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奏议卷六十八

宋 赵汝愚 编

百官门

守令

上真宗论资?人与知州流外人注县令

孙 何

臣闻为官择人以爵驭贵共治之任牧守居先亲民之官令长为急故前代目为遴选择彼清流黜幽而陟明信赏而必罚或自剖竹之职入为三公或由握兰之资出宰百里所以民无愁叹吏絶烦苛国家车书混并制度宏远取士之法杂以隋唐考绩之方参用周汉虽复名臣接武循吏连衡尚有由资?以登朝权知千里自胥徒而祗役正授一同或目不知书或心唯黩货扰齐民而斯甚干大典以何多方属盛明尤宜厘革欲乞特降制命下审官院吏部流内铨应升朝官并京官资?入仕者非有灼然劳绩未得与知州差遣应州县官流外出身者非有殊常行止未得注拟县令必若绩用有闻功勤可録则有教无人卓茂鲁恭为时而出【咸平三年上时为京东转运使】

上真宗乞委大臣铨择守宰鲁宗道

臣尝读近书自唐季接五代或三四年或五六年乱离涂炭寃号天地金血之气铄尽冲和愁苦之声求息不暇天祸既悔至圣勃兴故太祖皇帝以神武大略定天下有反掌之易太宗皇帝以至仁善继恢域中成光大之业陛下奉而守之勤而行之彞伦叙矣故云亭?检睢壤恭祀谒太清之真馆荐玉皇之大号至於必躬听断励精理道以宵旰为宴乐处菲薄而久安从古王者徒载简策尔唯亲民之官政事最切未见区别其如民何今审官例差一知州纵耄昏无识以何道推降之铨司平配一县令虽菽麦不分且无由摈斥之今为天下亲民之官以十分论之黩货害政未寘刑章者有其三清浊混然巧於情伪使在上知而不能纠举者又次焉暗懦不能制猾吏不能审法令凝滞於物者又次焉贵游亲属望风护养而不言者又次焉是则介然自守约已恕物不谄上不渎下为陛下孜孜於民政者十不一二焉欲民之安其可得乎宣帝凡拜刺史守相必亲见之考察其言观其能否今或未然凡除知州通判京朝官知县候满三五人且令大臣具宴见之礼以遣之讯之以言而察其应对观其词气而考其否臧才能者奬之不肖者退之县令则择台阁有风鉴闻望臣寮主遣之能否之间各具其状恐於圣政稍得其宜又审官之任本宰相之职宜妙选英哲以委之庶激浊扬清渐得良牧贤宰则斯民之大幸也或诏参预宰司覆令按验亦不为烦唐故事宰相带兵吏部者午前在中书午後归本司治事是亦内外兼领之制臣不任狂狷干犯冕旒待罪之至【天禧元年上时为左正言】

上仁宗乞非历县令不得为长吏

包 拯

臣闻古之所重为民父母者县令耳今之所贱而不能振起风教者亦县令耳盖擢用之际未精其选凡有清流素望或稍挟权势之人即苟谋佗官耻为县令但庸人下品甘於其职虽郡隶吏卒皆能诃制苟免罪戾之不暇欲振起风教为民父母其可得乎且今朝廷仕进清选大臣子弟偶缘文墨或希辟命即自下寮擢陞馆职不然才出外任例为签判不繇为县便作通判知州洎为长吏昧於民情懵然其间不知治道之出况四方多务令长尤在得人欲乞今後贴职并签判及京朝官凡历任中不曾任县令及知县者不得便为长吏按察之官且令历知县方得入通判知州如此则宰邑得其人长吏亦不能侥求而至【庆历三年上时为监察御史里行】

上仁宗条奏牧宰利害  钱彦远

臣伏以生民休戚系於牧宰当国家委寄非有才识学术则为政疏矣朝廷授受之际固小文常事而千里取舍倚办斯人故汉宣帝云与我共此者唯良二千石本朝太祖皇帝尝曰下民虽不分菽麦藩侯不为蓄养朕断不容之诚圣人之深见远虑知治天下之本在此而近岁审官院推择知州并不以贤愚器识而选止用资考与至院後令自占员阙差定其间或面墙经术庸猥冗琐老眊罢癃残虐贪暴混淆杂进不敢裁黜暨拜吏而出岂复究心政事唯计圭田多少市估重轻苞苴稛载以济所欲不然酷刑罚以快怒心饰厨传以邀妄誉虽有循理君子苟身远誉寡无阶朝廷则汨没下流不能自振监司荐举亦为虚名而容鄙浅人坐享厚禄通都会府积日可至况今诸道水沴螟害荐臻民之性命责在长吏若图朝夕近効诚亦未可愿少革弊事渐期苏息具管见如左

一欲乞天下知州除藩方旧除两省以上及节将判知沿边武臣外其余州军并依故事量大小要剧分紧望上中下五等其紧望州送中书门下除上中下审官院

一乞先命两省官以上於曾任知州成资人内各举一人须是履行洁白才识政事优长者送中书门下更令咨访铨择才器名实委能相副令分知紧州则如任内政绩有闻特行超擢其所举官亦乞奬拔如不称职业贪猥阿枉并坐所举官重行黜责

一上州乞令审官院不以先次名目差定拣选合入知州人历任内曾有两省已上臣寮转运使副提刑朝臣共七人保举及曾知中州成资有劳绩人除授仍委中书门下於都堂坐引与相见访其学藴测其器度堪任牧长者方许降勅如知上州任内政绩殊絶即令审官院磨勘引见送名中书门下亦与紧望州其劳绩即不得以催驱省税理欠负除破应在课利增溢为数须是的为生民兴利除害衆所共知者应如元因举主擢用知上州其赏罚并依与紧望例所贵举者不妄

一中州即委审官院依名次先後差除候差定中书门下依上州例访问才术如堪任牧长方得降勑其初任者入下州次任者无遗旷方与中州远近资序并依旧勑如历任内有赃罪及七十以上不得差注只与通判则贪夫息心懦夫自厉

一武臣除主兵沿边差使外如合入内地知州即委枢密院具历任劳绩资序送中书门下施行

一紧望知州添支俸料圭田从兵并乞比旧当路节镇例稍增名数其合增俸料即以本州赃罚钱充每州所增不过数十千而可以养廉耻慰清节上州亦乞优立则例中下州即依旧

一广南西川有知州当知县者自来例用新转京官或移人充皆是新学小生未练政事虽地极僻左人民乃亦陛下赤子更赋输入刑罚用舍与内地不殊何苦轻委其人加以去阙庭迂远万一不幸为庸人所扰嗸嗸无告况受命之日优赐颇多俸料加厚欲乞差合入远地通判人充

一内外文武臣寮不得以恩泽陈乞子弟亲戚陞陟差遣资序委御史台弹奏黜责

一今既分列州郡地望以为资序遴拣惟人即望朝廷少假权任寛其衔策不为小人胁持尽所藴蓄

一通判知县县令乞委所司依知州例铨量条奏

右具如前臣所陈列事节皆臣愚者之虑大体如此且今天下郡国四百有余以朝廷济济多士岁取英髦动百千计入流杂色亦以倍增求四百之才分守郡国不为艰矣使生民帖泰衣充食给则太平之効如指诸掌愿皇帝陛下特留睿览如允臣所奏乞送中书门下详酌施行【庆历八年上时为右司谏】

上神宗乞寛假长民之官  吕公着

臣伏见审官院流内铨以知县县令阙多凡选人被举充职官及转京官者例差知县已被差者不通举辟不许避免臣窃以为当国家有道之时付之以百里之地有民人社稷之重则士子所宜愿为今乃设一切之令强所不欲与坐殿负犯者亡异此殆郡县法网太密而劝别之道不明吏有尽心奉法治行明白者未闻有所褒异一罹微文则不能自免於谴斥加以近岁朝廷以更改法度郡县之吏或不能奉行故於常法之外峻其黜典经赦去官多不原免积累岁月坐此殿累者益衆臣愚以为长民之官朝廷宜少寛假非有赃私显状及罢软尤不胜任者虽坐小法无轻替易仍诏诸路监司牧守其所属令长有奉公爱民治効尤异者每岁别荐三二人间或奬拔待以不次其次如职事修举有举主合转京官者特与依诸州教授例就任改官许令再任如此则勤廉者得以自保劳能者有所激劝中才足以强勉异効不至滞留【熙宁二年上时为翰林学士】

上哲宗乞十科外增拨烦一科

上官均

臣窃见前日勅令太中大夫谏议待制以上每岁以十科荐士兹见陛下博收羣才因能任官之意自三代以来设官分职虽多寡不同然取人大要不过或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已今以十科取人其於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选固已兼取然论政事止於治财赋听狱讼断请谳三事而已窃恐政事之目有所未尽何则能治财赋者未必长於听狱能听狱者未必长於断谳能此三者未必寛信敏惠足以长人今之所谓长人之官者守令是也今之守令虽有累岁月用荐举关陞之法然至於剧郡大邑若止循资序不加选择恐未必得人有伤士败材之弊不独如是自比年以来郡县考课之法文具而不行未闻擢一良守进一贤令以耸动天下故郡县之吏亦务为碌碌细谨守绳墨治簿书督租赋而已未闻谆谆慈良以治人为务盖自非豪杰自信之士未有不待赏而後劝也若褒赏不加荐举不及天下守令长於理剧者岂复有亹亹乐进之心哉臣欲乞於十科外更益以才堪治人能拨烦者别为一科剧郡大邑有阙因以除授如此则人无遗才而天下之守令莫不劝矣守令劝则郡县之政理天下之民被朝廷之德泽而太平之功立矣【元佑元年七月上时为监察御史】

上哲宗乞十科外增拨烦一科【系第二状】

上官均

臣昨於七月二十二日尝具奏论太中大夫谏议待制以上每岁以十科荐士外更益以才堪治人能拨烦者别为一科至今未蒙施行臣窃以为治天下之道以民为本朝廷之政令法度加於四方者莫不在民而治民之亲者实在守令之能否守令能否实系政令之废举生民之休戚自汉及唐号为至治者如孝宣太宗明皇未尝不孜孜选任以守令为急当是之时德泽流畅远近乂安无疾苦愁叹之声者诚郡县得人之助也今天下列郡三百为县千余其守令治绩章章可称者罕见其人则朝廷德泽之壅阏远近民庶之未安盖有由矣兹岂人材之不迨曩昔耶由奬劝选任之术未至耳奬劝之术无它在夫使贵臣荐之而朝廷旌用之而已彼天下之士大夫虽均为守令有以才见称为达官之荐使治剧郡大邑则才者乐於在上之见知而四方之守令莫不观望而劝进故荐举拔用不过数十而天下郡县之吏靡然乡风矣不过数十年而天下之良守贤令彬彬布於州邑远近之民岂忧不治哉又郡县之政讼有听断听断有得失民有赋役赋役有当否至於政有寛猛狱有繁简民有喜怒守令之能否较然彼荐举之官恐有不称之责且不敢妄荐则荐举之不得人非所患也今以十科荐士下至理财断狱请谳皆得预选彼寛厚明敏长於治人者独不备数郡县之吏必以为朝廷轻守令之选而不以民事为重也夫赏之则劝沮之则惰者人之常情也荐举不及奬劝不加而责天下之守令鋭意於治民而奉朝廷之法令臣愚窃恐其未能也夫守令之职以爱养安治为本清心治已为要自非寛厚明敏学道爱人者鲜能及之盖春秋长於治人由求孔门之高弟仅能宰千室之邑治千乘之赋况其下者乎今十科荐士下至理财谳狱之细皆得被选至於寛厚明敏善於民事者独不及之是取小而遗大略本而详末天下郡县之吏将且怠惰苟且不复劝励朝廷之德泽志虑谁与宣而奉行欤盖朝廷出一令立一法实系四方之观听百官之趋向不可不审其发也愿陛下详览臣之愚言若粗关治体不为无益乞增荐条以备遗缺【元佑元年八月上】

上哲宗乞察守令能否  朱光庭

臣窃以当今图治最先务者莫先於择守令郡守得其人则千里受其赐县令得其人则百里受其赐朝廷更新法度惠养元元独於择守令所当先务者而反後之此臣之未谕也臣欲乞朝廷先谨择监司然後令诸路岁以郡守能否诸州岁以县令能否闻於朝不必如向时殿最之法须拘一二事状但欲称职者必闻非才者必举其後朝廷或遣使询察或采听风谣审考其详以校监司州郡所上得实者为称职失实者为非才盖守令能否万口所称尚不能知欲其察知民间微隐不亦难乎便当废斥不得复为按察之官如此惩激孰敢不尽其心守令有善政者即加旌别使之久任如此则率土之人皆蒙惠泽太平之功成有日矣【元佑二年上时为左司谏】

上哲宗乞差知州先举主後资任

吕 陶

臣窃以今日任官之弊其轻且滥者唯郡守为甚也封疆千里生聚万衆休戚所系而不问能否一以资格用之为半刺两任有荐者三人则得之矣侮法慢令?民害物十郡之中常有二三暗塞不治又有一二举天下亿兆之衆十分而言失其惠养者将半矣承流宣化又何望焉方今朝廷清明百度备举忧劳元元以固邦本唯恐一夫不获而牧守之弊纷纷至此甚可痛也昔两汉盛时政平讼理民安其业者皆循吏之效唐之贞观开元号为善治太宗亦尝自择刺史志其姓名於屏风而用之当时名臣如马周张九龄辈皆极言刺史不可轻任载在史册足为龟监前日朝廷患监司不得其人乃诏近臣举用而监司之选稍稍清矣至於郡守尤为亲民略而未议是弃民也臣伏请诏内外待制太中大夫以上於通判资序人内岁举堪知州者三人朝廷更加审察送吏部籍记名氏凡遇有阙先差有举主者如资任未及即差权知其次方差资序合入人庶牧守之职有以庇民循良之风无愧前古

贴黄天下民事之重大则一路付之监司中则一郡付之太守下则一邑责之县令如臂指之相附如纲目之相维国朝之制既举监司以清一路又举县令以治一邑则一郡之守亦宜举矣自八路差注已来此选尤滥盖於本道就短求长自知县两任则得为通判自通判两任遂为知州其猥滥庸谬不可胜言今已收阙归吏部似此等人皆可指占州郡之寄虽人材絶无所取而资任合入则不可不与虚授滥除生民何赖伏请特立荐格以清其流【元佑二年三月上时为殿中侍御史】

宋名臣奏议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班固
  列传第五十·魏徵
  列传第二十五·李延寿
  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五·河渠二·脱脱
  第二十一章荆公之文学(上)·梁启超
  卷第六十二·徐鼒
  名山藏卷之五十四·何乔远
  卷二十三·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上·吴伟业
  一百三十五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十国春秋卷七十一·吴任臣
  陈镇东·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诗源卷七·沈德潜

    ○晋诗  司马懿  宴饮诗  《晋书》:高祖伐公孙渊,过温,见父老故旧,燕饮累日,作歌。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逢际会,奉辞遐方。将扫逋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武阳。  张华  茂先诗,《诗品》谓其

  • 第二十三出 伤离·李渔

    〖挂真儿〗(外上)觅得孩儿闷稍可,回来后骇失家婆。命合孤穷,将鳏换独,不若安其故我。老夫别了孩儿,星夜赶回故里,指望与老妻相见,说起外面的事,大家欢喜一场。不想走到家中,止剩几间破屋,不但老妻不见,连家人、小子都不知那里去了

  • 元诗选卷首·顾嗣立

    文宗 顺帝 ◆文宗 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 望九华 ○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 穿了氁衫便着鞭,一钩残月柳梢边。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

  • 唐僧弘秀集卷五·李龏

    宋 李龏 编文益二首覩木平和尚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相防陌路同论心秋月皎壊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沤曾已晓防牡丹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髪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曳【一作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

  • 吕温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吕温(772—811),唐文学家。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西)人,郡望东平(今山东东平县)。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曾参加王叔文进步政治集团,为王叔文所器重,很快升为左拾遗。贞元二十年(804),以侍御史名义出使吐蕃,至

  •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五十一·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三月。甲寅。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张鸣岐等、据电奏审明戕杀前署将军孚琦之凶犯温生才。请旨即行正法等语。温生才着即行正法。以昭炯戒。电寄  ○实授张鸣岐为两广总督。现月  ○以留办防疫出力

  • 皇王大纪卷六十八·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敬王三十七年鲁用田赋初鲁昭公娶于吴同姓也称之曰孟子孟子卒孔子与吊适季氏季氏不絻放绖而拜鲁侯防吴王于橐臯太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

  • 卷十六·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十六     宋 王当 撰成公三 晋魏庄子【绦】 魏庄子名绦晋卿也魏犫之子绦勇而不乱悼公以爲军司马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绦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合诸侯以为荣也

  • 一二四二 谕陆费墀革任之处着注册等议处事·佚名

    一二四二 谕陆费墀革任之处着注册等议处事乾隆五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又议遗失有印书籍之原充四库馆提调陆费墀等照例革任降调罚俸一疏,奉谕旨:陆费墀革任之处,着注册;韦谦恒、彭元珫俱着降一级调用,吴裕德,周兴岱、关槐俱着

  • 四二三 两广总督杨景素等奏覆前进书籍毋庸发还折·佚名

    四二三 两广总督杨景素等奏覆前进书籍毋庸发还折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两广总督臣杨景素、广东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四日接准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十九日奉上谕:据巴延三奏晋省所

  • 卷30·陈邦瞻

    仁宗天圣六年五月,夏王德明使其子元昊袭回鹘甘州,取之。元昊,小字嵬理,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圆面高准,晓浮图学,通蕃、汉文字。德明虽臣事中国及契丹,然自帝其国。至是,以元昊袭破回鹘夺甘州,遂立为皇太子。明道元年十一月,夏王德

  • 娑罗馆清言·屠隆

    子房虎啸,安期生豹隐于海滨,药师龙骧,魏先生蠖屈于岩穴。繄岂异才,是命不同。三九大老,紫绶貂冠,得意哉,黄粱公案。二八佳人,翠眉蝉鬓,销魂也,白骨生涯。口中不设雌黄,眉端不挂烦恼,可称烟火神仙;随宜而栽花竹,适性以奍禽鱼,此是山林

  • 荆园小语全文·申涵光

    贫贱时,累心少,宜学道;富贵时,施予易,宜济人。若夫贫贱而存济人之心,富贵而坚学道之志,尤加人一等。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称心,即有大不称心者在后,知此理,可免怨尤。凡宴会,宾客杂坐,非质疑问难之时,不可讲说诗文,自矜博雅。

  • 降魔品第二十一·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比丘当知菩萨坐菩提座已作是思惟。我於今者当成正觉。魔王波旬居欲界中最尊最胜。应召来此而降伏之。复有欲界诸天及魔波旬所有眷属久积善业。当得见我师子游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念已放眉

  • 卷第二十六·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六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宗说等锡上 示金庭蔡坦如居士 居士欲成办个事。於祖师门下。当发深信。速了生死。再有一法。过於此法者。无有是处。此一句话头。是换骨灵丹。

  • 瓦格纳事件·尼采

    作者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这是本篇幅很小的书,共有序、正文12节,还有2则附言。尼采在书中称赞比才的音乐而贬抑过去好友瓦格纳及其代表的浪漫主义为颓废的音乐。他认为瓦格纳是欧洲近代文化疾病的表现,因此做

  • 二程外书·朱熹

    南宋理学家朱熹编纂的程顥、程颐讲学语录。12卷。 成书于乾道癸巳 (1173年) 元月。《二程遗书》 皆门人当时记录,而于二程之语则有所遗漏,朱熹于是取诸人集录参照删削,得此12篇。凡采朱光庭、罗从彦等7家所录,又胡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