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决罪福经卷上

明师守□□□□□□□□□□□□□□自济度命应早□□□□□□□□□□□□命也。天之精人之命也。□□□□□寿也。益烧香然灯为益。寿命施□□□□□彩幡五丈三枚。自上名字著幡上。所以五丈者。用人犯五戒有五罪故。故五丈也。所以三枚者。用救三恶道有三尊来出三界故。罪大难救者。作七味饮食饭诸圣众具三法衣。持斋戒七日。日三过自责已过身口意所行。自归三尊奉持八佛名。受烧香散花燃灯供养。具满七日布恩种德。慈心众生养育穷志。若与清净道士。即得增寿除灭宿罪。应为县官水火所中亡失财产者。亦当斋戒自责本罪。速立福施用当灭之。一若灭满再至三。罪即消灭。又当随师教敕不当疑师。师深入经藏。不可以生死常意度量师也。为人师法大难。师为重任亦为保证。不得随弟子低仰令失道法。现世不利死入地狱。如是为纵人作罪。为无大慈。为不示人大明。为不救人之命。令人作德亡失寿命。皆是师过。师教弟子。不随师教不信不受。后日弟子死入地狱。虽欲引师天神证之。师教不行。其人自作罪了不豫师事。

慧法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泥洹后当五乱世。一者人民乱。二者王道乱。三者鬼神乱。四者人心忧怖乱。五者道法乱。当尔之时四辈弟子用法。云何能获度世不。佛告慧法。当尔之时四部弟子。皆志弱戒羸。不守根门放咨六情。散心乱意杂学外经。口腹辞烦。心秽行贫竞求华名。色色相遂。富富相从。澄澄行安。心不存道口说杂语。众欲迷心众熊自随。言行相违。死诣太山宫。罪福已定。将欲自悔不肯听之。入三涂者众。获人者少。慧法白佛言。尔时四部弟子。懆绕秽浊。浊翳不聪。奈中人师云何救人。何能得佛意也。即不得佛意。亦不能致下天神。常不能自度。安能度人。佛告慧法。尔时众生求佛者多。犹如众星。得道者少。能持戒守道者犹如日月。破我法者。是我弟子。非他人也。饮食行步生起服饰故。与世间人无有异也。诸天不乐不复降屈。灾乘流行。水草不调五谷不收。梨庶饥觐。水谷不滋。食之无味。面无精光。民多疾病。腹肠不和。诸躬恶鬼因衰病之。遂便卜解诸祷神秡。牛羊鸡豚酒腩[月*(癸-天+示)]腏。魉魍鬼神因得饭食随行入出。变其身形作死者像。假托名字。因其衰耗病人示小。或时杀人。耗人寂居所向不利。其人终不自知行违佛教谓事佛已。及更衰食。不知行违所致。不能自责反怨天神。止不作善祷羊祠祀。忽不全命死入地狱。其有守戒如法修行。不随沉浮。正身执行法服少欲。能行四等心愍念十方人。此皆大菩萨也。虽在衰乱之世故有是辈。真人处处教化。由有是人万民各得驰诣咨受圣化。远地狱行求度世道。如是守行之人则能豫知吉凶。天神语之不得自大言。天神来与我语来。得道者皆当有病者知为宿罪所致。当自灭之。成我法者是我弟子。破我法者是我弟子。实非他人也。慧法白佛言。后世人民及诸弟子。行违礼戒天灾运行。众生受殃。痛当奈何。由师不明教戒不功。不如佛语故使尔耳。

佛告慧法。如汝语无异。若有明师教戒男女。宣佛正法教戒人民。习学者众。众共诽之。或憎嫉之。今佛法衰落正教隐弊。而无长益。是佛法中大魔令法毁坏。慧法白佛言。复末世时师法不明。可止不学佛法耶。佛告慧法。人身难得。经道难闻。当远求明师。从受五戒。慈孝奉事给与衣食。病给医药。香花灯明无令乏少。六斋顺命可从得福得道得果。慧法白佛言。欲受戒法当须行入经律清净。明师善能通知佛言教者。所以者何。师者犹父。父健事官得中彻哒。公卿及二千石诸家宗亲。中外眷属莫不蒙荣。户口所受郡县小吏不敢娆近。若子犯罪皆除灭之。何况常人耶。佛法亦尔。师之戒净疾得作佛。弟子蒙光除重就轻。戒越三恶超度无量。亦如国王第一太子起就高位。不与民庶小吏同也。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语无有异也。

慧法菩萨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病或衰。若有县官事。为宿罪所追。欲悔过求救。或欲求后世福报。应以花香财宝衣服以用布施。若缯彩幡盖上佛求福。宁复持戒道士耶。为随意所喜兮。佛言。我还问汝。汝随意答。我譬如大国王。王有数子。太子以下皆悉不肖。唯穷小子聪明慈仁。王百年后国当付谁。慧法对曰。与小子。所任重故。不肖子者不能为国重任。佛言。迦罗越王财富无量。家有数十子。长子小子皆悉不肖。中子黠慧慈仁孝顺。财藏内门户当付与谁。慧法白佛言。不肖子者破坏门户。不可任信。必持父母财宝向不肖地用之。不益父母。佛言。如是如是。于我法中亦复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布施幡彩花盖衣服珍宝财货。罪当得清净。戒持入律道士最急给乃成福德。乃堕三尊地。与不持戒者便不成福德。或用饮食或欲意用之。身合不肖饮啖不时。不念施家。自废身口妻子之分。以佛法故布施道人。然道人不惟佛恩受人信施。身得财利。不计罪福不时用之。又彻神明不得大富。非为无福也。慧法菩萨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鬼所病。若呼沙门读经。为从意所好将须清净耶。佛言。益须清净。乃能除伏诸魔鬼耳。亦须至心。佛时时头痛。呼舍利弗为我读经。时大迦叶白佛言。经本从佛闻受。舍利弗所不知。不及佛一毛之智。云何反更为佛说经。佛告迦叶。我欲闻经。我身甚极苦。舍利弗速来为我说经。若我度世后。诸弟子等失于覆护。未得道者皆在魔界。亦当为魔所饶。我不欲令诸弟子共相轻易贱慢经法故也。

决罪福经卷上

猜你喜欢
  僧宝正续传卷第七·祖琇
  卷下·佚名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佚名
  卷之十九·纪荫
  佛说萍沙王五愿经·佚名
  华严经旨归·法藏
  对大师学生会筹备员之训勉·太虚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无性
  卷五十三·佚名
  师姑是女人·佚名
  無趣大師語錄序·无趣如空
  月光王头施缘品第二十二·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一卷·佚名
  卷九十六·佚名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乐府补题原序·佚名

    乐府补题倡和作者为玉笥王沂孙圣与苹洲周宻公谨天柱王易简理得犮竹冯应瑞祥父瑶翠唐艺孙英发紫云吕同老和甫篔房李彭老商隐宛委陈恕可行之菊山唐珏玉潜月洲赵汝钠真卿五松李居仁师吕玉田张炎叔夏山村仇逺仁近共十三人

  • 卷八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八十三 宋 陆游 撰 病起杂言 国不可以无菑眚身不可以无疢疾无菑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昆夷玁狁无害於周之王辟土富国无救於隋之亡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尫古来恶疾弃空谷往往

  • 卷79 ·佚名

    范成大 元日山寺 听熟朝鱼又暮钟,全将慵懒度三冬。 贪眠豹褥窗间日,怕拥驼裘陌上风。 登版自怜行蹭蹬,读碑仍怪视蒙笼。 少年豪壮今如此,略与残僧气味同。 范成大 元日谒钟山宝公塔 雪后江皋

  • 卷十二·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二 宋 王安石 编 杨巨源四十六首 送太和公主和蕃 北路古来难年光独认寒朔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 代是文明昼春当燕喜时鑪烟

  • 卷之四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五百六十五·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冬十月。甲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端慧

  • 涌幢小品卷之十·朱国祯

    讲读学士免考弘治十年。考察京官五品以下。掌院侍读学士杨守址疏言。臣与掌詹侍读学士王鏊俱在听考之数。但臣等俱掌印信。俱有鼠属官。进而与吏部会考所属。则将坐于堂上。退而听考于吏部。则当候于阶下。一人之身。

  • 卷十五·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十五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顔渊顔渊问仁节 王阳明曰克有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己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方是真实用功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 礼记集説卷八·陈澔

    元 陈澔 撰丧大记第二十二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寝东首于北牖下废牀彻防衣加新衣体一人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絶气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病疾之甚也以賔客将来候问故埽洁所居之内外若君与大夫

  • 第十五章 22·辜鸿铭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辜讲孔子说:“聪明人绝不会因为别人能说会道而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不喜欢对方的性格而厌弃他所讲的话。”辜解近有英人名濮兰德者,曾充上海工部局书记官后至北京为银公司代表,著一书曰

  • 卷一·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一     元 毛应龙 撰天官冢宰第一宰者主治之名天下万事无一不出于天天有是事人有是官凡有职位皆所以代天治事冢宰总六官之事无所不统故称天官李氏曰古人位曰天位工曰天工职曰天职自有深

  • 墨子卷五·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五非攻上第十七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衆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廏取人马牛者其不仁

  • 佛说灌顶梵天神策经卷第十·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因沙崛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三万人。佛为天龙八部说法。人民鬼神各随业缘得道不同。说法既竟。于是梵王从座而起。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于众生

  • 卷第十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十四卷八十五南岳下第三十六世随录  三峯檗庵志禅师 五牧劭圆琚禅师  叶园箨庵绳禅师 灵云醒热粹禅师  太平问松原禅师 宝安去息溟禅师  寿圣声衍恒禅师 月掌内绍种禅师  宝通俞昭汾禅

  •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佚名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举澧州洛浦和尚。僧问拨乱乾坤底人来。师还接否。浦竖起拂子。僧云。恁么则今日得遇明君也。浦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佛果拈云。验人端的处。下口便知音。正觉云。若不

  • 谠论集·陈次升

    五卷。宋陈次升撰。陈次升(1044-1119),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当时。熙宁进士。为太学生时即斥王安石《字说》为秦学。曾做安邱县知县、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劾蹇周辅经画盐法害民。后任殿中侍御史,论章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