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有司篇第十三

  有司,政之纲纪也。始为政者,未暇论其贤否,必先正之,求得贤才而后举之。

  为政不以德,人不附且劳。

  「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欲生于不足则民盗,能使无欲则民不为盗。假设以子不欲之物赏子,使窃其所不欲,子必不窃。故为政者在乎足民,使无所不足,不见可欲而盗必息矣。

  为政必身倡之,且不爱其劳,又益之以不倦。

  「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故虽汤武之举,不谓之讨而谓之伐。陈恒弒君,孔子请讨之,此必因周制邻有弒逆诸侯当不请而讨。孟子又谓「征者上伐下,敌国不相征」,然汤十一征,非赐鈇钺,则征讨之名至周始定乎!

  「野九一而助」,郊之外助也。「国中什一使自赋」,郊门之内通谓之国中,田不井授,故使什而自赋其一也。

  道千乘之国,不及礼乐刑政,而云「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言能如是则法行,不能如是则法不徒行,礼乐刑政亦制数而已尔。

  富而不治,不若贫而治;大而不察,不若小而察。

  报者,天下之利,率德而致。善有劝,不善有沮,皆天下之利也。小人私己,利于不治,君子公物,利于治。

猜你喜欢
  率性篇第八·王充
  □□第五十一(阙)·墨子
  第十九章 13·辜鸿铭
  卷四十七·山井鼎
  卷一百九十五·秦蕙田
  杂篇·寓言第二十七·庄子
  卷二·梁益
  学而篇第一·钱穆
  礼记要义卷第十四·魏了翁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梁漱溟
  卷五百五十六·佚名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十·欧阳竟无
  贤愚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一·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八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潘希白·唐圭璋

      希白字怀古,号渔庄,永嘉人。玉祐元年(1253)登第。干办临安府节制司公事。德祐中,起史馆检校,不赴。   大有   九日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 古诗镜卷十五·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十五 明 陆时雍 编 宋第四 范晔【字蔚宗泰之子也仕文帝时为太子詹事大见信任乃与孔熙先谢综共谋弑逆事觉伏诛】 诗 乐游应诏诗 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

  • 卷一百五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舟诗集李石字知防资县人负文学有盛名于蜀绍兴间为校官乾道中为郎歴秉旄节赵雄不善石以是晩益困有方舟集七十卷礼殿蜀侯作頖锦水湄先圣先师同此室

  • 淳熙稿卷三·赵蕃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乾道稿__淳熙稿>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三 宋 赵蕃 撰 五言古诗 天箒竹 自离竹隐居借宅亦多种周旋虽不乏潇洒常入梦猗欤此窻緑辍自口腹奉别之亦几年似困鸟雀閧兹晨蹔来归溉扫何妨

  • 解嘲注释·扬雄

    上世:上古之世。人纲人纪:指人们遵循的准则。生则&rdquo;二句:意谓要作为就要上使人君受到尊崇,下使父母得到荣耀。析:分。人:指人君,以下三句同此。珪:同&ldquo;圭&rdquo;。古代以圭封诸侯,诸侯执以朝天子。儋:同&ldquo;担&rdq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十五·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十一月。丙辰。谕军机大臣等、电寄赵尔巽、据电奏、请仍准道员蔡琦试办川省兵工厂等语。着照所请。  ○御史世珣奏、宪政实行。宜仿各国模范。宽其选举之权。严其被选之士。下宪政编查馆知之。 

  • 神秀传(附普寂等传)·刘昫

    神秀和尚,姓李,汴州尉氏县人。年轻时博览群书,隋朝末年出家当和尚。后来碰上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和尚弘忍,以每天定时静坐、排除一切杂念、使得心神恬静自在的“坐禅”为修行功课,就赞叹佩服说:“这才真正是我的师父。”于是就

  • 卷第一百二十·佚名

    典礼五南郊三淳化四年南郊赦天下制正月门下。我国家创业垂统。踰三十年。礼让兴行。车书混一。外则五侯九伯。立屏翰之奇功。内则三事庶寮。罄股肱之亮节。共赞无私之化。成兹不拔之基。加以紫坛屡飨于天宗。青辂早修

  • 贵速第四十三·佚名

    成务虽均,机速为上;决谋成同,迟缓为下。何者?才能成功,以速为贵;智能决谋,以疾为奇也。善济事者,若救火拯溺;明其谋者,犹骥捷矢疾。令焚燃熛室,则飞驰灌火;湍波漂人,必奔游拯之。若穿井而救火,则熛飏梀焚矣。方凿舟而拯溺,则葬江鱼之

  • 第三章 9·辜鸿铭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辜讲孔子对他的一位学生说:“我可以对你说出夏朝(相当于古希腊文明)的文明和礼仪,但现在的杞国(相当于当代的希腊) 却不能为我说的

  • 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四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神境智证通。能起种种大神变事。所谓震动十方各如克伽沙界大地等物。变一为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迅

  • 法印经全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尔时佛在舍卫国。与刍众俱。是时佛告刍众言:汝等当知。有圣法樱我今为汝分别演说。汝等应起清净知见。谛听谛受。如善作意。记念思惟。时诸刍。即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为

  • 佛地经论卷第二·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是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成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 卷第九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 【论】第三海岸聚落善住比丘主修行住。 【经】尔时善财童子专念善知

  • 九曜斋笔记·惠栋

    三卷。清代惠栋撰。惠栋见《新本郑氏周易》条。此书是作者的札记,涉及面较广,内容取自经史多种著作,考据十分精详、广博。由于作者精于汉易学,所以书中有许多“识粹道藏之论”,如卷一“卦气”、卷二“龟卜”等内容。书中涉

  • 持人菩萨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加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不可计。一切大圣神通以达。辩才无碍慧不可量。诸根寂定见一切本。应病与药靡蒙济。为法桥梁度脱三界也。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