,至死不屈,真丈夫也!张宗、陈良亦相继拷死,朕心恻然!当速加优恤,以慰忠魂。黄箕涉历艰辛,守节复命,并与优擢』。
上曰:『获城陷阵,绩与忠并茂者,汪应相、宋大彪、季存仁三人俱准赠指挥,王体和赠百户,以为效忠者劝。推官邵之荣着行在吏部叙恤』。
清□萧山,扎营诸暨,围困绍兴七条沙茶园。严州各路官兵,恐不能支。上敕兵部速发兵救援,以重闽浙相依门户之意。
建南道副使赵秉枢奏:麻沙白骆界地方民性骁悍,习制行盔行甲,可以御敌。上敕其同张调鼎多方招募,同心守关。
二十七日,发榜,取中一百七十五名,副榜六十五名。有旨令南城御史方元会覆试,黜落四名;仍发续榜,俱准为举人。此亦特恩破例也。
按是科弊□甚多。内有李枚文理不通,翰林院编修兼兵科给事中周之夔向布政司取原卷不通处,疏纠之。上即命黜革,逮房师推官王三俊下狱,追赃一万两,以助平寇出师兵饷。赃完而清兵至,幸免株连;否则,吾乡故家子弟十去八、九,以当日买中者不上千金,人故易为耳。
上因首辅何吾驺决意幸汀入虔,与平彝侯郑芝龙论议不合。且清骑辐辏关外,芝龙遂撤兵回福京,清遂长驱矣。惜哉!先是上以福建全省付芝龙,使其志不退转,力任封疆,则忠懿王之勋业可成,不尤可惜!〔此节疑有讹脱〕
八月二十二日,清骑入仙霞关。上在延津,知事势已去,遂由汀郡出关。清遣轻骑追之,不及而返。
上游巡抚吴闻礼遁入山寺,不肯剃发,人有劝之者;曰:『岂有堂堂抚臣而怕死耶』!后率乡勇赴敌,为乱兵所杀。
清兵入建宁。
辅臣路振飞追驾不及,自缢于邵武山寺。
礼部侍郎马思理、工部尚书郑瑄俱扈驾,中路逃回。马则诈死遁海上,拥戴鲁藩;郑则屈首贝勒先于众人,人以此定优劣云。
平彝侯郑芝龙兵船尽泊南台者旬日,搬运城中旧日北库所蓄火药兵器,复焚北库。巨炮震发,势如山崩。
延平太守王士和死节。士和字万育,金溪人;富于经术,言论侃侃。崇祯间乡举,初为吏部试司务,上疏条陈,上嘉纳之,转职方员外郎。未一月,升延平知府。清正不阿,人咸德之。与人交,无异言。清兵至,乘舆远出,一时从龙守土者咸遁去。士和矢志不移,曰:『吾受国家厚恩,以守此土,不能持寸铁与斗,死有余愧,可与寇俱生哉』!乃先一日分理家事,正衣冠,经于堂上。百姓往哭,如丧所亲,鸠金殓之。清兵至,亦俱叹息而去。
上游巡按兼守关御史郑为虹死节。为虹字天玉,扬州人,癸未进士。年少,美丰姿。初为浦城令,洁己爱民,性极恺悌。上初入关时,知其为廉吏也,欲拔置左右;浦民留之,有十不可去浦之疏,遂罢。其任为巡关御史,亦将以恤浦民也。适关将夺商人米,为虹绳之以法。有曲护关将者,反露章弹为虹市恩邀誉。上知其忠,置不问。复命巡按上游,以重其任。风力震于远迩,关将恃恩者,亦颇为敛手。清兵入关,为虹叹曰:『文武不睦,势不可为也』!竟不屈死。
永福降□,乡绅黄文焕男覩驱逐县官,起兵接□。伐山开道,亲至延平,朝贝勒。闽人以此为罪魁云。
闽省闻清兵将至,城中巨室搬移一空。即棺柩,俱抬出郊外,遍野累累。时相传有「留发不留人,留棺不留屋」之语,故仓卒咸尽。
贡生齐巽、中书张份、医僧不空等鸠众起义,以陈子含宅为帅府,杀清人来挂安民告示者,人心不无震动。时苦无饷,乃率众往涌尔寺,恳曹能始先生助以千金,始克招募。黄覩密报,促贝勒王下福州,遂各逃散。
九月十九日,清兵至福州,从北门而入。城中百姓十留一、二,父老仍鸠各铺羊酒郊迎。
兵士屯扎洪塘沙洲,不许入城扰民;升官分职,一照明朝旧例。
贝勒王处沙洲,出榜安民,谕远近官吏投诚。时福州缙绅俱遁处山谷,首至者则□部尚书一人而已。时松溪教谕亦在列中。见□,跪泥沙中永日,贝勒不为礼;徐乃令之去,曰:『尔官在明朝若是大乎?兹不便用也!速去』!
不剃头男子赵卯死节。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卯见而抚掌大笑。或曰:『子能逆令耶?迟则此颈且不能保,岂吝一发』!父母戚属咸责之。卯曰:『吾岂能不剃?自有妙于剃者』!乃多市鱼肉,与父母畅饮。时卯已丧妻,有子三人,罗列侍侧。酒醒,叹曰:『发肤受之父母,古人不敢毁伤。今将剃去,其可忘养育恩耶』?请父母拜之。又谓其子曰:『尔生之自吾,其可不拜而剃』?拜毕,日入崦嵫。卯曰:『明日剃之,未晚也』。俟父母安寝,卯独徘徊中庭,慨叹数回,唤其子曰:『尔读书笔砚可简出,吾有所用』。随令三子先寝,乃濡浓墨大书于壁曰:『男子赵卯不肯剃头死』!掷笔,缢于中堂。家人知而解之,不及矣。卯,闽县人,粗知章句,以粜米为生。生平性直自豪,不屑屑于刀锥之利。今之剃头者,愧赵卯多矣!使天下皆赵卯,清骑清服,将安用之?卯忘其名氏,然卯正不必以名氏题也。死时年纔三十有六,予谓视曹、胡二公,其死尤烈。
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曹学佺殉难死之。公字能始,号雁泽;十八举于乡,二十一成进士。官辙所至,兴利除害,民称便之。古文词赋无所不精,著述汗牛充栋;又善临池,入晋魏之室。故海内无不知曹先生者。熹宗朝,以序何总制士晋著书谈及阉官三案,削职追夺,几蹈不测。归乃闭户著书,成天下名胜志,选古今十二代诗;复殚力五经,撰着成一家言。后乃旁通于天文、禅说、字说、语录、二十一史诸学,皆有所纂辑,诚一代之巨儒也。威宗朝,屡诏起不就。既得予告谕旨,益安心著述。今上夙知先生名,初即位,起为太常寺,以草创典礼非公莫谙者;寻进秩少宗伯,特设馆名「兰台」,令纂修威宗实录。眷顾弥笃,有「卿巍然鲁殿灵光,文学尔雅,是天留佐朕者」之谕。先生亦幡然自命,朝夕载笔焉。时关外警报日至,朝廷所用不得其人,丧师辱国;不得已御驾亲征,兵少粮乏,未能离闽疆寸步。且朝中文武大僚不和,先生预知时势不可为。尝语人曰:『战守非吾事,皇天倘欲祚闽,则实录可就,恢复可成。倘不祚明,老臣岂事他姓?惟有死而已』!时议先由海道捣金陵,兵饷无措,先生竭蹶白金万两以济之。无故三关兵撤,猛骑长驱,探报者犹讹为方兵。噫!时事可知矣!先是,先生闻乘舆离延津,即削发入山寺为僧。有不知时势男子四人,思为恢复计,咸曰:『城中富家贵室皆已远窜,惟有曹先生在涌尔寺,犹可以义动者,曷往恳之』!遂率井里无赖子三十人直抵寺中而强其下山,言论举止,忠义凛然。先生曰:『千金予不惮倾囊以应,奈时势已至此何』!四人巧言如簧。先生悯其志,恻然曰:『与其存为儿孙用,不如先为国家用。成败利钝,非予所知,诸君勉之』!翌日下山,予之如其数。四人者,延先生至帅府,时丙戌九月十六日也。距贝勒兵入城纔隔三朝。噫!先生岂闇于计事者哉!忠义重而财物轻,故不惜耳。至十九日辰时,呼家人告曰:『吾志久定,今日正吾尽节之日也』!遂沐浴正冠,缢于中堂。时年七十有三,语不及后事。将盖棺夕,贝勒抚军飞檄至,籍没田产房屋、株连儿女,犴狴累累。五晨夕始得入棺,尸虫满户。噫!天之报施忠节如此哉!天地昏黑,华变为彝。次年二月十九日,始得移榇出西□郊二忠祠,设奠成礼。知与不知,皆走拜祠下云。
贝勒□沙洲上考举贡生员往广东授官,一时热肠功名者咸逐队就试。贫者有名不能去,富者得意扬镳,或被劫于半路、或死亡于寇盗,或失陷城池,身首异处。此数十人者,皆世受国恩,议者以为天理昭彰之报。
右卫指挥使胡上琛死之。上琛字逢圣,号席公,直隶山后人。祖失木里,永乐间以功授燕山卫,后升福州右卫,遂占籍福州云。琛幼孤,依母家田氏读书。孱弱不胜衣,田氏常虑其夭。少长,好礼义文词,授业于先叔祖。年十八赴京,袭祖职;归则裒然一丈夫矣。修饬武备外,折节读书,毫不作辕门习气。且耽于赋咏,时有曹景宗竞病之句,人不知也。性喜蓄书画,有当意者,辄典衣购之。思宗殉难时,悲愤不胜,见罗江社刻有哀吟,辄援笔属和,绰有思致。今上即位闽中,加升锦衣卫,随驾延、汀。及事势去,圣驾蒙尘,琛徒步走归。归则闭户不出,若有所待。戚属劝之他徙者,惟唯唯谢之。贝勒兵将入城,琛闻之曰:『吾世受国恩,岂有北面清兵之理!纵赧颜偷生,他日何面目见祖先于地下乎』!密令人入山觅毒草,其爱妾刘蕙闻而笑曰:『君岂以我妇人不知节义事而不与闻耶?吾有志久矣,特未敢言耳。然尚虑君志未决也』。琛闻,喜动颜色曰:『不意尔之能同我志,今可无憾矣』!遂服冠裳,与妾拜天地祖宗,阖户愤泣;并坐于中堂,饮药酒而卒。时琛年三十有八,妾蕙年二十有一。子四人,先时嘱母氏抚养。母亦贤母,不夺其志,亦大可嘉也。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表第九 方镇六·欧阳修 卷一百六十九·志第一百二十二·职官九等·脱脱 书志第八·浦起龙 张文襄公事略·佚名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七·张岱 元史续编卷五·胡粹中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八·佚名 八八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赍送第五批书籍折·佚名 王肃传·魏收 第十章义渡租·佚名 晋纪十八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咸康四年(戊戌、338)·司马光 刘鸿生·佚名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