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地理考实卷四

婺源江永撰

王朝列国兴废説【见传説彚纂今考订加注】

王朝兴废説

姬姓黄帝之苗裔后稷之后也后稷封于邰今武功县也【今属陜西干州左传作骀见昭九年史或作斄明一统志云武功县西南二十里有斄城】及夏之衰后稷之子不窋失其官窜于西戎【夏之衰韦昭谓启子太康时】括地志曰不窋故城在庆州化县今庆阳府安化县也【安化庆阳府治不窋城在府境内府东三里有不窋塜】不窋之孙公刘徙居邠今邠州东北有豳亭三水县西有古豳城皆是也【邠州在西安府西北三百五十里古西戎地公刘居之汉之漆县也旧属西安府今为直州三水属之本作豳州唐太宗以字似幽改为邠】公刘传九世至太王【国语周灵王太子晋曰后稷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韦昭据周本纪释十五王云谓后稷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髙围亚围公祖太王王季文王也夫稷契同时契至汤四百余年而十匹世稷至文王约千年犹止十五世何以相差迥别如此盖周之世次虽周人亦有传讹矣据世本自公刘歴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辟方髙围侯牟亚围云都太公祖绀诸盩十有二世而生古公亶父较史记多辟方侯牟云都诸盩四世至文王犹止十九王盖不窋之后公刘之前犹或有缺轶也】去邠邑于岐山之阳今岐山县也【岐山县属凤翔府一统志云武功县西北有周城太王邑于岐山之下即此】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今西安府鄠县南有酆城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定都于镐镐在丰水之东丰在丰水之西相去二十五里平王迁都王城今洛阳县西河南故城是也敬王又迁成周今洛阳县东洛阳故城是也【洛阳属河南府二故城东西相去四十里】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立敬王三十九年获麟之嵗也后九王二百二十年而赧王为秦所灭

【附考 周考王封其弟揭于王城是为周桓公传之威公惠公武公文君秦灭之迁于狐是为西周西周惠公别封少子班于巩以奉王于成周袭父諡为惠公传之其子杰秦复灭之迁于阳人聚是为东周周王前后建都之殊者以镐京为西周对洛邑为东周也二公封邑之殊者又于洛邑二城内以王城】

【为西周对成周为东周也】

列国兴废説

姬姓侯爵周文王第四子周文公旦所封也周公有大勲劳于天下位冡宰留相天子乃封其长子伯禽为鲁侯都于曲阜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是也伯禽十三世传至隐公息姑元年春秋托始于此又二百四十有二年为哀公蒋之十四年西狩获麟春秋以终后九君至顷公雠为楚所灭

姬姓侯爵武王同母弟叔度所封也武王克商封叔度于蔡今汝宁府上蔡县是也【上蔡县在府治汝阳县之北四十五里古蔡国城在汝阳上蔡二县之界汉置上蔡县】平侯徙新蔡今新蔡县是也【楚灵王灭蔡平王复封平侯庐于是徙新蔡在汝宁府东五十里】昭侯又徙州来谓之下蔡【是时州来属吴昭侯请于吴而迁之以避楚也】今寿州北三十里有蔡国城即下蔡也【寿州属凤阳府】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立成侯十年鲁哀公十四年也后为楚所灭

姬姓伯爵武王同母弟叔振铎所封也武王克商封叔振铎于曹今兖州府定陶县是也【定陶在曹州东南五十里今升曹州为府定陶属之】叔振铎生太伯脾脾后九世桓公终生即位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元年也鲁哀公八年曹伯阳为宋所灭【孟子时有曹交乃邹君族人邹亦姓曹赵岐谓曹君之弟误也】

姬姓侯爵武王同母少弟康叔封之后也武王封康叔于衞【先封于康而后改封于衞也】今衞辉府淇县东北朝歌城是也文公迁楚丘其故城在今滑县东【旧属直大名府今改属河南衞辉府】成公又迁帝丘今开州有颛顼城是也【开州属大名府】桓公十三年鲁隐公即位出公十二年鲁哀公十四年也其后贬号曰君止有濮阳之地秦二世废其君角为庶人

姬姓侯爵周文王子叔绣所封今滕县是也【在兖州府东南】鲁隐公七年始见滕侯卒其后书子盖时王所黜也汉地理志滕封三十一世为齐所灭孔氏颖达及诸家多因之战国防则谓滕灭于宋通鉴通考皆云宋灭滕未知孰是姑竝存之

姬姓侯爵周武王少子唐叔虞之后也成王封叔虞于唐始都于翼今平阳府翼城县是也【按晋之始封説者皆谓太原晋阳县今太原府太原县也其县治为唐城其地有晋水唐叔虞之子燮父因改曰晋若翼城者在平阳府南后世所徙而此以为始都于翼未知何据考一统志翼城县东二十五里有唐城尧之裔封此周迁其子孙于杜为唐杜氏传云成王灭唐而封太叔意所灭之唐在翼城则所封之唐亦在翼城然灭唐封唐事虽相因而叔虞始封自是太原之唐城非翼城也杜氏谱云燮父孙成侯徙都曲沃穆侯徙都绛是自成侯已后始由太原而南迁平阳绛即翼也一统志云翼城春秋时绛邑后更曰翼汉为绛县地然则传谓晋为翼者自穆侯始耳】唐叔子燮父为晋侯【因太原有晋水故改曰晋若燮父己居翼则无由改国名矣】传十世至昭侯昭侯封其叔父文侯之弟成师于曲沃是为桓叔曲沃者今之闻喜县也【今属绛州又今之曲沃县后魏所置一统志谓成师所封者误也】昭侯传至哀侯为桓叔之孙武公所灭武公徙居绛在今绛州之北【今为直州】景公又自绛徙新田今在曲沃县南【县属平阳府】鄂侯二年鲁隐公立定公三十一年鲁哀公十四年也又六世韩魏赵三分晋地迁其君靖公俱酒为家人

姬姓伯爵周厉王少子友之后也宣王二十二年封友于郑在西都畿内棫林之地【或作咸林者误】汉属京兆曰郑县今华州是也【华州旧属西安府今升同州为府以华州属之歴代有郑县元省入华州故城在州西北三里】幽王之难友寄帑于虢郐之间【虢今汜水及荣阳县郐今新郑及密县】因取二国之地【武公取之】在济西洛东河南颍北四水间谓之新郑今开封府新郑县是也【今升许州为府新郑属之】庄公二十二年鲁隐公即位声公二十年鲁哀公十四年也后为韩所灭【韩灭郑徙都之今开封府郑州】

姬姓子爵【按国语云命圭有命固曰吴伯不曰吴王是吴本伯爵因其僭王故曰吴子非子爵也】周太王长子太伯奔荆蛮以避季歴居于梅里今无锡县也【属常州府一统志故泰伯城在无锡县东南四十里梅里平墟自泰伯以下至王僚二十三君皆都于此】太伯卒仲雍嗣立后十七世至寿梦始称王其后阖闾筑大城而都之即今苏州府治也鲁成公六年寿梦见经夫差十五年获麟之嵗也鲁哀公二十二年为越句践所灭

姬姓伯爵周同姓召公奭之后也武王封召公于蓟号为北燕【所以别于南燕】今顺天府大兴县是也穆侯七年鲁隐公即位献公十二年鲁哀公十四年也后六世易王立传王号者六世至燕王喜为秦所灭

姜姓侯爵太公望之后也其先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虞夏间封于吕商末太公起渔钓为文武师封营丘曰齐侯汉地志云临淄师尚父所封臣瓒谓临淄即营丘也 【今青州府昌乐县汉为营陵县地隋置营丘县一志谓昌乐县东南五十里营丘社即太公受封之地又于临淄县注云本齐营丘地汉置营陵县为北海郡治盖二县相近皆营丘】案齐曽徙薄姑后复都临淄诗所云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即其事也今临淄县属青州府薄姑即博兴县也僖公九年鲁隐公立简公四年鲁哀公十四年也后三君一百有二年康公贷卒由氏遂幷齐

嬴姓伯爵出自颛顼裔孙女修子大业生大费与禹平水土佐舜调驯鸟兽赐姓嬴是为伯翳【即伯益也】伯翳十九世非子为周孝王主马汧渭间马大蕃息孝王封为附庸而邑之秦今秦州清水县故秦城是也【属巩昌府又凤翔府陇州南三里有秦城一统志云非子所封按此地本汉之汧源县】非子之曽孙曰秦仲死于西戎其孙襄公讨西戎有功平王东迁赐以岐丰之地列为诸侯宁公徙平阳今郿县西有平阳故城【属凤翔府后魏改郿县为平阳】徳公徙雍今凤翔县也【凤翔府治】献公徙栎阳今临潼县也【属西安府临潼北五十里有栎阳城一云在西安府咸宁县渭水之北】孝公徙咸阳今咸阳县也【西安府北五十里】文公四十四年鲁隐公立悼公十一年鲁哀公十四年也后九世孝公用商鞅以耕战霸秦其子惠文君自号为王传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至始皇幷天下自立为皇帝二世而亡

芈姓子爵出自颛顼孙重黎为髙辛氏火正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其弟吴回嗣为祝融生陆终陆终生六子最少者季连季连之苗裔鬻熊为周文武师成王时封鬻熊曽孙熊绎于荆蛮胙以子男之田其地居丹阳徐广宋忠皆曰在南郡枝江县今属荆州府【一统志云丹阳在荆州府归州东七里熊绎始封于此后又移枝江亦曰丹阳归州今属宜昌府】其后都郢【楚文王时】今江陵县是也【荆州府治北十里纪南城】昭王徒鄀水经注谓之鄢郢今在宜城县西南【楚鄢郢汉改宜城县今属襄阳府】秦拔鄢郢楚保陈城即故陈国也【今陈州府】其最后徙寿春即今寿州是也【属凤阳府】武王十九年鲁隐公立惠王八年鲁哀公十四年也惠王而下有简声悼肃宣威懐顷襄考烈幽哀贞刍十二王而秦灭之

子姓公爵出自商王帝乙之长庶子启食采于防谓之防子周武王诛纣立其子武庚武庚以三监畔成王诛之乃更封微子为宋公以奉汤祀礼乐车服悉如商旧作宾王家汉地理志梁国睢阳县故宋国微子所封今归徳府商丘县是也穆公和七年鲁隐公立景公三十六年鲁哀公十四年也后至王偃称王图伯而齐魏楚共灭其国

姒姓伯爵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东楼公封杞以奉禹祀杜氏预曰杞国本都陈留雍丘县桓六年淳于公亡国杞似并之迁都淳于【杞始封在雍丘春秋之前已国于青州而近莒或由周王改封之】又迁縁陵襄二十九年又迁淳于今开封府杞县即雍丘也淳于废城在安丘县东北【属济南府】縁陵故城在昌乐县东南【属青州府】东楼公十四传至武公武公二十九年鲁隐公立闵公六年获麟之嵗也后为楚所灭

妫姓侯爵出自帝舜之后封于有虞虞幕裔孙阏父为周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赖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帝祀今陈州是也【旧属开封府今为陈州府】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立闵公二十一年鲁哀公十四年也后三年楚惠王使公孙朝灭陈

任姓侯爵黄帝之后奚仲封于薛今滕县南四十里有薛城【属兖州府】隐十一年滕薛来朝始见经庄三年书薛伯卒盖时王所黜也孔氏颖达陆氏淳皆曰小国无纪世不可知亦不知为谁所灭【薛当是齐所灭滕文公云齐人将筑薛是已取其地也齐为田婴田文之食邑】

曹姓子爵出自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武王克商封其苗裔曹挟于邾为附庸今鲁国邹县是也【今属兖州府】自挟至仪父十二世始见春秋鲁隐公元年仪父防盟于蔑北杏之防附从齐桓进爵为子庄十六年经书邾子克卒即仪父也哀公十年邾子益来奔后为楚所幷

嬴姓【杜谱作嬴姓世本作己姓文八年传穆伯奔莒从己氏则世本为是】子爵出在少昊之后武王封兹舆期于莒今莒州是也【属青州府】莒君无諡而有号【文献通考以季佗为厉公非也】自兹舆期十一世至兹平父始见于春秋【莒君皆以地为号兹亦是地名见昭五年】共公庚舆而下微不复见后四世而楚灭之

小邾

曹姓子爵出自邾挟之后夷父顔有功于周周封其子友于郳为附庸庄公五年友之曽孙黎来始朝鲁杜注东海昌虑县东北有郳城今昌虑故城在滕县东南【属兖州府】齐小白霸郳君附从进爵为子始列诸侯谓之小邾子孔氏颖达陆氏淳皆曰穆公之孙惠公以下春秋后六世而楚灭之

姜姓男爵与齐同祖武王封四岳之苗裔文叔于许今许州是也【今为许州府】春秋时国小而近郑为郑所偪成十五年迁叶今南阳叶县是也昭九年迁夷实城父今亳州东西七十里有城父故城【属凤阳府】十八年迁析实白羽今南阳府邓州内乡县是也定四年迁容城应劭曰容城即华容城今监利县也【属荆州府】或曰容城在叶县西未知孰是孔氏颖达曰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春秋元公子结元年获麟之嵗也战国初楚灭之

春秋地理考实卷四

猜你喜欢
  第三十八卦 睽 火泽睽 离上兑下·佚名
  近迭第七·鹖冠子
  卷二十四·程端学
  卷二十二·程端学
  第十一章 1·辜鸿铭
  卷十六·叶梦得
  卷五十·康熙
  卷十六·毛应龙
  墨辩注叙·鲁胜
  卷五百九十一·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二·唐慧琳
  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太虚
  佛说申日经·佚名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下·佚名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十九·吴景旭

      丙集下之上  赋  歌扇舞衣  王勃春思赋敛态调歌扇逥【一作端】身正舞衣  吴旦生曰洪武间杨孟载早春诗近水欲迷歌扇緑隔花偏衬舞衣红诗话以为舞衣歌扇不脱元诗气习然见李义甫诗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刘希夷

  • 第四折·关汉卿

    (鲁肃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小官鲁子敬是也。我使黄文持书去请关公,欣喜许今日赴会,荆襄地合归还俺江东。英雄甲士已暗藏壁衣之后,令人江上相候,见船到便来报我知道。(正末关公引周仓上,云)周仓,将到那里也?(周云)来到大江

  • 列传第六十一·李延寿

    梁士彦 元谐 虞庆则 元胄 达奚长儒 贺娄子干 兄诠 史万岁刘方 冯昱 王 杨武通 陈永贵 房兆 杜彦 周摇 独孤楷 弟盛 乞伏慧 张威 和洪 阴寿 子世师 骨仪 杨义臣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周

  •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三月,盡強圉大荒落(丁巳),凡一年有奇。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三年(丙辰、九五六年)   三月,甲午朔,上行視水寨,至淝橋,自取一石,馬上持之至寨以供礮,從官過橋者人齎一石。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壽春壕中,城上發

  • ◎不幸奉军为野兽·宣南吏隐

    奉军在京畿一带,威焰炙手者,三载于兹矣。京城市民每提大兵(奉军自命名曰大兵,言有别于寻常小兵也)衔名,闻者股剽,大有张文远威震逍遥津后能止江南小儿夜啼之声势。故当战事开始,无论何方人,皆有一种不自知所以然之心理。盖人人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一·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三太和八年六月李中敏请斩郑注【新旧中敏传皆云六年夏上此防今据开成纪事太和摧凶记皆云八年六月又中敏疏言申锡临终按申锡去年七月卒若六年则申锡尚在今从开成纪事】王守澄荐季仲言【旧传李训初

  • 三十九 曹寅奏谢圣恩巡视全河并蠲租摺·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蒙皇上圣恩,巡视全河,蠲租宥罪,大江南北,草野纤微,均沾雨露。圣德所被,年丰时和,祯祥叠见。 窃臣寅身系内员,躬逢盛事,已属厚幸,复蒙圣恩荣加祖父,赏及妻孥

  • 卷三十二·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三十二郭络罗氏常舒       杨舒瑚锡       朱雅穆屯珠琥瑚锡纳费扬古   禅布罗科       阿凯巴尔本      巴通阿拜锡以上俱有传公泰       

  • ·覆台防厅叶峭岩书·丁曰健

    十月初九申正,接初六日寄章;知巡防安静情形,并张署令出庄、章署倅赴防;莫名欣慰。又蒙示及外间传闻歧出等语,并承奖勖,以古名臣相勉励;尤形惭感。至书中“除却硬攻,更有何术”二语,切中机宜之极。以天

  • 刘弘基传·欧阳修

    刘弘基是雍州池阳县人。少时因父荫补任隋右勋侍。大业末年,从征辽东,因家资贫乏,行至汾阴县时,自料误期依法当斩,便与其部属屠牛犯法,暗示县吏逮己入狱。一年之后,按赎刑论处。随后亡命在外,盗马以自供给。后来到达太原,暗自依

  • 三传辨疑卷五·程端学

      庄公  元年春王正月  左氏曰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  啖氏曰遇弑则嗣子废即位之礼左氏不达其意而云文姜出故也且父为他国所弑其情君何不举其大而举其细非通论也且三月文姜方孙何妨正月即位乎叶氏曰继故也凡死不

  • 后序·陈启源

    毛诗稽古编后序起甲寅讫丁卯阅十有四载三易稾始成此编虽然未敢自谓尽善也忆初脱稾时以质于朱子长孺頼其指摘得以改正者数十条今复再易稾所改正又数倍于前矣欲求就正之人不能起长孺于九原也辍斤息之叹乌能己巳噫余之

  • 卷三十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三十三  宋 时澜 撰君牙第二十七     周书穆王之书存者三篇君牙冏命初年之书也吕刑末年之书也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固有明文君牙之篇曰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冏命之篇曰惟予

  • 卷六·佚名

    △第二无边庄严会出离陀罗尼品第二尔时无边庄严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出离诸法陀罗尼门。佛言:无边庄严。此是出离一切文字印法。一切诸法悉入其中。云何名入。以平等故。一切诸法皆入平等。亦不见法入於平等

  • 卷第十三(声闻无学僧第一僧部第二)·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三(声闻无学僧第一僧部第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迦叶身黄金色妇亦同姿出家得道一 ·迦叶从贫母乞食二 ·迦叶结集三藏黜斥阿难使尽余漏三 ·迦叶结法藏竟入鸡足山待弥

  • 横浦集·张九成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张九成撰。本集为作者门人郎晔编。凡赋、诗4卷,余为论,策、进讲讲义、序、记、书简、杂著、题跋、赞、铭、祭文、墓志铭等各体著作。其书卷末原附《心传》、《日新》2录,因已有单本另行于世,故《

  • 戒香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与《佛说戒德香经》同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佚名

    三千佛名经之下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