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一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三十九

今夫新乐进俯退俯【乐记】

释文优乃力反正误优当作獶力元文作刀考异宋板疏此经明子夏对文侯【一叶左二行】此经上有正义曰三字下前两经【二叶右四行】此一节【三叶右五行】上既云【四叶右二行】此一节【四叶左一行】此一节【五叶右五行】此经【五叶左二行】上并同

补遗释文优乃力反【一叶】优作獶力作刀

今君之所问至敢问何如

释文锵又士衡反元文锵作鎗士作七考异宋板疏谓音声耳【二叶右七行】耳作也

补遗宋板疏声邪心乱【二叶右八行】作心邪声乱 古文侯曰【二叶右八行】无古字

子夏对曰至此之谓也

考异古本注不失其所下有也字释文王此于仿反元文仿作况疏以下皆昭二十六年左传文也【三叶左八行】宋板六作八谨按为是

补遗宋板疏大德其所当也【三叶右五行】德作得 克谓勤施无私【左一行】克作类

子夏对曰郑音好滥

考异古本注不用淫乐下有也字释文补阙傲字又作敖五报反疏言郑国乐音好滥相偷窃【四叶左二行】宋板滥作此

诗云肃雍和鸣

补遗古本注音无所施下有也字

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

考异古本注于善无难下有也字

存旧礼记正义第四十九【宋板】

然后圣人至长幼之序也

考异古本经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祭下有祀字足利本同注六者为本作六者音为本 或为簨虡下有差次下共有也字足利本虡作簴

补遣宋板疏周语单穆云【六叶左四行】穆下有公字

钟声铿铿以立号

考异宋板疏必充满于万物矣【七叶右一行】满作徧

补遗古本经则思武臣下有也字

石声磬磬以立辨

考异古本注节义下有也字疏此一经明【六行】宋板此上有正义曰三字下疏皆放此 明分明辨别也【八行】上明作则

竹声滥滥以立防

考异古本注滥之意犹擥聚也意作音 为最下有也字

鼓鼙之声讙

考异宋板疏则五者之器者据其声【八叶左二行】下者作皆补遗宋板疏使人动意作也【八叶右九行】动意作意动

君子之听音

考异宋板疏四方皆五行可生【八行】可作相

补遗古本经鉴锵而己矣作铿鎗而己也【宋板足利本同】

賔牟贾侍坐于孔子

考异宋板疏此以下五事【九叶左七行】五作王

补遗宋板疏或谓周之武乐【九叶左三行】或作武

咏叹之至吾子之言是也

考异足利本注事戎事也戎作伐宋板同 古本王耄荒下周大夫下共有也字释文蹈音掉元文掉作悼疏左足仰之何故也【十一叶右一行】宋板之作起 非是武乐之音【四行】音作意 故是有司妄説为贪商【十一叶左四行】是作知十二年伐纣【六行】二作三 时文王崩后六年伐纣【同上】

时作是 子男子之美称言吾子张亲之词【九行】无中子字张作相

补遗释文依注音轩【十叶】依上有宪字疏武王代纣【十叶左四行】代作伐

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

考异古本注久立于缀下有也字疏前经是夫武之问【十二叶右五行】宋板武作子

补遗宋板疏于席答之事【十二叶右四行】席作前

且夫武始而北出

考异古本经五成而分下有陜字疏见一成也【十三叶左二行】宋板见作是 舞者从北头第二位却至第三位【四行】二作一三作二

补遗古本经复缀以崇下有也疏反从此位【十三叶左九行】宋板从作复

天子夹振之而驷伐

考异古本注振铎以为节也铎作铃疏正与大将亲自执铎【十四叶左四行】正作王

补遗宋板疏复缀以成【十四叶左七行】成作崇

分夹而进至不复用兵也

考异足利本注欲语以作武乐之意语下有汝字 反商当为及宋板足利本无商字 古本宗贤也宗作崇宋板足利本同 祝或作铸下有也字疏反商至约也【十七叶左七行】宋板商作当谨按注本无商字故此为然补遗宋板疏分为部分【十六叶左五行】为作谓 猛武之物也与此虎皮【十七叶左三行】猛武作武猛与作用 键籥牝也【五行】牝作牡 及至山也【七行】山作商

散军而郊射至诸侯之弟也

考异足利本注□衣衮之属也衮下有衣字 古本曰东胶下有也字疏亦还国而耕也【十九叶左九行】宋板耕作教郊射为射宫于郊者也【二十叶右二行】者也作也者

补遗释文犹揷本亦作揷【十八叶】上揷作捷疏用礼射于学【十九叶左四行】宋板用作习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考异足利本注致犹深审也深下有也字 古本志明行成成作盛 故治心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好貌此者【二十二叶右一行】此作也无者字

致礼以治躬至心入之矣

考异足利本经而鄙诈之心而易慢之心二而字作则古本注鄙诈是贪多利伪生作鄙诈入之谓利欲生

宋板足利本同疏而治躬谓致礼意以治躬【二十二叶左三行】宋板治躬谓致作圣王详审作而圣王详审礼意以治躬 治心则向善心生【五行】则向作得则 诈伪之心入于内矣【六行】无入字

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

考异宋板疏故极益于和也【六行】益作尽下【七行】故极益于顺也放此

乐也者至其义一也

考异宋板注放淫声乐不能止也淫下有于字 古本报读曰褒曰作为宋板足利本同 犹进也犹上有褒字宋板足利本同 其吉凶之归下有也字疏此一节论礼乐之体【二十四叶右八行】宋板无乐字正嘉二本无礼字夫乐至此矣【二十五叶右二行】谨按夫乐以下当属下经

补遗古本注报读曰褒犹进也褒下有褒字宋板足利本同疏则乐之道【二十四叶左五行】宋板则作作

夫乐者乐也

考异古本注不可过下有也字疏前嗟叹之咏歌之【二十五叶右八行】宋板前作则

故人不耐无乐

补遗宋板疏无善乐也【二十五叶左七行】善作喜 今之耐字【二十六叶右一行】今作经

先王耻其乱

考异宋板疏邪气谓湍邪之气【二十六叶左七行】湍作淫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

考异古本注相应和下有也字

故聴其雅颂之声

考异古本注诗云荷戈与缀缀上有矛字缀字属下谨按为非疏总要之所名也【二十八叶右五行】宋板名作言正嘉同谨按此依上文误者应删 乐师合天地之命【同上】师作既 感动天人【六行】天作于 自然敬畏也【同上】畏作爱纪是纲纪众物之名【八行】纲纪众作细绳束作纪是细

绳束物之名

补遗宋板疏志意得寡焉【二十八叶右九行】寡作广

夫乐者先王至可谓盛矣

考异古本注礼乐王者所常兴则盛矣矣下有也字宋板矣作也足利本矣也共无

子赣见师乙至子贡问乐

谨按宋板此经次序与诸本异注亦有阙略矣盖随注意改其次序并删去注文也今更记其所叙以着其异云考异宋板经而吾子自执焉寛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亷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已而陈德也动已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谨按吾子自执焉以上故谓之商以下又与诸本同但吾子自执焉下爱者宜歌商无爱字肆直而慈爱下无商之遗声也五字此即注所谓衍文者也 足利本无子贡问乐四字及注注此文换简以下五十七字下注云商之遗声也三十字宋板并无 古本各因其德歌所宜下有也字如有此事下同 上下同美之也宋板同作目谨按但字漫漶不明为难据耳疏几声歌各遂人性所宜者也【三十一叶右二行】宋板遂作逐 言虽复嗟叹情由未满【三十二叶左七行】由作犹

补遣释文请七颖反【二十九叶】颖作领疏如赐者【三十一叶右三行】宋板者上有同字 如赐之人【同上】作赐同之气 歌其大雅【八行】雅作正下王者小雅同 商之道声也者【左九行】道作遗 如此队落之下也【三十二叶右八行】此作似 歌之为长言也【左三行】长言也作言也长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一

猜你喜欢
  第六十二卦 小过 雷山小过 震上艮下·佚名
  增补卷·李贽
  朱子学的卷之下·邱濬
  凡例·李塨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七章 无私·林语堂
  卷九·李光地
  卷首上·佚名
  《孟子十篇讀》敘·欧阳竟无
  卷一百三十·佚名
  魔业品第二十一·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三·唐慧琳
  建中靖国续灯录下帙目录[宋磻]·惟白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七之二·智旭
  护 法·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开·唐圭璋

      开字开之,号月湖。   玉楼春   风前帘幕沾飞絮。家在垂杨深处住。倚楼无语忆郎时,恰是去年今日去。   帝城箫鼓青春暮。应有多情游冶处。争知日日小阑干,望断斜阳芳草路。   菩萨蛮   商妇怨   春时江上

  • 二、宋之滑稽戏·王国维

    今日流传之古剧,其最古者出于金、元之间。观其结构,实综合前此所有之滑稽戏及杂戏、小说为之。又宋、元之际,始有南曲、北曲之分,此二者,亦皆综合宋代各种乐曲而为之者也。今欲溯其发达之迹,当分为三章论之:一、宋之滑稽戏;二

  • 卷一百三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 范纯仁 北游寄崔象之 尘埃都门路羸马复北首徘徊孤客心厌此行役久秋云结层隂风叶下高柳解鞍止孤馆斜雨入户牖愁怀写长川时

  • 辑补·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看露光。【录自汲古阁本《孟襄阳集》三】长乐宫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楼苦夜长难晓。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欢娱此事今寂寞

  • 卷七·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目录山水类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唐李白】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唐李白】王晋卿所藏着色山【宋苏轼二首】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着色山【

  • ●卷六十四·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九。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庚辰,尽二十五日丙戌。   十九日庚辰康王至相州。   康王发自濬州至相州是日粘罕(改作尼堪)遣铁骑四百自怀州来邀截奉使车骑津人告以过河累日矣。。又游骑追蹑於後

  • 第二十八回 三百年捱不到祸乱相寻·黄士衡

    词曰: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宫褒贬处,得趣,不摇纨扇自然凉。却说唐太宗讳世民,高祖次子,母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见之日:“龙凤之姿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通志卷一百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魏韩暨【韩宣】崔林 髙柔 孙礼 王观 辛毘 杨阜 髙堂隆 满宠 田豫 牵招 郭淮 徐邈 胡质 王昶 王基 王淩 毋邱俭【文钦】诸葛诞【唐咨】邓艾【州泰】

  • 蛮传·萧子显

    蛮人的种类繁多,语言不一,依山谷而居,分布于荆、湘、雍、郢、司等五州境内。宋朝曾封西陽蛮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扌干山侯。太祖(萧道成)即位后,有关部门奏请解除对蛮人的封爵,但参议奏说:“给戎夷封爵,历代

  • 西山政训·真德秀

    宋 真德秀某猥以庸虚谬当阃寄,朝夕怵惕,思所以仰答朝廷之恩,俯慰士民之望,惟赖官僚协心同力,庶克有济,区区辄有所怀,敢以布于左右。盖闻为政之本,风化是先。潭之为俗,素以淳古称,比者经其田里,见其民朴且愿,犹有近古气象,则知昔人

  • 卷六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宁宗时知安溪县陈宓上封事言宫中宴饮或至无节非时赐予为数浩穰一人蔬食而嫔御不废於击鲜边事方殷而桩积反资於妄用此

  • 考绩 第七·王符

    凡南面之大务,莫急于知贤〔二〕;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诚考则治乱暴而明〔三〕,善恶信则直〔四〕贤不得见障蔽〔五〕,而佞巧不得窜其奸矣〔六〕。〔一〕○铎按:虞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白虎通考黜篇云:“所以三

  • 三传辨疑卷六·程端学

      庄公  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夏单伯防伐宋左氏曰齐请师于周夏单伯防之  刘氏曰单伯者鲁之孤也左氏见周有单子遂误以单伯亦为周大夫凡王人出防诸侯无不序公侯之上者宰周公刘子之类是也既序公侯之上则是主

  • 卷三·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三      宋 杨简 撰邶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

  • 电贺虞洽卿寿辰·太虚

    虞洽卿长者尊鉴:欣逢七秩荣庆,并旅沪五五纪念,特电祝贺,敬颂康强!(见廿五、七、十九、佛教日报)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五如是已说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山王道路中  总有十五位体五种位中  各有三用故论曰。此

  • 顾氏医镜·顾靖远

    又名《顾松园医镜》。综合性著作。清顾靖远撰,左国辑校。十六卷。靖远字松园,号花州,吴门(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医要》。初习儒,后弃儒学医,上自《内经》、《伤寒论》,下及历代诸家方书、医案,靡不披阅,历二十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