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仪礼述注      礼类二【仪礼之属】

提要

【臣】等谨按仪礼述注十七卷

国朝李光坡撰光坡有周礼述注已着録是书取郑注贾疏总撮大义而节取其词亦间取诸家异同之説附于后其中注疏原文有可以删削者如士冠礼筮人执荚抽上韇注曰今时藏弓矢者谓之韇丸也考左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氷而踞杜注氷韇丸或云韇丸箭筩方言曰弓藏谓之鞬或谓之韇丸后汉书南匃奴曰今赍杂缯五百匹弓韇韇丸一矢四遣遗单于广雅作皾防此傍借韇丸以明韇字之训非经之正义删之可也至如士冠礼賛者洗于房中侧酌醴注賛酌者賔尊不入房光坡节此二句则賔不自酌而用賛者义遂不明为删所不应删矣又注载古文今文最関经义如士丧礼设决丽于注引古文作椀考管子弟子职授必捧羮不以手吕览本味篇述荡之高诱注曰古手腕之字也据此则以古文之捥证今人之义更明晰而光坡槩节之亦为太简其旁采诸家之言尤时有未审如公食大夫礼曰饮酒浆饮俟于东房注云酒先言饮明非献酬之酒也又曰宰夫右执觯左执丰进设于豆东注食有酒者优宾也光坡引杨孚之説曰上饮酒浆饮俟于东房疏云酒浆皆以酳口此进设于豆东疏又云浆以酳口不用酒主人犹设之是以优宾两説抵牾不同下文祭饮酒于上豆之间鱼腊浆湆不祭夫鱼腊浆湆不祭而祭饮酒则知酒以优宾但宾不举尔岂酳口之物哉当以优宾之义为正云云今考贾前疏云酒浆皆以酳口谓二饮本并设以待宾用也后疏云浆以酳口不用酒谓二饮虽并设其寔宾止用浆耳前后一义相承并无抵牾杨氏殊未解疏意至于郑注优宾之义亦谓宾酳口止用浆而主人仍特设酒故曰优宾下文之祭饮酒乃宾加敬以报酳礼之优与他篇献酬之酒祭酒不同观郑上注明云饮酒非献酬之酒则为饭后洁口之物可知杨氏以设饮酒为优宾而谓饮酒非以酳口于郑注优宾之义亦为未明且攷周礼酒人曰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注醴酒飨燕之酒饮酒食之酒贾疏饮酒食之酒者曲礼曰酒浆处右此非献酬之酒是酳口之酒则杨氏谓饮酒非酳口之酒与酒人经注皆相矛盾矣光坡取之实未深攷然如士冠礼母拜受子拜送光坡谓母拜受乃受脯而拜非拜子也其义最允葢此拜受如大射礼主人盥洗象觚升酌膳东北面献于公公拜受乃拜受觚非公先拜其卿大夫也又如特牲馈食礼主人洗角升酌酳尸尸拜受乃拜受角非祖考先拜其子孙也凡此之类颇有可取又如丧服记夫之所为兄弟服妻降一等万斯大据以为嫂叔有服之证光坡不取其説亦深有决择三礼之学至宋而防至明殆絶仪礼尤世所罕习几以为故纸而弃之注其书者寥寥数家即郝敬完解之类稍着于世者亦大抵影飨揣摩横生臆见葢周礼犹可谈王谈霸礼记犹可言敬言诚仪礼则全为度数节文非空词所可敷演故讲学家避而不道也光坡此编虽瑕瑜不揜然疏解简明使学者不患于难读亦足为説礼之初津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

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景公病疡晏子抚而对之乃知群臣之野第七·晏婴
  原始·黄石公
  卷八十一 诗二·黎靖德
  三传辨疑卷十一·程端学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一·陆世仪
  春秋左传原目·杜预
  论语纂笺卷三·詹道传
  卷七十九·江永
  卷十·赵汸
  小星·佚名
  卷十五·李光坡
  隐公·隐公十一年·左丘明
  正道品第十二·佚名
  文武群己事器一致之教育·太虚
  序言四:弘一法师之出家·李叔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章 救主章围·屠隆

    【传言玉女】〔生囚服丑末扮将校押上生〕江上囚羁。困杀我英雄豪气。看天阴愁云压垒。鸾刀在颈。肯轻落英雄眼泪。想吾家飞将。插天双翅。北阙辞汉署。南冠作楚囚。岂无剑仙术。腰下失吴钩。下官李白。因

  • 第三十六出 飞报·梁辰鱼

    【金珑璁】〔净丑上〕齐邦今服我。要看三晋如何。今转战渡黄河。〔丑〕诸侯俱听命。谁似我功多。看奏凯发长歌。〔相见介净〕太宰。我提兵北征。齐邦已服。今同我鲁公弟会晋公午于黄池。要行齐桓晋文故事。昨已渡河

  • 东海渔歌卷二·顾太清

    苍梧谣 正月三日自题墨牡丹扇侬,澹扫花枝待好风。瑶台种,不作可怜红。鹧鸪天 题南楼老人秋水图瑟瑟凉风入小池,红衣落尽翠离披。双螯荐酒重阳近,一鹭冲天夕照迟。白露结,碧云垂,波沈菰米动涟漪。可怜秋色无多日,留得残荷听几

  • 巻五·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五宋 邵浩 编东坡病中游祖塔院紫李黄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隂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堦前水借与匏樽自在甞栾城次韵二首扫地开门松桧香僧家长夏

  •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籓镇宣武彰义泽潞·欧阳修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军,稍为牙将。大历中,李灵耀据汴州反,玄佐乘其无备,袭取宋州,有诏以州遂隶其军,节度使李勉即表署刺史。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充宋、亳、颍节度使。时李

  • 卷第八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四〔起屠维作噩(己酉),尽着雍敦牂(戊午),凡十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正统四年十一月乙巳朔行在钦天监进正统五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巡抚大同宣府右佥都御史卢睿奏山西上年拨送折粮银一十万两每银一两准粮四石今宣府米价腾涌请每银一两准二石五斗从之○丙

  •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记二十二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二>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二>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二>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

  • 杨文忠三録巻三·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视草余録郑僖王薨世絶东垣繁昌二郡王争袭繁昌以兄终弟及为辞东垣谓其父与繁昌俱僖王之弟其父行四繁昌第九奏上召府部台谏集议东角门众相顾莫先发予曰是当如武官袭廕例众皆以为然于是防奏请以东垣进封然

  • 十七年·佚名

    (癸丑)十七年清乾隆五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乙未朔,行酌獻禮于璿源殿。以先朝寶齡,至是年恰滿百歲也。禮成,敎曰:「是年何年?入戶周旋之際,益不禁孺慕之思。何以記此日乎?京外百歲以上老人,各加一資,令道伯賜米帛。今日祝文;有元正

  • 论邹第五十三·桓宽

    大夫曰:“邹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旷之道,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准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方圆也。于是推大圣终始之运,以喻王公,先列中国名山通谷,以至海外。所谓中国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县

  • 天权第十七·鹖冠子

    挈天地而能游者谓之还名,而不还于名之人明照光照不能照己之明是也,独化终始,随能序致,独立宇宙无封,谓之皇天地,浮悬天地之明,委命相鬲谓之时,通而鬲谓之道,连万物领天地,合膊同根,命曰宇宙,知宇故无不容也,知宙故无不足也,知德故无

  • 目录·祖琇

    续藏经 隆兴编年通论 宋 祖琇撰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目录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第一卷 东汉孝明皇帝  沙门迦叶摩滕竺法兰  论  沙门安世高  沙门支娄迦谶竺佛朔  孝桓帝  优婆塞安玄严佛调  牟子

  • 第十一 闇都干耳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闇者干耳曰:&ldquo;雄者!不欲欲者我有闻 [佛]越暴流可来问 俱生眼者语寂句 世尊!彼之如真请语我&rdquo;(一〇九六)&ldquo;雄者!不欲欲者我有闻&rdquo;[之句中,闻]者,是听、把持、保持、观察。[即]&ldquo;斯彼之世尊是阿罗

  • 识小编·董丰垣

    二卷。清董丰垣 (生卒年不详)撰。《识小编》是一部杂考之作,共二十四篇,以仪礼为主要撰述内容。全书分三部分,其一祭社,即祭地,多不信周礼,祭地于泽中方丘之文,董丰垣因袭其说。其二授地,论有功而授地,考礼运曰,天子

  • 魏庆之词话·魏庆之

    宋魏庆之撰。魏著诗话集《诗人玉屑》,据黄昇序文所述,成于理宗淳祐四年(1244)。有二十卷本及二十一卷本,其二十卷本末附词话十四目十五则,二十一卷本末附词话二十二目二十五则。两相比勘,二十卷本缺李易安评、聂冠卿、宇文

  • 竟山乐录·毛奇龄

    乐学著作。清毛奇龄撰。是书据明宁王权《唐乐笛色谱》为准,以四、乙、上、尺、工、凡、六字循环成七调。如四为领调,则乙为变宫,上为商,尺为角,工为徵,凡为变徵,六为羽。又除羽无清声,置乙、凡二字不用,复从六而推。高四为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