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者有四失(1)

——心理状态是过失的根源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

【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2)长(zhang):助长。

【译文】

学生可能有四种过失,当教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可能错在贪多,可能错在求少,可能错在不专注,可能错在不求进取。这四种果实产生的原因,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了心理状态,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读解】

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对症下药,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任何磁器活了。方法都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没有金钢钻,就揽不了失去了针对性方法就成了无的之矢。

就人而言,针对性的根本是抓住心理状态。就像医生治病,首先要找出病因所在,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手段进行治疗。学生的学习出了毛病,根本原因就在心理状态。所以,真正好的老师,首先是个好的心理学家,而不是只是懂得一些条条框框的空谈家。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全面研究,在中国古代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全面、深入、细致,完全是前无古人的。

猜你喜欢
  卷六·郑玄
  卷一百三十四 历代一·黎靖德
  卷六一·邱濬
  卷二十一·郑玉
  卷一百三十一·秦蕙田
  卷十四·刘敞
  卷三十六·李光地
  卷十一·魏了翁
  提要·张英
  季秋纪第九·吕不韦
  昭公·昭公二十九年·左丘明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一·澄观
  地藏菩萨仪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争馆·周履靖

    〔末上〕区区积祖是慈溪。子曰营生半世余。莫道年年常在外。家中从弗有山妻。我岑十四。生靠教书。今年竟失子个馆。咱好咱好。昨日听见姜裁话。个向邹家还未有先生。旧年听我卖葛个何老女。惯向渠家走动。须索寻渠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九。·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九卷志八职官中零零杂志第八。职官中。三九卷志八职官中零一○内省,[景德王]十八年,改

  • 元德秀传·刘昫

    元德秀,是河南人,字紫芝。开元二十一年(733)考中进士。性情纯朴,毫无掩饰,动辄师法古道。父亲为延州刺史。德秀年少丧父,生活贫困,侍奉母亲以孝行闻名。开元年间,到州县考贡士,每年游历京师,他不忍心离开母亲,每次外出就自己拉

  • 边贡传·张廷玉

    边贡,字廷实,历城人。祖父边宁为应天府诏中,父亲边节为代州知州。贡二十岁乡试中举,弘治九年(1496)为进士,授太常博士,后升为兵科给事中。孝宗崩,边贡上疏弹劾宦官张瑜、太医刘文泰、高廷和错误用药所致;又弹劾宦官苗逵、保国

  • 钦定南廵盛典卷六十一·高晋

    海塘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三日富勒浑王亶望奏言窃照浙省海塘前因黄宇字号已成顶冲【臣】等酌筹在于天字号柴塘之后赶办抢险条块石塘三百丈以备春汛节经恭折奏闻【臣】王亶望率同工员上紧儧办【臣】富勒浑不时到工查看前

  • 目录·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明諡纪彚编目録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卷一功令会典事例【近日事例附】卷二諡法卷三諡法卷四尊諡帝后卷五尊諡皇妃諡六字卷六尊諡皇妃諡四字卷七尊諡皇妃諡二字卷八尊諡东宫

  • 詩經卷之六  朱熹集傳·朱熹

      大雅三。說見小雅。   文王之什三之一   文王在上、於〈音烏。下同〉昭于天〈叶鐵因反〉。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叶上紙反〉。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叶羽已反〉。○賦也。於、歎辭。昭、明

  • 卷二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天子韍【色朱而體直其繪龍火山上有頸肩旁與

  • 卷十一·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一     元 李廉 撰僖公二十有七年春子来朝左氏【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不共也注先代之后而迫于东夷风俗杂壊言语衣服有时而夷故子卒传言其夷也今称朝者始于朝礼终而不全异于介葛卢

  • 谈论品第七·佚名

    于是持心梵天。白世尊曰:溥首童真在斯众会默然而坐。无所言讲亦不谈论。佛告溥首。岂能乐住说斯法乎。有所及处屈意分别。溥首白佛。世尊,所因法义致正觉者,又计彼法有言教乎。告曰溥首。法无言教。又问。其法宁有言辞。

  • 光赞经卷第十·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问品第二十五尔时三千大千世界诸释提桓因、诸四天王,诸焰天、诸兜术天、诸尼摩罗天、诸波罗尼蜜天,诸梵天、诸梵迦夷天、诸首陀卫天,各各无央数亿百千天人俱。诸天人宿命有德,光明巍

  • 卷第八·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八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一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南一南岳让嗣) 始匡徒日。南岳遣一僧来探。伺上堂时乃出问曰作么生。祖曰。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僧回举似南岳。岳然之。 径山

  • 夏小正·佚名

    相传为夏代的历法。它根据天象、物候来定季节与月份。记有各月昏旦伏见和南中天的星象,并指明初昏斗柄方向和时令的关系 (可能即后世每月斗建的起源),为我们提供了从以观测物候定农时的自然历,向以观测天象确定农时的

  • 海公大红袍全传·佚名

    章回小说。原署“晋人李春芳编次”。明本《海刚峰居官公案》署“晋人义斋李春芳编次”,故此书伪托其名。六十回。内容不同于明本公案小说,是以海瑞为主线贯串始终,具有完整连续情节的长篇小说。书中描写了海瑞一生的遭际

  • 为奴隶的母亲·柔石

    短篇小说。柔石著。写于1930年1月。初载于同年3月由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1947年2月由上海世界语编译社出版。它是柔石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篇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作品以三十年代初期的浙江

  •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

    唐宋词总集。今人龙榆生编选。编选者云:“本编所录各家,以能卓然自树或别开生面者为主。”“所选作品,以能代表某一作家的作风或久经传诵者为准。”故此书多名家脍炙人口之作。此外,为使本选集兼作词谱之用,别创符号,

  •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与《佛说八佛名号经》同本。

  • 须达经·佚名

    全一卷。南朝齐时求那毗地译于永明十年至建武二年(492~495)。又称须达长者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叙说佛陀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宣说布施之法,谓布施不在于施物轻重,而系以信乐施、随时施、自手施、往而施与、知有行果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