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 摩篇 4

【原文】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①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②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③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④,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⑤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⑥,成而不抱⑦,久而化成⑧。

【注释】

①通者:通达明白之人。

②结而无隙:周密详细,无隙可乘。

③道、数与时相偶:指道、术、时三者合一,才能成就功业。

④物类相应:物以类聚,相互感应。

⑤内符之应外摩:从外部入手引发对方,进而揣摩其内心实情。陶弘景注:“内符之应,外摩得类则应,譬犹水流就湿、火行就燥也。”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志趣相投自然聚合一处,而成为关系密切的社会一一团一一体。

⑥几者不晚:发现事物的隐微征兆,就不会错失良机。

⑦成而不抱:成就功业也不占为己有。

⑧久而化成:久而久之,便能教化天下。陶弘景注:“见几而作,何晚之有?功成不拘,何抱之久?久行此二者,可以化天下。”

【译文】

所以,谋略最难做到的是周密,游说他人要选择心意相通的对象;做事情最难的是毫无疏漏,一定成功。想成就事业必定要符合术数,就是说道理、术数和时势三者重合,是事业成功的必然条件。要想游说他人使对方言听计从,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感情相合才会听取。世间万物都是物以类聚,就像抱着柴草走向烈火,干燥的柴草首先燃一烧;往平地上倒水,低湿的地方首先注入水流。物以类聚相互感应,形势上必然如此。就是说从对方外在表现推知其内心实情也是如此,所以说按着事物的类别加以揣摩,哪有不呼应的呢?顺着被游说者的欲一望进行揣摩,哪有不会听从的呢?所以,这是谋士常用的方法。总之,审察到事物之间的隐微征兆就要抓住时机,把事情做成了却不居功自傲。长久坚持这样,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陈祥道
  论语纂疏卷四·赵顺孙
  第十一章 14·辜鸿铭
  卷十七·毛奇龄
  卷十·姚际恒
  卷七·吴澄
  卷六十三·李光地
  卷三·马骕
  明解故下·章太炎
  澧州洛浦安禅师·惠洪
  卷五百六十三·佚名
  卷五百四十·佚名
  卷十九·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三·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 创祠·李玉

    【双劝酒】[末,胡髯、罗帽、大摆、皂靴上]官差奔忙,身充堂长。钱粮几桩,经收支放。免不得一番劳攘,只为着敕建祠堂。自家堂长陆万龄的便是。本衙门内监李老爷,与军门毛老爷,在半塘建造东厂魏爷生祠,供养长生神像,着我管工。今

  • 卷十九·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九     宋 陈起 撰敖陶孙下 中夜叹 臞庵胸中空濩落正尔有愁无处着比来有酒三扪膺突兀又似堆衡霍道边俗子略满眼举扇鄣尘不容却正如白日杀快讐草草九衢面皆

  • 卷二百七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端平诗隽金坛观金坛深僻观钟磬少人闻山果猿偷堕庭莎鹿卧分木高犹带雪石冷不生云正爇黄连炷相从拜老君晚登黄鹤楼戚戚登临地凄凄欲暮天相看数株桞不

  • 卷七·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七平湖沈季友编明贝助教先生琼琼字廷琚一字廷珍别号清江初名阙字廷臣崇德人少頴异师同邑黄次山及防稽杨亷夫而学益进年四十八始领元乡荐张士诚据吴累征不就隠居殳山教授生徒洪武初征修元史同官

  • 柳永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秦楼楚

  • 92.韩偓:香奁诗、长短句六首·施蜇存

    韩偓字致尧①,京兆人,昭宗龙纪元年(公元八八九年)进士。他与韦庄都是唐代最后一群诗人。当时宦官弄权,军阀跋扈,昭宗李晔于光化三年十一月,被左右军中将刘季述逼迫退位,囚于东宫少阳院。韩偓与宰相崔胤定策诛杀刘季述。天复

  • 第二节 致劳埃得·老舍

    ①自从老舍开始了&ldquo;新社会&rdquo;的生活,他便极少写关于个人生活的文章。这几封信倒是给了我们不少活生生的&ldquo;传&rdquo;的材料,故单编为一节。老舍为何不如以前那样愿意写自己的生活了呢?大概原因有三:一是觉得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弘治十二年六月己丑朔以丰润县田五百顷赐荣王从其请也○土鲁番速坛阿黑麻遣使来贡因请归前所安置贡使写亦满速儿等百八十一人兵部覆奏谓阿黑麻已悔罪宜如所请并以原赐衣服等物留贮甘州者悉以畀之 上从其议○兵部奏比

  •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大事记卷十一·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汉孝景皇帝二年冬十二月有星孛于西南【夲纪】令天下男子二十始傅【夲纪】春三月甲寅立皇子徳为河闲王阏为临江王余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彭祖为广川王发为长沙王【以通鉴修】夏四月壬午太皇太后薄氏崩【通

  • 恭闵帝本纪·张廷玉

    恭闵惠皇帝叫朱允火文。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其母吕氏。恭闵帝生来颖慧好学,性情特别孝顺。十四岁时懿文太子患病,他昼夜侍奉不离。过了两年,懿文太子死,他悲哀至极,身体因此瘦弱。太祖抚慰他说:“你真是孝顺,都顾不上想我

  • 十六年·佚名

    (庚申)十六年清乾隆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卯,下勸農之敎于八道、兩都。1月2日○甲辰,上親受祈穀祭誓戒于仁政殿。將以上辛,行親享也。1月3日○乙巳,右議政兪拓基上疏辭職,上優批不許。1月4日○丙午,藥院求對,以日寒請寢祈穀親

  •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戴德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则秉德之士不?矣。故君子不?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

  • 卷二·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宋 夏僎 撰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歴试诸难作舜典孔子序书于尭典序言昔在帝尭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尭典于舜典序言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歴试诸难作舜典考其文

  • 卷三十·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    元 王天与 撰多士第十六        周书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成周説见召诰洛诰○汉孔氏曰殷大夫士心不则德义之经故徙近王都教诲之吕氏曰迁洛之事召诰则经

  •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佚名

    宋沙门释慧简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僧伽罗摩长者子。乃至六出家为道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时僧伽罗摩长者子白世尊言。愿世尊听出家学道。时僧伽罗摩得出家学道。时世尊告僧伽

  • 卷之十·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 第五世祖 讳宏忍。黄梅县人也。先为破头山中栽松道者。请法於四祖。祖许以再来。乃去。行水边。见一女子浣衣。揖曰。寄宿得否。女曰。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曰。诺。我即敢行。女首肯之。即回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