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二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

洪武六年五月壬寅朔。

以北平之博野、高阳、定兴、新城四县隶保定府。

礼部尚书牛谅奏定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诸神祈报,告祭神位,春、秋祈报,凡一十五坛,中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凡五坛,东西各五坛,东则四渎、京畿山川、春、秋二季,月将、京都各府城隍,西则钟山、甘肃山川,夏、冬二季、月将、旗纛、战船等神。若有事告祭,则设神位,凡二十八坛,中五坛与祈报同,东四渎、京畿、湖广、山东、河南、北平、广西、四川、甘肃等处山川、夏、冬二季、月将、京都城隍,凡一十二坛,西钟山、江西、浙江、福建、山西、陕西、广东、辽东山川、春、秋二季、月将、旗纛、战船等神,凡一十一坛。若亲祀,则每坛牲用犊一、羊一、豕一、笾、豆各十、簠、簋各二、登一、铏二、酒盏三十,帛太岁一、风云雷雨四、钟山一、京畿山川四、甘肃山川二、春夏秋冬四季、月将各三、京都各府城隍共二,俱白色,五岳、五镇各五、四海四,各随方色,四渎四,黑色,旗纛、战船等神共七,黑色二、白色五,共用酒尊一十三,祝一。先期,皇帝斋二日,陪祀执事官同。前祀一日,中书丞相朝服省牲。至日清晨,皇帝具皮弁服入就位。典仪唱“迎神”,协律郎举麾,奏《保和》之曲,执事官于各坛神位前斟酒。典仪唱“请行礼”,太常奏有司“谨具,请行事”,皇帝再拜,百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皇帝诣盥洗位搢圭,盥说,出圭,诣酒尊所,执事者以爵受,泛齐,协律郎举麾,奏《中和》之曲、《武功》之舞。皇帝至太岁神位前,搢圭,奠帛,献爵,出圭,俯伏,兴,平身,次诣各坛神位,每三坛一次,行礼如上仪。各坛礼毕,诣读祝所跪,百官皆跪,读祝官取祝,跪读。讫,皇帝俯伏,兴,平身,百官皆俯伏,兴,平身,皇帝复位,再拜,兴。典仪唱“行亚献礼”,协律郎举麾,奏《肃和》之曲、《文德》之舞,执事官于各坛神位前斟酒,皇帝再拜,兴。典仪唱“行终献礼”,协律郎举麾,奏《凝和》之曲、《文德》之舞,仪同亚献。典仪唱“饮福,受胙”,皇帝诣饮福位,搢圭,受爵,饮福酒,以爵授执事者,受胙,以授左右,出圭,俯伏,兴,再拜,复位,在位官皆再拜。典仪唱“彻豆”,协律郎举麾,奏《寿和》之曲,执事官各彻豆。典仪唱“送神”,协律郎举麾,奏《豫和》之曲,皇帝再拜,百官皆再拜,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燎位。典仪唱“望燎”,协律郎举麾,奏《熙和》之曲,皇帝诣望燎位举火,太常卿奏“礼毕”。其祝文曰:“维神主司民物,参赞天地,化机发育有功。考于古典,历代有春告之礼。今当一岁之初,农事将兴,谨以牲醴庶品,用伸祭告,所冀风雨以时,年岁丰稔,民物咸遂,军民皆安。”秋报曰:“今农事告成,谨以牲币醴齐,粢盛庶品,用伸报祭。”余同春祈。又命《乐章·迎神篇》曰:“吉日良辰,祀典式陈,太岁、尊神、雷雨风云、岳镇、海渎、山川、城隍内而中国外,及四方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自奠帛以下,则皆如旧文。

《祖训录》成。其目十有三,曰箴戒,曰持守,曰严祭祀,曰谨出入,曰慎国政,曰礼仪,曰法律,曰内令,曰内官,曰职制,曰兵卫,曰营缮,曰供用。上亲为之序曰:“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当时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于海内,民用平康,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既多,历事亦熟,比之生长深宫之主未谙世故及僻处山林之士自矜已长者,甚相远矣。朕幼而孤贫,长值兵乱,年二十四,委身行伍,为人调用者三年,继而收揽英俊,习练兵之方谋,与群雄并驱,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乃能剿除强敌,统一海宇,人之情伪,亦颇知之,故以所见、所行与群臣定为国法,革元胡俗,去姑息之政治。旧习污染之徒,且群雄之强盛诡诈,至难服也,而朕已服之;民经世乱,欲度兵荒,务习奸猾,至难齐也,而朕已齐之。盖自平武昌以来,即议定著律令,损益更改,不计遍数,经今十年,始得成就,颁而行之。民渐知禁,至于开导后人,复为《祖训录》一编,立为定法,大书揭于西庑,朝夕观览,以求至当,首尾六年,凡七誊曩,至今方定,岂非难哉?盖俗儒多是古非今,奸吏常舞文弄法,自非博采众长,即与果断,则被其眩惑,莫能有所成也。今令礼部刊印成书,以传永久,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非但不负朕垂法之意,而天地、祖宗亦将孚佑于无穷矣。呜呼!其敬戒之哉!”于是颁赐诸王,且录于谨身殿东庑、乾清宫东壁,仍令诸王书于王宫正殿、内宫东壁,以时观省。上因谓侍臣曰:“朕著《祖训录》,所以垂训子孙,朕更历世故,创业艰难,常虑子孙不知所守,故为此书,日夜以思,具悉周至, 绎六年,始克成编。后世子孙守之则永保天禄,苟作聪明,乱旧章,是违祖训矣。”侍臣对曰:“自古创业之主,其虑事周详,立法垂训,必有典则,若后世子孙不知而轻改,鲜有不败。故经云:‘不愆不忘,率有旧章。’”上曰:“日月之能久照万世,不改其明;尧舜之道不息万世,不改其行。三代因时损益者,其小过不及耳。若一代定法,有不可轻改,故荒坠厥绪,几于亡夏,颠覆典刑,几于亡商。后世子孙,当思敬守祖法。”

癸卯,命濠梁行大都督府造渡淮浮桥,定其制为方舟七十二联络横水,水涨舟稀则续以木板。既而,临濠行大都督府奏:“淮河浮桥,始议用方舟,舟短而阔,遇河流泛涨,恐为所冲,若改其式,俾中宽而长,首尾锐足,以拒风涛之冲激,其舟止用四十有五。”诏从之。

河东盐运司奏:“自洪武二年至五年终,盐课凡百二十一万引。”

以河南府学训导开济为国子助教。

诏定公侯以下家庙礼仪。礼部官议:“凡公侯、品官,别为祠屋三间于所居之东,以祀高、曾祖考,并祔位,如祠堂未备,奉主于中堂享祭。二品以上羊一、豕一,五品以上羊一,以下豕一,皆分四体熟而荐之,不能具牲者设馔享之,所用器皿随官品第,称家有无。祭之前二日,主祭者闻于上,免朝参。凡祭于四仲之月,择吉日,或春、秋分、冬、夏至,亦可其仪。前期一日,主祭者致齐,执事者洒扫,祭所陈设、仪物,亲监宰牲。至晚,主妇监造祭馔。是夕,主祭以下沐浴更衣,宿于外舍。明日质明,率预祭诸亲,主妇率预祭众妇,诣祭所,实蔬果、酒馔于器。生祭者盥帨讫,诣祠堂,捧正位、祔位神主、椟,各置于一盘,令亲子弟各一员捧至祭所。主祭开椟,捧各祖考神主,主妇开椟,捧各祖妣神主,以序安奉于位,子弟捧祔食神主,置于东西壁边。执事者进馔,读祝者一人,就赞礼,以子弟、亲族为之。陈设神位讫,各就位,主祭在东,伯叔诸兄立于其前稍东,诸亲立于其后,主妇在西,母及诸母立于其前稍西,妇女立于其后。赞拜:主祭、主妇以下皆再拜,主祭者诣香案前跪三,上香献酒,奠酒于高祖、祖妣前,由曾祖而下皆如之。执事酌酒于祔位前,读祝,跪读讫,赞拜。主祭者复位,与主妇皆再拜,再献、终献并如之,惟不读祝。每献执事者于祔位,更酌酒,献毕,赞拜,主祭、主妇以下复再拜。焚、祝并纸钱于中庭,礼毕,主祭者安神主于椟,如初。是日,设筵,享祭馔,男、女异席,余胙分诸亲友及下执事。”制曰:“可。”

成都卫指挥使袁洪等讨平滕大寨蛮人,班师。命定功赏,总兵、指挥绮、帛各四匹,领兵指挥绮、帛各三匹,千户而下赐有差,克寨军士白金人二两,战没者倍之,伤故者视军士增其半。

亲王仪仗车辂成。先是,诏议亲王仪仗车辂之制。礼官及诸儒臣历考唐、宋而损益之,定议以闻,上命工部如式制之。至是成,诏给秦、晋、今上、吴、楚、靖江诸王。其仪仗之制:宫门外,方色旗二,青色白泽旗二,执人随旗色,皆戎服殿下,设绛引旛。戟氅、戈氅、锽氅、班剑、梧枝、立瓜、卧瓜、仪刀、镫杖、骨朵斧各二,响节八,交椅、脚踏、水樽、水盆各一,团扇四,盖二,皆以校尉执之。校尉服用交脚幞头、红绿辟邪兽团花裙袄、铜葵花束带、皂靴。殿上,拂子二,香炉、香盒、唾壶、唾盂各一。车辂之制:自顶至轮脚高一丈二寸五分,内辂顶三层,高二尺二寸五分,柱高五尺,平盘高二寸五分,辕条至轮脚二尺七寸五分,四角方,阔五尺二寸五分,辕条二,各长一丈六尺五寸,自辕条至鴈翅板,阔五尺九寸五分,车辋阔四寸厚三寸。朱红漆辂厢一,座前叠胜花窗二扇,周围下嵌,实剔云龙沉香色描金板,屏风抹金,铜钉铰,朱红漆,周围阑干嵌玲珑彩色云明金龙板,厢花抹金,铜钉铰,阑干象牙蹲龙十二,天轮顶圈三,道明金装明耀叶板七十二片,系耀叶绢带七十二条,周围大红文绮轮衣三层,上绣瑞草辂顶青文绮挽罩。上安抹金铜火珠一、青文绮绣云龙络带四条、羊肝色漆座椅一、大红文绮围幕一、织金大小绮座褥四、绒锦满褥一、大红绮垫褥一、红油雨衣一、红竹帘三、大红线罗太常旗二、花氊单二、红油高梯二、升辂梯一、朱红漆行马一、驾辂鞍辔四、抹金铜兽面四、皮夹顶马鞍笼四、诞马辔八、红缨八、绒绣韀八。

上谕中书省臣曰:“马虽至驽,策励可以致远;木虽至朴,绳削可以致用;人虽至愚,勉教可使成材。故圣人之教无弃人,君子之化无鄙俗。朕观今之为吏者,寡于学术,惟弄文法,故犯罪者多,若得贤官长以表率之,又日聚而教之,及告以古人为吏而致通显者与夫守身保家之道,岂有不化而为善乎?自今省台、六部官遇有暇时,集属吏,或教以经史,或讲以时务,以变其气质,年终考之,视其率教与否,则可以知其贤、不肖矣。”

乙巳,以宣宁侯曹良臣子泰袭爵。

命大都督府:“凡故军之妻在营守节及愿还乡者,倍与优给,冬寒加给薪炭,其欲改嫁依亲者听。”

卿云见。

丙午,豹韬卫军妻周氏一产三男,命赐钱万二千,俾求乳母养之。

命长兴侯耿炳文于西安、凤翔、平凉、庆阳、延安、巩昌、临洮诸府旧军内选一万九千人充秦王府护卫军士。

房州人叚文秀自称参政,伪立官属,聚众作乱,据鲤鱼山,卫国公邓愈发兵捕斩之。

太原府阳曲县地震。

戊申,诏山西都卫于鴈门关、太和岭并武、朔等州县山谷冲要之处,凡七十有三,俱设戍兵,以防胡寇。

己酉,开封府封丘县蝗。

赐监察御史答禄与权羊、酒,仍赐其妻罗衣一袭,白纻衣一袭。

夜有流星大如杯,青色,起自天庙西南,行至游气中没。

癸丑,赐大都督府同知沐英铜陵县田十二顷四十亩,岁计租五百四十八石。

丙辰,赐翰林编脩王辉几榻、帏帐、衾褥。

戊午,命吏部定天下文武各司官职名并该掌印信,以为定式。

庚申,胡兵入寇武、朔等州。时大将军徐达驻师临清,报至,遣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之兴率兵往击之。

癸亥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

甲子,儋州宜伦县民陈昆六等作乱,攻陷州治,广东都卫发兵剿捕之。

指挥万亿招集四川旧将士四千七百五十六人至京师。

乙丑,诏定官员侍坐礼。

置秦州守御千户所。

永福县民诱众作乱,福州卫兵擒斩之。

命造“扈驾先锋”金字银牌一千五百面,寻革去,改制为守卫金牌,其制以铜为之,涂以金,高一尺,阔三寸,以“仁义礼智信”为号。仁字号上钑独龙盘云花,公、侯、伯、都、督佩之;义字号钑金伏虎盘云花,指挥佩之;礼字号钑獬豸盘云花,千户卫镇抚佩之;智字号钑狮子盘云花,百户所镇抚佩之;信字号钑盘云花,将军佩之。二面俱有篆文,一曰守卫,一曰随驾。守卫官员悬带此牌直宿,不许借挂,牌首仍为圆窍,贯以青丝绦,俱掌于尚宝司。凡公、侯、伯、都督、指挥、千、百户、镇抚及将军随驾应直宿卫者,许关给佩带,下直则纳之国朝。将军之设,选躯体丰伟、有勇力者为之,号曰“天武将军”,立将军、千、百户、总旗统属其众,以年深者等而升之。凡早晚朝及宿卫扈驾,俱执金瓜,披铁甲,佩弓矢,冠红缨铁盔帽,列侍左右,如大朝会,则披金甲、金盔帽,列侍殿庭,俱有定数。其有品秩者,依品俸级,余皆支米二石。若亡故子弟愿代者,验有勇力,方许,民及人材投充者,亦验其可否而用之。初隶拱卫指挥使司,后隶锦衣卫,止称曰将军。

戊辰,以工部侍郎李敏为尚书。

庚午,赐翰林编脩王琏几榻、帏帐、衾褥。

赐吐蕃等处及宁夏、兴和来降头目一百二十八人月粮、钱布有差。

是月,应天府江宁县、镇江府丹徒县、常州府江阴、无锡二县、淮安府沐阳县、苏州府长洲县、嘉兴府嘉兴县、绍兴府诸暨县、开封府兰阳县、青州府益都县、武昌府江夏县及扬州府属邑并雨雹。

置西安前卫。

内使监典簿苏某有罪诛。

猜你喜欢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司马迁
  卷四·本纪第四·柯劭忞
  第九节 郑氏兵力扩张时期·陈匪石
  ●卷三·陈康祺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佚名
  ●奇女子传卷之二·吴震元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九·纪昀
  一四二八 武英殿修书处官员为清结书籍银两事呈稿·佚名
  卷三十五·傅恒
  卷五十二·张守节
  一七七 元旦的刺客·周作人
  敬翔传·薛居正
  葛守礼传·张廷玉
  卷七十三、预备立宪之宣示·黄鸿寿
  卷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务头第九·王骥德

      务头之说,《中原音韵》于北曲胪列甚详,南曲则绝无人语及之者。然南、北一法。系是调中最紧要句字,凡曲遇揭起其音,而宛转其调,如俗之所谓“做腔”处,每调或一句、或二三句,每句或一字、或二三字,即是务头。《墨娥小录》载

  • 卷一百七十三·徐世昌

    李慈铭李慈铭,原名模,字{无心}伯,一字莼客,晚号越缦,会稽人。光绪庚辰进士,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有《白华绛柎阁诗集》。癸丑除夕元化日流行,人事迺尘积。得失随鸡虫,一瞬判今昔。芳华转诘朝,岁事谢兹夕。万物

  • 卷75 ·佚名

    范成大 淳熙甲午桂林鹿鸣燕,辄赋小诗,少见劝驾之意 维南吾国最多儒,耸看招招赴陇书。 竹实秋风辞穴凤,桃花春浪脱渊鱼。 月宫移种新栽桂,江水朝宗旧凿渠。 况有床头坊井上,明年应表第三闾。 范成大 

  • 卷五百五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一卢肇卢肇字子发袁州人会昌三年登第初为鄂岳卢商从事後除着作郎迁仓部员外郎充集贤院直学士咸通中出知歙州移宣池吉三州卒赋集八卷诗文集十三卷今编诗一卷

  • 列传第二十七·李延寿

    薛安都 刘休宾 房法寿 曾孙豹 玄孙彦谦 族子景伯 毕众敬 曾孙义云 羊祉 子深 孙肃 弟子敦 烈薛安都,字休达,河东汾阴人也。父广,晋上党太守。安都少骁勇,善骑射,颇结轻侠,诸兄患之。安都乃求以一身分出,不取片资,兄许之,居于别

  • 卷一百二十七 康定元年(庚辰,1040)·李焘

      起仁宗康定元年四月盡是年六月   夏四月丙戌,詔陝西經略司省緣邊堡寨。   丁亥,太常博士梁適為右正言,諫院供職。   適初為審刑詳議官,梓州妖人白彥歡者,依鬼神以詛殺人,獄具,以不傷讞。適曰:「殺人以刃或可拒,而詛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六月甲申朔兵部侍郎兼权吏部侍郎郑滋言两淮残破之余遗民无几请并州县省官吏以宽民力诏帅司相度以闻 徽州童子林国佐九岁能诵书诏免解赐帛自是遂为故事是月邹庭闻林次勘八月饶州卓兴九年五月饶州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康熙五十年。辛卯。春。正月。庚寅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及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干

    海宁陈乃干、江浦陈洙纂辑明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十一月二十五日,先生生。先生名孚远,字闇公,晚号复斋,江南华亭人,家住华亭南门内河曲(华亭县志)。始祖德成耕于华亭之小蒸(「五茸志逸」云:吾松地名大蒸、小蒸,在积水中,草树

  • 卷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 唐 张守节 撰 孝文本纪第十        史记十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括地志云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遥县西南十二里秦属太原郡也】太后薄氏

  • 乘马第五·管仲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右立国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不自以为所贵,则君道也。贵而不过度,则臣道也。右大数地者

  • 春秋纂言总例卷六·吴澄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總例卷六    元 吳澄 撰凶禮崩天王崩【平王也魯隱三年】  不書葬天王崩【桓王也魯桓十五年】  葬桓王【莊三年七年始葬或云改葬也莊王魯莊十二年崩不書】【僖王魯莊十七年崩不書】天王

  • 道行经贡高品第二十一·佚名

    佛语阿难。菩萨随时欲学般若波罗蜜。随法欲行般若波罗蜜。是时一佛界中魔。各各惊自念言:欲使菩萨中道得阿罗汉果。莫疾使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疾使得佛。复次阿难。弊魔愁毒为忧。见菩萨习行於般若波罗蜜。复次阿难。是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八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八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三诸色界系善心。若体未断所缘未断耶。或体未断所缘未断。或体未断所缘已断。或体未断所缘已断及所缘未断。或体未断不可分别此心所

  • 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佚名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取有四种。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即欲瀑流加无明名欲取。有三十四物。谓贪嗔慢无明各五疑四缠十。即有瀑流加无明名我语取。有四十物。谓贪慢无明各十疑

  • 第二 帝须弥勒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帝须弥勒曰:&ldquo;谁能满足此世耶 谁无动[贪]之事耶 两边[极端]谁知通 不着[端]中以慧智 请言谁为大人耶 谁在此处超缝[爱]&rdquo;(一〇四〇)&ldquo;谁能满足此世耶&rdquo;者,是[谁在此世间]有满足、悦意,完全之思惟耶?此

  • 宋宫十八朝演义·许慕羲

    许慕羲专著的《宋朝宫廷秘史》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在深刻地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同时,也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地刻画。真实地再现了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对于喜爱追寻历史的读者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本书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