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春秋释例十五卷晋杜预撰预事迹详晋书本传是书以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总归于凡左传称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皆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因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亦有旧史所不书适合仲尼之意者仲尼即以为义非互相比较则褒贬不明故别集诸例及地名谱第厯数相与为部先列经传数条以包通其余而传所述之凡系焉更以己意申之名曰释例地名本之泰始郡国圗世族谱本之刘向世本与集解一经一纬相为表里晋书称预自平呉后从容无事乃着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防图春秋长厯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今考土地名篇称孙氏僭号于呉故江表所记特略则其属稿实在平呉以前故所列多两汉三国之郡县与晋时不尽合至盟防图长厯则皆书中之一篇非别为一书观预所作集解序可见史所言者未详晋书又称当时论者谓预文义质直世人未之重惟秘书监挚虞赏之考稽含南方草木状称晋武帝赐杜预密香纸万畨写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则当时固重其书史所言者亦未尽确也其书自隋书经籍志而后并着于録均止十五卷惟元呉莱作后序云四十卷岂元时所行之本卷次独分析乎自明以来是书久佚惟永乐大典中尚存三十篇并有唐刘蕡原序其六篇有释例而无经传余亦多有阙文谨随篇掇拾取孔頴逹正义及诸书所引释例之文之校其讹谬厘为二十七篇仍分十五卷以还其旧呉莱后序亦并附焉按预集解序云释例凡四十部崇文总目云凡五十三例而孔頴逹正义则云释例事同则为部小异则附出孤经不及例者聚于终篇四十部次第从隠即位为首先有其事则先次之世族土地事既非例故退之于终篇之前土地名起于宋卫遇于垂世族谱起于无骇卒无骇卒在遇垂之后故地名在世族前今是书原目不可考故因孔氏所述之大指推而广之取其事之见经先后为序长厯一篇则次之土地名世族谱后以集解序述厯数在地名谱第后也土地名篇释例云据今天下郡国县邑之名山川涂道之实爰及四表皆图而备之然后以春秋诸国邑盟防地名附列之名曰古今书春秋盟防图别集疏一卷附之释例所画图本依官司空图据防始之初郡国为正孙氏初平江表十四郡皆贡图籍荆扬徐三州皆改从今为正不复依用司空图则是书应有图而今已佚又有附盟防图疏胪载郡县皆是元魏隋唐建置地名非晋初所有而阳城一条且记唐武后事当是预本书已佚而唐人辑又土地名所释亦有后人増益之语今仍録原文而各加辨证于下方考预书虽有曲从左氏之失而用心周密后人无以复加其例亦皆参考经文得其体要非公谷二家穿凿月日者比挚虞谓左邱明为本春秋作传而左传遂自孤行释例本为传设而所发明何但左传故亦孤行【案故字文义未明疑为当字之讹以晋书原本如是姑仍其旧文】良非虚美且永乐大典所载犹宋时古本观夫人内女归寕例一篇末云凡若干字经传若干字释例若干字当是校讐精当概可想见如长厯载文公四年十有二月壬寅夫人风氏薨杜云十二月庚午朔无壬寅近刻注疏本并作十有一月按十一月庚子朔三日得壬寅不可谓无壬寅也又襄公六年经文本云十有二月齐侯灭莱而近刻左传本前则曰十有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后则曰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今考长厯十一月丁丑朔是月无丙辰十二月丁未朔十日得丙辰杜预系此日于十二月下不言日月有误可见今本传文两言十一月皆十二月之讹也如此之类可以校订舛讹者不可缕数春秋以左传为根本左传以杜解为门径集解又以是书为羽翼縁是以求笔削之防亦可云考古之津梁穷经之渊薮矣乾隆四十九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第五十九卦 涣 风水涣 巽上坎下·佚名
  卷十五·郑玄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第二十四·晏婴
  卷七 政理·刘向
  宋儒言性误点·李宗吾
  卷二十三·朱熹
  卷二·佚名
  无坚要品第七十五·佚名
  普眼菩萨·佚名
  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智旭
  五家正宗赞卷第四·绍昙
  汉藏教理院与佛教文物展览会·太虚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佛说琉璃王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三·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08 ·佚名

    释印肃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昏迷曾未警,劳我个眼睛。 丝毫全不漏,云月事犹新。 达士知几者,常看无字经。 打动禾山鼓,舞起道吾神。 释印肃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

  • 卷七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四罗绍威罗绍威字端已魏州贵乡人宏信之子唐末官魏博节度使封邺王入梁累拜太师兼中书令集五卷今存诗二首柳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花密宛如飃六出

  • 卷三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九韩愈刘生诗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轾非常俦弃家如遗来远游东走梁宋暨扬州遂凌大江极东陬洪涛春天禹穴幽越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岭入炎州青鲸高摩波山浮怪魅炫曜堆蛟虬山?讙噪猩猩游毒

  • 卷十一·文珦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十一     宋 释文珦 撰五言絶句 采莲曲 荡桨入平湖湖波渺无极红白芙蓉花何如妾顔色荷叶佀侬鬓荷花佀侬妆夫壻常别离羞见双鸳鸯采莲莫伤根伤根不成藕因思藕不成悔作征人妇采莲惟采花不敢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年夏四月按是月乙巳朔丁未司勋员外郎张嵲兼寔录院检讨官 右宣义郎知建康府溧水县李朝正召赴行在先是江东制置大司叶梦得言朝正到官二年招集归业人户万余磨出隐漏税赋四万贯硕匹两委有显效乞稍加试

  • 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三十四礼俗志一·黄遵宪

    外史氏日: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此因时而异者也;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况海外之国,服食不同,梯航远隔者乎!骤而观人之国,见其习俗风气,为耳目所未经,则惊骇叹咤,或归而告诸友朋以为笑谑。人之观吾国也亦然,彼此

  • ·考试示谕·丁曰健

    童生考试,进身之始;我出身时,亦从此起。读书累世,须留种子。登舟来此,对神明志:谋利徇私,沉溺海底。尔等作弊,亦同此誓。一、各学官于被控生员情节虚诬者,不得附和地方官,致有屈抑。其实有劣迹者,亦不得徇庇干咎。

  • 第一节 三杰以前意大利之形势及三杰之幼年·梁启超

    今之意大利,古之罗马也。自般琶西莎儿以来,以至阿卡士大帝之世,并吞欧罗巴、亚细亚、阿非利加之三大陆,而建一大帝国,为宇宙文明之宗主者,非罗马乎哉!当此之时,天下者罗马之天下,於戏,何其盛也!何图一旦为北狄所蹂躏,日削月蹙,再轭

  • 黄弈住·佚名

    黄弈住先生小传黄先生弈住福建南安县之楼霞鄕人年二十一渡荷属爪哇在三宝垄营五年始辟其最初之商店即今之垄日兴总行是也自是益致力于糖米咖啡等贸易事业又十年而北加浪新嘉坡吧达维亚棉兰泗水香港之日兴分行先后成立

  • 二十八年·佚名

    (壬午)二十八年清康熙四十一年 二月2月20日○壬申,前獻納尹行敎在鄕上疏,極論君德時事,略曰:向來宮庭之變,卽邦家一厄會也。殿下若於己巳之前,明尊卑之分,盡修齊之方,則可以無己巳之事矣。若於甲戌之後,嚴內外之防,杜私邪之逕,毋令

  • 襄公卷十九(起元年,尽十一年)·何休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宋华元曷为与诸侯围宋彭城?(据晋赵鞅以地正国,加叛文。今此无加叛文,故问之。○殖,市力反。)[疏]注“据晋”至“问之”。○

  • 法言義疏十五·汪荣宝

      或問:「李斯盡忠,胡亥極刑,忠乎?」曰:「斯以留客〔注〕秦嘗欲逐諸侯之客,斯上書以為不可,秦聽之。是一事,忠也。至作相,用狂人之言,從浮大海,立趙高之邪說,廢沙丘之正,阿意督責,焉用忠?」〔注〕始皇信妖言,東浮滄海,斯為宰相,不能諫

  • 卷九·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九宋 魏了翁 撰乡饮酒二宾得献将酢主人故降洗宾降洗注将酢主人 释曰自此已下至西阶上答拜论宾酢主人之事云将酢主人者案尔雅云酢报也前得主人之献今将酌以报之故降洗而致洁敬故云将酢主人也

  • 菩萨戒羯磨文(出瑜伽论本地分中菩萨地)·佚名

    弥勒菩萨说沙门玄奘奉 诏译受戒羯磨第一若诸菩萨欲学菩萨三聚净戒。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偏

  • 陈白沙集·陈献章

    诗文别集。明陈献章(号白沙) 著。九卷。其集传本较多,卷次不一。原本称 “全集”,共二十卷,诗文各十卷,为罗侨所刻, 后又增为二十一卷,另有文集十二卷、“诗教 解”十五卷合刊本。后由高简于嘉靖年间删并 为九卷本,其他各版

  • 随园随笔·袁枚

    笔记,二十八卷,清袁枚撰,读书笔记的考据,卷一 诸经类 卷二 诸史类上 卷三 诸史类中 卷四 诸史类下 卷五 金石类 卷六 天时地志类 卷七 官职类上 卷八 官职类中 卷九 官职类下 卷十 科第类 卷十一 各解类 卷十

  • 古史·苏辙

    纪传体史书。北宋苏辙撰。60卷。辙据司马迁《史记》,参考诸书,上自伏羲、神农,下迄秦始皇,为7本纪,16世家,37列传。自谓追录圣贤之遗意,以明示来世。至于得失成败之际,亦略论之,于《史记》有纠正补缀之功。书成于绍圣二年(1095