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五

嘉靖十四年五月辛酉朔礼部左侍郎黄绾言臣往奉命勘大同事方下法司而刘源清等輙先奏辩以为臣欲文致其罪为逆党报讐继又自夸其功谓臣率意颠倒枉杀天下忠臣义士此何言哉臣初入城不顾利害擒其首恶王福胜等四十四人械系驱其党郭经等九十人出城以正典章今议者犹以臣为不尽法以此劾臣以此参臣又以此发策阴贬臣臣有章奏该科贴报或摘去要语或一字不贴及源清妄辩俱与全贴欲令传播以惑四方观听臣何足惜顾惟  圣德神功真足以系人心而彰告械者亦拥阏而不彰足可惜耳臣往谢恩中乞敕该部特用表章风示四方垂之国史以为将来劝惩而该部竟以乡曲姻娅贿赂之私匿而不举乃至今日犹有此说况臣所用以擒首恶如纪振王功等虽升三级皆置之闲散祥董玺等至今不升夏鹗反以考察去无惑乎源清等之肆志也请从公据实早为会问因着其大略有五一曰明事机二曰明情罪三曰明职守四曰明毙端五曰明欺乱极言源清闇于事机贪功罔上之罪诏下所司议报

○癸亥增设  七庙乐官乐舞生  太宗庙陈设司乐一员举麾协律郎一员司香司乐一员读祝赞礼郎一员赞礼赞礼郎一员对引赞礼郎一员乐生七十二人文舞生武舞生各六十六人烧香六人执事七人  各庙并同  致仕都察院右都御史邹昊卒诏赐祭葬如例昊初姓马后复邹狭西宁夏人弘治己未进士除行选授监察御史升山东佥事以忤逆瑾降真定推官瑾败升四川佥事督兵剿蓝廖等贼于大哑山以功累升都察院右副御史巡抚四川达贼犯松潘昊击走之加俸一级又以讨平僰蛮普法恶反松潘端竹白等功升右都御史荫一子锦衣卫百户十四年坐天全土官高继恩等与芦山县民争地讎杀御史黎龙昊逮京下狱  今上登极释复职无何辞罢给驿归当时名臣杨一清胡世宁李承勋皆荐昊与伍文定陈九畴陈文沛等有才略可当大任而不为新贵用事者所喜咸见摈废论者以诸臣皆未尽其才  旌表浙江孝子龚昙等三人节妇周氏等十七人烈妇于氏等三人从巡按御史张子立奏也

○甲子荫南京光禄寺卿陈察子梦显为国子生  先是户科都给事中管怀理奏理盐法言欲通盐课须先处余盐欲处余盐必多减正价正盐贱则私贩自息私贩一则正盐自行请将正余盐各定价值俱令开边中纳正盐纳以引目下场关支余盐给以小票商自收买正盐一引许中余盐三四引或五六引务以尽收为止未尽则再添数倍即运司余盐银两亦不必解送太仓责令径解各边庶商灶俱利而国课可充诏下其事于各抚按运司议报时都御史马卿周金御史陈表陈缟等各议言余盐裁革不如收买为利官买不知商买为便解价不如开边为益照票不如开引可行或言引数宜与正额相等定价宜令南北适均严禁夹带以防阻坏严缴退引以杜影射或以为余盐不可过额引目不可增刷盐银不宜解边言人人殊至是户部覆言朝廷设立盐课正引各有常规余盐原无定数遏私贩以通官盐乃  祖宗立法之正假额课以处余盐实今日救毙之宜欲革余盐则商灶俱困而私贩必至于盛行倍收余盐则旱涝难齐而边引不免于壅滞夹带余盐律有明禁增刷则于  祖制有违中盐自有引目另立照票则与引目相背官为收鬻不若听商收买简易可行尽数开边窃恐天时人事不同将来难继臣请参酌众议除两浙河东听其照旧遵行外其两淮盐斤计每包以五百五十斤为率内二百八十五斤连包索为正引定价五钱二百六十五斤为余盐淮南定价六钱五分淮北定价五钱两浙每正盐一引连包索以二百五十五引为率定价银三钱五分余盐通融以百斤为一引嘉兴批验所银五钱杭州四钱五分绍兴四钱温州二钱长芦山东每包以四百三十斤为率内二百五斤为正引长芦定价二钱山东一钱五分二百二十五斤连包率为余盐长芦南掣盐所银三钱北所三钱三分山东三钱一分以上正盐俱开边报中两浙上纳本色长芦山东折色如豊年愿纳本色者听余盐不必开边仍旧纳银运司解部转发各边其甘肃险远止开浙浙二盐淮盐每减五分每引银四钱五分浙盐再减五分每引银三钱其余各边如开淮盐搭以长芦则不必更搭山东开浙盐搭以山东亦不必更搭长芦庶便于掣支以上正余盐斤各该巡盐御史榜示各商务遵定则其有夹带私盐隐射退引及买窝卖窝等毙严法重治总计各运司正盐岁可得银五十四万八千四百二十七两有奇余盐岁可得银六十一万八千三百七两有奇正盐既以开边余盐随引赴边上纳似亦可行但查余盐价银惟山东画一两淮长芦分别南北不同两浙杭嘉绍所在亦异又各该运司盐场美恶不齐行盐地方贵贱广狭不等若一概开边纳银商人各择便利将使下场余盐无人收买则灶户必有不均之怨且天时阴雨无常沙滩时有崩塌设煎晒不敷运行难以追并商人苦于守支正引耽延商灶两困宜行巡盐御史今后商人到场除正引该带余盐照数称掣外若余盐缺煎时难收买责令运司止将正盐称掣不必抑勒取盈如各场勤煎灶丁纳剩余盐商人收买不尽者悉听临时设法区处议入诏如议行已御史徐九皋言两淮旧值原以二百斤为率今误以每包为言计一岁所入少银一十四万宜改正行部覆从之

○乙丑  孝静毅皇后百日遣驸马都尉谢诏祭  康陵  端午节赐百官宴

○丙寅升河南右布政使边惠为南京光禄寺卿山西右参政陈讲为山东按察使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曹祥卒赐祭葬如例

○丁卯  孝宗敬皇帝忌辰  奉先殿致祭遣昌侯孙杲祭  泰陵  命前府掌印提督三千营遂安伯陈鏸兼提督团营襄城伯李全协理宣城伯卫錞提督神机营靖远伯王瑾掌左府事广宁伯刘泰佥书前府事豊城侯李熙佥书中府事  给事中邢如默以大同辽阳相继告变因言弭变之术急于慎用人足粮饷明赏罚三事往者镇蕃叫号副总兵时陈所击辽阳反侧都御史吕经所致今诸边抚镇傥犹有若人乎早为易置可也各镇兵马一经调拨所费不赀若临时处置噬脐无及今宜预计岁用之数奏请补给赏罚不明士心弛懈边臣功罪例应查勘者不少今宜严立限期以时勘报奏下兵部言边镇抚副参游守备等官之贤否宜行各总制及抚按官秉公察访据实开报以俟本部奏请更定至于查勘功次一节委宜亟处前岁狭西固原延宁官军上首功四百五十余级盖数十年来所未见者往年大同人心甫定疮痍未起然犹斩虏八十级可谓奇功俱覆勘迄今未报宜速明功罪以激人心户部言该镇军饷俱有年例定额委宜预发趁时籴买以备主客支用如有不足奏请处补诏从之

○己巳以大祭  方泽视性命武定侯郭勋代尚书张瓒秦金梁材侍郎霍韬轮视  先是郭勋既奏主事潘瑞杖死指挥李成下法司未报勋又奏逮问官郭春震乃连署在工诸臣姓名先封进而后会知时汪鋐亦严查点慎出纳二事不会勋知且论查军语颇侵勋以此二人有隙相奏讦  上以大臣故置不问至是管工给事中田濡等上言大臣不和重伤国体非盛世事且郭勋妄作威福挟私求胜欺罔非一请照同僚不知例并革二臣提督工程各司原职另选忠直公平文武大臣二人代之  上曰勋鋐照旧提督务要协和秉公安静行事毋得自分彼此有负委任巡视科道亦宜用心纠察以称任使

○庚午  上躬诣  太庙请  太祖配位于  方泽  太祖高皇帝忌辰  奉先殿致祭

○辛未兵部以辽阳广宁旬日再变请遣大臣往勘诏可  命工部左侍郎林庭兼左佥都御史以行既而都给事中鲁忭等言顷山海关守臣帖报广宁之乱诸军闻吕都御史取大书者疑其事鼓钟集众叫嚣突入窘辱百端须发半拔体无完肤祼执械击游示通衢乃知王纯等未可尽信且自大同以来平心反本论之抚镇苛刻之过军士骄悍之习国家姑息之久三者寔相因而成是故酷吏乱卒厥罪惟均夫孰辱抚臣残  天子命吏罪一焚毁公廨擅闭城门罪二欲易抚镇则执名以请要君废置罪三既执巡抚乃以状诉先发后闻罪四诡云转奏而不具姓名傲召无上罪五今不尽捕元恶明正其罪窃恐奸雄窃笑而乱贼接种也诏并王纯等行庭勘报已庭三事以请一乞发旨意榜文以安人心令首事者候勘被胁者安生毋听鼓惑自取诛夷二催督抚臣赴任以安地方兼程赴镇毋候交代三边择司府官员以备委用兵部言请给榜文一节事在彼中难以悬断且罪有重轻必俟参详若遽从所请遥为轻重之说出给榜文揭挂二城则不惟是非诪张无以服反侧之心抑且议论先持适以掣勘官之肘宜行本官亲临面鞫提吊紧关人卷从公据实查照律例分别等第具招奏请奏请一应未尽事情悉听便宜处分庶于事体允当诏从之

○壬申  仁宗昭皇帝忌辰  奉先殿致祭遣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祭  献陵

○癸酉夏至  上大祭  地于  方泽先是阴雨连日及  驾出忽开霁天爽气清礼成  上手谕尚书夏言曰斋之一日已令卿示诸执事悉矣今夕凉爽若秋  皇祇歆享  皇祖来侑朕心喜悦恐日出而燠兹可即还宫不待明卿其传示诸执事知之言表贺礼成  上优诏报闻  以大祭  方泽勋卫张岳朱岳护卫不到下法司问  锦衣官校逮吕经者至广宁请军疑驾帖非誊黄是诈为天使谋脱经也复噪乱拥经并官校置广宁狱总镇等官谕以祸福乃出官校越二日御史曾锐遣人宣示诸军始出经付官校行于是锐乃劾诸军及总镇等官下兵部议行侍郎林庭亲诣广宁访捕前项逆卒首恶核状奏闻报可  追封平乡王厚燝故父镇国将军祐楸为平乡王生母夫人马氏为平乡王妃从王请也  升山丹守备指挥佥事冶珍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分守庄浪左参将  兵部左侍郎蔡天祐卒赐祭葬如例天祐河南睢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升福建佥事历山西按察使时大同五堡兵变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天祐驰入城宣布恩威剿除元恶地方以宁寻升兵部左侍郎未几被论回籍十二年以荐起用未至而疾请告归至是卒于家天祐历任中外素有能声其在大同镇戢讹乱其才智亦有足称者

○辛巳荫户部尚书梁材子山为国子生以三载秩满也

○癸酉升礼部右侍郎黄宗明为本部左侍郎太常寺少卿兼翰林学士谢丕为礼部右侍郎  赐礼部右侍郎黄绾母鲍氏祭葬并赐其父黄俌祭一坛以纂修讲读劳也  刑部尚书聂贤三年考满以年七十五倒当致仕诏贤精力未衰仍留供职

○甲申升南京国子监司业欧阳德为南京尚宝司卿

○乙酉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张壁为太常寺卿仍兼旧御掌院事

○丙戌内苑先蚕坛茧成进丝

○丁亥革四川提督叙泸参将胡璋职回籍听勘命革任参将魏武代之  巡抚江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林琦卒赐祭葬如例

○戊子录广东新会等县剿贼功升赏官军王文昇等二千九百八十人  提督两广都御史陶谐言广西义宁古田等县在万山盘礴中民苦徭彳□童久矣乃者副总兵张经修建营堡招狼兵分布要害清绝户田粮使之屯牧地方甚便请加经五府职衘用劝有功兵部谓经非有勘定殊勋第宜厚赉  上从部议命赏银三十两币三表里  江西按察司火下按察使张鲲巡按御史逮问  工部郎中陆时雍以主事潘瑞下狱日虞祸至因以疾乞罢且极论武定侯郭勋久握兵权恃宠骄恣壅蔽专擅状得旨时雍诈推避妄言奏扰降一级远方用

猜你喜欢
  李杜列传第五十三·范晔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八十一·赵尔巽
  第九十八回 麻叔谋罪发受金刀 李玄邃谋成建帅府·蔡东藩
  第三十六回 促就道副座入京 避要路兼督辞职·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一百八·徐乾学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纪昀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孙腾传·李百药
  提要·潘季驯
  卷二百一下·雍正
  卷二百七十·佚名
  卷二十八捕亡律·窦仪
  通制条格卷第三·拜住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一征伐类五言古命将出征歌       【晋】张 华重华隆帝道戎蛮或不賔徐夷兴有周鬼方亦违殷今在圣明世寇虐动四垠豹狼染牙爪羣生号穹旻元帅统方夏出车抚凉秦众贞必以律

  • 凡例·陈衍

    一、有元诗人,上多宋、金遗老,下多祼将有明。今于宋、金遗老涉元者,如于宋、金未登仕版,则概入之元;其已登宋、金仕版,入元未仕,原不必援之入元,顾选于元遗山、罗磵谷诸人径属之元,似欠断限,今仿全金诗列耆旧、遗献之意,另编遗老

  • 卷四十 前秦录九·崔鸿

    苻登 苻登字文高坚之族孙也父敞健之世为太尉司马陇东太守建节将军颕川王为生所杀坚即伪位追赠右将军凉州刺史以登兄同成嗣登少而雄勇有壮气麤险不修细行故坚弗之竒也长而折节谨厚颇览书传建元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九)·陈寅恪

    东山酬和集壹牧翁“寒夕文宴,再叠前韵。是日我闻室落成,延河东君居之”(自注:“涂月二日。”寅恪案:初学集此题无“延河东君居之”六字及自注。又据郑氏近世中西史日表,崇祯十三年庚辰十一月

  • 卷十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三 汉臣 关羽 张飞 赵云【陈到】 黄忠 马超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昭烈於乡里合徒衆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昭烈

  • 一五八 谕着杭州织造寅着亲往宁波询察天一阁房间书架具样呈览·佚名

    一五八 谕着杭州织造寅着亲往宁波询察天一阁房间书架具样呈览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奉上谕:浙江宁波府范懋柱家所进之书最多,因加恩赏给《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以示嘉奖。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

  • 宋绶传·脱脱

    宋绶,字公垂,赵州平棘县人。父亲宋皋,任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等职。宋绶小时聪明机敏,额上生有奇特的骨头,深受外祖父杨徽之的器重和宠爱。杨徽之无子,家中藏书都送给了宋绶。宋绶的母亲也知书达礼,经常亲自训导儿子,宋绶

  • 唐纪七十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880)·司马光

    唐纪七十 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公元880年) [1]十一月,河中都虞候王重荣作乱,剽掠坊市俱空。 [1]十一月,唐河中都虞侯王重荣兴兵作乱,四乱抢劫,河中坊市被抢夺一空。 [2]宿州刺史刘汉宏怨朝廷赏薄,甲寅,以汉宏为浙东观察使。 [

  • 卷十·佚名

    尚穆王童名:思五郎金。乾隆四年己未三月二十六日降誕。父:尚敬王母:聞得大君加那志,童名恩龜樽金,號仁室。妃:佐敷按司加那志,童名思眞鶴金,號淑徳【向氏高嶺按司朝意女,始稱野嵩按司加那志。乾隆五年庚申八月十七日生,乾隆四十

  • 十六年·佚名

    (乙巳)十六年大明成化二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朔,百官分半,以權停例,賀正如儀,一半詣景福宮,賀兩大妃殿。命都承旨權健,進表裏于兩大妃殿。○中宮還昌德宮。1月2日○乙酉,兀良哈護軍回伊波等七人,來朝。○日本國對馬州太守宗

  • 通书述解卷下·曹端

    公明第二十一 此言公明之义而见其各有为而发也公于已者公于人人能无私方能率人以无私所谓有善于已而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已而后可以正人之恶也未有不公于已而能公于人也未有有私于已而能率人以无私者焉所谓已不正而

  • 尚书孔氏序·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孔氏序正义曰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之书后世之所慕尚故曰尚书要之非孔子之旧乃伏生之所加何以知之安国作序言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是伏生之意谓是书乃上古之书故加

  • 卷九·项安世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说卷九宋 项安世 撰说事篇二晏子予读晏子春秋见其与叔向论士君子之出处大扺多摈处士以为当诛而自不耻于以一身而事百君夫以晏子之行既过乎俭而其于出处之际所主又如此则其为墨子之学明甚谈者相承

  • 僖公·僖公十四年·左丘明

    【经】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缘陵。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秋八月辛卯,沙鹿崩。狄侵郑。冬,蔡侯肝卒。【传】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不书其人,有阙也。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夏,遇于防,而使来

  • 卷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祇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众所知识。皆从十方世界来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进入念慧惭愧具足。其志坚固犹如金刚。善修成就一切佛法。志意清净成就具足。自不忘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四之二·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见宝塔品第十一塔。具云塔婆。或云偷婆。新云[窣八]堵波。此翻方坟。亦翻灵庙。亦翻高显。亦翻浮图。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支提。舍利复论全碎。如释迦碎身为八斛舍利。阿育王后造八万四千宝塔以

  • 卷之一·牧云通门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一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文(甲)论观苦入道论世间法以不可力致者委之命与数故所遇穷达辽者惟顺受之此于世逵矣而其理有未穷乃出世法则不然以吾人之生斯世也修短不齐有富贵焉

  • 马忠肃公亮墓志铭·晏殊

    晏殊撰。马亮,字叔明。进士出身,曾任大理评事、芜湖知县。迁殿中丞,通判常州。后调濮州知州,升太常博士、福州知州,又迁饶州知州。北宋咸平三年(1000),任西川转运副使。后又知潭州、升州、广州、杭州、庐州及江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