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地方分治以度为界

   大同之治体,无国种,无险要,故分治之域,不以地势为界,而但以度为界。每度之疆,树石刻字以表之。人生其中,即为其度之人,由人本、育婴、慈幼三院养成,则入小、中、大学,学成则充看护人,一年则入农、工、商各场,有疾则入医院,老则入养老院,死则入考终院。人民以界为表,则于一界之中,政府设司立职焉。

  夫何为于每度立一政府也?凡行政之区,有上达下达之异,皆视其国土之大小以为分析之广狭,大概其域大者其治疏,其域小者其治密,而其层级多者其治塞,其层级少者其治通,自治之制,则又无大小通塞之分,惟视有国与否以定,其自治之权不得不缩。此不特君主国为然,即民主之国亦不得不然也,势也。大同之世,全地皆为自治,官即民也,本无大小之分,若以一乡落数十里之地为一政府,未尝不可也;以今分国分洲之势,以洲或国置一大自治政府,亦未尝不可也,然皆非大同之宜也。盖以一乡落为一政府,则大才仍少,物力不足,其于振兴为难;在公政府统之则百千万数,苦其太繁而难综理,在议院选人则百千万数,苦其太多而难举,标名识号,纷错浩浩,亦为无术,故不可行也。若以一洲或今一国为之,则其下必多置分治之分政府,然与公政府隔绝疏邈矣,等级之势又将渐生而不平又出矣;大同之世,全地皆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议,电话四达,处处交通,人人直达,何事多立此分洲分国之分政府乎!惟一度之地,以之上通全地公政府,下合人民,大小得宜,多寡适当,故可立为自治之小政府也。每度约为英里之一百,其时铁道极多而极捷,数刻而度内可通,电话汽船如蛛网交织,其短缩视度界之地,如今中国一大城耳,有事公议,电话一通,数刻咸集,此公议便一也。有中国十万方里,当今一道数府之地,几多于全国,容人无数,太平之世可至数千万人或不止此,则人才无数,以兴百业,无所不可。其农、工、渔、牧、矿业出产极繁,政事极繁,其讲求鼓励,以之兴作,可成一大团体;即以境内容十院,生人养人之地甚多,若在今日,分域自治,尚嫌太大,幸大同时交通之利器极捷,故可耳。再增此乎,则地太远,人太多,传宣之脑筋渐不敏捷,则合众难,出产事业太繁,则综理难,故以此为极矣。至于上达乎全地分度之政府约三数千,议员亦三数千人,虽似稍多,而用人皆由各度公举,与公政府无关,即公政府之行政员亦由各度公举,则亦无关。至于稽察政事风俗,则每度有一二人查核报告,消息已可通。夫电话、铁路、汽船数事者,开创不及百数十年,今之疾速过前世界远矣。今美之铁路每小时行七十英里,一日可一千六百八十英里,如此过百年,当大同之世,人智大增,其进化之速率,岂今日所能思议,不止十数倍,抑百千倍也。今西伯利铁道已成,环球周行不过月余,大同之时,环球一周,多者不过数日,急者或不待此,则交通敏捷,地球虽大,不过如中国之一大县而已。以一公政府领三千度,如今一大县领二三千村落而已,其于为治尚易通于今之一县,则无待中间一洲一国之大分政府矣。且人情一有所分,即有亲疏,如今中国同姓有分房,同国有分省,则亲其同房、同省,而疏其异房、异省。今已尽去人之家、族、乡、国,以绝人自私之根,即如各度界之小政府,已属不可得已,岂可再广树分洲之分政府以生亲疏哉!故合全地之大,经纬纵横,划为百度,每度立一政府,合数千小政府,而公立全地大政府,不可少,不可多,不可加,不可减矣。 

猜你喜欢
  月令·戴圣
  道赋第十二·桓谭
  重政第十三·苏舆
  卷五十一·乾隆
  原序·赵汸
  目录·顺治
  卷十一·李光地
  卷一·王昭禹
  卷五·王昭禹
  第八 摩篇 4·王诩
  水月斋指月录原序·瞿汝稷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佚名
  分禅净界限·印光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六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自序·沈可培

    唐《摭言》:罗虬辞藻富赡,与宗人隐、邺齐名。咸通乾符中,时号三罗。广明庚子乱后,去从州李孝恭。籍中有红儿者,善肉声。尝为贰车属意,会贰车聘邻道虬,请红儿歌而赠之绘彩。孝恭以贰车故,不令受所贶。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

  • 卷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文潞公集文彦博字寛夫介休人少从颍昌史炤学炤母异之曰贵人也仁宗时及进士第知翼城县判绛州除监察御史进龙图阁直学士封潞国公以太师致仕元祐初司马光荐复命

  • 湖北篇第三·王闿运

    寇兴四年,而湖北军五溃。杨霈之败也,实未见寇,乱民一呼,而万众瓦解。省城初才二千兵,及城陷时,城内外防守军万二千,见黄旗则争缒城走,外兵亦走。水师固不任城守事,省城溃,自保而已。寇至城下,用缒城绳引而上。城中唯巡抚陶恩培、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九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二 艺术传三·纪昀

    艺术传宋 【二】○宋二柴通玄 甄栖真 僧志言僧怀丙 许希庞安时钱乙僧智缘 郭天信魏汉 津 王老志 王仔昔林灵素 皇甫坦 王克明莎衣道人孙守荣柴通玄甄栖真僧志言僧怀丙许希庞安时钱乙僧智缘郭天信魏汉津王老志

  • 一八五 我的工作二·周作人

    我回到北京以后,所做的第二件事乃是重译英国劳斯的《希腊的神与英雄与人》。我这所谓重译,实在乃是第二次翻译,综计我的翻译工作这样重译的共总有两种,其它一种乃是希腊人所著的《希腊神话》,与这是属于同类的,这虽然全是出

  •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陈寿

    (董和传、刘巴传、马良传、马谡传、陈震传、董允传、黄皓传、陈祗传、吕乂传)董和传,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他的祖上本是巴郡江州人。汉朝末年,董和率领家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任他为牛革卑、江原县县长、成都县县令。蜀地物产

  • 耶律蒲鲁传·脱脱

    耶律蒲鲁,字乃展。幼时聪慧过人,好读书,年方七岁,便能记诵契丹大字。学习汉文,不到十年,博通经书典籍。重熙年间,举进士第。主考官因为国制没有契丹人参加进士考试的条文,上奏于皇上,因为庶箴擅自让儿子参加科举考试,鞭打二百。

  • 赵扌为谦传·张廷玉

    赵扌为谦,本名古则,后更名谦,余姚人。幼即孤贫,寄食于山中寺庙,与朱右、谢肃、徐一夔等以文交游。天台郑四表精通《易经》,扌为谦则向他学习《易经》,定海乐良、鄞县郑真都深明《春秋》,山阴赵亻叔长于解说《诗经》,迮雨善于乐

  • 卷六十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八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守令上真宗论资?人与知州流外人注县令孙 何臣闻为官择人以爵驭贵共治之任牧守居先亲民之官令长为急故前代目为遴选择彼清流黜幽而陟明信赏而必罚或自剖竹之职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 洪武六年五月壬寅朔。 以北平之博野、高阳、定兴、新城四县隶保定府。 礼部尚书牛谅奏定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诸神祈报,告祭神位,春、秋祈报,凡一十五坛,中太岁、风云雷

  • 子華子原序·子华子

    䕶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讎中子華子書凡二十有四篇以相校復重十有四篇定著十篇皆以殺青書可繕寫子華子程氏名本字子華晉人也晉自頃公失政政在六卿趙簡子始得志招徠賢儁之士為其家臣子華子生於是時博學能通墳典

  • 卷之四·子华子

    子华子卷之四晋人程本着虎会问虎会以其私问於程子曰:主君何如主也?程子曰:昔尧、舜在上,涂说而巷议所不废也。是是非非之谓士,试为吾子搉言之,本也不敢以古事为考。先大夫文子之志也,好学而能受规谏,立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身举

  • 四讳篇第六八·王充

    【题解】东汉时期,在“天人感应”、谶纬迷信思想的统治下,各种迷信忌讳大肆泛滥。从本篇至《解除篇》,是王充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忌讳的八篇论文。王充在本篇中批驳了四种迷信忌讳:一、忌讳在住宅西边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六   復次計諸極微常住論者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汝爲觀察已計極微常.爲不觀察計   彼常耶.若不觀察者離慧觀察而定計常不應道理.若言已觀察者違諸量故不

  • 明行道六成就法·佚名

    西藏迦居爾宗二十四祖珀瑪迦爾波喇嘛原著西藏達瓦桑杜格西喇嘛英文譯傳從學弟子美國伊文思溫慈博士纂集震旦觀化廬學藏密菩薩優婆塞張妙定蓮菩提金剛正重譯漢文皈敬皈敬尊聖光榮諸寶上師足下引端今於此中,開演訓導微妙

  • 死生交范张鸡黍·宫天挺

    元代杂剧剧本。简名《范张鸡黍》。宫天挺著。末本。元杂剧作家大名(开州)的宫天挺的《死生交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独行列传》中的《范式传》。 情节:死生交范张鸡黍 写东汉山阳人范式与汝阳张劭友善,结为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