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解惑二則

一切法者,《百法明門》攝無為真如法,是知染法不足盡一切,染法之生死法更不足盡一切。處處經中談染法,皆指生滅而言,不第談生死,生死義狹,生滅義廣故也。今《辨法法性論》名為一切法,實則非一切法,但局于生死一法,名實異矣。又,生死涅 相翻,通常法門亦平等法門,小乘解脫身相共,不足攝大乘法身,故亦不足盡一切法,而亦不足賅法性之量。今《辨法法性論》,謂抉擇依大乘,而又說唯以生死涅 ,是詮參差異矣。又,二諦以遍計所執詮一切法,則凡與法性不相合者,皆不之無之,故可言一切法無,唯法性有也。三性以依他起詮一切法,空中固有此虛妄分別,故不可言一切法無,唯法性有也。試舉其例︰《大般若經》四百七十八〈空性品〉,具壽問如來︰永斷習氣,豈亦是化?佛言︰諸法若與生滅相合,亦皆是化;涅 不與生滅相合,是法非化。是則菩提與不生滅相應,謂之轉依,而必與生滅相合,乃堪為用,乃堪盡未來際作諸功德。是故,遍計談行談畢竟空,依他談行乃談善巧。善巧即與寂滅寂靜相應也,焉可雲一切法無、唯法性有也?今《辨法法性論》謂一切法無,唯法性有,不覺詮體而廢用,說豈能圓滿哉﹗今為之說曰︰若"法法性論"標"生死涅 論",則名實相符矣。乃內容生死,而外標一切法,一切法不足,與《中邊》談無欠缺者不同,故曰非彌勒學。

《中邊》虛妄分別,性是依他有,境是遍計無,而《辨法法性論》直是但詮遍計無耳。何也?《攝大乘論》遍計所執相,謂于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法性論》不過于此一句演為一頌而已。現二及名言,實無而現故,以是為虛妄,即似義顯現也。彼一切無義唯計故分別,即謂于無義,唯有識中也。不得但以現字計字附會《中邊》有,遂惑遍計作依他用也。故曰非彌勒學。

(選自《內學雜著》上,《歐陽競無先生內外學》第十一冊)

注 1922年9月支那內學院開學之初,歐陽漸于開講《成唯識論》之前,首先分十次講演本文。此文紀錄稿由聶耦庚筆記、呂澄校訂;黑括號之內為歐陽漸本人親撰的原稿,後收入《歐陽先生內外學》第十冊。

猜你喜欢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第二十五·晏婴
  近思録集注卷十二·茅星来
  卷二十·乾隆
  卷一百七十九·秦蕙田
  凡例·秦蕙田
  卷四·张廷玉
  卷十四·刘瑾
  卷十一·王志长
  《尸子·贵言》白话译文·尸佼
  卷五百三十六·佚名
  法句譬喻经沙门品第三十四·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朱棣
  代序二:李叔同先生 曹聚仁·李叔同
  贤劫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减字木兰花·徐志摩

    刚才向花担卖(买)得一枝春花,新鲜得很,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恐怕那个人会笑我“没有春花长得好看”。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原词: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 古赋辨体巻五·祝尧

    元 祝尧 撰三国六朝体上梁昭明文选序云诗有六义二曰赋今之作者异乎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愚按汉艺文志云不歌而诵谓之赋则知辞人所赋赋其辞尔故不歌而诵诗人所赋赋其情尔故不诵而歌诵者其辞歌者其情此古今诗人辞人之

  • 卷四百五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三 何景明 十四夜对月集陶良伯 陶令堂中月深更酒为携金波流未满白露迥含凄鸿鴈秋江北芙蓉汉苑西一杯同怅望万里各覊

  • 卷七·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七嘉善曹庭栋编鄱阳集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累迁监察御史里行首陈十事指擿利害多人所难言者元丰初以馆阁校勘为江西转运判官数上疏论事元祐二年超为起居舍人权兵刑二部侍

  • 残春·徐志摩

    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 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 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 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 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 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 “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 变了样:艳丽的尸体,

  • 秦韬玉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秦韬玉,字仲明,一作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早有诗名,进士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 。中和二年(88

  • 卷四十九 漢紀四十一·司马光

      起柔兆敦牂(丙午),盡旃蒙單閼(乙卯),凡十年。   孝殤皇帝延平元年(丙午、一O六年)   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張禹為太傅,司徒徐防為太尉,參錄尚書事。太后以帝在襁褓,欲令重臣居禁內。乃詔禹舍宮中,五日一歸府;每朝見,特贊,與三公絕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纪昀

    列传唐 【五十五】○唐五十五韦皋【林蕴】 张建封【愔】 严震韩弘【公武充】韦皋张建封严震韩弘△韦皋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为建陵挽郎累辟诸府擢监察御史张镒镇凤翔署营田判官知陇州行营田事德宗幸奉天李楚琳杀镒

  • 一四一八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一八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署江西巡抚臣姚棻跪奏,为遵例具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附载《发明》、《广义》各条,语多偏谬,遵照钦定改本,于坊版内一律铲改刷

  • 卷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 郎 外 兵 曹 参军裴 駰集解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殷本纪第三 殷契【索隐契始封商其後裔盘庚迁殷殷在邺

  • 吕僧珍传·李延寿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县人,世代居住便陵,家里很贫寒。小时候从师学习,有相面人看遍了众学生,指着僧珍说:“这孩子声音不同寻常,是封侯之相。”在萧顺之那里作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七寸,容貌魁伟,同僚都很敬重他。萧顺之作豫州刺史

  •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九·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命将下永乐四年五月安南国王陈天平还国遣都督佥事黄中吕毅以兵五千送之封其僭臣胡■〈大上互下〉为顺化郡公尽食所属州县三月己巳胡■〈大上互下〉邀杀天平四月辛未事闻上大怒七月辛夘命成国公朱能为征

  • 卷三十三杂税一·冯煦

    田房契税顺治四年定例,凡买卖田地、房屋,必用契尾,每两输银三分有奇。契价银一两,完税正银三分,耗银三厘。康熙十六年,题准增各省契税。皖省州县,自五百两至百两不等,惟霍山、临淮、五河、怀远、定远、灵璧、虹县等处无定额。

  • 易经·杂卦传·佚名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着。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

  • 卷五·范家相

    <经部,诗类,诗沈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五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邶柏舟柏舟不类于凡舟泛之水而无所用则亦泛其流耳以兴贤者之在人国置而弗用则忧谗畏祸不得不随波以逐流也然而岂敢置君国于膜外哉耿耿不寐实有切已之隐忧焉虽

  • 云居佛印元禅师·惠洪

    禅师名了元。字觉老。生饶州浮梁林氏。世业儒。父祖皆不仕。元生三岁。琅琅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诵三千首。既长从师授五经。略通大义去。读首楞严经。于竹林寺。爱之尽捐旧学。白父母。求出家度生死。礼宝积寺沙门日用

  • 原人论序·宗密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万灵蠢蠢皆有其本。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未有无根本而有枝末者也。况三才中之最灵而无本源乎。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今我禀得人身而不自知所从来。曷能知他世所趣乎。曷能知天下古今之人事乎。

  • 兵要·诸葛亮

    三国蜀诸葛亮作。据记载,诸葛亮著有《兵法》等军事著作,但大都已失传。此《兵要十则》,是流传下来的一些片断、载于《诸葛亮集·文集》。它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诸葛亮以法治军的思想以及战法中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