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驳五经异义一卷补遗一卷汉郑玄所驳许慎五经异义之文也考后汉书许慎传称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称于世郑玄传载所着百余万言亦有驳许慎五经异义之名隋书经籍志有五经异义十卷后汉太尉祭酒许慎撰而不及郑玄之驳议旧唐书经籍志五经异义十卷许慎撰郑玄驳新唐书艺文志并同葢郑氏所驳之文即附见于许氏原本之内而非别为一书故史志所载亦互有详畧至宋史艺文志遂无此书之名则自唐以来失传久矣学者所见异义仅出于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诸书所引而郑氏驳议则自三礼正义而外所存亦复寥寥此本抄帙流传葢亦后人从诸书采掇而成已非隋唐志十卷之旧或有题作宋王应麟编者亦无确据当必以应麟注意汉学如周易郑注之类皆所补辑遂以此书亦归之应麟耳其间有单词只句驳存而义阙者原本错襍互引颇失条理今详加厘正以义驳两全者彚列于前而仅存驳义者则附録以备防考又近时朱彛尊经义考内亦尝旁引郑驳数条而长洲惠氏所辑则搜罗益为广备往往多此本所未及今防互考证除其复重以二家所采定着五十七条别为补遗一卷附之于后其间有异义而郑无驳者则郑与许同者也西汉学者大都专治一经彼此不能相通师说所承每多乖异迨东汉而兼者渐众故许慎至有五经无双之目自唐儒作五经正义专主郑说而许义渐防然其详析同异指趣所在多可考见此本虽条目无多而什一仅存固言汉学者所宜详究焉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答欧阳崇一·王守仁
  第一篇 立命之学·袁黄
  东宫备览卷四·陈模
  孟子精义卷二·朱熹
  先圣大训原序·杨简
  卷三·孙复
  卷一百二十九·秦蕙田
  四十五  备蛾傅·墨子
  滕文公下·孟子
  卷十七·赞宁
  辯中邊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偶阅理想与文化的随感·太虚
  民国与佛教·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红豆·闻一多

    一红豆似的相思啊!一粒粒的坠进生命的磁坛里了……听他跳激的音声,这般凄楚!这般清切!二相思着了火,有泪雨洒着,还烧得好一点,最难禁的,是突如其来,赶不及哭的干相思。三意识在时间的路上旅行:每逢插起一杆红旗之处,那便是——相

  • 卷第三十·陈与义

    ○梅花一枝斜映佛前灯,春入铜壶夜不冰。昔岁曾游大庾岭,今年聊作小乘僧。○得张正字诗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江梅风雪集岁暮,江梅开不迟。朝来幽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二十三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明【五言律诗】寄海虞吴大         德胜【十二首】天地庵居僻相逢竟岁难白云供卧病沧海重加餐花影轻风动松隂过雨寒起居君倘好何惜皂袍单诗穷人来总厌贫吾

  • 提要·张羽

    【臣】等谨案静居集四巻明张羽撰羽字来仪后以字行更字附凤本浔阳人侨居呉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呉洪武初徴授太常寺丞寻坐事窜岭南未半道召还羽自知不免投龙江死明史文苑传附载髙启传中史称其文章精洁有法

  • 附录·张玉娘

    张玉娘传 明○王诏 张玉娘,字若琼,松阳人,宋仕族女也。父曰懋,字可翁,号龙岩野父,举孝行,仕为提举官。媪刘氏,亦贤淑翊之,内政斩斩。年将艾,惟生玉娘。玉娘生有殊色,敏惠绝伦,故父媪益爱之。大父曰继煂,字光大,由贡元仕为登仕郎;曾大

  • 第五十七回 葬太后陈球伸正议 规嗣主蔡邕上封章·蔡东藩

      却说窦太后徙居南宫,已经二年,灵帝并未往省,张奂谢弼,相继进谏,俱为阉人所阻,事见前文。会灵帝选定皇后宋氏,朝廷称贺,宋氏为执金吾宋酆女,由建宁三年选入掖庭,册为贵人,越年正位中宫,晋封酆为不其乡侯。后既正位,当然至永乐

  • 卷一【阙】·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一【阙】     元 郝经 撰 年表【阙】

  • 元晖传·魏徵

    元晖字叔平,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琛,魏国恒、朔二州刺史。 父亲元翌,尚书左仆射。 元晖眉毛胡须美妙如画,举止也很美,很爱学习,广泛读书。 他年少时就在京师得到了好名声,北周太祖遇见了,很礼遇他,让他与诸皇子相处,每每同桌共砚

  • 王方庆传·刘昫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前朝周代少司空石泉公王褒的曾孙。原籍琅笽,后南迁居丹阳,为江左名门望族。王褒北迁入关,才家居咸阳。王方庆的祖父,是隋卫尉丞。他的伯父王弘让,有美名。贞观年间为中书舍人。他的父亲王弘直,是汉王元昌的

  • 张弼传·张廷玉

    张弼,字汝彬,松江府华亭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受兵部主事,又晋升为员外郎。后调任南安知府。南安地处两广要冲,奸人聚集山谷,出没无常,为恶多端,弼将他们全数捕灭。又废除淫祠一百数十处,以此建为社学。因病辞官还乡,当地士民

  • 卷三百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三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神宗元丰三年直舍人院吕大防上奏曰臣伏覩七月二十六日手诏以彗出西方责躬引咎敷求谠言以正厥事臣伏读感欷以爲天道

  • 第二十四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社会情态【盛唐之进士府兵与农民】·钱穆

    要把握住盛唐社会情态,最好亦从当时几项制度方面去看。 一、唐代之贡举制唐代士人出身,可分三途:一生徒,由学馆。【此沿汉代博士弟子制。】二乡贡,由州、县。【此沿汉代郡国察举孝廉制。】三制举。【此沿汉代贤

  •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梁启超

    吾今欲极言新民为当务之急,其立论之根柢有二:一曰关于内治者,二曰关于外交者。所谓关于内治者何也?天下之论政术者多矣,动曰某甲误国,某乙殃民;某之事件,政府之失机,某之制度,官吏之溺职。若是者,吾固不敢谓为非然也。虽然,政府何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印法品第十尔时金刚药叉主菩萨。踊跃欣庆身毛皆竖。于仙人会中持杵挥空。以种种香花衣服。与诸仙人往诣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以诸香花而散佛上。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如来

  • 卷第五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九有五补特伽罗。谓随信行随法行信胜解见至身证。乃至广说。问何故尊者此结蕴中依五补特伽罗作论。后智定蕴中依七补特伽

  • 叙净土往生传序·戒珠

    宋福唐飞山沙门戒珠叙给孤园中圣贤之众毕集。是时众无一辞之请。如来遽然而告曰。过是西方十万亿国有净土焉。其土广博百宝成焉。又曰。众生思焉念焉。求而以生者。皆如愿焉。说者曰。十二分教以罗万有。此乃无问自说

  • 古周易订诂·何楷

    明何楷撰。十六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训解经传,大致以古《易》上下经、《十翼》之篇次为本,杂采汉、魏以来旧注以立说。《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成于崇祯癸酉,盖其筦榷江南时所作。卷末附以《答客问》一篇,借

  • 治台必告录·丁曰健

    编者丁曰健,字述安,安徽怀宁人。1854年(清咸丰四年)后,历任台湾淡水同知、知府、福建粮道、布政使、台澎兵备道加按察使衔。曾参与镇压黄位、戴潮春起义。1866年(同治五年)离任。次年将福建巡抚徐宗干所辑《治台必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